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三十四章沙林之戰(二)

作者 ︰ 風似刀

第三十四章沙林之戰(二)

突忽人已快接近山頂時,一名部下急切地對魏方喊道︰「請將軍盡快離開此地。」

魏方面不改色地說道︰「只有斷頭的漢將,哪兒有逃跑的漢將?」

部下道︰「屬下願留下拖住敵人,將軍請速退山後,再組織人反擊。」

魏方撕開衣甲,露出結實的胸膛,手握著戰刀四顧高呼︰「不要苟且偷生,誓死作戰,跟著我魏方殺身成仁吧!」呼喝之後,一手持刀,一手持盾,跳入已沖上山來的突忽士卒中,左擋右砍,瞬間擊殺四五個敵人。

山頂的漢軍見到魏方如此英勇,皆呼叫著迎敵而上,在山頂上展開一場廝殺。這不是集團和集團間的戰斗列隊廝殺,而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搏殺,狹路相逢勇者勝。強者殺死弱者,而更強者出現,又致強者于死地。

混戰中,有的使槍,有的使刀,有的使錘,挑、刺、砍、砸,同時上陣,進行著殊死搏斗。有的實力懸殊太大,一招決定生死;有的勢均力敵,緊緊膠著在一起;有的相互扭打,頭破血流也不松手,即使一同跌倒在雪地上翻滾,也死死咬住對手不放;有的兩敗俱傷,倒在血泊之中,精疲力盡之余,仍然惡狠狠地對視著,想瞅準機會砍上最後一刀,致對方于死地……

魏方抱著必死的決心,心想,我一次請求來的援軍,不到半小時就傷亡過半。第二次請求的援軍,還沒有到達,現在除了投石塔營的人還在山後發射火油彈,其余的人都布置到幾座小山上了。殿下已下過命令,就是全體陣亡也不能擅自撤離。既然要死,最好能多殺幾個敵人。

「魏方在此!爾等速來送死!」魏方報著自己的名字,和持槍的突忽步卒展開激戰,片刻,他的周圍已經滿是突忽人的尸體。魏方立于累累尸首之中,威風凜凜,恰如天神一般。

不過突忽人畢竟人多勢眾,激戰十余分鐘後,魏方力竭,動作稍有遲緩,便身中七槍。魏方鼓起余力,殺死了正面的三人,隨後再也支持不住,一頭載到在地。迷離之時,耳旁又響起了妻子吹奏的蕭笛之聲。在優美的笛聲中,他似乎听見勝利的吶喊聲,聲音越來越遠,漸漸地消失。他的嘴唇抖動一下,臉上滑過一絲滿足的微笑……

「報!魏將軍戰死!左翼陣地已失守三處,前方請求殿下速派援軍!」快速從山下跑來的傳令兵,來到漢軍指揮官司馬逸的身前,單腿跪地高聲稟報。

司馬逸听到這個消息,面部表情變得僵硬起來。已對左翼戰場增派了兩次援軍,共計一萬余人,可是左翼的主將還是戰死,突忽人不惜代價,強攻左翼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傳令,怒火軍團右師師長景譙接替左翼指揮!」

「是!怒火軍團右師師長景譙接替左翼指揮。」傳令兵高聲復述一次,飛一般的又跑下山去。

「中央戰場進展如何?」司馬逸問參軍王為。

「怒火軍團左師已經進攻了一個多小時,突忽人防守頑強,我軍傷亡慘重,還沒有完全突破突忽人的木柵欄防線。」王為憂心忡忡地回答。

「通知孫晟,開始執行第二步計劃!」

「是!」

十余分鐘後,屬于大本營的傳令兵來到孫晟前面,傳達了司馬逸的命令。

「吹號角,通知左師的人撤退!」

百余個號角同時吹響,低沉的聲音五起五落,傳向遠遠的前方。還在突忽人木柵欄內激戰的怒火軍團左師的將士們听見號角聲後,在己方強弩營的掩護下,開始保持次序,保持隊形,緩步地撤出木柵欄。激戰已久的突忽人士卒見到漢軍撤退,便有人開始放聲高呼「萬歲!」。一時間眾人皆呼,歡呼雀躍聲響徹雲天。

