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九十二章闖莊

作者 ︰ 風似刀

在江湖上,提起三江門的宗主王秉真,哪個不說「厲害」二字?別的不提,單說他赤手空拳在幾十年里創立一個全國最大的幫派,就是件讓人稱奇的事。

說起王秉真的身世,也頗具傳奇色彩。他于漢元741年出生于帝國豫州弘農郡,原名王牛兒。五歲那年,家鄉遭了瘟疫,父母雙亡兄妹過世,就他一人命大活了下來。

自從成了孤兒,他就靠吃百家飯過活。八歲那年,王牛兒離開家鄉,開始了游蕩江湖的日子。先是靠著乞討為生,後來又跟著賣藝的師傅學習雜技。

九歲那年,年邁的師傅也一命嗚呼。王牛兒又只能做回老本行,饑一頓飽一頓,勉勉強強地過日子。也有好心人見他模樣伶俐想收他做養子,可是已經習慣自由自在四處游蕩的王牛兒哪兒過得慣被管束的日子?在「家」待了不到一個月,就不辭而別回到了江湖上。

他從來沒有念過書,也不管什麼叫違法犯罪。餓極之時抓切糕,搶餡餅兒,樣樣事兒都要干。隨著年齡漸長,膽子也越來越大。即使遇見當地的流氓,也敢沖上去拼命。他腦瓜子好使,善于在每次爭斗後總結經驗教訓,其格斗手法也日漸精進。經過江湖險惡環境的歷練,王牛兒的身體越來越強壯,性格也變得狡詐陰狠。

後來他流浪到宜昌,在一次爭斗中,單槍匹馬大勝當地少年,于是被這幫少年擁戴為頭領。王牛兒什麼都不在乎,膽子特大,鬼主意也特多,這幫人甘心听命于他。他時常領著這幫少年在當地搗亂,見到好吃好玩的他總是帶頭搶,得手後大伙兒見者有份。

他們成了當地一大禍害,引起了當地官府的注意。可王牛兒畢竟才才十歲出頭。年齡小,犯的也只是小事,還不夠資格吃官司,所以惹出事來,官府也只是傳他去告誡一番了事。有時事情犯大點。官爺也會命人抽他一頓,但牛兒這小子生就的皮糙肉厚,你打你的,我吃我的,把眼一閉,呼呼睡著了,弄得官府衙役啼笑皆非。

宜昌的老百姓要提起牛兒小子來,沒有一個不頭疼的。漸漸地都怕再招惹他。見了他寧願繞道而行。仿佛他是洪水猛獸一般。那幫手下見他被官府拿去後,從來不供出同伙。對他越發景仰,心甘情願地任他驅使。只要他一聲令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到王牛兒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個行腳僧路過宜昌,突見王牛兒正在搶餡餅兒,決心好好教訓教訓他,一把將他拿下。又揪著他出了城。打那以後。宜昌地人再也沒有見過王牛兒,紛紛拍手稱快。這個地痞惡霸終于消失了。

可王牛兒並沒有死,也沒有被行腳僧拐賣。他在打又打不過,逃又逃不了的情況下,眼珠滴溜一轉,磕頭如搗蒜般拜了僧人為師。這一拜,可就拜出了十年後的「天下第一」來。王牛兒跟著師傅勤學苦練,十年如一日,終于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二十二歲那年,他辭別師傅,重歸江湖。此後一直行走江湖,遇到門派便去挑戰,七八年間,打遍江南無敵手,獲得南的稱號。這時候,王牛兒嫌自己本名太土,將名字改為王秉真。

三十歲時,王秉真鴻運當頭,在一次武林大會中,被參加聚會的王宜看中,將他收為門人。成了王氏家族地門人後,立馬金盆洗手不再干違法亂紀的事。王秉真將心思轉到了創建門派上。

成立門派少不了用錢,王秉真最初創辦了鏢局,後來又在各地建立了車馬行,逐漸又擴展到貿易。有了錢,也就有了實力。門下的弟子越收越多,經過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三江門終于成為帝國最大的武林門派。

