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禎末年 第四十三章 逃跑縣令

作者 ︰ 田盛公

雖然雷之渤的安排看起來沒有什麼紕漏,但是孫承宗仍然很擔心城內居民的反應,想了一下對雷之渤說︰「雷大人,目前最重要的是發榜安民。城中這樣鬧下去,恐怕不等韃子來呢,就成空城了,你那些差役也是人心惶惶,無心做事,雷大人去將他們召集起來,我有話要和他們說。」

雷之渤心中不願,但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朝他的師爺趙秉義說︰「秉義,讓張典史將三班衙役到二堂前集合。」

不大一會功夫,張典史就將二十多名衙役集中在二堂之前,孫承宗在雷之渤的陪同下,走到眾衙役面前。孫承宗用眼楮掃視了一下衙役,又輕了一下嗓子才說︰「韃子即將攻打高陽,想必大家已經知曉,城中不少人聞訊已經開始外逃,但諸位乃我朝差役,不可學那些百姓,應思守城保民,以報皇恩。」

眾衙役幾乎都認識這個名滿天下的大學士,听他這麼一說,不由在下面竊竊私語,交換看法,有的想著孫承宗的恩義,想留下來一起守城,有的將他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一時間什麼樣的話都有,只是不敢大聲說出來。

孫承宗雖然听不清下面說什麼,但一望眾衙役的表情,就知曉打退堂鼓的不在少數,因此又說︰「老朽雖然今年七十有六,但會與高陽軍民一起上城御敵,望諸位能夠齊心協力,保境安民。」

有幾個衙役曾經受過孫承宗或者是孫家的恩惠,紛紛附和︰「一切听大人安排。」有一個叫馬三的衙役曾受過孫承宗的救命之恩,高聲說︰「孫大人,你放心,誰走我也不會走,馬三跟隨大人一起守城,即便是刀山火海,要是皺一下眉頭,你把我的腦袋砍下來當尿壺。」

雖然話說得粗俗,但孫承宗非常感動,點了點頭︰「好,當年我沒有救錯人。」然後轉頭朝雷之渤說︰「雷大人,現在出一道告示以示朝廷守城之決心。」

「下官這就辦。」雷之渤文進士出身,一個安民告示信手拈來,不一會就寫好了,墨跡未干就呈到孫承宗面前︰「大人,請您斧正。」

雷之渤一手瘦金體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的痕跡,深得徽宗神韻。看到雷之渤能文能武,孫承宗不由心中對這個知縣好感大增,待看過雷之渤寫的告示內容,不由頷首說道︰「雷大人不但字好,這告示寫的也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但突出了朝廷守城的決心,又有鼓舞百姓齊心守城之意,不用改了,抄上幾份讓所有作坊馬上刻版印刷,多印一些,城門、路口、還有一些商鋪的前面都貼上一些。再派幾個衙役四處宣告,我看高陽很快就會安定下來。」

「是,大人。」雷之渤將告示交給趙秉義讓他按照孫承宗的意思去辦,轉頭客氣的說︰「大人,還有什麼吩咐。」

「陪我去城頭看一看。」

雷之渤一听這話。心中不由大急。他剛才夸夸其談雖然贏得了孫承宗地贊許。但大多說地都是假話。什麼募集鄉勇。什麼準備擂石都是子虛烏有之事。現在和孫承宗一起去城頭。那不是馬上就被揭穿了嗎。雷之渤不愧急智之人。眼珠一轉計上心頭。笑著對孫承宗說︰「大人。下官已經約好縣中地幾個巨賈豪富商量捐資助餉地事。要不讓馬三帶著你一起去。現在許智許大人也在。」

「好。沒有想到這些平日追名逐利之徒。到了國家危急之時。尚能慷慨解囊以報國恩。出乎老朽意料啊。都有哪些人願意捐資助餉啊。」

雷之渤不過推搪之詞。這些鐵公雞哪會有人這麼慷慨。雷之渤為了過關。便隨口編了幾個高陽縣地巨賈豪富。

孫承宗听過大為高興。說︰「既然如此。老朽也不能甘為人後。這樣吧老朽捐三千兩銀子以助軍威。雷大人隨時可以過府去取。」

「多謝大人。有大人帶頭樂輸倡捐。軍餉之事無憂。」

孫承宗贊賞地看了雷之渤一眼。心說自己以前覺得這個雷之渤不過中人之資。只不過做個縣令地材料。不想此人竟然深藏不露。看來自己太小看天下人了。

「大人,那下官先告退了。」

「倡捐的事情就交給雷大人了,我還得去城頭看看。」話落微笑著對馬三說︰「走吧,小伙子,帶我去見見許智。」

一路的車馬勞頓,回來又沒有一刻休息,讓七十六歲的孫承宗有些吃不消,不過為了全城的百姓,他不得不打起精神,和馬三朝城頭而去。

孫承宗在城樓前下了馬車,朝著城牆上看了一看,城牆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幾個無精打采的兵士來回走動,不由緊緊的皺起了眉頭。邁開大步上了城牆,城牆垛口後面竟有幾個兵士抱著槍,懶懶洋洋的曬著太陽打瞌睡,還有不少士卒聚在一起喝酒賭錢。讓孫承宗更是火起,只是多年的涵養功夫讓他強忍怒火,不願和這幫士卒一般見識,高聲問道︰「許智呢,去把許智叫來。」

