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琦 正文 第42章 長沙戰事起

作者 ︰ 昆昆神功

這段時間里,劉琦的生活過得很是滋潤,夜夜做新郎,樂此不疲,好不愜意。

一日,一匹快馬沖進了襄陽城,隨之帶來的還有一個轟動整個襄陽的驚人消息︰

「長沙太守張羨,挾零陵、桂陽二郡起兵自立,月兌離荊州的管轄」。

這一下,州牧府開始熱鬧起來了,這些從事,幕僚,紛紛的譴責張羨的這種惡劣行徑,罵張羨不仁不義的有之,嘲笑張羨這樣做是自取滅亡的有之,總之,能罵的都罵了,罵不出口的拐個彎罵,唯獨沒有人提出任何的解決辦法,堂下一片亂哄哄的。

劉表看著下面這一群人,不由得有些無奈了,別看這些人平日里大道理連篇,真要是出了什麼大的事情,也別指望他們能幫上什麼忙。

劉表喝了一聲︰「好了,都給我住嘴,大堂之上,議事之地,你們如此的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劉表的這一聲,極具威懾力,別看劉表平日里溫和的很,但是一到正事的時候,身上那股威嚴也凸顯無疑。

劉表看著蒯越問道︰「異度,你有何看法」。

蒯越深思了一下,波瀾不驚的說道︰「主公,此事恐怕稍微有些麻煩,那張正初(張羨的字),曾做個零陵、桂陽長,在這兩地頗有勢力,如今挾零陵、桂陽兩地的兵馬,總兵力達到三萬余人,加上此人在做長沙太守這些年,不斷的擴建長沙城的規模,令長沙城異常的堅固,在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攻破」。

劉表深思了一下道︰「哎!素問那張正初,性格粗蠻,不懂禮數,來襄陽數次,孤也沒有派人前去召喚他來州府一見,想必是因此,而懷恨在心,才有此次舉動吧!」。

其實劉表說的也有道理,歷史上張羨的反叛也是因為劉表不待見他,而起兵反叛劉表的。

蔡瑁在一旁安慰道︰「主公不必自責,那張正初,出身于山野之間,能坐到長沙太守,也已經是主公給與的恩賜了,以他的能力,也只能固守長沙城,依托著長沙城池的高大,堅守城池,待主公派遣一支精兵南下,不出數日,相信一定能攻破長沙,活捉張正初,此事方可定也」。

蒯越听了蔡瑁的話後,不由得皺了一下眉頭,攻破長沙城,談何容易啊!

劉表听了蔡瑁的話後,略微的點了一下頭,問蔡瑁道︰「軍師可有何破敵良策啊?」作為劉表的軍師,有戰事了當然得問這位了。

蔡瑁听了之後,回道︰「主公,長沙城經過張本初多次修葺,城牆高數丈,加之現如今,他的兵力足有三萬之眾,更不可小視,因此,此次出兵還須得謹慎才是,還望主公能寬限屬下數日,也好商討出破敵良策」。

劉表想了一下,覺得是這個道理,不由得說道︰「軍師言之有理,出兵征伐可不是小事,還須得從長計議才行,如此,在座的各位,有何破敵良策,當可一一道來,如果能起到破敵之效,孤當重重有賞」。

劉表此話一出,眾人開始議論紛紛了,不管是懂軍事的還是不懂軍事的,都參與到了討論之列,唯有兩人則是保持了沉默,那就是王粲和伊籍。

盡管兩人官職低,但是畢竟也算等上是幕僚了,所以,一般的州內議事,兩人都會參與的,此刻,兩人不由得對視了一下,意思很明顯,那就是待會去去見劉琦,看看劉琦是什麼態度,或許劉琦等待的某個機會,已經來臨了。

劉琦對于荊南的關注,也一直沒有放松過,自從派出王光亮去荊南三郡打探消息後,他都一直在等著王光亮返回襄陽,就在前日,王光亮四人風塵僕僕的返回了襄陽,並帶回了劉琦想要的情報。

而王光亮也帶回了另外一個秘密的情報,數日前,桂陽郡和零陵郡,分別有兩支約為五千人的軍隊,秘密的向長沙進發。

憑借自己的歷史知識,就已經猜到,離張羨起兵已經不遠了,而自己,也終于等到了這個機會了。

此刻劉琦端坐在書房內,下側分別是王粲和伊籍,王粲和伊籍兩人在府內議事結束後就來到了這里,他們將上午的議事內容轉告給了劉琦,等著劉琦的答復。

劉琦沉默一會兒後,開口說道︰「仲宣、機伯,此事我已有了對策,這次,出兵剿滅長沙張正初,我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到這個機會,因此,明日我將會去拜見父親,求得這次出兵的機會,所以我需要你們二位的配合」。