最大門派的宗主,理當笑納「天下第一」的稱號。對于這個稱號,江湖人士還沒有誰想過去驗證一番。就算比過了王秉真,他還有數萬弟子為宗主出氣。所以,誰敢挑戰王秉真,無異于惹火燒身。

王秉真自事業走上正軌之後,就幾乎遠離了江湖。在商州城外置辦了一處莊院,過上了閑暇的日子。四十八歲時,他又因在商業上地杰出貢獻,被朝廷正式冊封為勛爵,更是搖身一變成了貴族。王秉真「天下第一」地名號,便漸漸被世人默認了。

王秉真不問江湖事已久,去年久靜思動,廣發武林帖,邀請各地江湖人氏在參加自己的生日宴會。江湖同仁也是對這個出身低賤卻修成正果地王秉真十分佩服,紛紛前來捧場。

五月五日,就是王秉真的壽辰。這天,商州城外的王莊,人聲鼎沸,人頭攢動,上千地江湖人氏,紛紛來到這里賀壽。

以王秉真今日的身份地位,不會親自站在莊院門口迎客,這些事情由主事的賀金龍等人去辦就行了。他只需要端坐在席位上,接受各方人氏肉麻的賀詞。他一邊听著美妙的賀詞,一邊笑納各式賀禮,昨日郁悶地心情一掃而空。

時間過得很快,眼看到了中午時分,祝壽地賓客們逐漸到齊了。莊院的大門口也恢復了平靜,各主事也都進入莊內熱忱地招待客人。門口只站立著幾十年輕地三江門弟子。他們也忙了一上午,身體也乏了,精神也倦了,無精打采地靠在牆邊,躲避當頭的烈日。

突然,遠方傳來一陣馬蹄聲,听聲音還不是少數。也許是哪個門派稍稍來遲,所以快馬加鞭飛奔而來。三江弟子強打著精神排好隊列,準備恭迎客人。

眨眼間,幾十匹駿馬風馳電掣般沖到莊院大門十米開外,齊刷刷停了下來。來人表現出的高超騎術,令三江弟子驚訝不已。心里琢磨著,他們是江湖中的哪個門派?怎麼有如此高超過人的騎術?

來人中一個濃須疤面大漢,率先縱身跳下馬來,身後的幾十名大漢也跟著翻身下馬。

一名三江弟子上前,恭敬地問道︰「請問各位是哪個門派的弟子?待我稟報主事,前來迎接。」

來人中一個樣貌平凡的大漢回答道︰「不勞通報。我等直接進去就行了。」說罷就往內闖。

那名三江弟子趕緊伸手攔住去路,說道︰「這位朋友,煩請報出名號,我等通報主事的親自迎接。您這樣不告而入,令我等實在為難。若師父知道我等辦事不力。非嚴詞責備不可!」

濃須疤面大漢一把將這個三江弟子推開,用巨雷般的聲音喝道︰「不能作主就不要作主,閃開!」那個三江弟子被他一推,跌出數米之遠,重心不穩,一跌坐到地上。

幾十名三江弟子見來人動手,大吼著齊沖上前,欲抓住疤面大漢。可是他們還沒有接近。就被來人中的另外幾十名大漢擋住過招。不一會兒功夫。三江弟子都被對手擊倒在地,「哎呦哎呦」地嚎叫著。爬不起身來。

來人正是張銳和他地親兵們,昨夜張銳羞辱了王秉真之後,告訴陳玉童。還要去找王秉真的麻煩。今日就帶著手下前來生事,準備大鬧他的生辰宴會。

擊倒了守門的三江弟子,張銳大踏步地往莊內走去。幾十名親兵,留下十余人在莊外看著馬匹,其余都跟隨著他進入莊園。

莊院修建得很氣派。張銳等人穿過了數個院落。一路擊倒了無數上前盤查的三江弟子。也未走到王秉真舉辦宴會地地方。張銳走在最前面,正在四處張望之際。沒留神差點與一個急奔過來的人迎面撞上。幸好兩人的反應都很敏捷,左右一閃,擦肩避過。

這人正是賀金龍。他急著出來給廚房傳話上菜。猛一抬眼看見對面之人居然是張銳,驚得渾身發軟,差點坐在地上。

「瘋虎大人,您能親臨王莊,是我們三江門的榮耀,也是我師傅天大的面子。小人有失遠迎,還請恕罪!」賀金龍雖然膽怯,但也是機敏之人,馬上將張銳擅闖莊院,說成是前來拜訪。

