大漢騎軍 第一百四十八章特安達的戰略

作者 ︰ 風似刀

漢元792年4月25日,柳定郡柳都汗王阿巴亥的御書房,阿巴貢、特安達、阿巴開、翰、金卡、拉依姆等七八位平日最受汗王阿巴亥信賴的重臣匯集一起,商議一件大事。

首先,突忽禮部尚書度安力慚愧地向阿巴亥奏報︰「陛下,臣無能,沒有得到鮮卑人的準確答復。他們只說此事還需再議,臣不能久留其國都等候消息,便匆匆趕回來稟報陛下以及眾位大人知曉。」

阿巴亥等人听聞此話大失所望,臉上流露出黯然之色。雖說大家早有心理準備,但這種不祥的預感經度安力口中證實之時,還是十分失望。多數人都認為現在鮮卑國對突忽的態度舉足輕重,幾乎是決定突忽汗國今後是否繼續堅持下去的主要因素。如果鮮卑人真的拒絕了突忽提出的聯盟建議,那麼突忽亡國的日子就不遠了。

這絕不是危言聳听。自3月份起,西部地區的漢軍陸續開始調動。大宛州和西海州北部的三萬步軍和一萬騎軍,向西海州中部地區開拔;烏孫州有三萬漢步軍和二萬騎軍,到了西部草原利西人的耷侗城周圍駐扎;大月州的兩萬漢步軍和一萬騎軍也進入了蔥嶺地區的柏寒城堡;南波斯州,由漢軍副統帥劉炯率領的才調到此地的三萬漢步軍,正向北波斯州邊境靠攏。

漢軍本次集結出動四路大軍,共計十一萬步軍和四萬騎兵,氣勢洶洶。種種跡象預示著,漢軍準備在春季向突忽發動一場規模巨大的攻勢。

一時間,緊張的空氣緊緊包裹著突忽的朝廷上下。阿巴亥下令新羅、度信、北波斯州三地的數十萬部隊全部調集到邊境各處的城堡內駐扎,準備迎接漢軍發起的進攻。

可是四路漢軍到了上述地區後便停留下來,一連半個月沒有行動。使突忽君臣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不知韓擒葫蘆里賣地什麼藥,但又不敢輕易將集中起來的部隊分散,雙方就這麼對恃耗了快一個月。

數十萬大軍匯集前線,先別說每日要消耗掉多少糧食,單從南方運送軍需物品。就需征集數十萬勞役幫助運輸。征集的勞役多了,種田的人自然少了。眼看著到了春播季節,卻無法正常耕種,讓一部分突忽大臣憂心忡忡,甚至心急如焚,阿巴貢就是其中之一。

阿巴貢是丞相,深知國內的實際情況。去年年初地天災和去年底為了營救多伊利的十萬人發動的進攻北波斯州戰役,耗盡了全國各地的余糧。現在朝廷的用糧,有很大一部分是預征民眾的一部分今年的賦額,這才勉強應付過去。如今的突忽。朝廷和民眾手中都沒了余糧。如果和漢軍一直消耗下去,到了夏天之時,恐怕大多數人得靠挖野菜過活。所以阿巴貢對前一陣子商議如何處置多伊利之事。也沒多余力精力去管,只顧埋頭尋找解決糧食的辦法。

在南方靠海各地,阿巴貢頒布了捕魚令。在北部山區,下達了狩獵令。往年捕魚期是在五至七月,狩獵期是八至十月,在萬物滋育生長的春季下達這樣地政令,阿巴貢也是迫不得已,至于有沒有與天意相違背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眼下最迫切的問題就是食物問題。只有多渠道解決食物問題。才不至于大家都遭受饑荒。但這些措施只能保證一方人的食物,大多數平民和軍隊還得靠糧食、小麥等主食品過活。要這些人不挨餓,還得靠與外國交易換取食品。

北波斯州倒是順利地拿到手。可是臨近地數個中東小國,不僅不敢與突忽做生意,反而將自己國內的軍隊盡數派到邊境地區,作出一副準備拼命抵抗突忽入侵的架勢。別說做生意,阿巴亥等人還要時刻提防著他們是否會與漢軍同謀。共同向北波斯州出兵。

而之前一直與突忽有著緊密聯系的鮮卑國。這時卻是一副曖昧的姿態。既想私下里繼續與突忽交易,又怕惹怒漢帝國。為了能說服鮮卑人繼續交易甚至直接加入這場戰爭。阿巴亥在二月份派遣禮部尚書度安力去鮮卑國商談此事,今日才返回柳都,不料鮮卑人委婉得地拒絕了。

阿巴貢沒有絕望,問道︰「度安力大人,鮮卑具體是怎麼回話的。」

「回德公殿下的話。鮮卑人朝中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賀樓氏、尉遲氏、步六孤氏等大家族為代表的鮮卑朝廷重臣反對我們地建議。他們對鮮卑王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漢帝國這條巨龍還未到死亡的地步。一旦輕舉妄動,漢帝國舉兵反擊,就是集合全國之力,也不定能取勝。沒有把握的事情,還是小心謹慎為妙。」

