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方 正文 第二回 卓隆揮師指徐谷 穆鵬御眾守危城

作者 ︰ 通明鑒

話說焉師陀稍作整頓,便以卓隆為前鋒,率魁魈軍團與眾兵將直奔徐谷城下。

待近得關城之時,卓隆便命魁魈推出拋車,即拋石車,裝填巨石,向城內發射。但只見塵硝滾滾,飛石亂墜,頃刻間,徐谷城已遭數番石彈侵襲。

徐谷關乃護都重城,牆高城厚,且城牆之上能四驅共駕,橫車跑馬,自是堅固非常。故其此番雖經侵襲,但除角樓,箭樓及幾處垛牆受損外,並未砸出較大缺口。

之前穆鵬于城上早已備好水袋,水囊。又以五人為一組,持唧筒[1],麻搭救火[2],因此損失不大。

幾番進攻之後,卓隆只道敵軍應有重損,于是便停止炮攻,命大軍繼續前行,讓巫蠱驅使魁魈軍團攜雲梯,木驢車,填壕車及行天橋與眾兵一道攻城,自己則于陣尾統籌指揮。

那魁魈身高力大,各派一只便能推動各攻城器具,其余則與眾兵一道進攻。且其皮肉堅厚,彪悍勇猛,即能掩護眾兵,為眾兵抵擋流失;又能以一敵百,威震敵膽。故此番攻城大軍信心滿滿,士氣高漲,一時間雷鼓震天,喊殺之聲不絕于耳,大軍浩浩蕩蕩直向徐谷城圍進……

即到城下之時,突然,只听一聲巨響,無數巨石,炎彈及毒煙毬[3]從城內飛出,接踵而至,如暴雨急墜,驟雨傾盆,將攻城大軍攔腰切斷。

這毒煙毬易燃易爆,內含劇毒,拋至敵陣,中毒的兵眾隨即頭暈眼花,淚流不止,口鼻噴血而死。

而那炎彈也不同一般,落地即爆,內濺污油,觸火即燃,引火不絕,不銷數時,便燒得中路兵眾,皮開肉綻,焦頭爛額,嚎聲四起,相燃踐踏致死者無數……

此時,那前部魁魈軍團與眾兵已至城下,見後路被斷,心中甚是慌亂。突然,城頭箭雨直下,數支巨矢迎面而來。無數魁魈趕忙上前,以身相擋。怎知那巨矢力道奇大,

直入魁魈堅皮厚肉之內。稍許,矢內便燃起火焰,將魁魈引燃,燒得那群魁魈又驚又痛,四下亂竄,將無數戎環兵眾踩為肉餅。攻城戰具孤置城下,無人相護,盡被中禹守軍以火箭,燕尾炬燒毀……

卓隆在陣尾見攻城大軍前路,中路此刻潰亂成一團,自然十分焦急,便要拍馬上前,重整人馬。只听得眾將勸道︰「敵軍火石,強弩甚是厲害,大人敗則全軍潰,為防萬一,大人切不可再往前去,且在此地傳令三軍,重整旗鼓為佳!」

卓隆自覺有理,便道︰「好吧!我且暫在此處。此處距城甚遠,眾位權且放心!來人!傳令……」

話音未落,只听得數身巨響,無數炎彈已至身前,將卓隆等人當場擊斃!如此一來,主將命隕,軍心大亂,戎環大軍頃刻即潰……

那卓隆本已勝券在握,此番大敗,甚是突然。且中禹火石,弓弩射程與威力一夜之間,突然劇增,既能以弩矢力穿魁魈,又能拋炎彈遠射敵將,著實讓人費解……

原來自開戰以來,穆鵬便一直整軍備戰,修關築防。並向朝廷稟報兵情,以求援助。

忽一日,有一巧匠求見,自稱陳旋。穆鵬聞之大喜,這陳旋乃是其少時摯友,素有高志,後入偃師派,習「木甲術」,與師隱居伯夷。此番故人相見,穆鵬自是又驚又喜,加之陳旋身懷絕技,此番到來,頓感如虎添翼!

