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星空 第三十八章 走出地球的方案(一)

作者 ︰ 純牌老狼

在年後進行的公司調整中,威森三大院WAS、WAE和WIH正式成為研發管理機構,而不是以前的咨詢機構。風雲小說網下屬的研究院中,除三大前沿科技研究院和ASA,其他的都歸到學部下面管理,其他的研究院只是內部的習慣性稱呼,畢竟用了十年。

星球改造研究院一直被媒體嘲笑,院長恩內斯特.安德森博士找了李莊好多回,都是為了名字的事。自從部分研究員抽調到環境改造集團組成新的環境改造研究院後,安德森便覺得這個機構可以劃到ASA下面,再說跨度太大,根本沒人能管住。

計算機專家考慮再三,覺得還是不要出風頭為好,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ASA的機構齊全,這次繼續加強,因為在月球這個古怪的地方建立基地的時間已是兩年之內的事情。自然界的秘密已經超出目前體系認知的範圍,連我們身居的地球和近在咫尺的月球都充滿了詭異,不知道有多少危機潛伏。

人工智能研究院現在運作流暢,內部培訓機制完善,李莊喘氣的時間比以前大幅增加,再說還有托馬斯盯著,沒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的。

新威市戒備森嚴,攝像頭和安保設施密布,澳洲陸軍和ASA保安部將這個城市保護得嚴嚴實實,屬于特殊地帶。現在能無阻通行的人沒有,包括公司名義上的老大在內。

李莊跟托馬斯說了一聲,便帶著三位保鏢前往新威市。他首先去看了A1喇叭,仔細檢查過後發現沒有任何異常,納米科技研究院和ASA聯合研制的高強度保護罩余量充足。

「父親,空天飛機下次什麼時候升空?太空比地面好玩。」A1喇叭問。

「呵呵,你每次飛到空間站,花的錢都不少,再說總得仔細檢查吧,否則你的生命會有危險。」

A1喇叭滿不在乎,「我不怕,就算到太空變成衛星,等救援到來之前,我也死不了。」

李莊笑道︰「要是掉到地上呢?海里我知道你不怕。」

「那也沒事,我的殼堅固著呢,就算有問題,父親您也可以幫我修好,是不?」A1喇叭沉默片刻,仔細推算過數據後回答。

李莊哈哈大笑,和兩個小兒子告別,前往不遠的空天飛機機庫。阿瑟沒有見過空天飛機,所以這次計算機專家帶他來參觀,包括以前的小型試驗機。

機庫建在一座小山里,當初開鑿出這麼大的洞窟沒少花心思,不過考慮到安全,一切都值得。李猛和陳小軍一直跟著,外面很無聊,里面還可以看看,雖然什麼都看不懂。阿瑟跟著李莊閑逛,看得津津有味。

試驗機有八架,最小的只有航天飛機的三分之一大,走的是跟花旗國相同的路子。VA級的尺寸跟航天飛機相近,裝有三種發動機,渦輪噴氣發動機、超燃沖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都是公司自行研制的。

試驗機的代號為EA,從EA1到EA8,EA1只有超燃沖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使用單級火箭發射升空。公司沒有重型轟炸機,便使用了自己擅長的液氧煤油火箭。

空天飛機需要多次出入大氣層,每次都會與空氣劇烈摩擦產生大量的氣動加熱,特別是以高超音速返回再入大氣層時,氣動加熱會使其表面達到極高的溫度,因此必須有一個重量輕、性能好、能重復使用的防熱系統。耐高溫材料是宇航材料研究所在幾個兄弟單位的支持下完成的,粉末冶金實驗室貢獻了鈦基復合材料,納米科技研究院研制了碳復合材料和涂料。

發動機的研制周期很長,渦輪噴氣發動機由動力科技研究院提供,超燃沖壓發動機由軍工研究院和ASA聯合研制,火箭發動機是ASA化學發動機實驗室自己搞定的。

首次試飛就栽了個大跟頭,主要是沒有經驗。智腦群只能完善設計,如果設計方案本身就不大對頭,那就不是智腦們能解決的問題。

空天飛機實驗室的研究員們絞盡腦汁重新調整了框架,十六維姬完善了細節,重新制造出一架驗證機,就是眼前極富流線型的EA1。它很漂亮,試飛成功後,又用它進行過十多次超燃沖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試驗,達到使用壽命退役放到機庫保存。