阿巴開大怒,罵道︰「枉自鮮卑號稱擁兵百萬,是一方之大國,朝中大臣竟然如此膽小怕事,活該他們被漢人驅趕到荒蠻之地流離失所,至今也不能回到他們祖先生活地地方。」接著又對阿巴亥說道︰「父汗,我們也不要再去求他們,這等人就是與我們聯合,也成不了大事。」

「你懂什麼?再胡言亂語今後便不準你參與議事。」阿巴亥狠狠地瞪了阿巴開一眼。阿巴開見父親發怒,便不敢再言,只是還是擺出一副氣憤之極的表情。阿巴亥見之,暗自搖頭,此子對國家大事一竅不通,如果不是親生長子,哪能讓他來參與如此重要的會議。

度安力為了緩解尷尬氣氛,接著又說道︰「另一派則是以左右賢王為代表,臣私下曾會晤過兩位王爺,他們都對我國提出的條件十分感興趣,有與我們聯合意思。據聞他們曾對鮮卑王說︰漢帝國現在已被我國拖入戰爭近十年,國力、軍力皆大損,一旦漢人徹底滅亡突忽,便會逐漸恢復過來。現在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失去將永遠不會再有。而鮮卑王則一直猶豫不決,遲遲不能下定決

眾人听罷又是一陣嘆息,為了與鮮卑合作,阿巴亥甚至答應西海、大宛、烏孫三州歸鮮卑人所有,今後如果鮮卑人想搶漢人地其他土地。突忽也會盡全力相助。這麼優厚地條件,居然還不能打動鮮卑王的心,證明漢帝國在他地心目中是不可戰勝地,就算條件再優厚,到頭來也是水中月、鏡中花,都是虛幻的事物。

阿巴貢突然問度安力道︰「鮮卑王今年幾何?」

度安力答曰︰「六十八歲。」

「我听說他的身子近些年一直不好,是否有此事?」

「此事不假,近五、六年來,鮮卑王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據說去年底鮮卑王又犯了病,差點就過世了。直到臣去之前他的身體才略有好轉,不過至今不能下地,皆是在病榻上與臣子商議事務。」

太尉翰問道︰「依德公之見。我們與鮮卑國還是有合作地希望?」

阿巴貢點頭說道︰「鮮卑王一直沒有子嗣,他一旦病逝左右賢王都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左賢王是鮮卑王的幼弟,兩人關系平日就很密切,按說最有可能繼承王位的就是左賢王。但據聞右賢王自幼胸懷大志,一直想奪回漢帝國佔領他們的土地。為此他在朝中的支持者,也不在少數。但無論是左右賢王哪位繼承王位,合作之事或許便可成。」

阿巴開又忍不住開口說道︰「那豈不是看天意?如果上天保佑現任鮮卑王,我們豈不是要一直等下去?」

阿巴貢微微一笑。只說了一句︰「天意有時也要靠人來決定。」

阿巴開不明白他的意思,一臉茫然。度安力則已領悟了阿巴貢話里的含義,點頭說道︰「經德公殿下這麼一說。下官覺得右賢王近期的確有一些反常的舉動。下官在鮮卑國時,發現他頻頻出入各重臣地府邸,而且近衛軍將領十之七八與他走得很近。以下官揣測,或許他是在為我們的提議在聯絡眾臣向鮮卑王陳情,現在看來或許有別的意思在里面。」

阿巴貢道︰「依我看。右賢王繼承王位會對我們更有利。他地領地挨著西海州。當初與我們做生意時,也是他領地的商隊來得最多。和我們接觸得也較為頻繁,四弟為此還去專門拜訪過他,和我們有一定的交情。加之他的志向比左賢王遠大,所以答應我們的可能性更大。」

度安力猶豫地說道︰「德公殿下的意思是不是我們現在要幫助一下右賢王?」

阿巴貢連忙擺手說道︰「這種權利之爭最好不要參與,雖說押對之後會有較大的利益,但如果押錯了,今後我們便會多了一個死敵。還是靜觀其變吧。」

阿巴亥等人皆點頭稱是,無論左右賢王誰當政,都有合作的希望,雖然右賢王地希望更大一些,但也沒有必要將寶都押在他一人身上。阿巴開這才醒悟過來,興奮地問道︰「度安力大人,你看這事要多久才有結果?」

度安力搖搖頭說︰「此事不好說,快則數月,緩則年余,這就要看右賢王覺得自己的把握有多大。」

「一年?唉……」阿巴開連連嘆息。在他看來漢軍如果發起進攻,憑借現在的軍隊和國力能不能挺過今年還成問題。一年以後就是右賢王繼任鮮卑王,突忽還不知是否存在。

特安達見他沮喪地樣子,說道︰「敬候殿下,你也不必失望。漢軍有三不利,我們有三利,所以漢軍在短時間內還不可能將我們打敗。如果漢軍堅持長期進攻,我們不依靠外力,也能打敗漢軍。」

