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七章高照山

作者 ︰ 風似刀

第七章高照山

漢元785年8月16日,高照山在自家的客廳里坐著。風雲小說網他在等本縣的縣衛王守度以及行政吏周慶。廳里擺著一桌酒席,上面已擺好七、八樣菜。高照山來這里任職一年多來,還是第一次請人來家里吃飯,也是第一次置辦了這麼多菜品。

高照山今年只有二十五歲,可是從外貌上看像是三十好幾的人。一年多的縣令生涯,使他容貌變得蒼老起來。高照山就任的這個縣,是大月州叛亂時叛匪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帝國的平叛軍隊進入大月州後,叛匪離開了這里,退到山里。縣里的青壯幾乎都離開了家,參加了叛軍,只剩下老弱婦孺。

帝國對新州的稅賦很重,大月州在沒有叛亂時,縣里的平民一年辛苦種下的糧食,七成要被當成田稅給上繳。如果遇上豐收年大家還能吃飽飯,平常年份只能半饑半飽,有時還要靠著打些魚、野味或是采擷野果才能度過。

一旦遇上災年,野外一切可以找到的可食動植物,會頃刻間被饑民們吃得干干淨淨。780年的災年特別嚴重,先是地震,後來又趕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干旱。這個縣原有人口二十萬,那年就有三分之一被餓死。

饑民們已到易子而食的地步,有些餓極了的人還會把死人拖去吃了。當鄰縣的阿布馮聚眾造反時,本縣的大多青壯加入其中。叛民們殺死了當地的所有漢人,也包括高照山的前任。他們搶光了縣倉中的存糧,這些糧食本是應該運回帝國中原地區的國庫存糧。

彪騎軍來到後,這個縣只剩下五萬余人。紅色討伐令下達後,又有一、兩萬被確定為叛匪給殺掉或者被賣掉。叛亂結束後,也有一些當初逃難的人陸續返回。高照山接手本縣時,人口為四萬六千人。

高照山上任後和周慶一起奔走各村,鼓勵恢復生產。用縣衙的余錢買一些羊牧養,又在農閑時組織人手挖一些溝渠。到了今年,縣里情況基本已經穩定下來,春耕按時播種,羊也生了羊羔。佛主保佑一切風調雨順,看來今天是個豐收年沒有什麼問題。高照山和周慶雖然勞累一年,可是看著眼前的成果,還是感到很欣慰。

就在這個時候,高照山接到父親的來信,信是由父親的心月復鐵克迪爾送來的。當高照山打開信時,臉色驟然變得慘白。

高照山的父親雖有漢名,只不過在公文上用用罷了,他喜歡大家叫他阿巴孩。高照山的家族在新羅州有很高的威望,特別是在高照山的家鄉柳定郡,郡守大人的公文,還不如父親的一句話頂用。

高照山的家族是從帝國西征時開始崛起的,當年家族的頭領看見帝國的遠征大軍到來,做了聰明的決定,帶著全族人投靠了右路軍統帥趙公。趙公對主動投靠帝國的家族都給予了最大的優待。高照山的家族得到了恩惠,為了感激趙公的恩情,就將自己家族的漢名取為高氏。

那以後三百年來,新羅高氏家族人才輩出,家族成員出任過全州各個級別的官職,家族後裔也漸漸遍布到全州各地。三十年前突忽第一次**時,家族所有成員辭去官職,返回柳定郡舉兵自保。

他們沒有加入突忽,也沒有出兵攻打突忽。突忽可能是為了準備與漢軍作戰的緣故,也沒有精力來討伐這個國中國。劉度給當時的家族頭領寫過一封信,但頭領連信看都沒有看就讓信史帶了回去。當帝國平息叛亂後,新羅高氏家族因沒有參加反叛得到了帝國的獎賞,而柳定郡也是當時數州內保持原貌最好的一個郡。

從那以後,家族聲望更是達到頂峰,柳定郡的百姓也感激高氏家族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相比之下其他數州,被帝**團殺的血流成河、赤野千里、十室九空。恢復了二十年也未達到**前的人口數量。