ASA本想把EA1放到航天展覽館,公司高層考慮到能有這種飛行器的勢力並不多,便阻止了ASA管理層的決定。這年頭喜歡吹牛皮的國家不少,到處都是空天飛機,卻沒有幾架能真正飛上太空的,要麼干脆就拿著模型裝酷。沒有扎實的基礎,只能山寨外形,發動機和控制系統的設計很難復制,除非派遣間諜過來偷。即使是能強制升級的部分,費用也高得嚇人,當年接李莊過來的區區九架飛機的改裝耗費數十億美元,簡直是在燒錢。

EA1的設計完善,氣動外形是經過多次驗證包括計算機模擬才成功的,超高速風洞群的建設幾個兄弟單位都出了錢,但ASA長期佔著做實驗影響了軍工研究院的進度。要是鬧出泄密事件,泰勒博士恐怕要找安德列夫的麻煩。

「那家大飛機怎麼破破亂亂的,不會是三年前失事的那架吧?」阿瑟指著一堆廢墟問。

「是的,那是VA級的零號機,當初不該取這個名字。」李莊苦笑,旁邊的兩人則傻笑,阿瑟茫然。

零代表開始,代表圓滿,所以ASA管理層聯席會議將空天飛機的試驗機命名為VA-0。按照公司偷懶的習慣,所有的空天飛機都將以VA級命名,第一代空天飛機就是VA-1,檔案代號為VA-10。新飛行器一直在測試設計缺陷,前四次正常,第五次就出了問題。由于模塊化設計的內部框架強度高,VA-0沒有徹底散架,A1喇叭掉到海里,還是他的兄弟DS1喇叭駕駛深潛器撈回來的。

李莊只看到檔案代號,當時覺得挺好,「10」代表完美。他沒想到ASA管理層的正式命名和檔案名稱不一樣,听到壞消息時便覺得零代表「完蛋」,所以直接干涉以後不要取類似的名字。這次測試表明VA級原始設計的問題不少,A1喇叭不需要氧氣,但宇航員需要,相關的維生設備一應俱全。出事時記錄的數據表明乘員艙的強度和穩定性沒有達到設計要求,降落傘工作正常,但氣囊張開系統出了故障。

大型空天飛機技術密集,其氣動外形無論是上太空還是從太空回來都讓人膽戰心驚。相比之下,載人飛船的圓錐形返回艙安全系數高,投入也少。載人飛船實驗室規模沒有空天飛機實驗室大,他們開發的VSS載人飛船成為ASA宇航員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VA-1空天飛機只有兩人坐過,都是上空間站,從空間站返回地面一般用VSS載人飛船。上個月兩名宇航員返回地面時用的便是VSS級第一代的五號飛船,檔案里的代號為VSS-15。

A1喇叭這兩年共飛行了十次,將三百噸貨物送上LTA空間站,VA-1工作正常,成本遠低于航天飛機,也低于火箭,最妙的是一次可以放多顆衛星,輕松自在。

身後安保嚴密的機庫緩緩合上大門,李莊一行驅車前往ASA行政中心,他想看看研究進度,尤其是一些稀奇古怪的設計。

路過太空電梯項目組時,計算機專家決定過去瞅瞅。這個項目喜歡的人不少,不過願意從事研究的員工不多,只因為它不靠譜。這玩意原理很簡單,選擇在地球赤道上建立移動式底座,再在距離赤道上空約36000公里的地球靜止軌道建設一座空間站,用一條高強度的纜繩將底座和空間站連接起來。

媒體炒太空電梯不是一年兩年,隨著納米科技的進展,這個概念又成為熱點。相關的問題包括纜繩擺動和強度都有理論解決方案,最近有科學家說只要一億黃金券的投資就可以建成這樣的電梯。

李莊問過多位專家的意見,但無論是納米科技研究院還是ASA的主管們都搖頭,認為維護十萬公里的纜繩難度太高。即使以公司目前在碳納米領域的實力,都無法用區區一億黃金券建成太空電梯系統,更不要說其他勢力。萬一出事,將吃不了兜著走。