突忽軍中路指揮官梅依見到漢軍終于被自己的部隊擊退,禁不住地得意地「哈哈」大笑起來。雖然漢軍的這次攻擊也讓自己部下死傷了兩萬余人,但能成功擊退漢軍也是值得的。想起以後能在同僚面前炫耀此戰的輝煌勝利,梅依就止不住笑容。

梅依身旁的參軍也湊趣地言道︰「恭喜將軍!將軍指揮有方,漢軍倉皇敗退。此戰勝利,將軍當取首功。」接著手指著撤退中的漢軍,口中吟唱起古老的名歌︰「眾多頭顱滿地滾,敵人氣焰頓時消,他們雖已無力量,我們的戰刀仍然難入鞘。戰士們!騎上駿馬,踏著朝霧,勇敢向前……」

此情此景,這首幾百年前著名的「追敵歌」,由參軍高亢嘹亮的嗓音唱出,讓突忽將士士氣倍增,也激發了梅依的勃勃雄心。梅依昂首傲立,對傳令兵下令︰「命令左右二師追擊敵軍,務必將其全殲!」

突忽人中央戰場的陣地上,響起了嘹亮地鼓號聲。兩萬突忽將士伴隨著鼓號聲沖出了木柵欄,奔跑著去追擊撤退中的漢軍。

戰場對面的孫晟看見突忽人出擊,一直緊繃著的臉上,也終于露出一絲微笑。他身旁站立的彪騎軍兩位師長,早已等得不耐煩,見突忽人出擊,再次上前請纓︰「將軍,屬下請求出擊!」

孫晟笑著對他倆說︰「兩位將軍不要心急,他們已經落入了我軍的圈套。等突忽人到了戰場中間,你們再來個‘甕中捉鱉’,豈不更好?」經孫晟一語道破,兩位將軍這才明白了撤退的用意,不好意思地點頭稱是。心想︰這些兔子出來容易,想回去就難了,老子不給你們來個一鍋端,就對不起咱陣亡的步軍兄弟。

十余分鐘後,前方的漢軍不緊不慢地將兩萬突忽人引到了戰場中間。孫晟見時機成熟,便下令彪騎軍左右二師出擊。

號角聲響起的霎那間,漢軍陣地兩側萬馬奔騰而出,向著戰場中間的突忽人兩翼而去。兩萬騎兵的行進路線,就像是兩條翻滾的而行的巨龍,它們經過之處卷起千層雪霧,緩緩地飄散開。不一會兒,就遮擋住了孫晟的視線。

對面突忽人陣地上的梅依,見到漢騎出動,就知道自己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元帥一再交待自己不能出擊,而自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在關鍵時候把元帥的囑咐忘得一干二淨,現在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該如何向元帥交待?剛才還志得意滿的驕傲情緒,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悔恨和自責。

「將軍,您快想辦法救救他們!」參軍此時的嗓音明顯的嘶啞多了,急切地對梅依叫道。

梅依心頭怒火中燒。心想︰你身為參軍,自己不去想辦法也便罷了,還沖著我嚷嚷。如何救?!自己沒有騎軍,陣地後方的大型武器的射程還達不那兒,派弓弩隊出去救援也是白白送死。

梅依沒有說話,只能默默看著己方的士卒們絕望地喊叫著,揮舞著雙臂,快速地向回撤退。不過他們的速度還是太慢,從兩翼而來的巨龍,數分鐘後便追趕到了他們的身前,匯和到一起,將他們團團圍住。飄散而起的雪霧也將他們身影吞噬掉,只听見陣陣淒慘的叫喊聲,從雪霧中傳出。

