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酒斬三國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論天下

作者 ︰ 我的道

中說明呂布暗中與郭李傕互傳消息,已經確定一旦降,呂布就會與郭李傕里應外合,迅速奪取長安,再與華雄對峙而立。

這個消息可以說機密得緊,要是讓郭李傕像華雄奪郿塢一樣把長安拿在手,西涼軍與朝廷大軍混為一處,那字可就難辦了!

本來想在賈詡的信里找到解決的辦法,卻沒想到賈詡最後告訴華雄,他應該去了張繡那,不僅沒給解決的辦法,反而離華雄越來越遠了。

當下華雄哪還有閑玩的心情,急忙向皇帝告了個罪,星夜趕回安邑,準備和陳宮商量事情,種種大事真可以說全部被破壞。

本打算賈詡回來,會同陳宮,自己把未來的天下大勢添油加醋一番告訴二人,再一起商量有沒有更快鼎定天下的戰略,以賈詡和陳宮的智力,相信在戰略上也不會比諸葛亮差太多,況且自己的起點和劉備又是完全不一樣了。

可現在倒好,不但呂布這個內奸要找個好辦法將計就計,這天下大勢還沒法湊齊商量的人,賈詡這老小子一心只想著送自己大禮,卻不知最大的禮就是他本人到華雄面前來,實在上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不過這其實也怪不得賈詡,他怎麼也不可能知道華雄的底細嘛!

如今大事只能和陳宮一人商量,要自己就這麼看著曹操孫策各打天下,這也未免太被動。

華府內。

華雄一回家就招來了陳宮,首先問道︰「公台。那常山趙子龍可還在安邑?」

陳宮點頭道︰「回主公話,在的,一切按主公臨走前交代,趙子龍現在天上人間好生安頓著,並無異常之處。」

華雄略微放了放心,說道︰「這還好!哪,公台,我星夜趕回來。實在有要事相商。先說第一件事。呂布現在已經是郭李傕地內應,一旦朝廷不納降,他便會和郭李傕里應外合奪取長安,這件事,公台你可有對策?」

陳宮略一思忖,眉頭皺在一起,忽然說道︰「主公。此事對主公有利無害,不必擔心,主公只需依原定計劃,待郭李傕攻打長安時出奇兵以制勝,即可鼎定長安!」

「這話怎麼說?他們里應外合的話,取長安便會很容易,沒有對峙之勢形成,況且郭李傕也肯定會防我軍一手。想要在他們的快速奪城中再出奇兵制勝。恐怕難度太高了吧!」

華雄適時地說出自己的疑問,陳宮說道︰「如主公原定計劃,乃是趁雙方打得火熱時來一個攻其不備。再逼走漢獻帝,進而奪取長安,平定西涼之地以窺伺中原。朝廷不納降,則長安有三股實力相當的軍隊欲得之,王允勢必力保之、我軍與郭李傕欲奪之。其中王允力保不得袖手旁觀,郭李傕那有文和先生做煽動之功,加之其民怨,西涼方面也必因朝廷不納降之事而人心惶惶,如果不早做定奪,他們也大有為難之處,是以雙方必然極欲得天子。原本郭李傕定會防我軍一手,但若是有呂布為內應,則他們必以為可在我軍察覺之前奪下長安。」

陳宮的話尚未說到點子上,華雄靜靜地听著,這些都是他們之前說過的。

陳宮頓了頓,續道︰「不過,主公別忘了!我軍有匪軍與間諜的存在,可使人帶軍秘密前往西涼,郭李傕舉兵進擊長安之日,就是我軍奪西涼重城之時,如此可謂是斷其後路,郭李傕必然亂了方寸,攻長安之時,我軍可以援助為由,入主長安,一來與呂布相抗,二來護走獻帝,以保無論長安失與得,獻帝皆可消失于人前。」

