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後主 正文 第二十六章遷都長安望潼關,高奏凱歌西羌犯

作者 ︰ 我命非天12

遷都一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在我親手提拔的三兄弟赫赫戰功面前,不管是巴蜀派還是荊州派都無話可說。[我搜小說網]巴蜀派在蜀漢的臣子之中還是佔著絕大多數的份額,實力也比荊州派雄厚很多。荊州派也樂于見到那三兄弟的戰功如斯,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遷都其中瑣碎事情非常繁復,而且有很多事都是無厘頭的事情。例如沿路撒水、告慰祖宗、大張旗鼓、天子儀仗禁軍,刀叉斧鉞都要有相應的準備。簡直比開戰還要復雜。

經過半個月的準備,天子儀仗赫赫出了成都南門,一路向北出漢中、過道斜谷關到?城最後到長安南門。這一路行走,官員騎馬,皇帝坐車,都是辛苦非常。

古時候的路不像我們現在的水泥或者柏油路,堅硬的很。古時候的路通常一般的路就是用重物反復捶打一塊地方,使之夯實。有點錢的地方然後鋪上石板,讓其再堅硬一點。但蜀漢有的錢基本都用在軍事上,所以只有普通的黃泥路。

大雨過後泥地泥濘不堪,不能行走。所以一路走走停停,直至一個半月後方到了長安。

此時的長安雖多經戰火兵戈,卻依舊是天下雄城。長安乃天下名城,西漢皇都,如今的魏朝陪都。光光城門便有十二個,城郭高大,高就有九仗、其寬一千兩百八十丈,其縱就有三千二百丈。又有護城河寬四丈,有八水繞長安之說。

只是如今的長安,它象征意議遠遠大于它的實際作用。這里是西漢的帝都,祖龍發祥之地,得到長安,似乎便有一種天下皆在手中的感嘆。但其實,此時的長安城,不過是一座空城而矣,歷經董卓、郭李、馬超、夏侯??  玫榷噯思復握魃焙頹纜櫻?を渤僑絲諳陸檔講蛔閫蚴?葉轡?先 ?綺荒芸梗?植荒芴帷?p>當遙望長安之時,此時的長安鐘鼓齊鳴,號角響起。應當是在城牆上的看見天子儀仗了,此時又有儀仗馬匹跑出,列隊等候。又有儀仗隊,挺胸收月復,滿臉殺氣的杵著手中兵刃。

又到三十里,此時所有長安軍民齊齊列隊等候,我在車上看見山林一般的人頭,心生感慨。此時的我和剛重生的時候有何種不同?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揚眉吐氣。

蜀漢在我手里版圖擴大,而且任人方面我相信我做的不比劉備差。[我搜小說網]劉備不敢做不能做也做不到的事讓我完成了,雖然我的功勞僅僅只是提拔了三個人而已。

此時人聲鼎沸,山呼萬歲。諸葛亮步出長安三十里等候我的到來,其中就有功臣無數,還扎著繃帶的張翼。我听說了他八千人硬抗曹彰八萬人的攻城之舉,雖百死而不投降的氣節。又有其他,例如文雄手持方天戟、穆順手持鳳嘴刀、乾義手持瀝泉槍在等候。

心中嘆一口氣,說道︰「你等等候多時了吧?可莫要怪罪朕啊,哈哈哈。」

群臣皆道︰「陛下萬福,臣等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回城!」

「遵命!」

車粼粼,馬瀟瀟,入的長安未央。

未央宮其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宮內有宣室、麒麟、金華、承明、武台、鉤弋殿等,另外還有壽成、萬歲、廣明、椒房、清涼、永延、玉堂、壽安、平就、宣德、東明、歲羽、鳳凰、通光、曲台、白虎、猗蘭、無緣等殿閣32。其殿台基礎是用龍首山的土作成,殿基甚至高于長安城。這也是唯一高過長安城的建築,余下者皆不能高過長安城。

只是如今的未央宮很是殘破,有一些大殿之內甚至蟲蛇爬行,房屋倒塌,滿地馬匹的糞便。又似乎有許多死尸,臭不可聞。

這臭味經過諸葛亮大力清洗和除臭,依舊有些殘留。也休整了一些小的宮殿,已經無力整修大的。

我站在未央宮前殿的殿台,俯視巨大的長安城,心中滿懷感慨。

此時諸葛亮站到我身旁道︰「陛下不該如此著急,如今潼關未定。曹魏若此時攻來當如何自處?」這是諸葛亮的一貫脾氣,我這麼做在他眼里有些小孩子氣。

我笑道︰「相父,自從你領兵在外,我們有多久沒見了?」

諸葛亮道︰「一年有余。」

我看著諸葛亮滿頭白發道︰「一年不見,相父已經是白發叢生。」諸葛亮,不管他的工作多麼多麼的忙碌。不管他如何的帶兵打仗,不管他胸中藏有多少事,也不管他面臨著怎麼樣的困境和苦難。永遠都是衣服從容淡定的樣子,這實在是我永生學不來的,我雖然自信我的處事為人絕無問題,但就這份帝王心思來說,我比不上劉備,比不上孫權,更比不上曹睿、曹丕。