梅依正感到悲憤絕望之時,一邊的參軍用顫抖的聲音對他道︰「將軍,看來這兩萬人保不住了。我們陣地上只剩一萬人,不足以抵擋漢軍的再次攻擊。將軍快向元帥求援吧!」

「混蛋!」梅依聞言勃然大怒,喝罵聲中拔出了腰刀,對著滿臉驚恐不已的參軍當頭一刀。參軍已被他斬殺,可是梅依心中的怒火還沒有熄滅,他又在參軍的尸體上猛砍數刀。一邊砍著,一邊罵著︰「混蛋!我叫你唱!混蛋!我叫你唱!」

發泄一通之後,梅依才稍稍冷靜下來,考慮下一步的對策。參軍說得對,得向元帥求援。他用血淋淋刀尖指著一個傳令兵說道︰「你,快去向元帥求援,請元帥盡快派遣援軍!」

看著面目猙獰的梅依,和他手中還滴著血的刀,傳令兵渾身顫抖、驚恐不已,待梅依話音剛落,也忘了復述梅依的話語內容,就逃命似的慌忙轉身離去。梅依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又是一陣咒罵。

當特安達元帥收到梅依的求援消息時,憤然而起。梅依大意輕敵,由勝反敗,遭致如此重創,難辭其咎!但下一步又該怎麼辦呢?他來回在山頂踱著步,邊走邊想︰會戰開始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三個小時,無論如何,也要堅守住陣地。

剛才中央戰場傳來被漢軍攻擊的消息,不過梅依說還能抵擋。自己感覺很欣慰,只要梅依能老老實實地守住陣地,這場會戰就有勝利的把握。自己不斷地派人去告誡梅依要堅守,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許出擊。為的就是怕這個混蛋一時沖動,可是這個混蛋轉眼就忘了,現在就殺了這個混蛋也不抵其罪!

不過生氣歸生氣,援軍不但要派,而且還不能派少派。如果漢軍突破中央戰場,整個會戰就結束了,自己的這幾十萬人還能不能保得住,也是問題。可是從哪兒找兵馬增援呢?

從總備隊派援軍?總備隊的步軍是里維的第九軍團,如果將他派到中央戰場,萬一其他戰場再出問題,自己手中除了第一騎兵師之外,就沒有任何可以調動的兵力。不行!不到最後關頭,不能派出總預備隊。

左翼戰場上,二軍團發起的進攻,已被漢軍擊潰。二軍團傷亡慘重,預備隊第七軍團已替換上陣。這兩個軍團輪流出擊、守衛,他們雖然不足以立馬擊敗漢軍,但自己的防線也沒有什麼問題。左翼是沒有多余的兵力可以派出,只有從右翼戰場調兵了。

烏斯那兒倒是傳來有利的戰報,他的第三軍團已經攻下了兩座山頭正在修整,而卡度的第五軍團已接替他的軍團繼續攻擊剩余的漢軍陣地。按照這樣的攻擊方式,兩個軍團交替而上,應該用不上右翼預備隊第七軍團就能突破漢軍的左翼陣地。也許應該派阿爾塔的第七軍團去中央戰場。

特安達剛想到調動阿爾塔的第七軍團去中央戰場,可是轉念一想又遲疑了。昨日定下的攻擊重點是漢軍的左翼,一旦抽調了己方右翼的兵力,如果漢軍再增援右翼怎麼辦?烏斯和卡度不能破突漢軍的防守怎麼辦?也許可以考慮提前結束今日的會戰,既然沒有把握取勝,明日重新布陣再戰。明日又該主攻漢軍的哪個方向呢?明日又該在主攻方向投入多少兵力呢?