地球靜止軌道所在的空間環境極為復雜,主要由除引力場外的高能粒子、熱等離子體、等離子體層等離子體、環電流、磁場、太陽電磁輻射、流星體和空間碎片構成。地球靜止軌道區是地球空間環境受太陽活動影響嚴重的區域,強太陽風到達時,磁層被壓縮,地球靜止軌道區完全暴露在太陽宇宙射線之中。在磁暴或亞暴時,從磁尾注入的高溫等離子體也能到達這一區域,使得該區成為空間環境引發航天器異常的高發區,其中高能粒子(包括太陽質子事件)環境和亞暴注入的熱等離子體環境是最重要的導致異常的環境,是航天器充電問題最嚴重的區域。

這個地方也是通信衛星扎堆的區域,萬一通信衛星失靈或者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被撞上,那就很有意思,現在不是地球聯邦時代。另外,纜繩如果被到處都是的太空垃圾撞上,修復不是件容易的事。

總之,這就是個概念,至少李莊這樣認為。要是坐這樣的電梯,還不如坐空天飛機,也不貴,只是有些危險。即使沒有空天喇叭這樣的機師,風險也比太空電梯低。

李莊來的正是時候,項目組員工正在做實驗,用的是一座高達千米的鐵塔,不過這座鐵塔卻不是太空電梯項目組建設的,而是氣象研究所的財產,剛好被太空電梯項目組用上。

所謂激光推進太空電梯,只是項目組組長取的名字,本質是激光輸電經過電梯光電元件轉化電能驅動電機。這個項目組亂七八糟,什麼人都有,輸配電研究所和氣象研究所都有員工在里面折騰,應該是各取所需。

由于激光方向性強、能量集中,利用激光可以攜帶大量的能量,這樣就可以減輕纜繩重量,不需要另外再牽供電線路。有科學家說可以把纜繩通電來利用地球磁場減輕纜繩擺動,但這個方案實現的難度不低,變數更大。

實驗開始後,模擬電梯只用了不長的時間就攀爬到鐵塔頂端附近,然後順利下來,研究員們發出一陣歡呼。

李莊搖搖頭,準備走人,陳小軍一把拉住他,「莊頭,要不我們去看電磁彈射器?」

「啥電磁彈射器?不就是電磁軌道炮嗎?他們出的洋相可不少。」李猛不屑地撇撇嘴,邊上的阿瑟哈哈大笑。

計算機專家答應了陳小軍的要求,一行人改變方向去看電磁軌道發射實驗室。因為是將目標彈射出去,所以ASA內部稱之為「電磁彈射器」。這玩意本質是電磁軌道炮,而電機研究所為航空母艦研制的電磁彈射器是以直線電機為核心的系統。

第一宇宙速度有二十多馬赫,與火箭的緩慢加速不同,由電磁軌道炮發射的飛行器,一開始就在大氣層內高速運動,氣動加熱很恐怖。

這種設想問題非常多,一是如何能重復使用。高發射速度和炮口動能對軌道的損傷是致命的,要求其軌道材料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必須能承受強大電流。二是強磁環境中怎樣保證飛行器內部元器件的工作,電磁炮彈無所謂,但如果是衛星之類的,就非常麻煩。

公司目前研制的電磁炮,最高速度十二馬赫,遠沒有達到的第一宇宙速度7900米/秒,當然這是經濟條件下,解決了軌道損傷問題。

高功率脈沖電源技術、強迫儲能裝置和大功率開關方面公司的研究稱得上頂級,不會比花旗國差。理論上講,電磁軌道發射是非常經濟的衛星發射方式,很適合發射小型衛星,費用遠比火箭低。

李莊正想著,離目的地還遠,只見一條火龍從遠處飛到空中,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過了好久震耳欲聾的聲音才傳到。

「快看,他們正在做實驗,希望這次能成。」阿瑟在邊上嘰嘰喳喳。

李猛加快了速度,汽車駛進發射場時,實驗室員工正在緊張地和空間站聯系。自從上次差點撞上衛星,這幫人每次做實驗都要與多個部門協調,取得詳細的數據。約翰.克羅克不止一次向李莊抱怨說電磁軌道發射實驗室總是騷擾他們,但計算機專家也無解,只好讓他多體諒。

「怎麼樣?」李莊揪住實驗室主任問。

「老板,還不錯,有信號傳回,我們的研究取得了突破,空間站說小衛星已經改變了運行軌跡,預計明天變軌後就可以到達空間站。」

「啊,這樣也行?」計算機專家來之前還在月復誹這幫人瞎折騰。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迷失在星空最新章節 | 迷失在星空全文閱讀 | 迷失在星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