阿巴開見他說得這般有信心,奇怪地問道︰「元帥,您此話怎講?」

特安達侃侃而談,說道︰「漢軍一不利︰失去出其不意。殿下應該知道,出其不意的進攻是最為有效的。如我們進攻西海州和北波斯州都是如此,突然的進攻會讓敵方來不及反應,自然容易成功。而漢軍這次的進攻,卻搞得大張旗鼓地,使得我們早有防備。各要地、營壘都嚴陣以待,漢軍要攻進我們地國土內地,需要花費極大地氣力和時間。」

「漢軍二不利︰戰線長不利補給。這好比是我們將拳頭收回來,而漢軍則將拳頭打了出來。只要我們避過鋒芒,漢軍地力量便會逐漸減弱。長期對恃漢軍地後勤壓力會一天大過一天。半年後,漢軍就會變成強弓之末,其進攻力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弱。只可惜我們的在北部三州留下的部隊,已在漢軍前一陣的行動中損失慘重,不然這時便可命他們在漢軍後方阻其糧道,擾其府縣,而我們則可以伺機而動,殲其漢軍一部。」

「漢軍三不利︰漢軍這次用地是多面進攻。多面進攻看似我方需要左右招架,可是進攻的人數少了,險要的堡壘就不容易被攻克。如烏河城堡之類的險要堡壘。在我邊境之上,至少有四五處,每處如果漢軍都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攻破。這樣也能耗他兩年時間。

阿巴開听完特安達分析漢軍的三不利,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地。暗自稱贊,還是特安達精通兵略,照此看來漢軍的確不容易在短期將我們擊敗。

特安達接著又分析道︰「我方的一利︰地利之利。我們都知道防守永遠比進攻容易,我們是佔據著絕對的地利優勢,還可以憑借優勢組織起積極防御。如我們可以在局部戰場集中兵力反擊,而其他地區只需要堅守即可。」

「我方地二利︰民眾的支持。漢軍進攻到我方國土內,我們民眾會仇視他們。我們還可以將部分地區的預備役召集起來加入各地營壘中防守。也可以讓他們去騷擾漢軍地糧道,可以讓他們到各處水源去下毒,可以讓他們是暗殺漢軍。民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有他們的支持,我們就不會輕易失敗。」

「我方的三利︰佛祖的保佑。我國上至汗王,下至民眾都信仰佛祖。我們堅信佛祖會賜給我們力量,身體的和精神的,我也會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我們相信來生。如果為了信仰而死。我們就可以得到超度,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享受美好、快樂地生活。所以我們的將士可以無謂而死,我們的民眾可以從容而亡,這是那些靠著搶劫為信念地漢軍永遠無法比擬的優勢。」

「有此三利、三不利,我方的條件就是再艱苦,堅守兩到三年還是有十分的把握。我們缺少糧食,難道漢軍就不缺少糧食了?他們如果要長期進攻,僅靠北部三州的糧草是絕對不夠地,他們還需要漢帝國內地地支持。你們也知道漢帝國國庫空虛,現在已到了向民眾募捐集款的地步。我听說募捐司地橫征暴斂之舉,已鬧得漢人民怨沸騰。也許我們再堅持數年,不用我們趕,漢軍也會撤離我們的國土回去鎮壓國內的暴亂。到那時,我們的**大業也就成功了。」

特安達的話音未落,阿巴亥便激動地站起身來擁抱住他,說道︰「山,**之日就是朕賜你親王爵位之時。突忽能**成功,有大半功勞都是在你身上。」

接著阿巴亥又對眾人說道︰「**成功,朕會仿照漢聖祖設立凌煙閣。眾卿都會入內,讓我們的後人也世世代代來緬懷給他們帶來**自由的先祖們,也讓後代們永遠牢記你們這些開國功勛們的豐功偉績。」

特安達敵我分析言論和阿巴亥煽動性的激勵,讓眾人既喜悅又興奮,對未來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紛紛發誓為了**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可以為汗王獻出自己的生命。

在喜悅的氣氛中,有人甚至勸說汗王阿巴亥放棄與鮮卑國的聯盟計劃,如金卡言道︰「現在我們突忽依照元帥的戰略,就可以獨自抗拒漢軍。如果鮮卑國參與進來,以後就會將我們的國土割讓予他們。土地乃國之根本,放棄國土就如同失去根基。放棄國土之事,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可做。」

只有阿巴貢心里還是隱隱覺得不安,也不知何故。按常理,特安達的策略是現在突忽最佳的選擇,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阿巴貢也知道突忽再缺糧,大家吃著草根樹皮也能支撐兩年。只是他覺得,漢軍這次的行動不僅僅像是一次大規模進攻這麼簡單。

阿巴貢的猜測是正確的,在他們商議對策之時,漢軍在風鈴城也在召開一次軍事會議。這次會議,西部戰區內的所有將軍以上職務的將領都到會,他們等待著戰區總部給各軍團布置下一階段行動,都希望自己的部隊能被分配到一個較好的任務。

張銳也不例外,提前一天便進了風鈴城。通過近一個月的修整,游騎團人員、裝備均已補充完畢,各營都調養到最佳狀態。他知道要撈到好任務,還得憑借劉武周這個老上級幫忙才行。

他興沖沖地去找劉武周,沒想到在劉武周處卻遇到一件十分尷尬的事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