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鴉片戰爭 第五十二章厚厚的面紗

作者 ︰ 海之舟

昌平洲位于京師西北部,長城以南,軍都山下,明代時這里升縣為州並築永安城以護陵寢。出昌平城東門,過護城河。有兩條土道;一條是筆直朝東通向何營村,俗稱東道;另一條是南向的大道通往朝鳳庵村,俗稱南道。在南道的北邊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廟宇,名叫玉皇廟,廟中供奉的主神是玉皇大帝。新建的北方制造局南局就在玉皇廟的旁邊,整個南局被連綿的護牆圍了起來,橫跨大路有著一坐樓牌上書「北方制造局」七個大字。

公元1825年1月22日是一個冬季里難得的晴日,牌樓下等待的官員們享受著冬天的陽光,讓等候變的愉快起來。當大路的盡頭幾輛牛車由黑點般大小變的可以辯識出來時,人群里一陣歡呼,有人叫道︰「來了,來了,快去叫皇上起來。」

隨著黑點的靠近,慢悠悠的車隊漸漸出現在古老的黃土路上。前頭拉車的四頭老黃牛進入了人們的眼簾,從它們噴著白氣的鼻孔和艱難的步伐的里,人們可以察覺到車輛的沉重。

劉寄出來時十幾輛牛車已經停在了南局的大門口,門外的地上鋪著一根根準備用來移動機器的圓木。那道高高的門檻看來要讓抬機器的人感到很麻煩。十幾個當地的大漢已經月兌掉了外衣,領頭的漢子辮子綁在額頭,朝著手心唾了口領著人擁到了兩人高的木箱下。

在隨行的英國技師的指導下,機器的搬運安裝熱火朝天的開始了。

帶著律勞卑走到南局寬敞的會客廳內,林阿適充當了兩人間的翻譯。

這是一間布置的很有中國古典風味的房間,屋里的家具和布局都讓人感古色古香,當然這種風味對一干大臣來講是再平常普通不過了,連經常出入官員家里的律勞卑也見慣不驚了。不過另一位剛從英吉利來到中國的洋人就不一樣了,他好奇的觀看這間在他眼中充滿異國情調的房間。直到和眾人分別落了坐,他還在模著扶手上木質的鏤空花紋圖案……

律勞卑向著劉寄躬身敬了一禮,樣貌看起來有些不愉快,如果那位倔強的禮部尚書汪廷珍在,大概又要指責他的無禮了。不過劉寄不在乎這些虛的東西,只要不引起朝臣們的極力反彈,劉寄盡量的簡化了一些繁瑣的禮儀。

當律勞卑把一封英文書信遞給林阿適念出來後,劉寄明白了為什麼律勞卑會如此不高興。

「天朝體制」是中國處理外交事務兩千多年來的一種慣性,明朝這種體制發揮到了極至。清朝完全的繼承了這種體制,與外國的貿易並不是為了利益本身,而成為了一種恩賜。相反具體管轄貿易事務的官員則把個人利益的撈取在貿易事務里面最大化的發揮出來。這樣與外國人的貿易讓管事的官員們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又通過清朝官場的潛規則將利益傳到整個官僚階層。想通了這點,劉寄很懷疑自己撤換了大量的捐官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不過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劉寄筆直的坐在一把雕花的太師椅上听完了林阿適的誦讀後,對律勞卑說道︰「大使先生所轉達孟買商人請願的事情,朕已經了解。這件事情朕將在三天後派禮部的官員答復大使先生。」

林阿適流利的向律勞卑翻譯了劉寄的答復,既然在三天內有一個答復,律勞卑安下了心來,畢竟能把事情傳達給中國最高的統治者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何況中國皇帝答應了三天內給一個答復。

由于突然冒出的這件事情,劉寄沒等看到機器安裝完畢,當天就返回了京師。北方制造局的事情劉寄就暫時交給了林阿適,相信有林阿適在,被招待的舒舒服服的英國技師,會耐心的教會中國工人對機器設備的操作和使用。

隨同劉寄離開的有律勞卑和他的同伴,他們將隨著劉寄的隊伍回到了京師,等候中國政府的答復。

***********************

禮部尚書汪廷珍大約通過英國公使對西洋人作了一翻了解,但是他仍然無法區分孟買商人到底居住在東勝神州還是西賀牛洲,思索一陣後汪廷珍說道︰「洋人面色蒼白隆鼻貓眼,須發皆為紅色,腳長尺二,身有異味。據律勞卑講英王竟可以由女兒繼承,女王薨後,再由女王子女繼承,此等無父無君的蠻夷之邦令吾輩羞于言談,有何面目與我天朝禮儀之邦相談國事。」

汪廷珍的話引起了朝堂上一翻輕蔑的嘲笑聲,劉寄知道這笑聲也包含著朝臣們提醒他這個皇上也不要太在意英吉利人了。

禧恩咳嗽一聲說道︰「汪大人所言還是小事,最近法蘭西人也在東江米巷開了個使館,听館中僕人傳言,法王長發披肩,喜烹食兒童,一妖人也。」

劉寄楞楞的听著這群大臣如同街頭三姑八婆一樣談論些離奇的話題,難道把外國人引進來讓他們了解到的都是這些街頭傳聞。

那邊兵部尚書玉麟接著說道︰「听說俄羅斯國有一個女皇,經常更換情夫,或幾月或一年,其情夫便被女皇砍頭,再換一個接替,真禽獸也。」

刑部尚書湯金釗似乎發現了其中規矩,他精闢的分析道︰「臣以為,洋人不懂禮義,廉恥仁義道德是何物,其祖先必是犬類。」

戶部尚書英和捻著胡須若有所思的點頭說道︰「有道理,難怪洋人以牛女乃為飲,以酪漿為食。牛女乃、酪漿不易消化,膠結肚中,須吃大黃和茶水消解,如幾月不吃,則雙目失明,腸胃雍塞。」

「英中堂所言不差,難怪洋人非與我天朝上國貿易不可,其必所賴也。若無我大清供給大黃茶葉,西洋鬼子不出數月必須命喪于此。」經典的總結出這個結論的是偷偷看了看劉寄表情的左都御史穆彰阿。他的話引起了朝堂中一片贊揚聲。劉寄差點沒有笑出聲音來,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工部尚書包世臣有些疑惑的問道︰「看書中記載,西洋人以前並不同我中華上國交易,然西洋人如何還遺存至今?」

包世臣的話問到了點子上,可似乎不合朝臣門的胃口,禧恩當即反駁道︰「蠻荒之地,物產必然貧瘠,即使有此物,也消耗殆盡了。包大人不見我天朝上國只要斷絕貿易,洋人們嚇的連魂都沒了。」

禧恩話音剛落朝堂又是一陣哄笑,讓包世臣下面的話再也說不出來了。

半響陶澎以猜測的口氣問道︰「不知這英吉利到底在那里,那些孟買的商人又是怎麼會事。不知道宮中的皇輿全圖還在否,若在,皇上可與臣等一觀,考察一下英吉利人到底在何處,其風俗面貌又怎樣,有了這些也算是知己知彼,方不至胡亂出主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鴉片戰爭最新章節 | 新鴉片戰爭全文閱讀 | 新鴉片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