高氏家族一直靠著審世度勢,才能有今日的名聲和威望。可是到了高照山父親這代,情況悄悄在變化。高照山的父親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雖然他把這種心態隱藏得很深。但對高照山這個家里人來說,又怎會不知道呢?從父親看的書到和一些志同道合人氏的談論中,高照山早就了解父親的心思。高照山就是從小受到父親的這種影響,才對大漢國充滿仇視。

不過大漢軍隊的厲害每個人都知道,高照山的父親不止一次的說,不到萬事具備,不能貿然行動。他的父親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聯合了西部各州的同道人氏,在悄悄做著準備工作。

沒有想到大月州幾年前災情嚴重,爆發了叛亂。這無疑打斷了父親準備的計劃,當時聯盟中有人就提出提前舉兵起事,可是父親沒有答應,只是在物資上給予了叛民一些支持。後來證明他父親的決定是英名的,只是彪騎軍游騎一到,就擊敗了五萬大月州的叛民,那些烏合之眾又怎是精銳的大漢騎軍對手?如果不準備好就匆忙起事,也許結局只能跟那些沒有組織的叛民一樣。

高照山自從看了張銳練馬後,心里象壓了塊巨石般的沉重。大漢騎軍的騎射功夫天下無敵,這樣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騎軍,就是再多的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張銳騎射的身影一直出現在高照山夢中,有時他還會做惡夢,夢見張銳將他一箭射穿。

打那以後,高照山對起兵**的前景充滿了悲觀情緒。而且他在帝大學習的這幾年,感覺漢人也不全向父親講的那樣壞,是張銳、陸斐這樣的漢族朋友把他從興山上背下來,救了他一命。

高照山不再去想未來的事,他到了本縣後就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對西部數州的叛亂視而不見、听而不聞。正當他把一切快要忘記時,父親的書信到了。

「少爺,老爺說監察部已經對他產生懷疑,所以要提前起事。這次新羅州和大月州一同宣布加入突忽汗國,聯盟一致推舉老爺為突忽新汗王。起事日期定在8月16日,兩州一起行動。老爺怕少爺這里人手不夠用,所以派我帶了一百人前來相助。」鐵克迪爾的話又一次出現在高照山耳邊。

怎麼辦?不答應?自己就是不答應,父親還是會按原定計劃起事。答應?張銳等漢族好友的身影又浮現在眼前,還有和自己共事一年多交情深厚的周慶怎麼辦?父親信上說過,對于不肯投降的漢人都要殺死。

高照山痛苦地反復衡量,遲遲沒有答復鐵克迪爾。直到昨天夜里,鐵克迪爾拿著縣監察令的人頭來到他的房間時,高照山已經沒有了退路,他只能坐上父親掌舵的這條船。

好吧。既然已經參與進來,那我就全力以赴地做好這事。在帝大學習時,他了解到大漢現在已是虛弱不堪,或許這次真的能夠成功。高照山下了決心,于是今天在家中宴請縣里的兩位同僚。

「老爺,縣衛王大人和行政吏周大人來了。」

「請他們進來。」

「是!」

高照山整理了一番衣冠,慢慢走到客廳門口靜靜地等待。不一會兒,就看見王守度和周慶的身影出現在院門口。

「高大人,你怎麼今天舍得請客了?這天,下官可是盼了很久。」周慶看見高照山就開玩笑地說笑。

周慶也是去年從帝大畢業,和高照山一起來到本縣任職。只是一年時間,二人就在公務中配合得天衣無縫,加之兩人都沒有家眷在此,平日有些空閑也是聚在一起飲茶聊天,感情自然而然也就變得深厚起來。

高照山微笑地拉住正要對他施禮的周慶,又對王守度說︰「王大人能抽空光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快里面請。」