兵士听到有人大聲說找許智才發現孫承宗,他們多數人都認得孫承宗,不由訕訕的站了起來,旁邊有些不認識孫承宗的兵士,便低聲問旁邊的人,當听到這個老者就是孫承宗後,都收起了嬉笑之色,便成了一臉敬畏的表情。幾個打瞌睡的兵士也被孫承宗的話吵醒,看到孫承宗後不由紛紛立馬起身,高高挺起了胸膛,一掃剛才的疲態。

「你們許大人呢?」

一個小頭目忙回答說︰「許大人正帶著人往這里搬運萬人敵呢,小人馬上去找大人回來。」

孫承宗點了點頭︰「讓他趕緊過來。」話落又望了望站在一旁的兵士,表情嚴肅的說︰「韃子的軍隊馬上就打過來了,憑你們現在的這種情形如何抵擋得了凶悍的韃子,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殺虜保城。」

「是,大人。」十幾個兵士一口同聲的回答。末了一個膽大的兵士小心翼翼的說了一句︰「大人,我听說雷大人已經開始收拾東西逃難,恐怕這個城要棄了吧。」

「胡說,老朽剛剛見過雷大人,雷大人哪有逃難的打算,已經籌劃好守城事宜,你們不可相信那些小道消息。韃子都是騎兵,向來注重野戰,他們攻打堅城的辦法不多,只要大家齊心協力,韃子打不破我們高陽。」

那個兵士遲疑了一下,終于鼓足了勇氣說︰「可是憑我們這不到一百人,如何守衛這麼長的城牆啊。」

「雷大人不是召集了一千多鄉勇嗎?還怕守不住城。」

那個兵士聞言張大了嘴巴,一臉的驚訝之色,良久才說︰「一千多鄉勇?現在守城的只有我們這些人了,其他人都快跑光了,沒有見到大人所說的鄉勇啊。」

孫承宗剛才上城的時候就是滿肚子的疑惑,听那個兵士一說,更覺得有點不對勁,便問道︰「許智大人沒有和你們說這個事情?」

「許大人上午還去找雷大人要兵,雷大人一句無兵可派,就把許大人給擋回來了。許大人回來還……還向我們抱怨來著。」許智可不是抱怨,而是跳腳罵娘,只是這個兵士話到嘴邊改成了抱怨。

孫承宗不由看了一眼馬三,馬三也說︰「孫大人,小人這些日子只看見雷大人往出運東西,沒有看到他募集鄉勇啊!」

「你回去一趟,將雷知縣無論如何給我找來,我倒要問問他這是怎麼回事。」

馬三大營一聲,小跑著就下城回衙去找雷之渤。孫承宗在城牆處轉了轉,命令那些兵士城牆哪些地方需要加高,哪些地方需要布置床弩等等。

過了足有兩柱香的時間,隨著一陣雜亂的腳步,許智帶著幾十個抬著幾大筐萬人敵的兵士趕回。許智是孫承宗遠房的外甥,看到剛才那些兵士散漫的樣子,本來孫承宗打算訓斥他幾句,但當看到許智滿臉的灰塵,從頭上流下的汗水將臉上的灰塵沖出了幾道溝壑,成了一張大花臉。額頭上也不知什麼時候踫破了一個小口,兀自有鮮血滲出,不由按捺下心中的火氣,用嚴厲的眼神看著許智說︰「如峰可有守城之心。」

許智堅毅的點了點頭︰「外甥自小便受大人教誨,听大人講過精忠報國的岳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的故事,不敢或忘。外甥雖不過一個小小的城門領,不敢與他兩人想比,但心意已決,與城共存亡而已。」

「好,朝聞道夕死可矣,如峰不讓古人。」

「外甥听說兄已經決意避難江南,大人,現今城中沒有走的鄉宦士紳都看著貴府呢,一旦貴府避難,其他人必將效仿,到時高陽……」

「如峰不用擔心,孫家不會有一人離開高陽,全家唯有與城共存亡耳。」孫承宗一臉堅毅。

「太好了,有大人登高一呼,高陽百姓必簞食壺漿以助王師。」

孫承宗點了點頭︰「韃子性虐,中原百姓恨之入骨,因此人心可用……」不等孫承宗說完,馬三大汗淋灕的跑了回來,遠遠的看到孫承宗大聲說︰「大人,不好了,雷之渤帶著全家都跑了。」

孫承宗聞言大怒︰「豎子敢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崇禎末年最新章節 | 逐鹿崇禎末年全文閱讀 | 逐鹿崇禎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