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夫妻 第四十七章 顧家男人(2)

作者 ︰ 青雲觀主

在大學期間,何景民絲毫看不出有顧家男人的傾向。他更象一個浪子。

他考上大學的時候,他的家族以及他母親的家族,還從沒出過一個大學生。

他是農村出來的學生。拜聯產家庭承包的福,他的父親成了當地有名的種糧專業戶。八十年代初,他父親因為一年交售糧食超萬斤,政府獎售了一輛「永久」自行車。實際上就是獎勵了一張「永久」自行車票。在當時,這是轟動性的大新聞。他的父親從種糧開始,後來又養豬,家里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在學校的時候,不僅父親每個月給他寄不菲的生活費,各個親戚長輩也時不時的寄上一筆。在一般同學每月不過幾十塊生活費的時候,他每月的生活開支不會低于一百五十,有時候會達到兩三百塊。這比林原和當年的生活費要高得多。

當年林媽媽給林原和的生活費零花錢每月不過50元,這包括了他每天吃飯的錢。當然他可以天天回家吃飯,這樣可以省下一大筆錢來。不過林原和顯然不願意這麼做。比起在學校的自由來,他寧願不省這點錢。至于有時候需要參加一些活動,添加一些衣著或者買什麼東西的錢,那需要他跟媽媽單獨申請,專款專用。每次的申請也不能保證能成功。「鳳凰」205a剛出來的時候,為了買這個七十多塊錢的相機,他沒向媽媽要錢,連吃了兩個多月的青菜,硬是從伙食費里摳出了這點錢。等他興高采烈地買回這個相機的時候,卻發現媽媽給姐姐買了一個「鳳凰」205b,價值兩百多元。

何景民在大學里,迷上了吉他彈唱。可在這之前他連一點音樂基礎都沒有。于是他便從听音識譜開始,一點一點地學習。為了學習吉他,他成了「三和」的鐵桿支持者。到大學畢業的時候,他的彈唱水平在系里也可以算得上。雖然達不到「三和」演出的要求,但自娛自樂沒有問題。整天跟樂隊混在一起,還給他帶來了另一個影響——女朋友象走馬燈似地換著。整個大學期間,到底談了幾個女朋友,是七個還是八個?林原和他們都麻木了。真實的數字只有他自己知道。

畢業以後,他發現日子反而難過了。參加了工作,家里和親戚們也不再給他寄錢。他每月的工資獎金補貼全加起來,還不到一百五十呢。那幾年的物價長得飛快,這點錢根本沒法跟在學校的時候相比。緊接著,家里又發生了巨變。他的父親得了肺癌,從確診到去世,僅僅只有五十五天。在這五十五天里,他家的錢如流水一樣向外流淌。等父親去世,家里已經再也拿不出一點現金,還欠了些債。他的母親在神情恍惚中出了車禍,也撒手而去。他變賣了家里唯一剩下的那棟房子。替二老辦了喪事、還了欠債以後,全家的所有財產只剩下不到五百元。而他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弟弟去年就高中畢業,高考成績差了一點,沒上本科線,就決定復讀一年,今年再考。妹妹今年才畢業,也要參加高考。兄妹倆考慮再三,跟自己的大哥說,他們不考了,在家務農。反正家里的地還在,餓不死人。何景民憤怒了。他撂下一句話,必須考,而且要考好,爸媽在九泉之下看著呢!

兄妹倆很爭氣,都上了重點線。填報志願的時候,弟弟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就想上軍校,可惜體檢的時候視力不合格給刷了下來。兄妹倆都上了地方大學,學費、生活費又是一大筆開支。

于是何景民在廠里主動要求加班、上夜班。就為了那一點加班費和夜餐補貼。開始還好,每個月能多拿個一百多塊錢。後來,廠里的生產任務越來越少,加班沒了,夜班也沒了。他只能業余去個體電器修理部修修電器,掙點外快。

那個時候,戀愛結婚對他來說,似乎是很遙遠的事。同事給他介紹對象,一听說他要供弟弟妹妹上大學,一個個都搖頭離開。直到一個偶爾的機會,踫到了李清。

何景民雖說是有點家道中落,風光不再,但彈唱的愛好卻保留了下來。有時候也會參加一些這類活動。當然,前提條件是不需要他出錢。在某次自娛自樂的活動中,兩個人踫面了。李清很好奇,這個有點帥氣、樂觀、神情中帶著點玩世不恭的小伙子,卻像個老頭一樣提著個大玻璃瓶當茶杯到處跑,給人的感覺非常怪異。

當李清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後,終于明白了他的苦衷。他不喝飲料,不喝瓶裝水,提著個茶杯,只是為了省下那點可憐的飲料錢。

李清比他小了三歲——她被感動了。她在心中把他當成了自己可以一生依靠的那個人。她抓住每一個跟他接觸的機會,不停地暗示著對他的好感,然而他就象一個木頭那樣絲毫不解風情。

