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啊孩子 正文 4、好景不常危機四伏,美夢難圓風險初現

作者 ︰ 肖遠征

然而,金融服務社也不是天天都是好日子,金融服務社的老總們能夠領到高工資,一般來說,也有它領得高的道理。就是有的時候處理的問題,雖然不像戰略家、戰役家那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但也是呼風喚雨、氣吞山河,大有執掌一方生殺大權的神威。有的時候,問題成堆了,內部亂套了,支付困難,開不了門了,真還得要這些領著高薪的人兒來搗動搗動才能恢復金融服務社的元氣。

看官︰你也許明白,謂之曰︰「金融服務社」的「金融」兩字,講的就是錢。錢可是個沒有什麼脾氣而又人緣極好的好東西,古時候有人叫它為「孔方兄」。你想想,勢利得緊要的人都願意與它稱兄道弟,可見它在社會上的地位不低。從古時候有了作為紙幣前身的銀票到今天的紙幣,有的時候,它們舟車勞頓、全流通下來,滿身油膩,有時還發出些許臭味。但是,不管怎樣,它始終還會被接手的東家捂在手心里,放在口袋里,讓它感受一番人情的溫暖。有的人總結經驗說︰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作為人,沒有錢作伴卻是萬萬不能的。

後來,有的人在玩錢的時候,玩過了頭,玩出了問題,有的甚至被錢這個「無牙老虎」咬了一口,有的還因此進了局子,就痛恨起它來,在它身上潑墨,稱之為「銅臭」。逢人就說︰「銅臭害人啊!」

不管銅臭害不害人,金融服務社就是服務錢,或者是錢服務。這錢一旦被人服務起來,不得了,十分勤快起來,到處走。有時候是借給人,謂之曰︰「貸款」;有的時候是別人借給金融服務社,這時,又變了一個說法叫︰「存款」;有的時候更神了︰在銀行之間轉來轉去,也能生息,謂之曰︰「拆借」,或者說得更加詳細一點︰拆入、拆出。有的時候,服務得更周全一點,當企業要設備時,不勞你企業費神,我銀行一手包辦,把設備買了給你送去,你用就得了,我銀行跟你企業是哥倆好,誰跟誰呢?當然了,要麻煩你企業在適當的時候,掏點錢讓我銀行數數。這種業務,向外國人要了一個名詞,叫「租賃」。

看官,你看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多幸福啊!

是啊!現代社會太方便了!現在的生活太幸福了!足不出戶,便可吃飽喝足;足不出戶,便可知道天下大事;足不出戶,便可腰纏萬貫;足不出戶,便可怡養天年。這就是全球老齡社會不斷向深度發展的主要原因。當今社會,不但人可以做到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你就是想做點生意,只要腦瓜子活絡,眼楮又好使,讓你能看得清世事,動動腦子和嘴皮子,能想出點計謀來,游說游說,弄個千百萬元花花應該不是難事兒。

但是,在你這兒不是難事兒,在別人那兒可就難了。假如你從銀行貸來了千百萬元花光了,沒有辦法還,那麼,銀行又拿什麼去還存款戶的錢呢?這時,高薪者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他們會從金融服務社的利益中拿出一塊,與肯借錢給銀行補窟窿的大款或大款的中介人談判。戰線從辦公室一直延伸到酒樓、賓館、高爾夫球場。天氣熱的時候,大、小梅沙是一定要去的;當談判談累了,雙方都到桑拿浴室清洗一番,烤烤蒸氣,把身上的臭汗都趕出去,落得一身輕松,以便繼續談下去。

就這樣,雙方費盡口水,一個願買,一個願賣。成交後,一方在資金平衡表上補進了存款,而另一方在口袋里收到了了額外的利息,終于達成雙贏的局面。

小的不能不說,銀行的資產是個最不能經受時間考驗的東西。貸款這東西放出去一年不還,還說得過去;再加一年時間不還,叫做展期,也還好說。但是,如果三年、四年都呆在一個企業轉身不得,就像一個原本如花的少女眷戀在一個老頭的懷抱里不肯自拔,旁人就會形象地說︰「一朵鮮花插在牛屎上」。而銀行貸款久久不回的說法則要平實得多,人們說慣了,叫「呆帳」。

