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丁香 第三十九章 誰家歡樂誰家愁

作者 ︰ 狂歌走馬遍天涯
.

北京城的第一場雪在人們的意料中飄然降臨。

很多人並沒有心思設想春天是否還遙遠這樣的話題,起碼維新派的諸君子的心情現在都象物外的雪一樣冰冷冷的。

這已經是皇上第二次傳出密詔了。第一次密詔是11月20日(西歷)林旭帶出來的,密詔上皇帝要求維新派諸君子妥籌良策推進變法,密詔中提到了︰「朕位且尚不能保,何況其他?」一個皇帝說出如此倉惶無奈的話,可見情勢已經到了凶險無比的地步。事實上,所謂的妥籌良策,誰都明白,到了圖窮匕首見的時候了。

而維新諸君子上下奔走了五天,局勢卻越來越惡化,良策也無從籌起。于是皇帝第二次密詔來了。這次是楊銳帶出來的。

這次的密詔中,皇帝的措辭明顯平靜了很多,竟是有那麼一絲訣別的味道。政治斗爭就是這樣殘酷無情,一步行錯便是人鬼殊途。于是皇帝讓維新派諸君子趕緊離開京城,去國外躲避。字里行間,年輕的皇帝透出的已不是九五至尊的君臨天下,而是一個絕望中的年輕人對朋友真誠的愛護。

諸君子抱頭痛哭。攤到這麼一個志同道合、情深義重的皇帝,如此淒涼的和大家訣別,讓諸君子如何忍得住悲情的淚水?

此時大家心頭升騰的是一種別樣的激情,從相互注視的眼光中,大家都看到了相似的決心——鋌而走險!

大家最後的眼光都集中到了一個人的身上——徐世昌。這是他們鋌而走險的唯一指望。

徐世昌也流了眼淚。可是他知道,此時有比流眼淚更重要的事。大家都看著他的目光他能不明白嗎?

可是這種事,他哪里敢亂說話?

康有為第一個跳出來要求袁世凱起兵勤王。隨後諸君子議論紛紛,要求袁世凱舉兵誅殺榮祿,隨後進京包圍頤和園,囚禁西太後。楊銳更是咬牙切齒要殺太後。

大家都有些詫異的看著楊銳。原本在軍機四卿中,大家以為楊銳是個假維新。這個由張之洞推薦的章京在維新諸君子中是出名的保守派,與譚嗣同矛盾尤烈,經常指責譚嗣同太過激進,禍國不淺。此次皇帝讓楊銳帶出密詔已經讓大家頗感意外,此時楊銳要殺太後的話一出口,更是讓人驚詫︰這楊銳怎麼也激進如斯了?

惟獨大家所認為的激進派譚嗣同此時卻一派平穩作風。譚嗣同反對如此鋌而走險。在他看來,局勢並未到如此刀兵相見的地步,當前外地在側,太後應該也不想大開殺戒,她應該是想通過政治方式解決問題的,皇帝可能被架空,他們也可能被罷黜,但青山尚在,事尚有可為。如今這樣鋌而走險,一旦事敗,皇帝或死或囚,他們也永無翻身之日了。

譚嗣同冷靜的分析並沒有說服大家。可是要鋌而走險,譚嗣同卻是除了袁世凱之外第二個要說服的實力派。因為譚嗣同為人豪俠,江湖上願意為他效死之人很多,據說此時在京城一旦有事,譚嗣同能聚集幾百上千的死士,這對維新派而言又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于是大家紛紛勸說譚嗣同同意舉事,穩重如劉光第者也加入了勸說行列,康有為更是以君臣大義相責。譚嗣同原本也舉棋不定,此時架不住眾人的哭柬死勸,同意了大家的計劃。

于是屋內的焦點就集中在了徐世昌的身上。徐世昌對此等大事不敢擅專,要求諸君子前往法華寺說服袁世凱。而前往的說客,自然又是非譚嗣同莫屬。譚嗣同為人豪俠,是諸君子中唯一能對軍旅之事說的上話的人,與袁世凱又交情不淺,他不去誰去呢?