王守度和高照山雖是品級相同,但他平日很尊敬這個敬業的縣令大人,爽朗地笑著說︰「高大人請客,我怎能推辭?別說沒有什麼大事,就是有,我也會先放放,來赴大人的宴。」

高照山將二人讓進客廳。落坐後,周慶指著桌上豐盛的菜肴說︰「高大人,今日不是您什麼喜慶日子吧?是不是夫人從新羅來了?」

高照山在十八歲時就已結婚,並且有了一女。只是他並沒有把家眷接到這里來。

高照山擺擺手,說︰「我自接手本縣以來,沒有宴請過同僚。一是初來縣里情況不好,有很多事物需要我們一件件的去處理,沒有時間請客。二是當時條件不好,就是想請客也準備不了什麼好東西。而今經過我們一年的努力,全縣情況基本穩定下來,也有了一些閑暇時間,所以今日略備小菜請兩位大人過來聚聚。」

周慶笑著說︰「原來高大人是想慰勞我等一番。好,今日下官就不客氣了。」

王守度端起桌上的酒杯說︰「平日縣里的事物都是由二位大人在處理,我也沒有幫上什麼忙。今日高大人請客,我就借花獻佛,敬兩位大人一杯。本縣能有今日,全靠二位大人的辛勞。」

高照山也舉起杯,說︰「王大人客氣了。如不是王大人保這一方安定,我和周大人就是想做也做不了事。所以今日大家都不要客氣了,隨意些,咱們只當是朋友聚會。」

王守度也是爽朗之人,听了高照山的話笑了。說︰「好,不提那些俗事。今日就當朋友聚會,來干杯。」說罷,先飲一杯。

周慶飲罷,放下酒杯笑道︰「如此甚好,不然有兩位大人坐在席上,下官可是誠惶誠恐的很。」高照山和王守度被他的話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席間周慶談笑風生,把氣氛帶動的甚是愉悅。高照山暗暗在心里嘆息,只希望周慶能識時務,不然自己怎能下得去手。

又飲了一會兒,高照山問王守度︰「王大人,現在縣內駐軍方面有什麼困難?有,就盡管提出來,我和周大人盡量著手解決。」

王守度放下筷子,捋著胡須說︰「多謝高大人。縣內駐軍方面沒有什麼困難,只是兵源甚少。這也是一下解決不了的,只有慢慢再說。」

高照山知道現在縣內只駐有三百預備,其中絕大多數都不是漢人。不然父親也不會只派一百人來助自己。而且據鐵克迪爾講,他已經和駐軍中的一些人聯系好了,舉事時至少有兩百人會響應,自己擺宴的這段時間,那邊應該已經開始動手了。

三人一直飲到掌燈時,王守度起身告辭︰「高大人,今日就到這里吧。我還要趕回去查崗。」

高照山見鐵克迪爾還沒傳來消息,便出言挽留︰「王大人再稍停片刻,我還有些事情想和兩位大人談談。」

高照山等僕人們收拾好桌子並端上茶水後,才對王、周兩人說道︰「不知兩位大人怎麼看待這次的突忽**?」

「此等亂國之人,當以叛國罪定之。」王守度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高照山轉眼看向周慶。周慶有些不解其問,他明白高照山為何會突然提到突忽**的事情上。見高照山看著他等他回答,也只好說︰「分裂國土當定此罪。」

等二人都說出回答,高照山又接著問︰「那麼,兩位大人又是怎樣看待帝國發出的紅色討伐令?」

還是王守度先回答︰「以我之見,只有這樣才能震懾叛匪。」

高照山又去看周慶,發現周慶神色變得異樣起來,低著頭久久不語。高照山暗暗松了一口氣,心想,可能周慶還是有同情心的,也許等會他會答應。

這時,高照山看見鐵克迪爾在廳外對他打手勢。知道駐軍那邊的事情已經解決,現在輪到這里動手了。

高照山的心跳開始加速,呼吸也有些紊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稍稍平了平心神,緩緩站起身來對王守度說︰「那麼多無辜被殺害,你難道沒有一點同情心嗎?王大人。」

王守度不明白高照山為什麼會這樣質問自己,可是就憑他說的話,足夠讓他丟掉身上的這身官服。王守度也站起身來,收起笑容問︰「高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