在一家銀行,這種呆帳貸款的比例大了,這銀行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晚期癌癥病人一樣,會讓人失去信心。存款戶和大款看見它就像看到麻風病人一樣不願近身。

話說深圳的金融服務社是在改革創新,模著石頭過河的大環境中橫空出世的新生兒。當初,它以探索者的姿態,強力地沖擊著一成不變的舊體制,給人以春風撲面的感覺。但是,它是由幾家股東合在一起數千萬元的股本成立的金融企業,開業後,做著放大其股本金十倍、二十倍、五十倍、乃至一百倍的資產負債業務,它是建立在透支著國家信用和社會信用的基礎上的,自身是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的。不要說,因為先天不足的緣故,讓它們勉為其難。就是作為旁人,看到這些金融服務社走在市場經濟的路上,那戰戰兢兢的模樣,就讓人們擔心它們的身體究竟能挺過多少個春秋。

想想這金融服務社在短短幾年間,從猶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像春天的桃花一樣吐蕾開花,接著虎虎生威、風光無限般讓市民刮目相看,到後來愁眉不展、舉步維艱的樣子,真應了元人關漢卿的詞兒︰

想人間造物般興廢,吉藏凶,凶暗吉。

有一個問題,人們也開始注意到︰金融服務社的一些業務做法,不但在各個金融服務社內部大行其道,以至很快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操作模式;就是在個別實力比較雄厚的國有銀行,也有了操作的土壤。幾年下來,深圳國有銀行的經營成本也在上升。

就說存款吧,當深圳多家金融服務社一方面面臨激烈競爭的環境急需擴張規模,不惜以高價買入存款,然後轉移在貸款戶身上消化成本;而貸款戶增加了貸款成本後,直接的結果便是無力還款。這樣,在貸款到期時,為了規避支付風險保開門,金融服務社又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買入存款,以延後支付風險的爆發。

這種金錢循環的怪圈,起初只在深圳內部循環。它的直接影響是導致專業銀行的存款下降。這時,人們的心情還是興高彩烈的,因為它沖擊著多年形成的專業銀行的服務體系、服務觀念和傳統的守舊思想。

但是,資本——無論是產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總是有它的趨利性的。加上深圳也是有著比較開放的環境,高息存款的消息很快在全國傳開。這樣,全國二十幾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澳門、台灣乃至國外的游資悄悄的往深圳流入。這一流入,一方面降低了深圳銀行和金融服務社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又為深圳金融服務社的另一次貸款**創造了條件。

事情就是在這樣的循環往復中做著。人們也在風平浪靜中過著日子。

一天,在深圳南山區,據說是學著金融服務社的操作手段做了委托貸款的一家國有銀行,憑著一張不規範的合同,將100多個客戶的私人存款當作委托存款,然後作為委托放款發放給一家企業。企業的貸款到期後,無力還款,于是銀行自然不肯支付到期的存款。這些收了高利息的100多個存款戶,面對著銀行以委托貸款未還的理由而拒絕支付存款的困境,便組織起來向銀行討個說法。這天,只見百多號存款戶走到這家銀行的前門廣場上,個個頭上綁著白布條,手上拿著寫有「還我血汗錢」的三角旗,在這家國有銀行門口靜坐起來。

人們紛紛圍觀拍攝,在拍攝照相的人群中,不乏香港記者。第二天,香港的一些報紙上就出現了這些照片。

這無異于給各級政府和人民銀行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警示︰不能再疏于監管了,否則會出現大的社會問題。說得嚴重一點,會影響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好局面,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會付之東流。因此,一次全面的分析、檢討、收編深圳金融服務社的工作就這樣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馬應龍——這位身材魁偉、畢業于*風暴初起時的六十年代中後期的中央財經學院的北方漢子,時任中國人民銀行深圳特區分行副行長,分工主管特區內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業務管理與政策調研工作。據此,特區人民銀行開展的對所轄金融服務社相關問題的調研分析工作,便由他責無旁貸的組織實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危險啊孩子最新章節 | 危險啊孩子全文閱讀 | 危險啊孩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