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十四章 阿斗與諸葛亮的雙簧計

作者 ︰ 我不是阿斗
.

第二天一早,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劉禪就听黃皓講,說那丞相府外請求接見的文武大臣數不勝數,可諸葛亮卻閉門不出。

劉禪明白,這一定是諸葛孔明故意擺出的姿態,那麼接下來只要他這個皇帝把該演的戲份演好了,想必君臣二人定下的這「瞞天過海」的計策也就該施行的差不多了。

已經是卯時三刻了,內侍送來的折子已經堆滿了書案。

折子上全是文武大臣想出的「退敵之策」,有的是號召「奮起全國之兵,與敵決一死戰」;有的路線委婉,建議對曹魏讓步;有的更是想以金錢開道,收買羌王和番王……總之,直到今天,劉禪才知道原來所謂的集思廣益是這麼回事兒,可惜這麼多的想法實在太復雜了,搞得劉禪看了半天都沒看出什麼頭緒。

過了兩個時辰,好不容易看完了全部的奏章,劉禪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地位穩定之後推廣標點符號,因為古人這字句之間沒有停頓的寫法實在是太讓人蛋疼了。

泯了口黃皓端來的參茶,劉禪揉了揉眼楮,然後手指那堆奏章,「全部留下,不用批回了。」

黃皓悄聲應喏。

「諸葛亮閉門不出,我這個當皇帝的要是什麼態度也沒有,那也實在是太反常了」想到這里,劉禪決定做一些什麼「黃皓,著人到丞相府,宣諸葛丞相入宮見駕。」

黃皓再次應諾而出。

說來有趣,一直在宮內等待的劉禪沒多久就听那內侍回報,說丞相染病不出,不能見駕。

劉禪偷笑不已,他知道諸葛亮一定是想拖延時間,既然這樣,那就再多配合一下,「黃皓,讓宮里的御醫去給丞相看一下,丞相為國鞠躬盡瘁,朕可不能虧待了他。」

黃皓月復誹不已「只怕陛下你急著討主意這才是真的吧」,當然只是想想而已,說是萬萬不敢說的。

劉禪用過午膳之後,又把那御醫詔到跟前,仔細的問了一下丞相的「病情」,那御醫吱吱唔唔了半天才說了句「丞相得的是心病」。

劉禪強忍著不讓自己笑出來,他揮手趕走了御醫,心里道,今天好歹就算過去了。明天需要加大戲碼,讓人看到,朕很著急,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一夜間,劉禪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個好覺,而蜀國的文武大臣卻徹夜難眠。

又是一天的早晨,天剛蒙蒙亮,劉禪就「急急」的讓黃門侍郎董允、諫議大夫杜瓊去丞相府「探視病情」,明眼人都知道,皇帝這是發慌了,只怕這兩位大人「討要主意是真,探視病情是假」。

這種情況下,按理說諸葛孔明應該開門接客,起碼也讓人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病了,可他老人家倒好,連門子都沒換一下,依舊是那句讓人恨的牙癢癢的「抱歉,丞相身體不適,不能見客。」

董允訝然,「丞相病了,我們更應該進去看看了,你真的就不需要替我們通報一聲?」

門子的態度倒是好得緊,「抱歉,丞相吩咐過五日之內他是絕不見客的。」

杜瓊握緊拳頭,惡狠狠的揮舞著,「五日?五日之後只怕曹魏的五路大軍都可以會師成都了。先帝白帝城托孤與丞相,而今上初登大寶,曹丕就引得五路大軍進犯我蜀國,要是應對不當,說不得蜀國就有亡國之憂,可丞相他竟然閉門不出。阿呀呀,真真是氣煞我也!」

董允搖了搖頭,他實在猜測不出諸葛亮的意圖,眼見杜瓊發飆,他急忙上前拖住同伴,附耳低語「我們身負皇命,現在事情沒辦成,趕緊回宮交待清楚才是正理兒,你在這兒發瘋,除了增加惶恐的氣氛之外又有什麼意義?」

杜瓊驀然醒轉,重重的對董允做了一個揖,他嘴里道「受教!」

中和殿內,听得董允杜瓊二人的回報,劉禪故作驚訝「什麼,你們竟然連丞相的府門都沒邁進?」

董允羞愧道「臣等辦事不力,請陛下責罰」。

倒是杜瓊梗著脖子說道「陛下,依我看,丞相不是有病,而是在裝病。」

董允慌忙扯了杜瓊一下,哪知道杜瓊竟然置若罔聞「陛下,丞相要是真的病了,就該準許我等進府探望,可現在他連我們的面兒都不願見,明擺著是推病不出」。

劉禪更「驚訝」了,「啊,不是吧,那可如何是好」。

杜瓊的眼珠轉了轉,他沉聲道「陛下,要不然我和董侍郎再去一次?」

董允面現難色,可看到劉禪希翼的目光,他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出宮的路上,董允不無埋怨的說道「杜大夫毛遂自薦,難道有什麼好主意了?」

