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夫妻 第八十五章 平衡

作者 ︰ 青雲觀主

鄭新民看著辦公桌上林原和修改後的拆遷補償草案,陷入了深思。

鄭新民也很納悶,看著挺好的事情,怎麼一下子陷入了這個僵局?他很想自己把這個事情處理完善,而不借助林原和的力量。他比林原和大了七歲,離四十只有四年。如果不能在四十以前上了副廳,那他以後的仕途之路就會比較暗淡。他來到霍海,不僅想增加點任職資歷,還想證明自己的能力。

他在林原和現在這個年紀的時候,早已是財政廳的實職副處長了。等到了三十歲,他已經是處長。而林原和想在三十歲升到實職處級,目前看來,基本不可能。在這點上說,林原和升官並不算快。但林原和從省里外放的時候,居然直接上了常務副,這讓他有點驚訝。縣里的常務副這個位置並不好佔。當得了一二把手,未必能當好常務副——干多了,越權;干少了,沒盡職。趙子豪能把林原和放在常務副的位置上,應該有點冒險。在鄭新民看來,還不如一個副書記的職位來得保險。

到霍海上任後,他一直在觀察著林原和。最初的時候,他認為林原和的思維和處事方式應該跟他一樣。從自己的觀察中,他也得到了初步的印證。林原和果然是個典型的省直機關干部,不會忤逆上級的意圖,和霍海本地的那些老油條有天壤之別。工作的時候規規矩矩,不會輕易越權。作為他的常務副,林原和是稱職的。而林原和主管的企業改制工作,也很有進展。鄭新民對林原和,基本上還是滿意的。尤其是林原和在縣里沒有什麼明顯的站隊現象,這更讓他覺得慶幸。

但縣化肥廠的案子,讓鄭新民意識到,他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常務副。在陳偉民、林原和提名金海濤的時候,他甚至有了一種絕望——林原和跟陳偉民聯手了。常務副本就分了縣長手里最大的權——財權,如果再和縣委一把手聯手,他絕沒有什麼好日子過。沒想到,接下來林原和又規規矩矩了。當他提出提前上馬南北大道工程的時候,林原和沒提反對意見,只是盡力在拆東牆補西牆。這套做法,對他這個從財政口子上出來的人來說,簡直是小兒科。他沒有對具體事務多些關心——他現在已經是縣長了,不能太關注于這些小事。

林原和艱難地完成了自己的意圖。而且,還試圖通過舊城改造,為縣里籌集一批資金。如果這個設想能實現的話,他在霍海的任上,能有一個非常亮眼的政績。他把招商的工作交給林原和去辦,因為他認為他自己完成拆遷方案和動員工作,應該比林原和的招商工作更容易些。可事實上林原和很快完成了任務,速度快得讓他有點瞠目結舌。當然,這里運氣的成份很大。而他自己,卻在拆遷事情上遇到了不小的挫折。他明白,有很大一批人認為政府在這個舊城改造過程中,「賺錢」太多了,應該多讓利于「老百姓」。可舊城改造本就是一舉三得的事情——舊城可以舊貌換新顏;新區可以繁華起來;最關鍵的,能夠整出兩條縣內交通大動脈的資金來。至于說讓利于老百姓,這也只是說說罷了。不管怎麼做,只有少數人能得到好處,大部份的普通百姓所得有限——這錢與其讓少數人賺了,還不如修公路呢!這也是他支持林原和設想的緣故。

剛才看了林原和修改的幾條意見,他明白這其中的含義。不就是想賴在舊城多佔點便宜嗎?那好,想佔便宜,那就要自己多淘點錢。而且房子在五年內不能買賣,杜絕了在這撈一把的可能。補償方案只能選一種,更不讓大家有空余的錢來炒作。絕大多數人在這份方案下,搬遷的心思更多一些。困擾他好些天的事情,就被林原和這麼輕易化解了。他有些嫉妒起林原和了。

他想了很久,實在挑不出林原和什麼大毛病,只能給自己安慰了句︰「端正心態。下屬的成績也是領導的成績。」

他拿起了林原和修改後的草案,跟陳偉民聯系了一下,就去了陳偉民的辦公室。

林原和平時非常注意。他一般不會就政府的具體事務直接越過鄭新民跟陳偉民匯報,除非陳偉民有直接要求。幾個月的班子磨合下來,三個人彼此都已經心照不宣。在經濟方面,縣里權力最大的三個人,如今已經構成了一種平衡。

鄭新民剛來的時候,陳偉民還希望林原和能象過去主持縣政府工作的時候那樣,大事小事直接跟他匯報。甚至,在副縣長提名上,他采納了林原和的意見。但林原和也就在那一次提了名,在以後的人事安排上基本不再提出自己的意見。陳偉民當時也有些納悶,難道林原和的權力欲不強嗎?但他立即把這個想法拋到了腦後。到了這個位子的干部,怎麼可能權力欲不強?林原和只是比較能克制自己罷了。

接下去的一段時間,等陳偉民深入了解了本地干部的情況之後,明白了林原和的用意——他不希望他們三個主要的外來干部之間發生沖突,甚至連官場上常見的站隊都盡可能避免——本地的「老油子」實在太多!如果一二把手之間的正常分歧不能模糊化,那就會給很多人有機可趁。這跟金海華和劉向民搭檔的時候不一樣。那時候劉向民本來就是本地干部的一面旗幟,金海華則是典型的外來干部。兩人之間就是有什麼分歧,下面人也沒空子好鑽——形勢太明朗了。

