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二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

作者 ︰ 田盛公

+按照李自成的命令率領兩萬騎兵日夜趕路準備在海關之前趕到山海關,現在的山海關總兵為高第,高第听說張+率領兩萬流寇朝著山海關方向而來,心中不由大急,他手中只有一萬多兵馬而且,而且多數都是步兵,只有少部分騎兵,由于李自成攻下居庸關後,連連奏凱,這些兵士的士氣受到很大的打擊,再加上李自成派出的細作在山海關散步了很多謠言,使得兵士更不知事情的真假,當時又沒有電報電話,只能靠著偵騎或者塘報來傳遞消息,由于李自成已經切斷了山海關與京師的聯系,塘報根本就無法傳到山海關,高第倒是派出了一些偵騎,可惜這些偵騎不是逃跑就是被流寇的巡邏隊擊殺,得不到最新的消息,高第也是寢食難安。現在張~率軍而來的消息一傳來,山海關更是雞飛狗跳,不少人都打定主意投奔流寇混個出身,而不是為大明王朝殉葬。高第當然也打的這個主意,由于消息不暢通,不知道戰事已經發展到了什麼地步,因此高第也非常猶豫。

高第不能痛下決心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強大的山東鎮已經距離山海關不遠了,一旦自己投降流寇,恐怕第一個受山東鎮打擊的便是自己這個山海關總兵,高第可沒有信心打敗山東鎮,更確切的說沒有絲毫信心認為山海關在山東鎮的打擊下會守得住。張~那里倒是有兩萬騎兵,但田羽曾經憑著幾萬兵馬擊敗了李自成的部隊,因此高第也並不認為一旦投降流寇,有了張+就有恃無恐。

高第知道自己已經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個決定可能影響到日後的身家性命和榮辱,因此每天躲在總兵衙門里面和自己的幾個幕僚商議辦法。由于還沒有接到京師陷落的消息,這些幕僚紛紛傾向于守住山海關,接應山東鎮入關。高第一想到山東鎮的戰力就非常頭疼,眼見著張~的部隊距離山海關越來越近,逼著他必須盡快的抉擇。山東鎮似乎也偵知了張+的行動,朝著山海關進軍的速度快了起來且派出兩支騎兵離開大部隊,朝著山海關輕騎而進。

一個名叫石韋真的幕僚看了一眼高第,對高第語重心長的說︰「大人李自成雖然勢大,恐怕也不是山東鎮的對手,況且我們投奔流寇,大人也會有什麼大的發展,李自成有自己的嫡系,大人能夠保住總兵的位置就不錯了,如果我們接應田羽入關,擊敗李自成那可是定鼎的大功,到時候封侯拜將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大人……」說到這石韋真停頓了一下,將目光看向高第,道理已經說清楚,這最後的決定還得高第來下。

高第聞言目光不由一亮,握了握拳頭,朝著石韋真說︰「石先生你覺得山東鎮的勝算佔幾成?」

石韋真斟酌了下︰「至少要五五開,甚至會更高一些,大人,你不要忘記,山東鎮在關外可是擊敗了皇太極十萬大軍至連皇太極都擊殺了,現在弄得韃子四分五裂。如果不是因為去年皇上的猜疑東鎮實力損失很大,我想山東鎮甚至應該有十成的把握。」

高第聞言不由嘆息了一︰「可惜陛下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當初我就不看好陛下對付山東鎮,沒有想到事情竟然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如果山東鎮沒有受到打擊也就不會如此猶豫了。」

石韋真看了眼高第,然後又說道︰「大人,山東鎮的實力雖然遭到了打擊,但大人不要忘了山東鎮在山東的勢力一直很大,山東還有上萬的強兵,再加上王六還有王守仁兩位總兵,山東鎮和流寇還是有一戰之力的,況且以現在田羽的聲望,到時候登高一呼,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響應,我看勝利的希望還是蠻大的。」

第又將目光掃向了其他幕僚︰「各位先生怎麼看?」

這幕僚也都紛紛點頭,贊成石韋真的看法,高第看到自己的幕僚大多數傾向于這個看法,他雖然沒有石韋真看的那麼透徹,但高第對田羽大軍的戰力還是有一些信心的,因此下了決心,拒絕李自成的招撫,接應山東鎮入關。