王粲和伊籍心下有些迷惑了︰要我們配合?怎麼配合。

兩人不約而同的問道︰「還請大公子示下」。

隨即,劉琦低聲的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王粲和伊籍,兩人听了後,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顯然,還沒完全弄明白劉琦的計劃到底是何意,不過劉琦也不在乎他們是否是完全懂,只要在適當的機會配合一下就行了。

翌日,劉表坐在主位,堂下都是荊州有身份地位的官員,經過兩日的商議,蔡瑁和蒯越已經商議出了此次出兵的方案,因此,他也打算將商議出來的方案上報給劉表,讓他來定奪。

劉表問蔡瑁道︰「軍師,可有商議出破敵良策,此次出征,平定長沙叛亂的人選可有安排妥當啊!」。

蔡瑁則回答道︰「主公,此次平定長沙的人選,屬下和眾位大人商議之後,一直推舉我的族弟蔡和統領三萬大軍前往長沙平亂,還請主公定奪」。

蔡瑁之所以推舉蔡和為此次平定長沙叛亂的領兵主將,主要就是,趁此機會,擴大蔡氏在荊南的影響力,要知道,荊南只是在名義上歸劉表管轄,實則是地方割據。

所以,蔡瑁覺得這是一個好的契機,在他的暗示下,這些幕僚也都一直推舉蔡和為這次平亂的主將,而蒯越則沒多大的異議,只要不危害到他們蒯氏的利益,推舉誰都無妨。

劉表听了之後,略有深意的說道︰「舉賢不避親,既然軍師和諸位都一直認為中茂(蔡和的字)能夠領兵平定長沙的叛亂,如此,那孤也沒什麼意見了」。

就在這時,門外的護衛,恭敬的稟報道︰「啟稟將軍,大公子在門外求見」。

當听到護衛的稟報之後,無論是劉表、還是蔡瑁、蒯越等人,都充滿了疑惑,這大公子早不求見晚不求見,為何偏偏這個時候求見,要知道,現在可是議事的時辰,按理說,劉琦沒有出仕,是沒有資格進來的。

盡管如此,劉表還是吩咐門外的護衛讓劉琦進來。

劉琦來到房內後,對著劉表一禮,恭敬的道︰「孩兒見過父親」。

劉表則是問道︰「琦兒,你今日來有何要事啊」。

劉琦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孩兒昨日听聞長沙太守張正初,挾桂陽、零陵起兵叛亂,此等賊子實該當誅,孩兒前來,是想詢問父親可否商議出派何人前往長沙平亂」。

劉琦這話一出口,堂下的人大致也明白了劉琦的意思,眾人也都猜測到了,劉琦今天來的主要意圖。

不錯,劉琦今天來的目的,就是要把這次出兵長沙的領兵主將之位給拿到手,領兵出征。

蔡瑁听了後,淡淡的說道︰「我等已商議出,推舉蔡中茂為此次出兵的領兵主將,不知大公子可有何疑問」。

劉琦听了後,心下想道,好你個蔡瑁,夠快的啊!

劉琦則是問道︰「軍師誤會了,琦並無任何疑問,只是想請問一下軍師,不知軍師打算派遣多少人,前往長沙平亂呢!」。

蔡瑁則說道︰「三萬人足矣!」。

劉琦听了之後,大聲的一笑︰「哈哈,區區一群烏合之眾,蔡軍師則要派遣三萬大軍前往,軍師也太高估了對方的實力了吧!」。

劉琦這一笑,顯得有些失禮了,因此,已經有人開始對劉琦表示不滿了,但是劉琦並不介意。

蔡瑁听了後,不由得有些惱怒了,責問道︰「大公子,你這是何意,難不成你是在質疑我蔡某人辦事不力」。

而劉表顯然也對劉琦剛才的表現有些不滿,質問道︰「琦兒,長沙賊張正初率領三萬之眾,憑借長沙城的堅固,恐短時間內不能攻克,如今,派遣中茂領三萬大軍前往平叛,難道琦兒覺得為父的決斷有失偏頗嗎?」。

劉琦正色的道︰「自父親統領荊州以來,州內萬里肅清,大小賊寇都心悅誠服的接受父親的統治,百姓無不安居樂業,而現如今,長沙太守張正初起兵叛亂,挑起兵禍,人人得而誅之,其治下的百姓一定會怨聲載道,治下的軍隊也將會離心離德,如此賊子,只是跳梁小丑罷了,如此一支民心不穩,軍心不齊的叛軍,何須要三萬大軍呢?」。

劉琦的話一出口,也博得了一些人的贊同,自劉表領荊州以來,荊州無不安居樂業,百姓富足,而此次張正初領兵反叛,一定會失去民意,不久必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琦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琦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