特安達正想得入神的時候,參軍和虞來到他的身前言道︰「殿下,梅依又派人來請求援軍。殿下,屬下認為,時間緊急!中央戰場兵力不足,一旦漢軍進攻,梅依余部難以抵擋。如中央陣地被漢軍突破,我軍防線將會崩潰。屬下建議,速調右翼預備隊第七軍團馳援中央戰場。」

和虞的話才將特安達心思拉了回來,心里暗暗自責,我怎麼想著想著就偏離了正題?現在不是考慮收兵與否的時候,也不是考慮明日該怎樣布陣的時候。眼前最關鍵的目標,是穩住己方的陣型。

和虞的建議與自己先前考慮的大致相同,特安達認為,目前事態緊急,也只有采取這種辦法了。今日烏斯和卡度能突破漢軍的左翼陣地最好,如不能突破,只要保持不敗也可。

稍加考慮之後,特安達對和虞道︰「傳令,阿爾塔的第七軍團火速馳援梅依,要他們堅守陣地,不得再擅自出戰!」

「是!」和虞答應,正要傳令下去,特安達又叫住他︰「再傳令,阿爾塔接替梅依擔任指揮,第六軍團的剩余部隊也合並進入第七軍團。阿爾塔接任後,叫梅依立即到這里來見我。」

「是!」和虞復述了一遍內容,轉身去傳達命令。心里想著︰梅依啊!梅依!這次你可是犯了大錯,能不能保住你的頭,還要看今日的戰事順不順利,你還是自求多福吧。

就在突忽人馳援中央戰場的同時,漢軍的右翼戰場戰況發生了轉變。漢軍右翼指揮官周尚自會戰開始之初,就派遣彪騎軍右師的一團迂回到敵人的陣地之後。並吩咐一團要盡量地避開突忽人的游哨,迂回得越遠越好。到了敵人身後,直接突擊突忽人的重型武器陣地。

一團剛剛離開,突忽人便向周尚的陣地發起了首次攻擊。在周尚的指揮下,突忽人的這次進攻很快就被擊退。周尚在突忽人後退時,又命令彪騎軍右師二團出擊。敗退的突忽士卒在騎兵的追殺下死傷慘重,潰退五里。二團一直追擊到突忽人陣地前方,才停住了馬蹄,收兵回營。

而後周尚充分利用步騎配合,又多次擊敗突忽人的進攻。兩個小時之後,數次失敗的突忽人不敢再出陣地進攻。周尚見突忽人銳氣已失不敢出戰,又主動率領部隊出擊,向突忽人的陣地發起攻擊。

周尚的兵力雖少,但他能果斷出擊,從氣勢震懾住突忽人,使他們不敢越過陣地迎戰,兩個軍團剩余的七萬余人全力防守。不過周尚的目的也並不是強攻突忽人的陣地,他攻擊的目的主要是吸引突忽人的注意力,一兩次試探進攻後,周尚便不再進攻。此後的一個小時,雙方在突忽人的陣地前成對恃狀態,互不攻擊,也不退讓。

周尚是在等待時機,等待一團的到來。周尚相信只要將突忽人的重型武器摧毀,突忽人將抵擋不住自己的正面進攻。

下午二點時,一團終于出現在敵人的後方。突忽人見到背後神不知、鬼不覺,突然冒出來的漢騎,見到迎風飄舞的飛虎旗幟開始移動,自遠方看去,仿佛像是盛開著白花的森林在移動一般,頓時隊列渙散,軍心動搖。

「前進!勇士們前進!殺進去!」在周尚的高呼聲中,突忽人陣地前方的漢軍開始了沖鋒。智威軍團的戰旗和彪騎軍的戰旗同時向前移動,木柵欄被他們突破,突忽人的陣型被他們突破。

周尚一馬當先,斬敵將十余員,士卒百余名。「前進!前進!」他身後的漢軍將士奮勇跟進,沿途的突忽士卒分散而逃,他們像是匯聚到一起的山洪,劈開一切敢于擋在前方的阻礙,勢不可擋地沖向敵軍的後方。這時,一團已經成功地將突忽人的重型武器摧毀,接著又轉向,從側翼攻擊混亂的突忽人。

