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朝 324朝廷爭辯

作者 ︰ 玄黃真人

更新時間︰2012-06-22

來到朝堂,王風一眼看去,恆帝高坐正中身穿龍袍,一臉威嚴。看起來面色紅潤,怎麼也不想酒色掏空之輩。元神一掃發覺卻是元神修為。想來不會像歷史上那樣病死了。如果恆帝不死,王風也不知道大漢能不能亂下去。左右兩邊兩個太監。一個就是王風熟識的張讓,另外一個王風也是認識很少打交道。

左邊就是文官了,左首就是太傅楊彪,大漢楊家也是四世三公,楊彪就是太傅。楊家可是不亞于袁家的頂級世家。說起來楊家比袁家名聲還好一點。不太營私結黨。在朝廷威望很高。接下來就是太尉袁槐了。剩下的王風都是不太認識。右邊為首的就是新鮮出爐,因為黃巾爆發才成為大將軍的何進。卻是返虛期修為。

其他官員王風也是不太認識。倒是盧植也在右邊一列。倒數第五的的位置。跟著左豐進來,蔡邑對著盧植的地方一指說道︰「你還是頭一次參加早朝,盧植身邊就是你的位置,去吧,不要站錯了。」王風立刻向著那邊走去。來到盧植身邊一禮之後,站在盧植下邊。說起來盧植被宦官誣陷,也算到了血霉。本來還掛著一個兵部侍郎的二品餃也被皇帝剝奪。幸好沒有剝奪那中郎將的軍餃。

本來文官靠前的位置,現在變成武官靠後的位置了。對于王風盧植也不知道什麼感覺。說起來若是王風廣宗大戰,戰敗說不定盧植和黃巾僵持幾月,還是天大功勞。可惜王風戰勝了,本來黃巾被滅,應該高興的盧植,卻又是高興不起來。

這段日子,宦官不停攻擊盧植,要知道他和黃巾僵持對峙幾月,王風接手就是十多天,就是一舉擊潰王風。這一比較自己就是什麼也不是。盧植還專門問了這次戰斗回來的禁軍,王風取勝的經過。

這才明白,王風居然以自己一己之力,擊殺張角。擒賊擒王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過王風勝利的方法,絕對是不能復制。要知道擊殺張角非得地仙級別以上的高手。除了王風這個變態的,能夠越級擊殺。其他人都是不能夠,至少盧植認識的人不能夠。那樣一來身為黃巾主帥的張角怎麼可能應戰。

這方法盧植也不是沒有想過。甚至派遣無害挑戰過。張角就是不出來。又有什麼辦法。不過這樣一來,自己的名聲就被王風遮蓋了。恐怕大漢除了皇埔嵩沒有人在擊殺黃巾之中的功勞趕的上王風。

一時之間盧植心中百感交集。王風站好,蔡邑已經快步走到他的位置上去了。卻是文官第一位。說起來太師、太傅、太尉品級沒有區別。其實還是略有差異。太師就是排在第一。左豐這時才稟報到︰「啟稟陛下,王風已經帶到!」王風他們進來恆帝就是一直觀察著王風。王風濃眉大眼,別有一番威勢。看起來又是憨厚無比。算不得美男子。至少也是有特色。最主要那有一點憨厚的感覺。恆帝特別滿意。

要知道恆帝雖然是皇帝,不過世家干涉太大。就是他自己也不能隨意做事,這才提拔宦官,外戚來對抗世家。恆帝就是喜歡听話的人。想起王風開辦的商業,自己都有股份。每年都有十萬兩以上的收益,恆帝對于王風心中就是一遍火熱。若不是這些世家牽扯,生意還會壯大,獲得的銀兩還要多。世家就是恆帝心中永遠的痛。

恆帝听了左豐的話,立刻說道︰「好!很好,王愛卿,今天朕宣你上殿,卻是為你大破黃巾,特意封賞。不過太尉大人說了,你收降黃巾。是為不軌有勾結黃巾的嫌疑。你怎麼說!」這就是點醒王風,對付他的是袁槐。蔡邑冷冷看了後邊的袁槐一眼,冷哼一聲。袁槐莫名其妙。難道就是因為交好王風。就給我臉色看。

蔡老匹夫,不過就是運氣好,教授過誰也不看好的恆帝罷了。恆帝登基了,算你運氣好。若不是大儒、大宗師的名頭罩著。老夫要你好看。王風立刻出列大聲說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啟稟陛下臣冤枉!」恆帝面帶笑容說道︰「愛卿免禮,說說怎麼冤枉,朕自然會做主!」這話擺明了就是要撐腰。

袁槐不高興了,立刻說道︰「王中郎,難道你沒有招降黃巾,據說為數不小,全部弄到雁門郡去了。這難道不是!」王風立刻對著袁槐問道︰「太尉大人,不知道自古以來,俘虜一般怎麼對待,本朝又是如何對待的?」袁槐立刻說道︰「你簡直就是文盲一個,這樣的事情還需要問,俘虜不是被殺,就是貶為奴隸。難道還有其他方法!」

