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秦三世 正文 第十八章 天子之心

作者 ︰ 可汗

一個月來沒吃上好飯的陳平韓信終于在秦軍「優待俘虜」的政策下重見天日。他們倆不光去美美的洗了個熱水澡,換了身秦軍的軍裝,還第一次不限量供應的吃了頓飽飯。可憐這中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兩個大人物,此刻最高理想竟然是能吃飽穿暖,不得不說是個莫大的諷刺。

雖然幾個時辰內從「被俘的叛軍」成為了大秦帝國的「政府軍」,這一巨大的轉變還沒讓他們倆完全消化。但他們都知道,在這個時代的官場上想活的自在點,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絕對是痴人說夢。而借助這個晚宴,結識更多的秦軍將領無疑是個好主意。

兩人正幻想著如何在觥酬交錯中與眾多大將把酒言歡的時候,龍驤將軍嬴悔就給他們當頭一盆冷水︰「要不是看你們髒成那樣,有辱聖母,我才懶得給你們衣服穿!別以為陛下看的起你們,就真把自己當那麼回事。想讓大秦將士福氣,那得有戰功!」

幾句話就把兩人搶白的血色盡失。只好默默的跟在他身後,大氣不敢出。兩個人早私下里打听清楚了,大秦軍隊中的御林軍是不受任何節制,直接听命于皇帝的。而好死不死的這個家伙恰好就是御林軍新任統帥。他們倆可不知道自己死後兩千年,會受到人們什麼樣的尊敬,現在他們滿腦子想的就是趕快見到秦三世,不然隨便被哪個小兵看不順眼砍死,可就冤枉大了。

等嬴悔帶著韓信陳平兩人抵達太守府時,幾萬將士已經集合完畢,秦三世正站在一眾軍官前發表著慷慨激昂的演說︰

「我大秦帝國以武立國,帝國能有無限疆土、億萬臣民,全賴將士用命,武運昌隆。東方六國的鼠輩,乘我大秦奸賊當道之時,聚眾反叛,妄圖砍了朕的人頭,奪取朕的江山。我大秦的健兒們,你們告訴朕,朕應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殺!」震天的喊殺聲讓幾個投降的叛軍將領心驚膽寒,數萬人的怒吼所散發出來的殺氣,直沖藍天。

「我大秦崇尚武力,有戰死沙場者,為無上光榮!我大秦勇士,向來以敵人的頭顱來為自己贏得榮華富貴,軍功授爵制度更是我大秦軍隊的根本之法。今天,朕不僅要犒賞有功將士,更要把你們從未有過的東西賜予你們——大秦軍人的榮譽!」

裴徵向後退了一步,示意李信宣布自己的命令。

「奉大秦帝國三世皇帝陛下命︰凡斬敵一人以上者,可入太守府與諸將軍同飲;斬敵五人以上者,入太守府中席,本將軍親自敬酒;斬敵十個以上者,入高席,由皇帝親自賜酒;敵首三十人以上者,進中軍大帳與皇帝同席而飲!」

听完命令,在場的士卒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與皇帝同飲,那是何等的榮耀?而站在將領末尾的韓信卻發出了一聲微弱的嘆息。

「怎麼了?」陳平雖然投降前比韓信高貴無數倍,但現在他們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听到韓信的嘆息,陳平有些不解的問道。

「凡行軍打仗,第一要務便是要使將士用命。將士用命,則兵鋒必銳不可當,可以一敵十。現在皇帝沒多花一分錢,一尺布,便贏得了數萬將士的心;就連和我們一樣的降足,也心向大秦了。東方六國的事,恐怕長久不了了。」

「想想也是,當年魏國河西太守吳起不就是用這種方法,訓練出五萬戰無不勝的魏武卒?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平十二,未嘗敗績。不過我看皇帝的心不在東方六國,而在你我所無法看到的地方,無論沛公還是項羽,恐怕都不被他放在眼里當敵人啊。」陳平向來擅長分析,敏銳的直覺是韓信這種武將所無法理解的。

見到皇帝在示意他們跟著進帳,陳平又壓低聲音︰「今天你我都是剛降之人,凡是更需要小心謹慎。」韓信微微點頭,跟著陳平一起進了大帳。

「諸位將軍,你們看韓信陳平兩人如何?」裴徵當著眾人的面第一句話就開門見山。

「能入陛下法眼的人,必然是出類拔萃的人杰也。臣以為二人前途不可限量。」李信看看身邊的兄弟都沒有開口的意思,又不能讓皇帝的話冷場,只好硬著頭皮把球有踢給了裴徵。

「你呀,在朝廷里呆的時間太長,把稜角都磨光了。」裴徵開玩笑的對李信說,然後正色道︰「你們以為朕為什麼要御駕親征?為的就是東方六國的叛亂?哼,如果僅僅是平定叛亂,朕只需要派出王翦、章邯、李信三將軍統軍,東方逆賊指日可平。」

「臣愚魯,望陛下明示。」李信是真糊涂了,你老人家要不是擔心我們打不贏,趕嘛不在咸陽老家里享福?

「朕尚未登基之前,听到民間有無數議論之聲,說始皇帝陛下窮兵黷武,大興兵馬去征討荒蕪之地,空耗國力。那些市井小民,凡夫俗子,又怎麼能知道始皇帝的苦心?北方莫頓單于已經消滅了東胡,其國土西起大漠,東至大海,北抵蠻荒,唯一可用兵之處,就是我中華,為了保護我中華大地,修築長城,派大軍駐守,實乃萬不得已之策。而我中華之地,一旦統一,太平盛世下,人口必然大增,長此以往,我大秦必然無法養活我們的百姓,而嶺南之地雖然荒蕪,卻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將來必定成為我大秦的另一片蜀郡,不派兵經略嶺南,又如何保證我族的萬世基業?朕親征出關,就是為了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剿滅叛賊,然後專心闊土,這才是打造千年帝國的上上策!」

听到皇帝這麼說,在座的將軍包括陳平韓信都一臉驚訝,他們何嘗知道七國之外,還有那麼落闊的空間,那麼多虎視眈眈的憂患?尤其是陳平韓信,他們連怎麼听怎麼覺得自己是鼠目寸光之輩,難道這就是皇帝和平民的差距?

雖然裴徵沒有一個字指向他們,卻依然讓他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悔恨之心。陳平更是想起了韓非子的那句經典名言︰國君為了保衛國家而擴軍備戰,卻被說成好殺;國君為了應對災年而儲備糧食,卻被說成貪婪;國君為了灌溉農田而興修水利,卻被說成不體恤百姓的暴君。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請叫我秦三世最新章節 | 請叫我秦三世全文閱讀 | 請叫我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