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朝 325並州刺史

作者 ︰ 玄黃真人

更新時間︰2012-06-22

大臣沒有意見,恆帝意氣風發的說道︰「王愛卿听封,由于王愛卿戰功卓著,消滅黃巾主力大軍百萬,擊殺黃巾頭目張角,特封征北將軍,領兵部尚書餃!御前行走!」這話一出,袁槐、楊彪都是大吃一驚。這下好了幾百年沒有出現的四鎮四征將軍都是出來了。那可是實打實的實權將軍。可以開賬封官,將軍以下都是可以自己封,朝廷備案就行了。

還掛兵部尚書餃,雖然是虛餃可也是從一品的官職。還御前行走,想來京城禁軍就要落入王風的掌握之中。那樣一來世家在京城可是不妙了。楊彪立刻說道︰「陛下且慢,王風雖然功在社稷。不過提拔太快。今後會封無可封,不可如此,況且王大人雁門關仿佛還在和匈奴人做生意,這可是資助匈奴心懷不軌呀,將功折罪,不賞不罰也就是了!」

本來楊彪也不會拿王風雁門關和匈奴互市說事情。一來互市那是皇帝也有份的事情。二來世家也是得到一部分好處,當然這是對于楊彪楊家原先沒有參與這些生意而說的。對于袁槐袁家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要知道袁家一直和匈奴鮮卑有生意來往,勢力龐大,也沒用多少人搶那生意。畢竟和他們做生意。弄不好出現意外就是血本無歸。

這下好了,那邊互市開辦起來,安全無比,價錢兩方都是覺得公道。居然形成最大的雙邊貿易。袁家生意下跌不少。心中早就有氣。不過一直都是知道皇帝有份。發作不得。楊彪這話一出,皇帝都是變了臉色。國庫空虛,里邊的錢自己不能用。說起皇帝擁有天下。富足無比,不過恆帝從來就是沒有這種感覺。那些銀錢都是朝廷的。自己動用一些,大臣就是要死要活,仿佛自己一下子變成昏君了。

那自己做生意掙錢花吧,又是大臣勸解有失體統。就是皇室之中也是不滿。王風出現解決這個問題。恆帝這些年富足起來,雖然國庫空虛,國庫又不是自己的。八年以來,光是分成就是兩百萬兩銀子以上。加上王風進獻的恐怕不低于三百萬兩銀子。差點就相當于全國一年收入的一半。

按照恆帝買、官的價錢就是買一個一品大員都是夠了,恆帝雖然買、官那是最多郡守一級。也就是四品。其他虛職,侯爺倒是也有高于四品的。這不王風好不容易立了大功,這才封賞一下。又是出來說事。說事就是說事吧。居然要壞自己的生意。恆帝心中冒火無比。

王風倒是覺得楊彪有點可愛,讓他當征北將軍,御前行走。王風那里能夠答應。說起來現在正是圈地盤的時候。那樣一來,什麼都是耽擱了,況且自己還要大宋,大漢兩邊跑。那里能夠如此,恆帝氣的臉色發白可是有是吳言以對。

禁止和匈奴,鮮卑通商當初也是自己的聖旨。就是這時一邊的張讓說話了︰「太傅大人此言差矣!王風互市也是限制匈奴發展。你看這些年匈奴可敢犯我邊境一步。這也是有大功勞。應當受封!」

張讓一開口就有一部分大臣說道︰「正該如此,王大人應該受封!」這些閹黨,楊彪心中罵道。恆帝這才臉色變了回來。打擊自己的生意比殺了恆帝還難過。恆帝別無愛好,就是喜歡錢一點。于是說道︰「就這樣決定吧!」

一邊的袁槐這時又是說道︰「陛下,還有一事,就是王風來歷不明。當初備案說的是流落草原的漢人。說不得就是匈奴的奸細。不然他成為雁門郡守以來匈奴為什麼不敢寇邊?」這話說得很多世家官員眼中一亮,于是統統開口說道︰「正是如此,王風乃是匈奴奸細!」