王風呵呵一笑說道︰「太尉大人既然明了,那就不知道本官什麼地方做的不對?」袁槐冷笑一聲說道︰「你收編黃巾大軍,沒有朝廷允許,那就是造反之罪,欺君之罪。難道還有理。一個小小中郎將,居然擁兵幾十萬這不是心懷不軌又是什麼。難道你想擁兵造反!」

王風一听哈哈大笑起來︰「哈哈!不知道太尉大人,怎麼計算的,本官哪里來的幾十萬大軍?」這話一出,袁槐覺得太好笑了,難道自己連數字加減都是算不清楚嗎。立刻說道︰「受降黃巾二十萬,洛陽城外還有大軍近十萬,邊關雁門關,雷收關還有軍隊。不是幾十萬又是什麼。誰給你的權利。陛下一定要重辦這不軌之徒,若不如此,眾將領紛紛效仿。這就麻煩了。豈不是人人可以擁兵自重!」

這話一出,恆帝都是有點猶豫了,這樣算來,王風軍隊是不少,那他準備干什麼!這時王風又是哈哈大笑起來,說道︰「太尉大人,太可笑了!二十萬黃巾降卒誰說是軍隊。剛才太尉大人還說過,貶為奴隸,我押解他們回到雁門,正是要貶他們為奴隸。殺俘不祥,本官可不想全部擊殺他們。大漢禮儀之邦,恐怕沒有人會那麼心狠吧。若是太尉大人不信,只要太尉大人一聲令下,下官擊殺他們就是了。

至于不把黃巾俘虜就地安置,或者帶來京師,想來太尉大人明白,他們是黃巾,若是繼續爆發起來怎麼辦。帶來京師獻俘。當初可是有不少官員私通黃巾,陛下還懲戒了一批。萬一還有余黨。帶來京師突然發難又怎麼辦。難道太尉大人,能夠擔保他們不會暴、亂!」

這話說的袁槐不好回答了,受降了黃巾,也不一定變為軍隊。這倒是說的過去。不過現在大漢什麼狀況,肯定王風回把他們變為軍隊的。不過自己沒有把柄也是莫可奈何。至于下令殺俘,袁槐都是不敢下那個命令。自己又不是白起那瘋子。這罪名擔待不起。至于遣送京城前來獻俘。王風不說自己還是覺得可以,可是現在這一說。

袁槐萬萬不能答應下來,萬一來了,暴、亂起來,自己也是擔待不起。于是袁槐說道︰「那麼送到雁門關就不會暴、動了。王風你這說的什麼意思!」王風詫異起來對著袁槐說道︰「太尉大人,你不會腦子有問題吧。這麼簡單都是不明白。若不是陛下英明無比,真的不知道你怎麼竊取高位的。黃巾本官可是沒有把握不讓它們暴、動。

不過雁門苦寒之地,加上中途關隘比較多。就是造反,對朝廷影響也是不太大。下官到時候主要把他們安置在雁門關外。就算暴、亂,下官也能保證雁門關不失守,他們能夠鬧出多大動靜。最多攻擊幾個縣城,最後還不得乖乖退卻,找匈奴人的麻煩。不然生存都是困難。不然放在中原一帶,或者京師附近。萬一黃巾復起又是麻煩!」

這話說的倒還是有道理,蔡邑也是覺得忠君不過如此,首先就要考慮陛下的安全。恆帝對于這個回答滿意無比,還是自己人可信,首先就是考慮朝廷。袁槐啞口無言。一邊的楊彪這時咳嗽一聲說道︰「王中郎,這些暫且不說。不過你城外的十萬兵馬怎麼回事。要知道中郎將沒有聖旨靈兵不能超過五萬。這就是犯上,違反朝廷體制!」

王風淡淡一笑說道︰「太傅大人,有所不了解。這次戰斗不是允許義軍戰斗嗎。那城外十萬大軍,除了三萬人馬是本官軍隊,奉旨前來鎮壓黃巾。其他的都少黃巾降卒,感懷陛下恩德,自願成為義軍的。難道這不符合朝廷法度?」召集義軍作戰,那是黃巾勢大,楊彪。袁槐等人提出來的,就是要世家名正言順的掌握軍權。大劫來臨天下就要大亂。沒有兵權誰也是不放心。自己總不能說自己的注意有問題吧。這下子倒是無話可說。

恆帝這才問道︰「不知道諸位還有什麼話好說?若是沒有其他意見,朕就要宣布封賞了!」大臣相互看了幾眼,這架勢王風受封那是受定了。還不如看看怎麼賞賜再說。于是異口同聲說道︰「臣等五意見!」恆帝有點高興,這就服了。王風一定要留到身邊,何進不停話,倒向世家,就扶植王風前來對付這些世家。今天說的他們無言,也算為自己出了一口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夏皇朝最新章節 | 大夏皇朝全文閱讀 | 大夏皇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