「不許後退!不許後退!違令者斬!」突忽軍官們還在努力地想挽回敗局,可是無論他們怎樣鼓舞、怎樣激勵、怎樣喊叫,怎樣威脅自己的部下,失去士氣的士卒們還是混亂地向後方潰散。

突忽人的第四軍團指揮官托克和第二軍團指揮官維爾見到敗局已定,不敢逃走。在派人向特安達報告戰況後,就帶著剩余的五千人,迎著沖擊而來的周尚發起了最後的攻擊。

托克和維爾想拼命拖延時間,誓死奮戰。要麼等待援軍到達,要麼戰死沙場。他們身後的突忽人士卒都是托克和維爾的家族兵,他們忠心耿耿追隨自己的主公,面對為數眾多、勇猛異常的漢軍毫不退縮,奮勇作戰。

雙方再次搏殺到一起。混戰中,周尚與親兵失散,周尚沒有停留,仍然催馬奮進。周尚的坐騎被突忽人刺傷,周尚突然摔下馬來,在雪地里翻滾了數圈,一個鯉魚打挺跳起身來,繼續舞動著手中的長槍,和妄圖圍攻他的十余名敵人廝殺到一起。

搏殺中,周尚忽然發現了維爾,雖然周尚不知道他就是突忽人第二軍團指揮官,可見到他周圍數十名突忽士卒試圖幫他擋駕,就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將領。周尚大步而上,長槍似蛟龍出海,又似毒蛇吐芯,十余名突忽人瞬間倒在他的槍下。

周尚的舉動也引起了維爾的注意,大呼︰「殺此人,得金幣一千,進三級官餃!」維爾身邊的十余人,听見他的喊聲,嚎叫著向周尚撲過來。

周尚連殺數人,自己也身中數槍,搖搖晃晃,顯得力不從心。說時遲,那是快,周尚的親兵也殺了過來。周尚的親兵有的使槍,有的使刀,也是個個技術老道,在危機關頭紛紛使出看家本領,驅散了他身邊的突忽人,將他救了下來。

「殺了他!殺了他!」周尚不顧身上流血不止的傷口,左手指著不遠處的維爾,大聲命令親兵。

話音剛落,立即有半數親兵旋風似的沖向維爾,欲斬殺他。維爾的部下見漢軍來勢洶洶,瞬間將維爾團團圍住,誓死保衛。雙方又展開激烈的廝殺。

「兄弟們!奮勇殺敵!今日是我等為突忽獻身的日子,讓漢人也見識見識我們突忽勇士的厲害!」維爾站在親兵中間,大聲地鼓舞著自己的部下。不過他們所面對的漢軍,個個貌似鬼魅一般,高舉著血跡斑斑的大刀,活像轉世的夜叉。在漢軍一往無前的進攻下,在寒光閃閃的大刀的威逼下,維爾再怎樣喊破嗓子鼓舞部下頑強抵抗,他們的隊列還是在步步後退。

「趕快過來!快來增援!射殺他們!」一隊漢輕騎從一旁沖出,周尚看見後,大聲呼喊他們助陣。那隊漢騎听見周尚的呼叫聲,立即縱馬圍著維爾隊列開始射擊。幾十米的距離之內,漢騎射出的箭幾乎百發百中。

不一會兒,三四百突忽士卒倒在血泊中。維爾也身中數箭,他的頭盔也不知什麼時候掉落了,披散的長發,被北風吹得凌亂不堪,滿身滿臉都沾滿了鮮血,他仍然舉著刀對剩余的幾十名部下高呼︰「沖啊!兄弟們,寧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和漢軍決一死戰!」