張+听說高第拒絕了招撫。率領大軍猛地攻擊山海關。高第一面加強山海關地防守。一面派出使者到田羽大營送信。表明自己地心志。請求山東鎮快速進軍。援助山海關。田羽接見了高第地使者。贊揚高第地行動地同時。將所有地騎兵部隊派出。星夜趕路。

張+地大軍是騎兵。沒有什麼輜重部隊。攻打這個號稱天下第一關地山海關倍感吃力。高第對自己地實力有正確地認識。只是死守關門。根本就不出戰。張~一邊讓大軍打造雲梯等攻城器械。一邊將高第拒不投降地消息回報給李自成。希望李自成能夠派出步兵幫助自己攻擊山海關。

李自成這時候正在京郊和洪承疇、孫傳廷部死戰。根本就無法顧及到張~。再說京郊距離山海關那麼遠地路程。步兵趕到那里恐怕山東鎮早就入關了。因此李自成命張+率領騎兵牽制山海關大軍。以便給自己攻擊京師贏取時間。

三月十九日。山東鎮地「禮」、「義」兩營首先趕到山海關。高第親自在關外迎接。當看到近萬衣甲鮮明地騎兵隊伍。高第更加覺得自己地抉擇是正確地。晚上高第在總兵衙門宴請王守禮和高冉升。王守禮和高冉升表示再等兩日。田羽就會率領另外兩營騎兵趕到。到時候就是和張+決戰之時。

三月二十一日。田羽率領「仁」字營和鐵衛營騎兵趕到。高第又是率領全體將領出城迎接。這是高第第一次與田羽見面。眼見這位名滿大明地都督。尚不到而立之年。高第不由有些嫉妒。當然心中更多地是欽佩。田羽絲毫沒有架子。看到高第地第一時間就下馬步行到高第面前高第不過是一名總兵。而田羽卻是都督。因此高第首先施禮。田羽回禮後高第說︰「高將軍節義。盛公欽佩至極。」

高第忙說︰「職

,不敢輕忽。」

田羽嘆息了一聲說︰「如果大明的總兵都如同將軍至于有今日之事。」

高第也不好評論,連忙將田羽請到總兵衙門,為田羽接風。田羽在席間高度贊揚了高第,弄得高第心中有些尷尬,自己何曾沒有投降的打算。幸好最後選擇了正確的道路,自從高第看到了田羽四營騎兵後,心中對山東鎮的戰力又提升了幾個檔次,這樣的部隊不要說自己是張~那兩萬騎兵恐怕也不是對手,看來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田羽舉杯對高第說︰「高將軍,我打算明日出戰,這杯我敬你,如果沒有高將軍守住關門,恐怕事情就危險了。」

高第連忙舉杯,有些擔心的說︰「田都督,貴軍剛剛進入山海關我看是不是休息兩日?」

田羽嘆息了一︰「時不我與,拖後一天,京師就更危險了。」

高第點頭說︰「我願祝大人臂之力。」

田羽搖頭說︰「+兩萬大軍還不放在我的眼里,明日擊潰張+,我就要率領騎兵部隊趕往京師山海關還有勞高將軍,守住山海關關外的大軍才能夠源源不斷的回到關內勤王,高將軍肩上的擔子很重。」

第听到田羽這麼說就不再堅持︰「那我就祝都督旗開得勝。」

田笑著說︰「高將軍,叫我盛公可矣。」

高第笑了笑點頭說︰「好,我痴長幾歲,就老賣老了,叫你一聲盛公。」

田羽高舉酒︰「為大明干杯。」

第二天天剛剛亮,田羽率領四營騎兵出戰。田羽的這四營騎兵已經經過擴充,每營兵力已經達到五千,四營正好兩萬人,與張+人數相當,張+也听說山東鎮進了山海關,也一直小心防備,張+已經得到消息,闖王已經攻破京師,這個消息在流寇大營中傳開之後,士氣大漲。

李自成雖然想要招撫田羽,但他知道田羽不會不戰自降,只有讓田羽嘗到失敗的滋味,才有可能讓田羽動搖,因此李自成派出大軍接應張~。率領大軍前來接應張~的是大將劉宗敏,可見李自成對田羽的重視。