陳偉民不知道鄭新民有沒有理解林原和的意圖。但他輕易不會去插手政府的具體事務了。即使在干部安排上,也常會征求鄭新民的意見。鄭新民在這點上也很謹慎,表態、提名很少。這也許跟他來的時間稍短有關。但不管怎樣,目前書記、縣長、常務副之間的關系還比較融合,幾個人似乎進入了「蜜月期」。

經過幾個不同場合的討論之後,正式的拆遷補償方案按照林原和修改後的意見確定了下來。再次調查的時候,選擇搬去新區的人顯著增多。現在,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住戶選擇了原拆原還。林原和松了口氣,如果只有三分之一的話,項目的收益也不算太差,可以啟動了。而且他估計,等正式簽署拆遷協議的時候,肯定會有更多的人選擇搬遷。如果有超過八成的人選擇搬遷到新區,解決兩條交通要道的資金就綽綽有余。

很快,和投資商的正式協議簽署了。連已經進行的那一部分改建項目,也「賣」給了張裘二人。拆遷動員工作也開始了。情況比預想的要好得多——第一批簽拆遷協議的人中,近九成選擇了搬遷。投資商的資金也在陸續到位。林原和沒有再多關心這些事情。在舊城改造和交通建設上,是由鄭新民親自主抓這兩項工作,金海濤協助。林原和的任務就是保證資金的順暢。但只要舊城改造動遷工作順利,資金就不是問題。歸根結底,舊城改造,就是利用目前舊城和新區的地價之差,為政府籌集資金。在這個過程中,舊城居民換到了新的大房子,開發商賺到了錢,縣政府拿到了兩條交通干線的建設資金。只是縣里一部份有能量的人和單位,本以為能分到一杯羹,可現在只能喝到一點湯汁——最多只能賺點辛苦錢。他們原以為憑著關系能大賺一票,可是現在這大頭讓投資商拿走了。他們痛恨自己資金實力太弱的同時,也痛恨鄭新民、林原和那麼早就啟動了工程項目——如果能等上幾年的話,縣里就有能力自己開發了,到時候能賺錢的就是他們。

林原和抽了個時間向趙子豪匯報了這一段時間的工作情況。對林原和能找到投資商來進行舊城改造,趙子豪有些意外。這種方式在省城、市里不奇怪,但在縣一級,尤其是投資規模這麼大的,就臨湖全市來說,還是第一次。

「舊城改造、新區建設,附帶縣內兩條交通干線的建設,這一攬子方案很好。看來,別的縣區應該跟你們取取經。」趙子豪笑著道。

「千萬別!趙書記,等我們完成差不多的時候他們再來吧。霍海的地里位置比不上其他縣市,可別讓他們搶了我們的項目。」林原和趕緊道。縣城的改造可以給大家看,但九里橋林原和還要藏著掖著。周圍幾個縣都有一兩個這樣的小鎮。如果讓被人搶了先,那就麻煩了。將來游客先分流去了其它縣,那就會一步晚,步步晚。

「哦,還有什麼項目要上?」趙子豪問道。

林原和只好把九里橋的事情也匯報了一下。

「這個想法挺好。苑湖已經有了這樣的古鎮旅游景點,我們臨湖還沒有。你們可能又是第一個。」趙子豪道。

「我去看過周圍幾個縣的那些保留較好的古鎮。九里橋的條件不算太好。但是隨著馬前山的開發進程加快,我們縣將來就會形成馬前山、縣城、九里橋三個比較大的旅游景區。」林原和解釋道。

「好,你們放手去做吧。市里沒錢,可以給你們政策。」趙子豪道。

「謝謝趙書記的支持。」林原和嘴上這麼說,心里卻絲毫不以為然。市里還能有什麼政策可以給我們?霍海的干部膽子大得很,土政策多的是。真要市里給什麼政策,估計那時黃花菜都涼了。

林原和從趙子豪那里出來,照例去看了一下秦人杰和劉夏銘。

秦人杰見了他的面就開玩笑道︰「听說你們小兩口是縣里的模範夫妻?」

「別人瞎起哄。」林原和笑道。秦人杰在他面前,一點也不像個組織部長。

「這是好事!干部家庭和睦,夫妻恩愛,這可是好事!」秦人杰笑著道。

林原和、趙涵這對恩愛「夫妻」如今也是聲名遠揚。以前不過是在縣機關傳傳。現在可好,都傳到市里了。放在幾個月前的兩人身上,兩人會覺得壓力很大。可是現在,兩人也有點美滋滋了。

在劉夏銘這里,林原和嘆著氣道︰「劉書記,我這次的舊城改造方案,又得罪了很多人。」

「干工作總會得罪一批人的。除非不干事!」劉夏銘道,「交通和城建,是**案的高發地。你自己要多留點心。」

林原和點了點頭,說了聲「謝謝」。這句謝謝,他是發自內心的——劉夏銘平時更關心他。

突然,劉夏銘看到了他手上帶著的「浪琴」表,道︰「你這塊表不會是別人送的吧?這表差不多值個萬兒八千。」

「趙涵送的。」林原和道。

劉夏銘笑了,道︰「夫妻之間還說送?你們兩人……算了,不說了。」

出了劉夏銘的辦公室,林原和還覺得奇怪,難道夫妻之間給對方買東西就不說送嗎?

趙涵也開始忙起來了。甚至比林原和還要忙——全省教育普查組終于來到了霍海。趙涵需要陪同工作組到每個鄉村去做普查。有時候連續好幾天都不會回家。沒有趙涵在家的日子,林原和把業余時間全消耗在折騰電腦上。現在,他對win95和linux都已非常熟悉了。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他的充電計劃總算完成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名義夫妻最新章節 | 名義夫妻全文閱讀 | 名義夫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