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後主 正文 第二十五章勝利會師長安城,天子起駕群臣驚

作者 ︰ 我命非天12

時年建安六年開春,雍涼之地盡入蜀漢之手。[全文字首發]蜀漢受皇帝詔命,兵出漢中,聚殲曹彰。曹彰兵敗自殺在長安城下,從此,雍涼之地再無曹魏之兵。有的,只是蜀漢的兵。

雖然不多,卻足夠控制局面。雍涼之地城郡听聞,盡皆望風而降,打掃南門。一郡文武盡皆在南門列隊等候朝廷招安天使,招安順序十分麻煩。先要郡守手捧印璽跪地等候招安使者,其次還是迎天子儀仗,安放至太守府中,表明自己歸順之意。還要奉上這一郡地的人口、財政、農業等東西,以觀自己的功勞。

不過這些麻煩事兒都有諸葛亮和姜維,諸葛亮乃蜀漢丞相,蜀漢建國幾十年來都做的這些事情,所以萬般麻煩事兒在他手中無一遺漏。姜維,天之驕子,其才文武雙全又得諸葛亮親自傳授,所以這些瑣事反而成了諸葛亮言傳身教的好東西。

而蜀漢大功臣,乾義、穆順、文雄三兄弟卻盡情歌酒,把酒言歡。當然,這一切都是諸葛亮掃平西羌之後,勝利會師長安之後的場景。

話回半月之前,乾義拿下長安,派遣特使星夜趕往天水郡,報告此事。而張苞與關興也恰時的平定了西羌之兵,接受了穆順的建議,點兵十萬,浩浩蕩蕩趕往長安。

這一路隴西、扶風、新平、北地皆望風而降,掃平南門等待諸葛亮大軍。諸葛亮任命這些人還為原職,並不輕動,為的就是保留這些雍涼之地的官員的心,不讓他們反了朝廷。

勝利會師長安之時,被霧靄掩藏了一月的天空突然大放晴空,那一日萬里無雲卻笙旗蔽日。那一日雖寒風依舊凌冽,卻人人臉泛紅光。那一日,雖千軍萬馬,卻無一人開口說話。

諸葛亮自起兵以來,從未有過今日這般開心。奪取荊襄之地時,與東吳交惡,氣死了周瑜。平定巴蜀時,死了無數人,最重要的是死了鳳雛龐統。有兩州之地,本要一展宏圖之時,卻又遭逢關羽大意失荊州。厲兵秣馬想要揮師中原之時,卻又遭逢夷城大敗,白帝托孤。

仿佛天底下的什麼壞事都攤到了諸葛亮頭上,那一些歲月,諸葛亮白頭增多。蜀漢中的老臣也死的死,告老的告老。終于,新上任的皇帝揮斥方遒,中興之帝氣象朝露無疑。平定南方,開科考恩科,得了三兄弟。建立天軍府,打造了天下第一雄兵天兵。又出祁山,敗夏侯,斬曹彰,收姜維,取雍涼之地在手。仿佛天底下最幸運的事都突然落在了自己頭上。

如今君善臣賢,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的大勢竟然又起。(神座)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這以前呆頭呆腦,成天只知嬉戲玩耍,斗蛐蛐兒,玩博具(一種賭博工具)用宦官取樂的白痴,竟然比劉備做的還要好十倍、百倍。諸葛亮滿心贊嘆,一點都不為自己可能被奪取兵權,然後被殺感到害怕。

蜀漢建國群臣出力,而最大的功勞卻要記在諸葛亮頭上。所以是諸葛亮一點點看著蜀漢建國,蜀漢就如同是他的孩子一般慢慢長大。如今孩子長大了,該有自己的打算,自己也從青年變成了如今的老匹夫,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諸葛亮開了禁酒令,長安大軍醉飲三天三夜。諸葛亮也是放下茶杯,拿起酒杯,在未央皇宮中,代表劉禪宴請群臣。自然,劉禪沒到卻也擺了他的酒席,就在皇位之上。

諸葛亮容光煥發,舉起酒杯道︰「此次平定雍涼,皆仗三軍用命。來,吾代陛下敬各位一杯!」當下一飲而盡。

群臣皆站起,先告︰「謝陛下!謝丞相!」也一飲而盡,這用的酒是乾義穆順他們所造的蒸餾酒,酒香撲鼻,若不是諸葛亮軍令如山,只怕早就有人偷偷去喝了。

如今嘗到,真的是天下美味啊。

諸葛亮再斟滿酒,舉起酒杯道︰「第二杯,但為我蜀漢先輩,為我蜀漢建功立業,攻城拔寨,不以生死為憂的先輩,干!」又一飲而盡。

群臣也道︰「為我先輩!」

諸葛亮再次斟滿酒,剛想舉杯,群臣道︰「丞相,不可再飲了啊!」

諸葛亮眼絲有些紅,笑道︰「今日乃蜀漢建國以來最大之幸事,如此怎能不一醉方休?來來來,在痛飲此杯!」

群臣飲之,卻說什麼也不再讓諸葛亮飲酒,諸葛亮也放下了酒杯,拿起了茶杯。搖著羽扇看著底下的將士把酒高歌。此時乾義醉醺醺的拿著劍道︰「軍中無酒樂,末將便來舞一劍,為各位將軍慶賀!為丞相慶賀!為陛下慶賀!」

說罷,舞劍而歌︰

「束發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茅廬承三顧,促膝縱橫論

半生遇知己,蟄人感興深

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征塵

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抒懷襟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余年還做壟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听我再撫琴