「人皆有此,雖是微臣也不敢例外。」

「是嗎?」

君臣一起看日落,我仿佛想起六年前自己在成都和諸葛亮一起看日落的場景。這場面,真讓人向往。

我在益州之時,處事多和諸葛喬、霍戈這些人商議。但他們的能力比起諸葛亮實在是差了太多太多,諸葛亮這樣的人千年也難得出幾個,雖然如今就有兩個一個諸葛亮一個司馬懿。

但在宣室之中,諸葛亮娓娓道來如今的場面。又拿出一副我的領土圖,但山川、地理、兵馬駐屯、官員安置、人風民俗,甚至哪里出良銅精鐵、何處有佳木秀竹、何處出井鹽、哪里有井火(天燃氣)都一一注明。

這幅地圖上自然不可能全部標注出來這些信息,只是其上寫上了一、二、三到不等,旁邊又放著一部書,上面寫著蜀漢志,其中就有注明這些東西。

這應該是那三兄弟想出來然後諸葛亮完善的。

其實益州真的是個好地方,有鐵、有鹽、有蜀錦、甚至還有井火,這就是帝王之資啊。難怪高祖可以在此興兵,一統天下。雍州雖然也是土地肥沃,地處天下之央,但就這些物資來說,如今的雍州差了益州不止一個檔次。

益州經過劉備、諸葛亮幾十年的大力發展,較之劉備得到之前更是有了巨大的提高。只因在劉焉、劉璋統治時期,一直利用的是寬容的政策,雖然對民業民生有些促進,卻也縱容了一些豪門大戶,產生了很多欺壓良善的現象。劉備來益州時,曾想把這些大戶在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但受到了四叔趙雲的勸阻。

他說︰「驃騎將軍霍去病曾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現在國賊不僅在長城之外,更在朝堂之中,曹孟德虎視四野,益荊二州危機四伏,哪能在這時候就享受安樂呢?要安樂,也要等到天下安定,諸將各返桑梓,歸耕本土,才可以提及此事啊。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才能讓萬民歡心,共同擁待」。父親答應了他的話,盡量維持了益州的原狀。但是個別大戶,父親還是采取了很多措施來治理,甚至他任用法。正為蜀郡太守,以他睚眥必報的個性,來打擊報復一些不听話、不識實務的大姓。

同時,他和孔明把鹽、鐵和蜀錦等行業全部收規官營,並制定各項嚴格的法律,加強了對益州的管理力度。在孔明答法。正書里面說道︰法律要因時而制,該寬則寬,該嚴則嚴。此前劉璋父子統治時,昏庸懦弱,法紀不明,地方勢力專權放任,致使一片混亂。此時就必須制定嚴法,以打擊豪強,制裁放縱。

作為法令制定來說,我對孔明先生是極為敬佩的,自古以來,每個君主都以為寬容才是獲取民心的方法,但孔明卻以嚴法來管理地方,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誅之而不怨,天下竟無不服者,在負擔並不減輕的情況之下,竟然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和肯定,這在三國以前和以後的中國其他王朝,再未出現過像諸葛亮厲行法治所得到的治國效果。

我之所以能夠在面臨多線作戰還能處事安穩,不教益州有大戶造反,就是因為蜀科是嚴格。

不過如今新下雍涼,我一邊看著地圖一邊說︰「相父,如今新下雍涼,蜀科嚴苛,是否該逐一審定?」

諸葛亮搖搖羽扇,閉著眼道︰「此時亦可亦不可。」

「哦,為何?」雖然我大致知道說什麼,但還是想听听諸葛亮的意見。

「蜀科在益州施行二十余年,深在人心。如今若為兩州之顧放棄蜀科,便叫益州難行。雍涼之地如今多為草莽,難以理解蜀科。若重罰其事,民心未附,難以承擔其重。」諸葛亮道。

我點點頭︰「如今該如何?」

諸葛亮指著雍州道︰「雍州新下,又為昔日皇都。此時雍州更是百姓稀少,可在此暫推蜀科。」

「恩,那就得又要勞煩相父了。」

「此乃微臣當為之事。」

此時乾義在宣室外高喊︰「陛下,涼州有急報!」我早就說過,諸葛亮、乾義三兄弟可不用通報就能來到我身旁。此時乾義沖到房內,先是施禮然後呈上書信道︰「涼州守將姜維來急信報告,西羌難忍隆冬兵敗。此時春暖花開,又欲要進犯我蜀漢境內!」

我拿起書信冷笑道︰「化外蠻幫,即是知曉中計大敗,又怎敢再次來犯?必是曹睿這小子慫恿的,朕便要看看,其有多大本事。著姜維自斷此事,朕予他假節,必要大敗西羌,讓其余外族盡皆看看我蜀漢之力!」

諸葛亮笑道︰「陛下,此次雖為曹睿慫恿,卻也不可輕敵。微臣已大致知曉魏有何計。」

我也笑道︰「哦,那便快快說來!」

「其只有一法,議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蜀漢後主最新章節 | 三國之蜀漢後主全文閱讀 | 三國之蜀漢後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