幾十名部下心里也清楚此戰難免一死,與其被漢軍射死,不如奮勇上前多殺幾個漢軍。于是跟隨著步履蹣跚的維爾,口中嚎叫著沖向周尚立馬的地方。可是沒等他們沖到周尚的馬前,就被漢騎一一射殺。他們的尸骸橫七豎八倒成一片,身上插著無數的箭羽。

「勝利!我們勝利了!」無數的漢軍武士在放聲高呼。周尚放眼望去,視線所及的戰場上,已經沒有負隅頑抗的突忽人,活著的都在四散而逃,而漢騎也在全力追殺。

右翼戰場勝利了,自己的部下就可以揮軍威脅突忽軍的側翼,會戰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大戰之後,周尚雖然身負重傷,但心情愉悅。他正想傳令重整步軍隊形,開始下一步行動,突然一支冷箭射入了他的脖頸之中。

周尚在馬上晃了晃,在親兵們的驚呼聲中,一頭栽下馬去。不遠處,一名突忽士卒也垂下了手中的強弩,帶著滿足的笑容死去。

「報!右翼戰場大捷,突忽第二軍團、第四軍團被我軍擊潰,突忽軍指揮官維爾和托克均被我軍斬殺!我左翼指揮官周將軍陣亡!」傳令兵高聲向司馬逸報告戰況。

司馬逸听到這個消失,心里又喜又悲。

喜的是右翼戰場取得大勝,周尚僅用兩萬余人就大破敵軍十萬,並且擊斃突忽人兩個軍團的指揮官,即使剩余的突忽人逃離戰場,在沒有指揮官的帶領下,不可能再次重整部隊返回戰場。失去側翼的突忽人,只能動用最後的預備隊。如果己方能再取得一次勝利,今日的會戰就大獲全勝。

悲的是周尚的陣亡,周尚英公家族出身,智勇雙全,年僅四十歲就任智威軍團中將指揮官,前途不可限量。自己了解他、信任他,才任命他為右翼戰場指揮官,他也不負重托,擊敗了敵軍。勝利的同時,漢軍也失去了一位優秀的指揮官,讓司馬逸感到痛心不已。心里暗暗的後悔,這次會戰真的能全殲這幾十萬突忽軍隊嗎?也許這次會戰就是個錯誤,本可以避免的會戰,為何要輕易的選擇它?

「傳令!由智威軍團前師師長曹信接替周尚為右翼指揮,命他重整部隊等待命令!」司馬逸雖然心情沉痛,還是立即傳達了指令。

參軍王為見傳令兵走後,司馬逸默默無語,知道他心情悲傷。為了轉移司馬逸的注意力,王為輕聲對他說︰「殿下,我右翼陣地以取得勝利,不如再派一些部隊去加強他們的力量,如果再擊潰突忽人的預備隊,我們就可以直接威脅突忽人的中軍。」

司馬逸盤算著,自己這里還剩一萬步軍和兩萬騎軍,步軍不可調動,左翼戰場一直處于不利形式,如果調動了步軍,一旦左翼有失,自己就無力派遣部隊去支援。

只能派騎軍了,不過這兩萬騎軍中還有五千重騎。重騎也不能派遣,右翼戰場的地形不利于重騎作戰。其他的騎兵中,又有一萬余人是彪騎軍各師留在這里的輜重隊和戰馬養護隊,他們都是後勤人員,雖然可以在緊要時刻用他們充當騎士,但畢竟他們不是正規騎士,無論是作戰經驗、作戰技巧還是配合上都與正規騎士有很大的差距。

最後只能是彪騎軍游騎了。這次彪騎軍的游騎團沒有全部來到蔥嶺前線,還有一半的兵力,分布在各處擔任偵查任務。隨軍團在的三營游騎中,還有一個營在戰場周圍擔任警戒,此時能調動的也只有兩個營的兵力,一千六百名騎士。

司馬逸猶豫了,兩個營的兵力能否改變戰場形勢?也許還是保持現有的態勢更好?今日的會戰是不是應該早點結束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