周慶听了高照山的話後,臉色變得慘白起來,身子開始微微發抖。很顯然,他已經明白高照山想要做什麼。

高照山冷冷地看著王守度,說︰「是不是你們都沒有把我們當成人看,而是把我們當成可以隨意宰殺的牲畜。」

王守度厲聲對高照山說︰「高大人,你是帝國的官員,請注意你的言行!我會把你今日說的話,轉告付大人。」

高照山面帶譏笑地說︰「付大人?付大人已經來這里了,我請他出來和兩位大人見見。」說罷,對廳外的鐵克迪爾喊道︰「請付大人上來。」

王守度氣得臉色發青,高聲說道︰「好,好。我倒要看看,你高大人今天是演的什麼戲。」

鐵克迪爾端著一個托盤走進客廳,把托盤放到桌上。托盤上蓋著一塊紅布,里面凸起一物。周慶見後,更是全身顫抖得厲害,頭也深深的埋下。

高照山一把扯去紅布。「付大人!?你這狗賊。」王守度看清盤中事物,舉起身下的凳子就向高照山砸去。

高照山在帝大練過幾年劍術,別的不行身法還算靈活,側身躲過王守度砸來的凳子並向後跳去,和王守度保持一定的距離。

鐵克迪爾也及時橫身擋在高照山身前,客廳的門窗「呼啦」一下全被推開,一隊二十人的弓箭手,拉弓對著王守度,只要高照山一聲令下,便會將他射成刺蝟。

王守度見中了埋伏,從懷里掏出短刃。鐵克迪爾也拔出腰刀,指向王守度。鐵克迪爾剛想下令放箭,被高照山一把拉住。

高照山從鐵克迪爾身後探出頭對王守度說︰「王大人,現在的情況你也清楚了。我問你,你可願意加入我們?只要你答應加入我們,我保證你平安無事,你的家眷也會無事。不然,後果你可以想得出來。」

王守度听見高照山用家眷來威脅自己,臉色開始變白,手中的短刃也微微地在顫抖。不過只是一會兒功夫,王守度又露出堅毅的神色,對高照山厲聲喝道︰「你可以殺死我,你也可以殺死我的全家,但漢奸我是決不會做的。」

王守度轉身面朝東方喃喃而語︰「我的國家是大漢,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我身為漢人,感到非常驕傲。老天,讓我來生也做漢人吧。」說完,用短刃插入自己的脖頸之中。

王守度倒下了,高照山懷著敬意看著他從容自盡。心想,要是漢人都是這般堅毅無畏,我們能成功嗎?

鐵克迪爾拉了拉呆呆望著王守度尸體出神的高照山,用手指了指還在桌前坐著的周慶。

高照山從鐵克迪爾的身後走出,對周慶說︰「周大人,你我一起來這里任職,一年來我們也算是交情深厚。只要你同意加入我們,我會請求父汗授予你高官。你的能力我清楚,掌管一州事宜綽綽有余。」

周慶抬起頭來,臉如死灰。慢慢地站起身,自嘲道︰「我?我怎麼不知道我有這麼大的才能?」

高照山道︰「周大人,你的才能我很清楚。在政務處理上我不如你,加以時日你一定會有所作為,所以請你答應吧。我們突忽也不是對所有漢人都要趕盡殺絕,我們對于漢族朋友還是非常歡迎的。你放心,只要你答應加入我們,我保證沒有人會對你無禮的。」

周慶象是喝醉酒似的,搖搖擺擺走到王守度尸體前蹲下,對王守度說道︰「王大人,你听見了嗎?他們要我歸降。你說我能答應嗎?你說我要是答應了,我還算是漢人嗎?我還能對得起自己的家族嗎?我還能對得起大漢嗎?」

高照山听周慶話語不對,正要上前去拉周慶。只見周慶快速拔出王守度頸中的短刃,猛地插入自己的喉中,面朝著東方倒下。

高照山眼淚奪眶而出,想起一年來和周慶共事的情景,想起了漢族的張銳、陸斐等朋友,想起了在帝大的生活。這一切,從今日起都已成過去。他再也不能回大漢,他再也不能見漢族朋友,他再也不能算是漢人。

良久,高照山止住了眼淚,毅然對兩具尸體說︰「從現在起,我的名字叫阿巴貢,我是一名突忽人。為了我的祖國,我將與大漢抗爭到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