譚嗣同皺著眉頭點頭應允。

為安眾人之心,康有為又出示了一封袁世凱寫給他的書信。由于維新派對袁世凱大加提拔,他的官餃從三品按察使越級升為二品候補侍郎,袁世凱感激涕零,寫信給康有為表達對維新派的效忠之意。信中袁世凱提到了要為維新黨「赴湯蹈火,亦所不辭」。

譚嗣同心中卻依舊有些不安。

「如果袁世凱知道了要他包圍頤和園拘禁太後,他還會‘赴湯蹈火,亦所不辭’嗎?」他心中暗自揣測。可是他沒說出來。眾人一片鼓舞的氛圍下,自己再說這話,又要被他們視作是推月兌之舉了……盡力而為吧!

當晚譚嗣同即招好友畢永年密議。畢永年是譚嗣同聯絡江湖死士的樞紐,此時譚嗣同把諸君子的秘議和盤托出,畢永年只听得面色雪白、隨後又是一片漲紅。

譚嗣同心中微微一笑。如此大事,當真是凶險萬分的性命之搏,舉國的命運也就在此之中,怎不讓人激動興奮甚至緊張呢?

「壯飛先生,你可是擔憂袁世凱?在我看來,此事最大的凶險便在這袁某人身上。」冷靜下來後,畢永年分析道,「一則此公是否真能死心效忠;二則……即使袁世凱效全力,以7000新建陸軍要對抗15000多甘軍,誅殺榮祿,也並非易事。此事不動則已,動則必須奇襲!」

譚嗣同面帶憂色說道︰「你說的是啊!要他沖破重重封鎖前來包圍頤和園可能是過于樂觀了,但只要他能誅殺榮祿,則我們就能勝算在握!」

言罷,他的拳頭重重的砸在桌子上。

※※※※※※※※※※※※※※※※※※

「這次縣級議會的選舉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的嘗試,你們可一定要安排好啊!」兩廣革命政府的會議室里,丁香對即將散會的中央委員們諄諄囑咐道。

這次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除劉永福、劉步蟾以外的38名中央委員全部從各地趕來到會。秋瑾在半個月前被增補為中央候補委員,也列席了這次擴大會議。

此時國民黨在兩廣和南洋總共有24萬黨員,還有婦女自強聯合會、革命青年團、農動聯合會等外圍組織數十萬成員,儼然已經是一派大黨風範。由于三巨頭黨、政、軍的分工,孫文大半年來一心一意撲在黨的建設上,黨建的成績讓丁香十分欣慰。這方面她並不在行,應該說孫文的努力她都看在眼里,為此她欣慰之余,心中對孫文也隱約有些歉疚之意。

此次基層民主選舉雖然只在5個縣開展,但其劃時代的意義卻讓所有人都不自覺的感到心中緊張和興奮。中國這樣一個千年帝王**國家如今要出現選舉了!他們一天到晚喊的民主自由、人民當家作主這些口號就要變成現實了!作為天然執政黨的國民黨上下此時感覺就象第一次參加考試的學生一樣緊張興奮。

縣級的議會主要有三方面的職權︰

一是縣級立法。由于革命政權采取中央集權式的共和制而非聯邦制,所以留給地方、尤其是縣一級的立法空間其實已經比較小,基本上以審批地方行政管理法案為主;

二是審批、監督本縣政府的財政預算,審核本縣政府的地方稅收標準及執行。當前實行國稅和地稅分開的政策,由于革命政府取消了農業稅收,地方工商業經濟還不發達,革命政權在各級政府中都貫徹「小政府」的方針(革命政權此時處于典型的「強干弱枝」狀態,中央財政充裕而地方財政偏弱),能投資于地方公用建設事業的錢還很少,所以縣級議會實際上還承擔了發起民間集資建設公用事業的職責;

三是對地方行政官員的監督。由本縣議會2/3多數通過,就可以罷免縣長及本縣任何一名行政官員。這對縣級政府官員來說是一項極嚴厲的制約。

為了讓縣議會盡可能的多代表社會各個階層的民意,選舉法案規定當選縣議員的人每個月都能得到二兩銀子的生活補貼。有錢人當然不在乎這點錢,但對社會底層而言,這就意味著縣議會里有可能會有他們的代表存在。雖然這並不能從根本上影響士紳階層為主的格局,但多少給了底層民意一定的釋放空間。

以上內容一經公布,在廣東全境掀起軒然大波,要進行選舉的五個縣固然群情激動,其他各府縣也是翹首期待。經過宣傳,大部分民眾都明白了,這議會就是老百姓選出來代表老百姓的人,有了他們,官府就不能任意欺壓老百姓了,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都要議會點了頭才算數。現在是選議會,據說以後就是縣長大人也要老百姓自己來選,這怎不讓百姓們激動興奮?

