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秦三世 正文 第十二章 咸陽,有些郁悶的春節

作者 ︰ 可汗

零星的雪花依然在飄著,把咸陽城上放哨的秦軍士兵變成了一個個雪人。天氣灰暗、陰沉,就好像此時大秦帝國高層的心情一樣。

隨著盛大的雒舞結束,秦三世下令各臣子回家。按照大秦舊俗,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這十五天的時間帝國解除宵禁。辛苦勞作了一年的人們,可以在這半個月里盡情的釋放著積壓了一年的辛苦與勞累。

雖然百姓們的生活還很艱苦,雖然很多人被戰亂弄的流離失所,可是,現在帝國之內已經沒有了戰爭。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才懂得的和平的珍貴,相信經過這次戰亂,帝國內部只要不出現太昏聵的政策,應該可以和平一段時間。而且帝國又剛剛擊潰了匈奴的入侵,北方長城沿線被臨時征召的壯年男子也得以回家和親人團聚。對于這些普通、敦厚、淳樸的人民來說,一家人能團聚在一起,圍著熱騰騰的火爐吃頓有肉的年夜飯,便已是難得的樂趣了。

沒有了戰爭的帝國平民覺得,這個冬天,並不太冷。

只是,帝國的高層,包括他們的皇帝在內,卻並沒有能夠享受到這個寥落的除夕。

把已經身懷六甲的皇後芸兒送回洛神宮,還沒有來得及和皇後說幾句貼心話,裴徵接到侍衛的報告,人員已經到齊。

御書房里,不僅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侍立在左右,就連原本被調到帝國最東北的章邯、應該在大西北的韓信、水師都尉黃鑫、處于中原月復地的李信都在旁邊,此外還有從象郡急忙趕回來的陳平、從巴蜀敦促軍糧的蕭何以及一直處于暗處的驚和他的副將秦振輝都在一側。長城一線由于要監視並防止匈奴的進攻,主將王賁並沒有前來,代替他的是副將蒙毅;

「除夕佳節,諸位卻要奔波在各地,無法與家人團聚,這杯酒,朕敬你們!」裴徵說著,舉起手里的青銅酒鼎,向四周的人示意。

「臣等惶恐。」大臣武將們側身把杯中美酒一飲而盡。

「這次把大家都聚在此地,可能諸位心中都有些疑惑,為什麼朕違反大秦的例律,把文臣和武將集中在一起討論國事。」裴徵敬酒之後,示意大家都坐下,繼續道︰「你們或許之間並不熟悉,但卻都是朕的肱閎之臣。今年帝國內的形式,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商議解決。打仗離不開帝國內政的支持,而帝國的安全,則又離不開軍隊的保護,所以今日,大家應當摒棄內外之爭,共謀國事!」

「請陛下賜示!」丞相李斯為百官之首,這個場合,自然是他先出頭。

「朕前些日子接到了丞相屬的奏章,說流民幾乎要成帝國大患,不知道此事如何解決,丞相?」裴徵問李斯道。

「陛下,流民之事,按照以往慣例,自當由地方官安排他們一路回家,再由官府補貼糧食,使其度過第一年的難關,然後歸建,可今年卻十分麻煩。」李斯站起來向在座的大臣道︰「我帝國原本糧草充足,可被東方叛亂所至,各地流民劇增,沒有被叛亂所涉及的,只有關中和巴蜀兩地。可巴蜀的糧草要供應嶺南大軍所用,而關中糧草除了供應咸陽外,還要負責北方大軍的開銷,目前僅僅夠用,實在無力供應關外地區。而關外之地,連年戰亂,民不聊生,不要說供應多余糧草,就連百姓自己用都來不及。雖然官府有些許存糧,可是決不夠安置四百萬流民用!」

「確實如此,關外尚且屬于我大秦的官府中還有一些糧草,後來我大軍剿滅叛軍後,繳獲糧草也可夠用,但確實不過這麼多百姓所用的!」御史大夫今年為了糧草的事情,已經派遣無數的御史明察暗訪,幾乎搜刮干淨了每一粒可用的糧食,很多地方官被他逼的想自殺的心都有!

「不安置流民,那我們就必須面臨第二次叛亂。就算現在帝國裁減一切可以裁減的用度,也必須先把流民的問題安置好!」裴徵冷冷道︰「北方匈奴大患還在,帝國無論如何再也經受不起下一次內亂了,蕭何,朕看到你的奏章,把你的意思說一下吧!」

「謝陛下!」蕭何是第一次參與帝國如此高層次的會議,不料他第一次參加會議就有了發言權︰「陛下,臣搜集資料後,有一個大膽的計策可以給陛下一箭雙雕!」

「說說看。」裴徵走到地圖旁邊,把個小棍給了蕭何,讓他來展示下自己的才華。其實蕭何的計劃,早就呈報給他看過了,雖然很大膽,甚至可以說很冒險,可卻是眼前唯一可用的計劃。

「陛下,六國叛亂後,大量流民越過關山,進入關中,人數在兩百萬左右。臣以為,可在關中沿直道設置粥鋪,將這些流民安置到九原——雲中-河南地附近,開墾那里的土地。臣曾經親自到那里看過,雖然那些土地略為貧瘠,可地域遼闊,安置百多萬流民不成問題!」蕭何答道。

「那還有三百萬呢,你如何處置?」御史大夫習慣于發現問題,卻不習慣于解決問題。

「或者,我們可以從流民中征召壯丁,壯丁參軍便可以有糧食吃,此一來,至少可增加四十萬軍隊,還不用耽誤關外六國地區已經開始的重建工作。」李斯按著眉頭,沉聲道。

「丞相所言及是。想來陛下要章邯、韓信兩位將軍征戰長城東西兩地,為的就是以戰養戰,剿滅匈奴。可新征服之地,不同于中原,中原和我大秦,本就同根同宗,而那些野蠻之地,必須有我大秦的百姓在才可穩主局勢。而我們把流民跟在大軍之後,且戰且安置,必能使新擴張的土地變為我大秦固定的國土。」蕭何頓了一頓,繼續指著地圖道︰「兩百萬關中地區的流民可在帝國的安置下,一路向西北進發,且戰且耕,想來韓信將軍用兵急速,時間上並不會出現什麼差錯。而向長城一線流竄的百姓也可由章邯將軍向東北之地安置流民,東方辰國(今韓國)土地肥沃卻無多少兵馬,剿滅他們不過是舉手之勞,此地安置五十萬流民可以,然後向大山(大興安嶺地區)以東安置五十萬百姓,則此地諸國必然也和我大秦融為一體,若他們有所不從,想來章邯將軍的五萬大軍剿滅他們,殺光他們的男子卻也不是多難。」

「還有南方的百萬,則跟隨吳明忠遷居桂林象郡?」御史大夫接口道。在他心里,最危險的就是這百多萬因為戰亂流落長沙郡以南的百姓,如果他們要造反,那還真是大麻煩,昔日趙佗就利用那里的地勢給帝國以沉痛打擊,讓他至今深恨之。但其他幾個地方的糧食還可以就地征調一部分,再用山棗、桑葚等補充部分,倒不是大難題。可是南方,尤其是江水(長江)以南,吃什麼?總不能讓百多萬百姓吃著泥巴到嶺南去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請叫我秦三世最新章節 | 請叫我秦三世全文閱讀 | 請叫我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