(合唱)天道常變易,運數杳難尋

成敗在人謀,一諾竭忠悃

丈夫在世當有為,為民播下太平春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余年還做壟畝民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余年還做壟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听我再撫琴」

當唱到最後的時候,諸葛亮已經含笑熱淚盈眶。這首臥龍吟,贊的是諸葛亮一生的報復。扶漢、興國、躬耕。這不是在拍他的馬屁,而是這首臥龍吟可以用在任何人身上。忠于蜀漢的也一同忠于大漢,他們也有這樣的心思。扶漢完畢,還做躬耕之隴畝民。

當夜,無數人在熱淚與歡笑中度過。

當我在成都皇宮之中听到這首臥龍吟的時候,忍不住也是熱淚一撒衣襟。想起了後世的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名言。諸葛亮啊,諸葛亮,你要我拿你怎麼辦才好?

你的存在彰顯了蜀漢的雄壯與偉大,但也是因為你的存在讓我這個皇帝可有無可。我不是那種小氣的人,但你的威脅確實太大了,大到我這個皇帝和你沒法比。你是曹操那樣的奸相嗎?不,你的忠心誰都知道。但狡兔死,走狗烹啊。

我也久久的站在皇宮大殿門口,仰望天上後世不可能看見的滿天繁星,尋找著什麼,久久,久久不願離去。

第二日,依舊朝會。

此時霍戈出班道︰「陛下,今胡烈將軍攻下長安,光復舊都。成都雖為先帝所立國都,卻只為暫時。今次攻下長安,是否該移都長安?」

又在此時,廖化也出班道︰「陛下,昔年董卓篡逆,將國都強遷往洛陽。但那本不是憨帝本意,此時陛下乃大漢正統,正當遷都長安,讓天下思漢之人皆仰我蜀漢天威!」

李嚴出班道︰「不可,陛下。潼關未定,曹魏隨時有可能攻來。此時又有西涼羌族等輩未定,雍涼實為百戰之地,切不可因為長安乃舊都就遷都啊!」

法邈出班道︰「陛下,成都乃先帝所定之蜀漢國都,不可因為一時之利就遷都啊陛下!」法邈,法正的兒子,世襲法正爵位。

此時又有幾個巴蜀的臣子出班道不可,但昔年劉備帶到巴蜀的荊州臣子不肯了,也出班道為何不可。兩者都嘶吼力竭,引經據典,道明原由,可是為何,不可也是為何。

我看著底下被我戲稱為蜀派和荊派的兩撥人馬在吵架,心中有些高興也有些無可奈何。皇帝不好當,六年來雖然我勵精圖治,還政于民,但苦于和赤壁之戰之前的孫權一樣,群臣皆以為皇帝年輕所以有的時候說話很是隨便。要是吵起來就先帝如何,先帝是怎麼做的。

我看底下吵的差不多了,一拍桌案道︰「你等可要做黨爭?」

當下群臣大驚,立即跪下道︰「不敢!」額頭冷汗都留下來了,身體也在天子之怒中瑟瑟發抖。為何蜀漢的臣子這麼害怕呢?黨爭是任何一個皇帝想要,卻又不敢大要的東西。

黨爭就是官員結成黨派為爭取政治利益互相攻擊。而皇帝講究平衡,要平衡兩個黨派的實力,讓兩個黨派的人都為了攻擊對方苦思良策,和現在的美國很像。而皇帝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一方的建議,如此則可天下大興。但如果只是為了攻擊對方而不顧皇帝死活,就是黨爭。

黨爭的可怕,誰都知道。所以群臣听到皇帝一說,立即跪下請罪。

皇帝看著火候差不多了,開口道︰「此時朕早有一言,長安者乃吾大漢百年國都。先帝居于成都,心中也苦思如何取長安之事。今日即取,朕又如何不能遷都長安?不必復言此話,著丞相諸葛亮日夜打掃長安南門,朕不日即到長安!」

「陛下聖明!」

不管是願意,或者不願意。也不管黨爭如何的爭,群臣如何勢大,也只是臣。如果踫上獻帝、歷史上的劉禪這樣的皇帝,那肯定任由群臣擺布。這也是大漢之所以衰敗的這麼快的原由之一。

但一個厲害的皇帝,不管你是誰,自己說的就是王法。

其實我也明白為什麼平時安分守己的兩派這樣大打出手的原因,不為別的。巴蜀的臣子看不起荊州的人,認為他們是過來投靠巴蜀的。而荊州的臣子也認為自己是中原重鎮的人,向來看不起巴蜀這樣的山林里的人。

兩者之所以大打出手就是因為一個長安,荊州的人想著既然荊州去了,那就讓你巴蜀也不能如願的繼續有皇都在巴蜀的高高在上感覺。巴蜀這樣奮力阻止也是因為有著皇都這樣的名號在,可以人人高過荊州一等。

這種事情不是我的本意,而是劉備埋下的禍根。劉備死時托孤,諸葛亮代表的就是荊州一派,而李嚴所代表的就是益州一派。但諸葛亮太過厲害,誰都不敢和他作對。

如今諸葛亮在外,所以牛鬼蛇神都起來了,就為這個諸葛亮壓得住群臣的能力我也不能失去諸葛亮。

心中思定,自然說得出上面的那番話。

不過長安自古就是大漢的皇都,我遷都過去,也是為了告訴天下人,大漢未衰,想要仗著自己擁兵自重妄自稱帝的人注意一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蜀漢後主最新章節 | 三國之蜀漢後主全文閱讀 | 三國之蜀漢後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