「哦?你竟然認識我?」張銳昨夜沒有注意到賀金龍,一直將注意力放在王秉真的身上,現在這個人居然能叫出自己的綽號,感到很意外。

賀金龍這時已經穩住了心神,滿臉堆笑地說︰「大人之名,誰人不知,何人不曉?昨日我家師傅無緣目睹您的尊容,十分遺憾,回來後一直感嘆自己沒有福氣。今日您能大駕光臨,師傅定會喜出望外。」

他對張銳說話時,又看見鄧三耀站在張銳身後,于是又點頭哈腰地對他說︰「公子殿下也來了?小人昨夜就想邀請您來,只是自感身份低微,不便說出口。今日您能與大人一齊駕臨王莊,真是蓬蓽生輝。請您們稍等,小人這就去稟告師傅,請他親自迎接貴客。」

賀金龍地嘴甚甜,態度也恭敬,伸手不打笑臉人,張銳對他下不了手。張銳回道︰「不必通報了,我等直接進去就可。我等怎敢讓天下第一人親自迎接?不敢當啊,不敢當!」

賀金龍听張銳之言,心里「咯 」一下,瞬間明白了張銳等人來莊園地用義。心里暗自著急,都是「天下第一」這個虛名害的。瘋虎在帝國內有「第一猛士」地稱號,自然不會服氣師傅被人稱為「天下第一」。今日之事,怕是不能輕易化解過去。

賀金龍呆呆出神之時,鄧三耀推了他一下,道︰「前面帶路,去你師傅擺宴的地方。」賀金龍被被逼無奈,只得領著張銳一行往莊園的練武場走去。

這練武場場地不小,地面挺平坦,全是白沙鋪地,其間擺著數百張大圓桌,至少上千人匯聚一堂。再一看,場地邊還戳著兵刃架子,架子上地兵刃 亮,在烈日的照耀下,反射出刺人的光芒。架子旁還放著石礅、石鎖、鐵鎖、七節鞭、三節棍,家伙還真不少!

張銳等人在賀金龍的帶路下,在大圓桌之間穿行,向最前方走去。每個大圓桌上至少坐了十余人,桌子上擺放著茶壺茶碗茶盤,還有瓜子、點心、時令瓜果。

再看這桌上之人。有的光著膀子,有地敞胸露懷,手上都戴著護腕,腰里系著板帶,穿蹲襠滾褲。腳蹬抓地虎地快靴。一個個胸脯鼓鼓的,腮幫子努努地,蛋兒都翻著,渾身上下全是腱子肉,一看就知是練家子弟。

大家都在興致勃勃地談論著,有地還站起身來四處觀望,像是在搜尋熟人好友,找到後就聚在一起熱情地敘舊。場內鬧哄哄的。擁擠不堪。前面帶路的賀金龍鼓了鼓勁。分開人群就往里擠,口中不斷高呼︰「借光、借光、借光、借光!……」花了至少十分鐘。賀金龍等人才擠到了宴席的最前面。

靠著練武場里首的一棵大榕樹下擺著一張方桌,坐在方桌主位上地王秉真此時滿臉紅光,對周圍的賓客點頭示意。突然見看見賀金龍走了過來。又見緊隨其後的的鄧三耀,剛剛好轉的心情,又一下沉了下去。

賀金龍搶先報告︰「稟報師傅,瘋虎大人和英烈侯世子殿下駕到。」

其實不用賀金龍說,王秉真也能猜測出疤面大漢的身份。王秉真還沒有蠢到認為瘋虎和英烈侯家世子會來給自己拜壽的地步。

他們為何來這里?王秉真一邊暗自思量。一邊裝作驚喜萬狀的模樣。匆匆起身走到張銳地面前行禮道︰「兩位大人駕臨寒舍,真是小人莫大地榮幸。兩位大人辛苦了。辛苦了,快請上座!」

許多見到王秉真向來人施禮,非常詫異。大家十分好奇,來的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讓王秉真如此恭敬對待?周圍地視線都被吸引過來,噪雜聲漸小。