在某一次聚會中,她不小心把他那個整天提來提去的玻璃瓶打碎了。

「明天我從家里給你拿一個大杯子吧。」李清帶著歉意道。

「沒關系。碎就碎了。就是一個玻璃瓶,我還有呢!」何景民不以為然道。

然而李清卻放不下心來。她從市場上精心挑選了一只雙層中空保溫杯,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了何景民。當何景民收到這份禮物的時候,非常驚訝。這種杯子才剛出來沒多久,要幾十塊錢錢一只,他壓根就舍不得買。他不是第一次收到女孩子的禮物——大學的時候,他給女孩子們送過許多禮物,女孩子們也送給過他許多禮物。比這貴重的禮物多了。但這些禮物現在哪里,誰也不清楚。估計也沒有誰還會保留這些東西。

他拒絕了李清的禮物,也拒絕了李清的那份情意。但李清很有辦法。利用假期何景民的弟弟妹妹回來的時候,很快做通了弟弟妹妹的工作。弟弟妹妹對有這麼個大嫂也感到欣慰。于是,他們便一起做何景民的工作——大哥已經快二十七,也該結婚成家了!

何景明不是不喜歡李清。象李清這樣年輕漂亮又有點音樂才藝的女孩子,在大學中會成為他的首選目標。他也不是木頭,當年有過那麼多女朋友的他怎麼會不明白李清的暗示和情意?然而現在,他只是……不敢喜歡。在他的心中,首先必須讓弟弟妹妹完成學業,然後讓他們結婚成家,最後才會考慮到他自己。至于李清,嫁給他只會跟著他受窮。他一個人窮慣了,不怕。不過,沒必要讓別人跟著他受苦。

李清持之以恆的努力以及弟弟妹妹的工作還是起了決定性作用——兩人終于結婚了。新婚之夜,看著李清充滿幸福的眼光時,他的鼻子有些發酸。有些話他無法說出來。但他明白,從今以後,他不僅要照顧好自己的弟弟妹妹,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妻子。

婚後的生活依然很清苦。房子是李清所在學校給他們的一間宿舍,也沒什麼家具——連床都是借學校的。家里最值錢的,是他的一把吉他,還有一台老式的雙卡收錄機,連電視機都沒有。李清的工資不高,原來需要何景民一個人承擔的家庭經濟壓力,現在需要兩人共同承擔了。但李清默默承受著,臉上始終掛著幸福的笑容。

他們也不是一次嘴都沒有吵過。但李清從不會埋怨他的家庭,埋怨他收入太低或者負擔太重。他也不會賭氣說李清找錯了對象——他們偶爾也會吵嘴,但彼此都不會說令對方傷心的話。

九三下半年的時候,有人拉何景民合伙開廠。不需要他出資金,每月給他一千五百塊的工資,年終還有分紅。他猶豫了。弟弟妹妹明年就要畢業,將來還要為他們成家準備一些錢。妻子已經懷孕。想想結婚後妻子幾乎都沒添過一件新衣服,今後還要為孩子作點準備。他咬了咬牙,辭職下海。

工廠紅火了近三年。他每月一千五百塊的工資,外加一些補貼獎金,總收入兩千出頭,也拿了這麼久。至于分紅——工廠的起步資金很少,靠著生產不停積累,沒有一個股東在那幾年拿過一分紅利,他也不例外。

那幾年中,他們夫妻倆依然省著每一分錢。孩子出生了,弟弟妹妹也先後結了婚。當他們覺得苦日子快要過去,幸福就在前面招手的時候,廠子卻在被人騙了八十萬貨款之後,倒了。夫妻倆又回到了從前,甚至比從前還不如——現在何景民連工作都沒有了。他只能再去電器修理部打零工,賺點基本的生活費。

沒有人說何景民是傻子。長兄如父,父母不在了,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成家立業,天經地義,也是一種美德。但說李清傻的人不少。美德是美德,但自己主動湊上去受窮那就屬于傻了。

夫妻倆沒有理會別人的閑言碎語。有人勸何景民經商,他拒絕了。經歷了廠子倒閉的事情後,他知道自己沒那個本事。他只想從事自己熟悉的技術工作。不指望能發大財,能讓自己的妻子、孩子生活好一點就滿足了。也有人勸他去外地找工作,甚至還有找上門來的。他也拒絕了。夫妻倆現在還是一窮二白,但彼此擁有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他不可能拋棄這份財富,去尋找在他看來有些虛無縹緲的另一份。

這次的這個機會,讓夫妻倆徹底心動了。以前也有人要他們一起去南方,但妻子必須辭職過去。經歷了那麼多事情之後,他們對家庭中目前唯一的這份公職看得很重。雖然妻子的工資很低,但如果沒有妻子的這份公職,在廠子倒閉後的那些天里,他們可能連一點退路都沒有。

夫妻倆一起去霍海,妻子依然還是公辦教師。霍海的經濟條件比他們當地要好得多。妻子到了霍海,年收入接近三萬,這比他當年在自己的廠子還要高。自己再干一份工作,一家三口的日子會很好。就算霍海的消費會比原來的地方高,但節儉慣了的夫妻倆又怎麼會在乎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名義夫妻最新章節 | 名義夫妻全文閱讀 | 名義夫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