杜瓊嘿然而笑,「我哪有什麼好主意,無非是狐假虎威而已,待會兒我們再去丞相府,我就不信那門子還不給我們通報」。

「就算是通報了,又能怎樣?」

「多少也要給我們一個準信兒」

「只有如此!」

果不其然,等到董允、杜瓊結伴來到丞相府,那門子就訕笑道「二位大人好毅力。」

杜瓊冷哼一聲,「不用嗦了,我們手里有陛下的諭旨,這次你可以讓我們進去了吧?」

事關皇命,門房不敢怠慢,把差事交給另一個門子之後他撒腿就沒了蹤影。

董允心道,這次諸葛丞相應該給面子了吧,杜瓊更是把脖子仰上了天,可沒多久,那門子就回轉了,並笑道「抱歉,兩位,丞相交待,諭旨交給我就可以了,你們二位請回吧」。

杜瓊暴怒「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董允也火了,「丞相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見客?」

那門子似乎對客人的態度早有所料,「丞相說他病體稍可,明早就可以議事了」。

終于得了個準信兒,董、杜二人憋著一肚子火,再一次把實情回報給了劉禪。

本以為暴跳如雷的場面並沒有出現,劉禪只是大大的吁了一口氣,然後輕松的說道「可以議事就好,可以議事就好,兩位愛卿勞苦功高,一會兒在宮內用過午膳再走?」

董、杜二人連連推辭,劉禪也就沒有勉強。

第四天,听到諸葛丞相可以議事的消息之後,一大早就有多名官員侯在門外,可丞相府的大門卻沒有打開。

第五日也是這樣。

蜀國上下只以為諸葛亮「江郎才盡」,想不出破解之道,這才閉門不出,卻不知道這只是諸葛亮與劉禪合演的雙簧計。

沒了主心骨的滿朝文武人心惶惶,諫議大夫杜瓊見狀只好請劉禪親自前往丞相府「探視」。

劉禪故作惶然的應了下來。

這時候早有人把朝中的動向說給了吳太後听,太後當即找到了劉禪,並對他說︰「皇帝,丞相怎麼能這個樣子?真是有負先帝,既然這樣,我應該去當面問責與他。」

劉禪大急,要是老太後去了,那事情可就鬧大了,到時候想抹和都抹和不掉,「母後,這就不用了,丞相究竟怎麼樣,阿斗一去便知。」

董允對諸葛亮頗有了解,在這幾日里,他認為諸葛亮肯定是有所圖謀,不然不會閉門這麼久,「娘娘不用親自前往,這次只要陛下去了,那就應該可以看出丞相的態度。要是怠慢了,到時候再請娘娘于太廟中問責丞相也不遲」。

吳太後點了點頭。

在出宮的路上,劉禪饒有興趣的問了一句「董侍郎,你認為丞相病的重嗎?」

劉禪問的很刁鑽,而董允回答的更是巧妙「我想丞相肯定有妙計在胸」。

問的人故意以病情相問,其實問的是諸葛亮的想法,回答的人貌似題不達意,卻已經切中要害。

兩柱香的時間過後,劉禪的車駕就來到了丞相府。

門房見了皇帝的車駕慌忙跪拜在地。

劉禪從馬車里探出頭來,「丞相在哪里?」

「小人也不知在何處,小人只得了丞相鈞旨,要我擋住百官,不許旁人入內」

劉禪在諸葛武侯府門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大步踏下車駕,獨自走進丞相府,並拒絕了他人的陪從。

循著兒時的記憶,不多久,劉禪就來到了水池邊,在印象中,諸葛亮最喜歡在水邊觀魚。

果不其然,還沒來到池塘,他就遠遠的望見一個瘦削修長的身影憑欄而立。

緩步走到那人身後,過了許久,劉禪才說道「丞相在看魚?」

諸葛亮急急回轉,嘴里道「竟是陛下來了」。

攙扶起作勢欲拜的諸葛亮,劉禪笑道「丞相的計策已經成了吧?」

諸葛亮欣然一笑,「還要多謝陛下為我多拖延了一些時日」。

劉禪搖頭,「再久的話,蜀國就真的要亂了。」

諸葛亮目光悠遠,「子龍將軍應該已經到了陽平關,有他在,曹真別想入關一步;送給孟達的手書應該也快到了。」

諸葛亮沒有提及其他,只因為其他方面與劉禪手詔里說的幾乎全都一模一樣,因而諸葛孔明也沒有再復述一遍的意思,他只是把劉禪未及完善的想法更加完善了些。

劉禪頜首,「中都護已經返回白帝城了」。

「想抵御孫吳,只有中都護」。

「那書信?」

「寫給孟達的書信,是我命人仿照中都護的筆跡寫的」。

劉禪「……」,感情造假自古皆有。

ps︰中都護李嚴與上庸的孟達關系密切,可以這樣理解,他們能夠同穿一條褲子,至于孟達為啥會叛亂,會在下文的下文中解釋。

另鄭重的求收藏!每日保底5k,俺已經很厚道了,可現在點收不成比例呀。

hao3中文網[hao123se]更新最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節 |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閱讀 |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