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琦 正文 第43章 八千對三萬

作者 ︰ 昆昆神功

劉表听了劉琦的話後,也不由得點了點頭道︰「琦兒言之有理,不過,話雖如此,但畢竟還是要想出破敵之策才行!」。

劉表不是傻子,蔡瑁推舉蔡和的意圖,劉表也是知道的,如果有好的人選,他也不會讓蔡和擔當此次平叛的領軍主將的。

劉琦平定了一下心中的激動,來了,接下來就是關鍵的了,劉琦大聲的說道︰「孩兒今日前來,是請求父親恩準孩兒帶兵出征,平定長沙之亂」。

劉琦話一出口,則立馬遭到了眾人的反對︰

「主公,不可啊!大公子毫無領兵經驗,如此,太過兒戲了吧」。

「主公,中茂鎮守襄陽多年,治下兵丁善戰,令他前往,一定能平定此次長沙叛亂的」。

「……」。

一時間堂內議論紛紛,反正就是強烈反對劉表讓劉琦領兵出征平亂的。

王粲和伊籍在一旁不由得有些著急了,這麼多人反對,恐怕大公子要當上著個主將之位,有些困難啊!

劉表看著堂下鬧哄哄的一片,不由得惱怒了︰「都給我住嘴,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一時間,堂內也安靜了下來,劉表都發火了,這些人也都識趣的閉上了嘴,不在發出半分的聲音,而蔡瑁和蒯越也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下猜測著劉表的真實想法。

劉表對著劉琦道︰「琦兒,你可知道,領兵出征可是軍國大事,可不是兒戲,你毫無領兵經驗,也不懂軍事謀略,為父怎可能將如此重擔交予你之手,你下去吧,今日之事,為父不予追究」。

劉琦听了之後,心下想道︰開玩笑,讓我下去,那我這趟不就白來了。

劉琦說道︰「父親,孩兒深知領兵打仗不是兒戲,今日前來也不是一時沖動,是孩兒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如此決定的,還望父親恩準孩兒,領兵出征,也好為父親分憂」。

劉表听了後,心下也不由得有些寬慰,這孩子,總算是懂得做正事了,不過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啊!

此時,旁邊的蔡瑁則是開口說道︰「既然大公子一心想要率兵出征,那請問大公子,你打算率領多少士卒前往長沙平亂呢?」。

劉琦淡淡的說道︰「八千士卒,足矣!」。

劉琦此話一出,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也包括王粲和伊籍在內︰這大公子沒開玩笑吧,或許八千精兵能在野外打敗數萬大軍,這倒也不足為奇,但是,用八千兵丁去攻打一座三萬人把守的城池,這也太過荒誕了吧!

蔡瑁听了劉琦的話後,心中也不由得笑道︰「真是個蠢材,你當人家張正初的手下都是一群酒 飯袋,八千士卒就想攻下人家三萬人鎮守的城池,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蔡瑁不由得略帶戲謔的語氣說道︰「大公子,你是否是太過輕率了,八千士卒如何攻破三萬人的城池,還請大公子賜教,我等也好開開眼界啊!」。

蔡瑁說完後,眾人都紛紛的附和道,大多數人都是用一種戲謔的眼光看著劉琦,等著劉琦出丑。

劉琦沒有理會這些人的眼神,而是以無比嚴肅的語氣,大聲的對著劉表說道︰「父親,孩兒領八千士卒前往長沙平亂,絕不是夸夸奇談,而是自有良策,孩兒今日在此立下軍令狀,如若孩兒此番不能以八千士卒平定長沙叛亂,當自取項上人頭,以示軍法」。

劉琦說完後,眾人也都安靜了下來,要知道,立下了軍令狀可不是鬧著玩的,萬一失敗了,那是要殺頭的,看來大公子這次是動真格了。

劉表听了劉琦的話後,不由得有些冒冷汗了︰這孩子,今日是怎麼了,好端端的立什麼軍令狀啊,但是看他的樣子,很顯然不是鬧著玩的啊,這事可怎麼辦才好呢?

劉表不由得問了一下蒯越︰「異度,你覺得如何呢!」。

蒯越其實也挺納悶的,他能用八千士卒攻下三萬人的城池嗎?不過,他敢立下軍令狀,顯然也不是隨口亂說的。

蒯越見劉表發問,不由得回道︰「既然大公子如此有信心,當可讓大公子領兵前往,至于軍令狀,嘿!還是不要立的好,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真是到了那一步,稍作懲罰即可,也算是給大公子一個教訓罷了」。

劉表听了後,在看了一下劉琦的表情,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琦兒如此的有信心,那為父也就準許你帶兵出征,前往長沙平亂,不過,出兵之前的準備工作繁多,還須等上數日」。