華雄听到這才有了一些明了,陳宮地意思沒有說得太明白,但大體上華雄卻能體會,首先逼郭李傕沒有退路,必須得以雷霆萬鈞之勢奪長安,加之有呂布為內應,他們也肯定信心十足,使他們以為自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奪長安。

那樣一來,王允地抵抗就變得很微弱,而我軍在郭李傕攻城前以援軍名義入長安,同時截斷呂布地消息,這樣就加強了王允方面的抵抗,使兩軍得以一戰。

他們打他們的,華雄要做的事卻是護著漢獻帝逃離長安,之後再以自己的軍隊將兩方人馬一網打盡。

陳宮續道︰「郭李傕非謀事之將也!此番計較,即便會有所差池,但亦絕不影響大局!」

辦法並沒有什麼問題,即便不算高明,但對郭李傕來說應該已經足夠,可是華雄卻覺得有些不妥,自己要得長安的話,就不能讓郭李傕進長安,他們進長安那還得了,長安的百姓不苦死了?

華雄猶豫道︰「這法子雖然不差,但讓郭李傕地兵攻入長安似乎不太好,有沒其他辦法能阻止他們攻進長安,又能消耗他們與王允的軍隊實力?」

陳宮聞言皺了皺眉,心中略略一轉,便知華雄的顧慮,說道︰「主公,其他法子不是沒有,可是相比起來,皆不如此法穩妥,有呂布為內應,郭李傕才會大意,若是不讓他們攻入城,則必須除呂布,或是提前使呂布在戰前不能與他們互通消息,可那樣一來,他們行軍作仗就會變得小心,我軍則難于將其一網打盡!主公,請恕宮斗膽一言,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主公日後乃造福萬民之人,實不可為保一些升斗小民而貽誤戰機,輕重緩急,相信主公應能定奪。」

這話華雄哪能不知道,可是想起會有許多長安百姓死于戰火之下,他心中就感到憤慨,他一生的經歷讓他十分清楚那種遭受無妄之災牽連的悲慘。

華雄不由嘆道︰「唉,這道理我也不是不明白。只是想如果能想到更好的辦法就用更好地辦法

不行那也沒辦法,你說是吧!現在所有事情都還在謀我們多動動腦筋,也許會有更好的辦法也不一定,我只是希望公台能多費費神!」

陳宮恭身道︰「主公一片為民之心,宮深為欽佩,宮定當絞盡腦汁。以求謀得良策!」

「恩。那就多想想吧!有好消息再說!另外還有一件事。我要與你商量,是關于江南之地地。」

陳宮疑惑道︰「江南之地?」

陳宮心想︰此地與江南有上千里之遙,主公怎地會有那地方地事?

「我軍如果僥幸拿下長安,以目前來說,只能先平定西涼之地,馬騰韓遂自是必然,日後我軍可據守此西北之地與各方諸侯相抗。但中原之地能人輩出。曹操與袁家兄弟必有一爭,以定中原大勢,按照勢力來說,袁紹勝的可能會比較大,但曹操也絕不是好惹的,不管他們哪方勝出,都將據中原與我軍相抗,這不得不防!」

陳宮听到這里。已經大致明白華雄要干什麼了。心中不由大喜,說道︰「主公志向高遠,思慮之廣實在宮所不能及。若是常人,則只會固自身實力,後再與其他諸侯相爭,然主公當此時分就已窺伺其他諸侯,關注天下大勢,宮能隨主公,萬分之幸也!」

華雄很厚臉皮地一笑,心中暗道︰這都得感謝羅貫中、陳壽,以及諸葛亮啊!三國時期具備戰略眼光地人少之又少,在這方面來說,賈詡和陳宮比諸葛亮都要輸上一籌!