這偃師派相傳為遠古奇人偃師所創,其手法精巧,工藝神奇,所創「木甲術」曾令晚其六百余年的墨家和公輸家「機關術」[4]自嘆不如。正所謂「木甲一出,莫道機關!」

因其術過于復雜玄妙,常人難以學成,故所得留傳之術不過偃師之皮毛。此派現居伯儀,有一支系駐于中禹,門徒甚眾,陳旋便是此支系中人。

其派名為偃師,內含二意,其一為表達本派弟子對祖師爺偃師[5]之敬仰;其二則是表明本派是以「以奇技止攻戰,為百姓守太平」為宗旨,以「放馬華陽,兵車入庫,息兵偃師,天下再無攻伐」為己志!此番北境遭侵之際,陳旋正于北海采石尋礦,見徐谷關勢危,便渡河南下相助守關。

那陳旋被收用之後,便加緊制造守城戰具,因時間緊迫,敵軍即到,陳旋之能不得盡展,只得改造升級現有兵器,制造建速快,威力較大的八臂床子弩及陷陣霹靂車,並用清油裝配弓失彈藥。此「清油」乃偃師派秘寶,其入水即融,能化水為油,且燃點很低,易于引燃。

那陷陣霹靂車乃是以拋石車[6]改裝,無論瞄準精度及極限射程皆遠遠勝于一般拋石車,車軸上有射程設置,能較為精確地控制拋射距離,且拆卸方便,車身輕巧,易于移動。

與車相配的為「炎油彈」,此彈外裹易燃易爆之堅殼,內置清油,墜落之時,彈身四射,清油四濺,能引火助燃。敵人即使躲過彈擊,也難躲過火攻,威力遠勝一般炎彈。卓隆正是為其所殺。

而八臂床子弩則是在普通床子弩[7]上改造而成,因其外形頗似百足蜈蚣,故又稱「蜈蚣弩」。普通床子弩雖然威力巨大,但只是三弓合力射出一箭,不能穿透魁魈。而八臂床子弩則是八弩共駕,力道巨大,故能直入魁魈皮肉。且普通床子弩往往要幾十人轉動輪軸才可拉開,以絞機開動,以錘敲扳機而射出箭矢。而八臂床子弩則只需三四人即可操作,裝填速度也快上許多。弩上制有準心,近距離可瞄準目標進行射殺,精度很高。

除一般箭頭為鏟形與圓形鐵球的弩箭外,陳旋特制「熔矢」與其相配,此失不同一般箭矢,分為2段,各內置火鐮。後段前端插于前段之內,當前段射中目標時,後段便因慣性繼續向前,此刻前後2段的火鐮相擊,點燃矢內清油,且箭頭之上有細孔,與矢身相通,箭射中目標停止時,矢身後端因慣性繼續前進,由此前推,使清油注入目標體內,與血液相融。故魁魈中矢之時能將其燒殺。

敵軍來到之前,穆鵬便已差人量好車弩弓失的攻擊距離。將遠距,中距,近距射程一一用壘石,樹木作為標記。城頭之上便可看見敵軍進入那段射程。

戰時,穆鵬又將八臂床子弩與陷陣霹靂車分為幾隊,開始先按兵不動,等敵軍拋石車急攻之後,趁其大軍前行,不便炮攻之際,令全軍出擊。

待敵軍靠近城關之時,先用陷陣霹靂車拋出炎油彈射殺其中路人馬。將敵軍從中間截斷,使其首尾不能相顧,並斷絕前軍退路。再以弓箭及八臂床子弩集中射殺此時孤立的前軍。之前,穆鵬已從2千敗逃而回的殘兵口中知道了魁魈的厲害,故此番特以熔矢破魁魈,以火箭燒毀攻城戰具,清除攻城最大威脅,消弱敵軍斗志。