張銳昨夜距離王秉真較遠,天色太暗看不清面目。今日定楮一看,只見他紫微微的面孔,兩道濃眉,方面大耳,頷下一縷長須,生得還算英武。

張銳掃了他一眼後也未搭話,大步上前直接坐到了王秉真的主位上。周圍江湖人氏見到張銳這個無禮地舉動,大吃一驚。心想,王秉真這下怕是要翻臉了吧,可是王秉真的舉動更讓他們驚訝不已。他仿佛視若不見,非但沒有翻臉,還謙恭地陪著笑請鄧三耀入席。

鄧三耀與張銳的親兵們都沒有理會王秉真的邀請,全部站立在張銳的身後。王秉真尷尬了一陣,又走到張銳地身邊位置坐下後,小心翼翼地說︰「小人早久仰大人地威名,早想拜見大人。今日得以見到大人,真是三生有幸啊。」

張銳坐下之後,就舉目四處觀望。這時看見離桌右側不遠的地方,擺放著一個巨大地匾額。匾額上用劉體書寫著四個大字「天下第一」。

張銳冷笑著對王秉真說道︰「恐怕不是久仰我的威名吧?閣下號稱天下第一,在你眼中,誰有威名可言?」

這時一人站起身來厲聲喝道︰「哪來的無知狂妄之徒!王老爺子對你客氣,你還當真了?王老爺子的天下第一,是舉世公認的,你這個後生小子,還敢與王老爺子相提並論嗎?有種的,先將我打敗,再囂張不遲!」

說話這人名叫雷晴,見張銳來者不善,欲討好王秉真,便跳將出來首先發難。他沒料到,張銳還未開口,王秉真倒先拍案而起,怒喝道︰「雷晴,還輪不到你說話!這里是我的王家莊,不是你的劍山派。住嘴!若樂意就老實呆著,若不樂意就滾!」

王秉真的表現,可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誰都看得出,雷晴是想幫幫王秉真,怎麼王秉真如此糊涂,不僅不領情,還惡言相對呢?雷晴被搶白了一番,羞得面紅耳赤,心下怨恨,這王秉真真渾,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雷晴不知王秉真此舉都是為他著想,瘋虎是何人?如此挑釁,他必不肯善罷甘休,如果惹得瘋虎發起瘋來,雷晴再有幾條命也不夠用。就算瘋虎手下留情,不取他性命,也怕全身的筋骨剩不下幾根完好的。

王秉真猜測得沒有錯。只見張銳對身後的親兵道︰「去,和他較量一番。記住,打斷他的雙腿就行了,給他留條性命。」

「是!長官!」親兵中。許旺聞聲搶先回答,別的親兵反應稍稍慢了半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許旺大步走到雷晴身邊挑戰。許旺挑釁道︰「朋友,是個漢子的,就與我較量一番。如果自認是個娘們兒,就跪下給我磕三個響頭,旦且饒你一次。」

俗話說︰「人活臉,樹活皮!」對方已經將話說道這個份上,雷晴怎能不接招。雷晴大聲地對著王秉真喊道︰「王老爺子,不是我不給你面子。您也看到了,這是他們逼我動手的。」

王秉真暗嘆一口氣,沉默不語。這里的人都是好事者。一見雙方要比武。勁頭十足,立刻搬桌抬凳為他們清理出一塊場地。眾人圍在四周擼胳膊挽袖子。喝彩起哄,鼓舞著兩人動手。

雷晴比試之前按照江湖慣例,對許旺道︰「在下劍山雷晴。未請教閣下高姓大名?」

可惜許旺並非江湖人氏,也不會理會這樣的禮儀,開口說道︰「較量就較量,哪來地這麼多廢話?別說你是劍山來的,就算你是我家鄉並州來的。我也不會手下留情。長官有令。要打斷你雙腿,你今日就只能躺著出去。」

雷晴氣得七竅生煙。沒听清楚許旺說的「長官」,就拉開架勢,亮開門戶。使出自己所創的得意招術「臥看巧雲式」就向許旺地胸口打來。這招出後,只見是光華繚繞,瑞彩千條,看得周圍「叫好」聲四起。