為了選舉的公正性,特意邀請了廣東德高望重的15名社會名流和2名外籍人士組成了獨立選舉委員會,對選舉進行監督、公證,並負責裁決選舉中可能出現的糾紛。

而國民黨內部則組成了由中央組織部長陳少白牽頭的選舉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此次選舉的宣傳、組織、籌備、管理等各項工作。

兩廣革命政府和那五個縣級政府也被動員起來積極籌備選舉工作。

說起來,由政府和執政黨來組織選舉,這本身也是很無奈的選擇,在目前的情況下,真正有能力組織好這樣大型選舉活動的也只有革命政府和國民黨了。中國此時還沒有完善的憲政體系,甚至在兩廣地區除了國民黨以外還沒有第二個政黨,一切就都在富有中國特色的氛圍下緊鑼密鼓的開始了。

這是一個多少有些敏感或者說尷尬的問題。因此在中央委員會內部傳達的精神上,中央高層號召國民黨全體黨員理智對待此次選舉,一切順其自然,不刻意追求本黨選舉成績,一切以保證選舉的公平公正為主要目標。

但事實上,再「不刻意追求」,國民黨在這五個縣議會的選舉中獲得大多數席位也是預料中的事。革命政權在近半年來的執政中大獲民心,與前清政權相比,民眾此時才感受到了什麼叫「自己的政府」。此時進行選舉,執政黨根本不需要來進行舞弊。

這樣的局面丁香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革命戰爭年代,一方面要宣講民主,另一方面也要保證強有力的執政以推進革命戰爭。在目前國民黨天然強勢的情況下來進行選舉,一方面讓革命政權站在了「民主」的道義制高點上,另一方面也宣傳了革命黨所倡導的民主思想,實踐了民主的運作,為建國後逐步推進民主的深入奠定了基礎。

而對于選舉的範圍,國民黨高層也經過反復考量,最後確定了先進行五個縣的議會選舉的策略。這是一種自下而上有步驟的逐漸推進民主的謹慎策略,而對全局政治生態則會產生非常正面的影響。在今後的一年之內,將會把縣級議會選舉推廣到整個兩廣地區。但省級政權和中央級政權暫時還不會引入議會制度。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沒有準備好的民主,只能是浮于表面的、或者是引發混亂的。

民主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在當前的民眾認識水準基礎上,操之過急一定是會出問題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只是在中國民主進程漫長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不管怎麼樣,總是邁出了第一步。

丁香知道這一步的分量。或許有一天人們會把她奉為民主女神,或許有一天人們會叫她「國母」(還是國父?),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只是因為某種她不知道的原因而錯踏進歷史中的一個意外。她不得不時時提醒自己這一點,以讓自己知道,作為一個「意外」,她將給民族帶來,未必一定是好的,所以,她務必要謹慎!

散會時丁香小心翼翼的避開了秋瑾有些不滿的目光。秋瑾或許是會場中唯一一個心中懷有不滿的人。因為這次選舉只允許18周歲以上的成年男子參加。

說到底,丁香並不是一個狂熱的女權主義者,而只是一個現實主義的政客。了解後世歷史的她知道,甚至到了21世紀,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也沒有完全實現。女性解放運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她的出現能加快這個進程,但肯定不是現在。

看著秋瑾,丁香想起了西蒙-波娃和她寫的《第二性》。

或許,先給她點事情做吧,讓她的荷爾蒙和腎上腺素能找到用武的地方。

于是她不再回避秋瑾的目光,而是直直的向她走去。

「璇卿,你可有興趣到革命軍里來擔任政委?」丁香問道。

秋瑾的眼里閃耀出了她意料之中的火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血丁香最新章節 | 鐵血丁香全文閱讀 | 鐵血丁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