朝堂上可以說是風雲突變。一邊的蔡邑這時說道︰「胡言亂語,王風都是匈奴奸細了,其他人是什麼。臣可以用生家性命擔保王風不是匈奴奸細。」這話有點重,朝堂上別看蔡邑不結黨,可是他的威望最高,大漢幾個儒門大宗師,知道了現在出名的就是兩個一個蔡邑,一個鄭玄。其他的盧植、王允等等出名大儒都是儒宗原先還可以和蔡邑齊名。現在蔡邑飛白大成,已經進入大宗師境界。

大儒歷來就是剛正不阿,忠君的存在。蔡邑擔保,還有什麼話說。就是楊彪也不敢說蔡邑的不是。大漢除了董仲舒恐怕誰說蔡邑。都要遭到讀書人的攻擊。名聲就壞了。雖然這世界武力至上。名聲這東西。世家也是極其看重。

恆帝看到百官無花可說,于是說道︰「這下無話可說了吧!」看到官員久久沒有反應這才說道︰「那麼就這樣定了!」就在這時那王允,現在的吏部尚書說話了︰「陛下且慢!老臣還是贊同楊太傅的話。王風功勞很大,但是不可封賞過高。不然皇埔嵩將軍等人又該如何封賞,反正王風年紀還小,今後可以慢慢封賞!」

王允可是奸猾無比,不直接反對王風封賞,反而提出,剛好大捷,還未回潮的皇埔嵩來了。這樣一來宦官一系,皇帝也是有點頭疼起來。王風封賞過高的話。那已經是兵部尚書,號稱儒將的皇埔嵩怎麼封賞,倒是一個極大問題。皇埔嵩可是親近世家一系。就是皇埔家族也被他從豪強經營成為世家了。恆帝最恨的就是世家。王風封賞一旦下去,皇埔嵩不封賞也是說不過去。

于是面色為難起來。王風急忙傳音給張讓。張讓听到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對著恆帝說道︰「陛下,不若就讓王風鎮守並州得了。他在那里匈奴就不用擔心。還可以加大貿易。這樣一來,百官也無法反對。若是皇埔嵩回來,隨便封一個刺史。掛一個一品二品候的虛餃就可以打發了。等今後有機會在掉王風進京。」

張讓一說倒是讓恆帝眼楮一亮,就是如此,貿易加大,自己收獲更多。于是咳嗽一聲說道︰「王允尚書說的極是,那就這樣吧,王風封為雁門候,並州刺史兼中郎將的職務。」這話一出袁槐等人急忙反對,那樣不就是一方諸侯了嗎。怎麼可以,加上現在並州刺史也在位,還是並州丁家的丁原。那可是世家交好。

于是又是說道︰「陛下,不可丁原還是任上,又沒有什麼錯誤,怎麼可以任命兩個刺史!」恆帝倒是不清楚情況,看了張讓一眼,張讓立刻說道︰「丁刺史有功,那就調入禁軍成為統領吧!皇上以為如何!」恆帝知道禁軍大多數都是世家掌管,丟一個世家的人進去,讓他們自己爭奪,這倒可以。于是說道︰「就這樣定了,不能再反對了,朕是天子,難道天子說話都是不能上算了嗎!」

恆帝害怕那些大臣繼續嗦。接著就是說道︰「退潮!」不管不顧就是離開。楊彪、袁槐可是毫無辦法,皇帝就是皇帝。連連反對,賞賜都是修改成為這樣了。也是無話可說,再說並州是那麼好掌握的嗎。丁家,張家也不是吃素的,更何況,並州八郡可是和大多數世家都是有關系的。王風就等他去並州。到時候對付他的辦法多了。

想通這些,袁槐楊彪等人才離開。至于下去怎麼安排,就是他們自己謀算了。最後結果出來王風就和蔡邑一起離開。還得回去慶祝一番。畢竟這又是升官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夏皇朝最新章節 | 大夏皇朝全文閱讀 | 大夏皇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