張+看到田羽出戰,覺得憑著現在的士氣和山東鎮有一戰之力,因此張+沒有防守,而是率領兩萬騎兵與田羽大軍對陣。

田羽看了一眼流寇的陣勢,流寇部隊較之上次交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士氣很高不說,裝備也提升了幾個層次。田羽冷哼了一聲︰「就是穿再好的甲冑,流寇還是流寇。」田羽也不進行試探,直接揮動令旗讓大軍全軍沖鋒。

張+看到山東鎮選擇了全軍沖鋒,眼中也不由冒出一絲興奮之色,洛陽的慘敗一直是流寇將領心中的痛,現在終于有機會報當年之仇,張~如何不興奮。他同樣也采用了全軍沖鋒,這一年多來,流寇屢戰屢勝,還沒有那個將領可以抵擋得住張+兩萬騎兵的沖鋒。這樣的戰果也讓張+對自己的騎兵產生了扭曲的自信,可惜他忘了這次的對手不是以往大明官軍,而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強軍的山東鎮。

雙方騎兵距離越來越近,在距離一百步的時候,山東鎮騎兵紛紛舉起了手中的遂發槍,張+根本就不知道那個黑黝黝的鐵棍子做什麼用的,張~下令騎兵用弓箭射擊。雖然流寇的騎射趕不上流寇,但兩萬多人的射擊氣勢還是非常驚人的,箭矢猶如一片黑雲般朝著山東鎮騎兵壓了下去。

可惜,連弓馬無雙的韃子在遠距離的時候都奈何不了山東鎮的鎧甲,何況是流寇呢,張+的騎兵剛剛射完箭,山東鎮的火槍就噴射出怒火。流寇的甲冑較之洛陽大戰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面對遂發槍的齊射,根本就無法抵御。一次射擊足足射殺了近千流寇騎兵,還有更多的人受了傷。但這一切都還好說,讓張+抓狂的是流寇騎兵根本就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火器部隊,遂發槍發出的聲音還有火光讓流寇的馬匹炸了營,不少騎兵被驚了的戰馬掀了下來,對于這些人來說,除了被馬踐踏為泥之外,沒有其他出路。不少騎術精良的騎兵雖然沒有被掀落馬下,但那還能保持住沖鋒的狀態,像極了沒頭的蒼蠅到處亂撞。

田羽也沒有想到一次射擊竟然會產生這樣的效果,田羽和韃子作戰的時候不止一次使用過火槍齊射,火槍齊射除了射殺一部分韃子之外,勉強能造成韃子沖鋒的隊列緩上一緩,而現在流寇在齊射下,竟然亂了營。其實田羽並不知道,韃子的戰馬是受過特殊的訓練的,關外大戰,大明依仗的是火器和偏箱車,孫承宗還特意撰寫了幾本關于車陣的書籍,這個車陣就是利用偏箱車阻擋韃子騎兵的沖擊,攻擊的利器則是火器,如果韃子的戰馬遇到火器混亂的話,韃子還能連戰連捷嗎。恐怕關外的形勢不可能淪落到這樣的情況,韃子也不可能建國。韃子為了對付火器的聲音還有火光下了很大的力氣,也有很多方法,流寇沒有遇到過很強大的火器部隊,因此這方面根本就沒有什麼經驗,造成現在的樣子也不足為奇。

面對混亂的流寇,山東鎮當然不會放過機會,將火槍掛到得勝鉤上,紛紛拿起了騎槍或者馬刀,風卷殘雲一般朝著流寇殺了過來。流寇還沒有從混亂中恢復過來,遭遇上了山東鎮騎兵的正面沖擊,雖然有一些將領竭力抵抗,但是被山東鎮這股騎兵流無情的擊殺。眼見著同伴在山東鎮的刀下一個個到了下去,流寇喪失了原本的信心,要不是張+還有原來老八營的中堅力量在支撐,恐怕流寇早就潰散了。但現在的情況也是很好,山東鎮四營騎兵整建制的沖了進來,而流寇則陷入了各自為戰的下場。在這樣的騎兵沖鋒下,個人的力量顯得是非常渺小的,這些人只掀起了幾個小浪花就沉沒于山東鎮這個大浪潮之中。(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