雷晴听見後,自鳴得意。又見對面的許旺痴痴傻傻的站立不動,像是被他千變萬化的招式給弄得不知所措一般。心想,還說要打斷我的雙腿,等會兒我先把你的腿先打斷再說。

說時遲,那時快。雷晴的拳頭瞬間就到了許旺的胸前,就在雷晴自認得手之際,一直紋絲不動地許旺,突然上身突然一個側閃,雷晴全力擊出地這一拳打空,身子便向前撲去。

就在這時,許旺以掌做刀,劈在雷晴的脖頸之上。雷晴眼前一黑,便暈了過去,身子也軟軟地倒在地上。這突然地變化,是在場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剛剛還震耳欲聾的喝彩聲,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家久久不敢相信,這個年輕地小後生一招就能擊倒江湖上有「閃電快拳」之稱的雷晴。他到底是那個門派的弟子,他的出拳何為如此古怪難測?

見到這一幕,張銳的臉上浮現出笑容。夜襲楚河營壘中,張銳地親兵在與敵近身搏斗中死傷慘重。後來張銳就開始教授他們搏擊技術,給他們講解打擊身體各處地要害。再後來張銳又讓利西族人做了一些拳擊手套和護具,讓自己的親兵抽空加緊練習。

張銳地本意是想以自己的親兵為實驗,如果效果好的話,就在營內推廣。許旺很有潛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掌握了不少搏擊技巧。今日他率先出戰,張銳也想看看他的實戰效果。沒有想到許旺竟然一招就將雷晴制服。

這里有出奇制勝的因素,而許旺出拳的時機掌握得非常好更是關鍵的因素。這樣看來,讓騎士們學習搏斗技巧實用性強,今後應在所部推廣。

許旺沒有忘記張銳的命令,在打昏雷晴之後,用腳踏斷了他的雙腿。劇烈疼痛感使雷晴醒來,忍不住鑽心的疼痛,痛苦地嚎叫起來。

周圍的江湖人氏見到許旺如此殘忍,驚愕過後激起了公憤。紛紛鼓噪起來,個個摩拳擦掌、義憤填膺,準備上前圍攻許旺。

在這危機之時,廣場上響起了一聲如雷鳴般的怒吼︰「誰敢動我的部下,此樹就是下場!」

眾人聞聲望去,只見坐在主席位上的疤面大漢,已立身于榕樹下,話音剛落,身體猛地向大樹撞去。只听「 嚓」一聲,那棵兩個漢子也合圍不過來的大榕樹便折斷成兩截。倒下的粗大樹干,將外側的房屋壓垮。塵土飛揚,房屋倒塌斷裂之聲陣陣傳來。

這氣勢震懾住了場內蠢蠢欲動的眾豪杰,他們停來倒吸一口涼氣。心里暗想,這家伙是人還是怪獸?這麼粗大的榕樹就被他一撞就倒。他這一撞,力量至少也有千斤以上。自己還是不要出頭了,雷晴的腳斷就斷吧,與我何干?自己的腦袋再硬也硬不過那棵榕樹吧,如果被他這麼一撞。還不腦漿迸裂?

王秉真額頭上滲出了汗水,那棵榕樹的堅硬度他是知道的。平時他經常對著大榕樹練拳腳,從來沒有搖動過那棵樹,更沒有想到會有人擊倒它。現在瘋虎卻將它撞到了,也足以證明瘋虎地力量比自己不知大了多少倍。

他也明白。瘋虎今日就是為了挑戰自己而來。他見識到瘋虎的瘋狂和霸道,心里頭一陣懊悔,稱什麼天下第一啊,枉自惹事!本來下了決心了要退出江湖,就不該任由金龍他們去做匾額。

在家呆著多美呀!閑在深山看虎斗,趴在橋頭看水流。一日三餐吃也香甜,睡也安然。沒事兒教教徒弟,訪訪朋友。下盤棋。神仙過的日子。這下好了,為了這個天下第一的虛名。即便瘋虎不來找我麻煩,別的英雄豪杰也會來找我比試。這都是自找煩惱!

