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後主 正文 第七章為將須知勇和智,平定天下傲九州

作者 ︰ 我命非天12

第二天的成都也是熱鬧非凡,昨天的比試讓在場以及成都的人民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搜小說網]

南方叛亂、之前的五年連敗結下的沉悶之氣一掃而空,仿佛整個空氣都煥發出新的光彩。

此時是御前比武的倒數第二環,兵器較量。

為將者,若無武藝傍身,怎能服眾?

所以這次是以刀兵較量,所有人持武器,跨馬來一場對決,贏著進入下一輪,輸者淘汰出局,另有賞賜然後可以選擇在軍中擔任一個職位。

此時自備兵器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包括張苞、趙統他們,手中都是父輩留下來的神器。例如張飛的丈八蛇矛、趙雲的龍膽槍,皆是當世神兵。

而沒有武器的那些,只能選擇軍中武器作為兵器。例如木桿長槍、大刀、大劍等等。

不過其余皆為凡鐵所造,多被這些神兵一刀兩斷,只能乞降。

張苞連戰三局,皆勝,還有一人硬拼被蛇矛一矛給捅下了地,萬幸刀槍之上都有厚布纏繞,否則這一下還真說不好生死如何。

趙統也連勝三局,已經提前出線。

之前的那三位自備武器的人,也已經連勝。

經過昨天一天的淘汰,此時還剩下的人不多,攏共剩下來八個人。

分別是,乾義、穆順、文雄、張苞、趙統、許鵬、黑廉、吳徹。這八人人人勇武,雙臂恐有千斤力。不說帶兵打仗,起碼為將是一頂一的驍勇。

為兵者,當奮勇爭先,為將者,當身先士卒。

如此則可為當世精兵。

經過前幾輪的較量,剩下八人之中還要角逐出三位,冠以狀元、榜眼、探花之名。

所以最重要的一環開始了,那就是御前殿試。

在蜀漢百官的篤視下,以筆墨定輸贏。

這次定下的規則也很簡單,以軍事、政事、農事為題,書下自己所得,獻上自己計策。

雖為將者當身先士卒,賞必行、罰必信。然若為將者逞匹夫之勇,最後只能是中計而敗。這類武將不可枚數,例如霸王項羽、小霸王孫策,皆是如此。雖有大勇,卻無大智。

項羽少智,多嗜殺,最後烏江自刎。

孫策為主者好戰場廝殺,最後也只能一病不起,嗚呼哀哉。(神座)

不過張苞何時有過這些經驗,被這些紙上糊弄的連跳三下,最後甘願認輸。

在百官的笑聲中羞憤而走。

剩下的許鵬、黑廉、吳徹也是如此,雖識字,但對于這些還真說不上來,所以在勉強拼出幾個字後也是嘆氣認輸。

最後只剩下趙統、乾義、文雄、穆順四人。

經過三炷香的時間限制,四人皆交上答卷,遣他們明日再來。

趙統寫的是「曹丕者,宦官之後,竊天意以奪大位。其罪無可數,迫害父兄、罷黜功臣、其人至此,可見亦不得長久。我蜀漢之險,塞天下秦川,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有陛下英明,殺伐果斷,丞相多智,天下有數。若待天下有變,出兵漢中,則可盡得天下矣。」

我嘆一口氣,將這張紙放在一旁,多是夸夸其談,而且寫的極為混亂,不該是有人捉刀,而是自己苦思冥想出來的。不怪他,不怪他。

此時又翻開乾義的答卷,上書「荊州之失,國亦予半。今益州疲乏,豪門無德,蓋聞先帝高祖之風,賞賜好物,其人心難下,私心漸起,若與之謀,則恐難借其力。今陛下天恩,罷州牧之名,著賜為爵,臣下不聰,賞賜何爵該有定數。若得益州上下同心,便可揮師長安。先取長安,借長安之堅,御關外以不臣。蓋聞雍涼之地,多弱土,不能種糧。益州多富,若能曉之以利,動之以刀兵,恐能不戰而下,是為攻心。曹丕之罪,其罪當誅,竊取皇位,罪惡滔天。又禁西域之路,涼州多怨,又多西域之賊擾掠,若陛下起天兵以攻伐,蕩西域賊子,則大漢天威難擋,天下亦可歸心。」

我不禁大叫一聲好!