劉琦一听,劉表算是答應了,也不由得放下了心來,只要你劉表答應了就好辦了,剩下的就看我劉琦來表演了。

劉琦不由得說道︰「父親,孩兒此次前往長沙平亂,至于軍中的將領,還需孩兒自己選定,還望父親恩準」。

劉表听了後,稍微思慮了一下,回答道︰「琦兒可有合適的人選啊!」。

劉琦听了之後說道︰「孩兒此次出征,想向父親推舉三個人,如有這三人相助,孩兒定能破敵」。

劉表听了後,不由得有些疑惑了,問道︰「琦兒究竟是要推舉何人,竟然有如此本領,這三人目前身在何處啊!」。

蔡瑁一听劉琦的請求,也是謹慎的听著,他倒想看看,是何方神聖,有能力用八千士卒,平定三萬大軍

劉琦回答道︰「此三人都在荊州境內,他們分別是︰南陽人黃忠,黃漢升;現駐扎在樊城蔡將軍手下的軍侯,文聘,文仲業;還有跟隨孩兒一起從揚州來荊州的魯肅,魯子敬,如有此三人協助孩兒,孩兒此次必定大勝」。

劉琦的這個陣容也是不可小視了︰黃忠,猛將之才,文聘,大將之才,魯肅,江東四英之一,既有猛將,又有謀臣,不勝,只能怪劉琦運氣不好了。

劉琦將這三人的姓名告訴劉表後,劉表思慮了一下︰這三個人,都有些印象,文仲業他知道,是樊城的一個軍侯,黃漢升,早年在自己手下為官,後來辭官了,至于那個揚州魯子敬,則是從劉琦的口中听說過。

至于三人的才能,劉表沒什麼了解,倒是那個軍侯,他曾听說過,治軍頗嚴,是一個將才,不過,只是一個軍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劉表不由得問劉琦道︰「琦兒,此三人當真有你所說的那樣厲害,姑且不說他們的才能如何,你推舉他們三人,將作何安排呢?」。

劉琦則是回答道︰「文仲業,黃漢升,可做為領兵之將,魯子敬,則為軍師,如此即可」。

一日後,一則官府布告傳遍了整個荊州,大意為︰

「長沙太守張羨,起兵做亂,反叛朝廷,危害一方,人人得而誅之,為了維護州內安定,去暴舉順,命大公子劉琦為討逆將軍,拜魯肅為軍師,統帥奮威中郎將文聘,奮武中郎將黃忠,總計兵力共八千余人,王粲,伊籍二人隨軍出征,總理一切軍中輜重,三日後,大軍出征,一舉蕩平長沙張羨逆賊」。

此消息一出,整個荊州一時轟動,一時間議論紛紛,倒不是因為劉琦出征了所引起的,主要是劉琦只帶了八千人,要知道,張羨可是有三萬余人啊,八千人打三萬人,可是有得看了。

不管別人怎麼議論,劉琦現在的心情絕對不錯,他夢寐以求的那個機會終于來了,是時候大展拳腳了。

劉琦找來了兩名護衛,把手中的兩塊絹帛交到了二人手中,命他們二人將這兩塊娟分別送往江陵的甘寧處和呂介處,這兩名護衛,是上次跟隨著劉琦,一起前往江陵的十護衛中的其中二人,因此都認識甘寧和呂介。

隨著布告的發出,涉及到此次出征的一系列任命文書,糧草調動,士卒調動的文書,也陸續的下發到各個將軍和所要涉及到的官員手中。

黃忠是第一個接到官府公文的,他目前就住在襄陽,很近,當黃忠接到任命書的時候,很是疑惑,自己已經辭官在家數年,怎麼官府突然任命自己為中郎將,隨討逆將軍劉琦出征,前往長沙平定叛亂?

不過,當黃忠看到劉琦送來的那樣物品後,也不在猶豫什麼,反而是相當積極的打理好府中的一切,等著三日後,隨劉琦一道出征長沙。

魯肅收到官府的公文後,也沒表現出過多的驚訝,劉琦的某些計劃,他是知道的,因此,立即打點好府中的一切,前往襄陽,與劉琦匯合。

文聘是最後收到公文的,文聘可是疑惑了,自己一個小小的軍侯,連大公子的面都沒見過,怎麼就被大公子推舉給了州牧大人,並升職為中郎將,隨大公子出征長沙?疑惑歸疑惑,既然任命官文都發下來了,那就得照辦不是,況且,這次升職了,是好事,所以,文聘立即辦理好軍中交接,前往襄陽,隨軍出征。

三日後,襄江之上,一支規模頗大的船隊順江而下,這支船隊,由一艘樓船,兩艘艨艟,數十艘小船所組成,船隊上旌旗林立,戒備森嚴,一桿「劉」字旗,掛在樓船的主桅桿上,異常醒目,在江風的吹動中咧咧作響。

樓船之上,一名年青俊朗的男子,身著一身得體的武服,迎著江風,獨立船頭,臉上帶著少許的興奮之色,若有所思,此人正是此次出征長沙,平定叛亂的領兵主將,討逆將軍,劉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琦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琦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