張銳用盡全身力氣撞斷了那棵榕樹,肩膀也是痛得不得了。但現在張銳也不能表現出絲毫疼痛地模樣。他若無其事的走回王秉真的身前說道︰「我自幼學習武藝,夢想就是與高手較量。閣下是武藝天下第一之人,能否賜教一番?如今日閣下勝了我,我瘋虎立下誓言,當場拜你為師。如果閣下不能勝過我。那麼……」

張銳沒有將話說完。可是話中的含義,在場之人都是明白的。如果王秉真輸了。他的天下第一的稱號,自然不能再保留。同時在場的人,也都知道了,此人就是號稱帝國第一猛士地瘋虎。

都暗自想到︰果然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現在第一猛士就是來挑戰天下第一。這兩個人到底誰會更厲害呢?當然從瘋虎表現出來地《》,如果要設立賭局,在場的絕大部人會將勝利押在他地身上。看看那棵粗大的榕樹,只有瘋虎這樣的人,才會想到要去撞斷它。看來以前朝廷宣揚瘋虎在戰場上地瘋狂表現,都應該是真是的。如此勇猛霸道之人,勝出的可能性自然大得多。

張銳沒有理會江湖人氏怎麼看他,又怎麼想他。他只是緊盯著王秉真看,希望他能出言答應比武。憑借著一身蠻橫的力量和前世修煉的搏擊技巧,張銳完全有信心戰勝眼前這個號稱「天下第一」之人。

王秉真面色紅一陣、青一陣,好半天才喃喃地說道︰「大人您得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小人不敢與您比試。」

張銳失望之極,本來以為王秉真應該有些骨氣,最起碼應該與自己假意地過上幾招。現在可好,他居然就這樣地認輸了,一點也沒有江湖人的豪氣。

既然對方已經服軟,張銳也不便再逼,嘆了口氣說道︰「閣下不願與我比試,也許是顧忌我地身份,我今日不穿軍服而來,就是想以平民的身份與閣下一戰,現在看來也是不能如願了。也罷,我老實的告訴你,我今日來並不是想搶這個天下第一的稱號。我是想來問閣下幾個問題。」

王秉真道︰「請講,小人自當據實回答。」

「閣下是否殺過人?」

王秉真茫然地搖搖頭說道︰「小人當然沒有殺過人。」他不明白張銳的含義,心想,這帝國法律放在那里不是看著好玩的。如果殺了人,不是抵命,就是要判重刑。自己怎敢殺人?

張銳笑了笑又問道︰「閣下可曾參加過大漢軍隊?」

王秉真回答道︰「小人,十六歲的時候,曾經去報名參加過軍隊,可是考核的時候,沒有被入取。」王秉真說的是實話,當年他被那個行腳僧掠去之後,最初幾年也曾經也逃走過無數次,但是每次都會被那個僧人追上再抓回去。

一次王秉真想到,自己如果參加了軍隊,僧人便不可能追到部隊中去抓自己。于是又找了個機會逃走,去城里報名參加軍隊。可惜的是他沒有被大漢軍隊錄取,剛剛出了出城,又被僧人抓了回去。此後他再也不逃,老老實實的跟著師傅學藝,這才練出一身的本事。他雖然不明白張銳為何問他這些事情,但還是據實回答。

張銳提了這兩個問題之後,便沒有再提問,只是笑著說道︰「我大漢軍隊中,人才濟濟,英雄輩出。在前線成百上千的殺敵,沒有一人敢稱自己是天下第一。對這個名號,我也自認不敢擔當。在我看來,這世上,只有我們的大漢軍隊敢稱天下第一,除此之外,沒有人能擔得起這個稱號。」

張銳說道這里,對王秉真行了一軍禮,說道︰「今日話已至此,我就告退了。對于擾亂了你壽辰慶祝,我感到抱歉。」說罷轉身而去。他走過的地方,那些江湖豪杰,紛紛讓出一條道來。

張銳與親兵們離開很久之後,呆立的王秉真突然口吐鮮血。眾人驚呼一聲,幾個弟子搶步上前準備扶他。不料他掙月兌他們的手,快步走到那塊匾額前面,雙手高高地舉起它,用力的摔倒地上。那塊匾,被他摔成了兩截,接著又被他踩成了數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