這寫的多好?把益州的難處,蜀漢的衰弱寫的淋灕盡致,最棒的是還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這對局勢的把握天下罕見。我都怕他是和我一樣來自後世穿越而來的。

又拿起第二份,是穆統所書,上書「蜀漢之臣,多為老弱,一去三兩,若繼而如此,則恐後事難繼。為今之計,提拔人才為重。臣下一策,不知卓巧,但請陛下一听。可立一府,為天軍府,于百萬大軍中挑選出千余士卒,學行軍之法。此有三點好處,一,將士若亡,不怕士兵無頭蒼蠅般亂飛。二,可帶動全軍一起發展。三,可為我大漢培養人才。二,可設立信鴿傳書。信鴿比馬跑的快,天空之中除了老鷹別無他敵。若是將飛鴿訓練完備,則可料敵先機,百戰百勝!久聞丞相操勞,丞相府亦多疲憊,可設三省六部。三省者,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者,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轄四司,詳情難書,陛下可擇機詢問。」

恩,三省六部制,好建議。

再看第三份,文雄,上書「曹魏者,國仇也。孫吳者,家恨也。我等蜀漢與之皆有不共戴天之仇。然天下大勢莫過人心,曹魏無德強逼天子讓位,此天下有目者共睹之。我料涼州遠征伐又離中原月復地頗遠,勢必對曹魏有大憤恨之心。素聞曹魏禁了通西域之商路,涼州苦寒之地若無商路如同斷其生路。我料涼州諸郡此時已生叛變之念,若遣一使訴說厲害,斷可不費一兵一組就可得涼州大半!」

驚天之謀,較之乾義所寫的,更甚一籌。

接下來還有「若曹魏得知涼州歸附于我蜀漢,與公與私都必傾大軍來討伐。而其中原之兵離西涼之地較遠,且不善馬術,昔日曹操與威侯一戰,被威侯騎兵殺的割須棄袍可見曹魏之兵多善陸戰。若要起兵前來須得長安之兵,長安前有八百里秦川,奔馬甚多亦可做訓練場所。若是如此,長安空虛,我若遣勁旅兵出子午谷,當可一戰奪長安。」

兵出子午谷,可惜啊,奪長安易,守住長安難。

長安天下堅城,其中之兵恐達三十萬,益州此時又經南中叛亂,即便平定至多只有十萬兵馬可與之一用。用十萬兵去打三十萬兵,若無天時地利人和,休想。

我閉目沉思一會兒,開口道︰「宣、乾義、穆順、文雄三人覲見。」

宦官領命,出門而去,約莫一個時辰才返回,返回時在門口躬身道︰「陛下,三人皆已帶到。」

「著他們進來。」

此時那三人進得大殿,看見天子在上,納頭就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萬歲。」

我指著其中一個開學府的答卷笑道︰「穆順何在?」

穆順上前道︰「草民在此。」

「此三策極好,朕有意閉關息民,預備北伐之事,你這三策,策策切中朕心。」我放下答卷笑道。

穆順不苟言笑,拱手道︰「雖三策頗好,卻不得天時。此南中叛亂,閉關息民只能恢復之前國立,若要更進一步實在難。」

「若如此,該何時為天時?」

「當以平定雍涼為天時。」

「若只取其中一策呢?」

「當為地利,陛下,蜀道雖難行,卻善成軍。我願帶三千人,為陛下練就虎狼之師!」穆順正色道。

皇帝道︰「好。乾義何在?」

穆順退下,乾義上來︰「草民在此。」

「你之言語與朕不謀而合,朕且問你,朕曾削州牧之名,換為賜爵,你之意該如何賜?」

「當賜為蜀漢赴死之人,五虎將中已去其四,此四人皆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若先賜其爵,則他人亦服。」

「好,文雄何在。」

乾義退下,文雄上來︰「草民在此。」

「朕且問你,你這二策以何為信?長安堅城恐百萬之軍亦難下,你怎說輕易可得?」

「長安之堅,城高六丈,八水繞之,輕易不得下。若要成事,需得虛張聲勢。今我蜀漢疲乏,欲要閉關息民。待萬事俱備,陛下親啟天兵,出兵漢中。若張頜得聞,必要一戰定音,待那時草民願親領一軍,為陛下光復舊都!」

「好好好,你等三人皆為上天賜予朕的寶物。穆順听封!」

「草民在。」

「今封你為輔國將軍,總領天軍府之事!」

「謝陛下!」

「乾義听封!」

「草民在!」

「今封你為胡烈將軍,歸輔國將軍帳下听令,助輔國將軍完善天軍府之事。」

「微臣听封。」

「文雄何在?」

「草民在。」

「你之大智如斯,朕難以分封,今暫封你為安遠將軍,希夷你往後為朕多出奇劃,為朕蕩平天下!」

「末將領命!」

===============

這幾章我寫的別扭無比,想必你們也看的很難受。但這只是暫時的,下一章開始就變好了。沒辦法,寫了一次又一次都不滿意,寫了刪,刪了寫。都是開頭沒寫好啊,唉……

廢話就到這里,跪求票票收藏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蜀漢後主最新章節 | 三國之蜀漢後主全文閱讀 | 三國之蜀漢後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