「好了好了,說回正事吧!我要說什麼,你大概也知道了,不過我不知道你對中原形勢了解多少,你且听我把我所知的情況說清楚。」

「是!」

華雄開始侃侃而談,將他所知道地歷史和人物紛紛抽絲剝繭,選擇性地說出來。

曹操和袁紹是二雄相爭,雖然結果是華雄知道地,但到如今會有什麼變化就說不準了,畢竟自己將佔據長安之地,加上自己手下地人,等于是把曹操的勢力分了一些。

而荊州劉表雖然佔地廣大,卻是個庸碌之輩,不值得一提,其他如將會被袁紹滅掉的公孫瓚,被收服的其他諸侯就更不必說了,袁術比袁紹更差勁,不管是個人還是手下勢力都一樣,不值得一提。

至于劉備,目前並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他所能倚仗與天下諸侯爭長短的也就是在得徐庶之後,有徐庶,再得孔明,後得龐統,一內一外十分分明,諸葛亮三分天下再統一漢朝的計劃是將龐統計算在內地,只可惜天不從諸葛亮的人願,龐統意外身亡,使得劉備那邊的人才更見凋零。

現在諸葛亮也好,龐統也好,全都是還沒名頭的家伙,其年齡更小的華雄可以做他們爸爸,就連水鏡先生都不知道他們在哪里,那就更別說什麼「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的話了。

蜀中的劉璋父子,沒什麼好擔心的!

只有孫策要擔心一下,所以從人物上來說,值得華雄現在注意地只有曹操袁紹與孫策!

從地理上來說,華雄地長安以西有西涼和西域一帶,至于應該屬于西藏的那一塊地方,現在幾乎都沒什麼人口,加上高原地帶,不佔也罷,至少魏國時沒佔,那里似乎是至隋唐時期才有了吐蕃。

這些地方佔起來不難,稍微有名氣的諸侯也就馬騰韓遂,沒什麼名謀士,也沒什麼名將,取之不難,唯一地名將馬超,現在大概還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圭女圭,實在——當不起華雄一刀。

長安以東,就是魏國的半壁江山,而曹操現在只擁有一半不到,屬于遼東地區的幽州北海這些地方都還不被曹操所管,其他地方更是袁紹袁術所管轄。

唯一沒人管的地方就是江南一帶,也就是吳越所在這些應屬于後來吳國的地盤。

可不是嘛!孫策才剛剛入吳越,現在有沒和周瑜踫頭都是個問題,至于和周瑜交好的好心人魯肅,估計也還沒和周瑜一起幫孫策,這塊地方曹操是沒注意到的,但那里可肥著,而且很容易奪。

華雄原本想在歷史罅隙里模模魚,打打混,害怕和眾諸侯打得烏煙瘴氣,可現在不一樣了,為了更快地統一,孫策可以鑽的空子,他也不想放過。

「以主公之言,那幽州北海之地可輕易取之,那江南之地也可圖之,可我軍與這些地方相隔遙遠,若是派兵圖之,恐怕我軍兵力不多,糧草也難以後繼!尤其是其中要穿越曹操、袁紹等人所轄,危險自不待言,一不小心,勢必全軍覆沒!」

陳宮听完華雄的介紹,很快地明白華雄想要做什麼,可是仔細想想,那些事的成功性實在太低。

華雄嘆了口氣,說道︰「這正是我要和公台你商量的,我本來打算等文和先生回來再一起商議,可是文和先生卻偏要去說服張繡,這又是何必呢,文和先生之能,我一直就是很清楚的,一個大宛城比之文和先生實在是太不值得一提了。公台你說是吧!沒什麼比你們這些好謀士待在身邊出謀劃策強!」

被華雄這麼夸,陳宮嘴上不說,面上卻揚起一絲喜悅,被人信任的滋味總不會難受,「主公過譽了!即是主公交代,那宮定當窮思極慮,為主公想一個周全的計劃,以利主公圖天下大事!」

「唉,放著那麼多好機會不去把握,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這兩件事就煩勞公台了,我是想不到什麼辦法了的。」

「主公過謙了,但有此眼光,已是主公過人之處,宮亦不及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溫酒斬三國最新章節 | 溫酒斬三國全文閱讀 | 溫酒斬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