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漢 第五四章 戰火

作者 ︰ 夢東園

第五四章戰火

數日後,張良與韓王成離盱台往穎川而去,韓國故地秦軍之勢仍大,此一去便是孤軍作戰,以僅有的數千士卒獨抗韓地秦軍,可謂艱難萬分。

那日劉邦等與張良交好的楚將都到了城外十里亭相送。當此亂世,誰也不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每一次離別都可能是永別。所以,彼此雖然都談笑自若,滿腔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但心底里難免也都有些黯然。

我沒有去送張良,一則因為是女眷,總覺得不甚方便,二則,也因為我知道,張良此行雖艱險異常,卻並無大難。他是一個能得善終的人,至少,真實的歷史上是這樣。我只是讓葉小七在送別之人離去之後,再追上張良,將一塊我親手繪就的布帛送給他,那布帛上畫的便是穎川四周方圓千里的地形地貌圖。

地形圖還是當年設立鏢局時,我讓那些鏢師們利用四處走鏢的機會畫下來的,後來審食其又花了諾大的心血,將其一一匯總,形成了一張較完整的山川形勢圖。地形圖,即使在古代也是禁忌之物,也許秦王宮中還藏有更詳細的地圖,但在民間,能夠詳盡如我手里的這張圖的幾乎已是絕無僅有。但是因為劉邦以前的活動範圍不過是沛縣一帶,其後我又受傷,這張圖竟是一直毫無用武之地。直到張良臨行前,我才翻出了這張圖,用兩個晚上的時間,將穎川附近的地勢另外用布帛細細地繪了一張送他。

對于很快就要面對數倍于己的秦軍的張良來說,這張圖的價值想必會勝過千兩黃金。

隨著公子韓成被立為韓王,山東六國一一復立,中原,似乎又回到了戰國末期的時代。

但實際上,此時的義軍卻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四處燃起的星星之火脆弱得似乎隨時都會被一陣微風吹滅。而顯然,章邯,這位秦末最優秀的統帥並不是微風,而是一陣酷烈的狂風暴雨。

果然,不多時便有消息傳來。章邯,率著他部下的驪山士卒,直撲魏境,以眾擊寡,打得魏軍一路潰敗,已退到魏都附近。原陳勝王大將、現魏相周市急向楚、齊二國求救。魏齊原是唇齒相依,齊王田儋,親自率兵援魏,武信君項梁也令族內將領項它領兵赴援。

于是,又一場連綿戰火揭開了序幕。

齊王田儋先至魏國,與魏相周市合兵一處,共擊秦軍。兩國聯軍與章邯的軍隊在臨濟相遇,廝殺了一場,不分勝負。但章邯終是一代名將,當晚,竟趁兩國聯軍勞師遠來,又戰後疲憊之機,令部下餃枚潛走,趁夜劫營。齊魏聯軍猝不及妨,一時潰亂成一團,死傷無數。就連田儋與周市也亡于軍中,人頭被懸于章邯營中示眾。

章邯趁勝追擊,率兵直逼魏都城下,魏王咎無兵無糧,自知大勢已去,遂遣使至章邯營內,甘願以一身抵換城內數萬百姓。章邯倒也敬他是一位好漢,慨然允諾。魏王咎得信之後即于宮中縱火,**而亡。而其弟魏豹則率數百親隨,趁亂逃出了魏都。

魏王焚身之火剛熄,齊國便已亂相叢生。田儋死後,齊人即立齊王建弟田假為王,以田角為相,田間為將。田儋的親弟田榮自是不服,收攏了田儋剩下的幾萬殘兵,自行佔據了東阿城。怎料章邯攻下魏都之後,趁著齊國內亂,直搗東阿,將一座小城圍了個水泄不通。田榮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快馬飛報項梁,懇求楚國出兵相助。

楚將項它自魏都無功而返後,項梁欲親率人馬前往迎敵,這時卻接到齊國的求救急報,與帳下眾將商議,眾人皆道,魏都已為章邯所佔,回攻之事倒不必急于一時,倒是田榮困于東阿,便有旦夕之禍,還是救援東阿為上。項梁深以為是,遂帶齊了手下大將兵馬,與田榮的使臣共赴東阿。

劉邦亦在出兵之列,因為我與虞姬的時常來往走動,如今他與項羽關系也極好。項羽素來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但也不知怎的,竟看上了劉邦這個出身草莽,沒半點學問的沛公,居然還開口稱他一聲大哥,偶爾也來家與他喝喝酒。

帳下點兵之時,項羽便捎帶上了他的這位「大哥」,將劉邦的兵與自己合為了一路,意思自然是想替大哥掙點軍功。而劉邦也是無可無不可,他反正也在項梁帳下听用,怎麼用當然還是要听主帥的。于是,他手下這萬余雜兵便混在項梁的大軍里出發了。

而陳平,這個我一直關注著的家伙,果然稱病未出。他如今已被項梁封為客卿,參贊一應軍務。雖不是實職,但好歹靠近領導,遂也成了盱台城里頗為重要的人物。這一突然稱病,頓時引得好些人側目。好在項梁知道他原是從魏咎那里投奔而來的,而此次出兵最後總歸還是要打回魏都去,在他含含糊糊的解釋之下,以為他心有芥蒂,便也沒多加細問,只令他留城休養。

只有我知道,陳平的稱病是因為與我的那場賭約。

我與他,盱台城里兩個深居簡出的人,以一種近乎冷酷的心態,旁觀著項梁那注定悲劇式的命運。

張良走後,審食其卻回來了。

他回單父城安葬了紅玉,又出資替紅玉的寡母建了屋子,買了田地,一切安頓得妥妥當當,這才抽身回到了盱台。

灌嬰的一千騎兵並未隨劉邦出征,我原想將他們再交到審食其手上,他卻拒絕了,只道︰「小姐,灌嬰帶兵遠勝于我,已不必我再插手。今後,食其只跟在小姐身邊就好。」我看了看他,覺得他這一次回來似乎消瘦了很多,也沉默了很多。想來紅玉的死必是傷他極深,以致整個人仿佛被抽去了精神一般。

既這麼說,我也不願勉強,好在名下的鏢局因為近日幾多波折,已經好久都沒有過問了,這原就是審食其管的事,如今依舊交給了他,倒也合適。我只告訴他,今後鏢局行鏢各地,要注意收集軍情、民情,再一一匯總到我這里。若說建立一個情報機構網絡,現在的我縱是有心也無力,但若是現有的條件都不去利用,那也未免太浪費資源。

劉邦走後,一應軍情都屬機密,以我的身份是探听不到的,也曾試著到虞姬那里打探過,但虞姬這小姑娘卻天真得讓我很是吃驚,因為討厭打仗,更討厭殺人,關于這方面的事她竟是听也不願意听。

「姐姐你別問我,我可不要听這些事。」虞姬皺著眉道︰「上次項羽打襄城,打仗也就算了,仗打完以後,他還坑了人家幾萬人,我听了以後,心里難受死了,幾天都吃不下飯。」

我心里一動,微笑道︰「那次在我家,你不理人家就是為著這事?」

虞姬點了點頭,嘆了一聲,道︰「姐姐,我知道打仗總要死人,可那是幾萬條命啊,那些人家里也都有老有小,他們死了,家里人可怎麼辦呢?」

我默然,忽然發現自己似乎已沒有了初來這個時代時那種悲憫的心態。我,變得越來越冷漠了,越來越無視于那些生命的泯滅,戰爭在現在的我眼中,漸漸的,只剩下勝負得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漢最新章節 | 呂漢全文閱讀 | 呂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