同時,令其他幾隊陷陣霹靂車集中火力,擊殺敵方後軍,以求除敵魁首,瓦解敵軍。

最終,不出穆鵬所料,此戰戎環損兵數萬,大敗而歸。

焉師陀聞卓隆戰死,自是又驚又悲,驚得是中禹勢孤卻奇勝,悲的是愛將兵多卻身死,遂命全軍于距徐谷關20里處安營扎寨,以求從長計議,再謀敵城。

(備注︰

1唧筒︰古代城防滅火工具,原理同水槍,火勢大的時候,水不易接近火源時使用,將水壓出筒外滅火。

2麻搭︰古代城防滅火工具,形如拖把,遇上油性的燃燒物,不宜用水滅火時使用,其桿長八尺,使用時沾泥漿來滅火。

3毒煙毬︰古代毒氣彈,內含諸多易燃易爆物及毒藥,如︰硫黃、木炭末、焰硝以及狼毒、芭豆、砒霜等。使用時不僅可以炸傷敵人,還可使敵人中毒。

4機關術︰我國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由春秋時代的著名的先賢墨子和魯班共同創造。

《墨子•公輸》、《墨子•魯問》、《墨子•經上》及《四庫全書》、《四部叢刊》等古文獻中都有關于機關術的記載。

《墨子•魯問》中有載︰魯班削竹成鵲,能夠飛在天上,三日不下;

據《論衡•自紀•儒增》中所說,魯班曾制作出設有機關的木車馬和木人御者,可載其母。

《鴻書》中曾記載魯班制作木鳶以窺宋城的事情;

而另一位機關高手-墨家祖師墨翟也是相當厲害,相傳其能制木為鳶,行空三日不落;亦能造機關閣,以機旋驅使,能行走移動。

《墨子》中也記載了很多機關術,有大量運用在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之中的機關工具和設施,以及許多攻城器械和很有威力的戰具等。

5偃師︰古代木甲術奇人。

《列子.湯問》有載︰

周穆王西巡于昆侖狩獵,回途在巴蜀地域遇一奇匠,名曰偃師。他獻給周穆王一個偶人,其一進一退,昂首低頭,與真人盡同。掰弄下巴,能合律而歌,驅動手臂,則可應節而舞,千變萬化,皆恰到好處,與真人無異,沒有不適之處!

周穆王驚嘆不已,以為其乃真人,後經偃師解說,才知其為木甲術所造之偶人。周穆王覺得奇妙,就讓寵姬,妻妾一起觀賞。舞蹈結束時,偶人竟向朝王之侍妾拋媚眼,勾引美人。穆王大怒,以為偃師騙他,那偶人必是真人,要將偃師當場處決。

偃師為了證明自身清白,便將木甲人當場拆解。周穆王一看,其乃是以木頭、皮甲、膠漆等材料制作而成,不論是肝、膽、心、肺、脾、腎、腸、胃、筋骨、支節、皮毛、齒發等,全是人工制造。

接著,偃師又把這些部件重新拼好,那偶人又恢復如初,活蹦亂跳,栩栩如生。

穆王試著破壞其心髒,則偶人口不能言,破壞其肝髒,則目不能視,破壞他的腎髒,則足不能行,穆王心悅誠服,稱贊偃師奇技猶似天人。

魯班能造雲梯,墨翟能造飛鸞,二人都是當時機關術的高手,都以為自身技藝已至最高境界。墨門弟子禽滑厘將其所聞偃師之事告之二人,二人皆嘆偃師之技奇巧。遂慚愧非常,終身不敢妄道「機關」之事……

其原文為︰「周穆王西巡狩道,有獻工人名偃師。偃師所造倡者,趣步俯仰,頷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伎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欲殺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發,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悅而嘆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詔貳車載之以歸。夫班輸之雲梯,墨翟之飛鳶,自謂能之極也。弟子東門賈禽滑厘聞偃師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終身不敢語藝……」

6拋石車︰炮車,古代遠程武器,主要用于攻守城,也用于野戰。可裝填巨石,拋射敵軍。攻城時用于破壞城牆,砸出缺口,威力巨大,但機動性差。

7床子弩︰古代遠程兵器。由幾張弓合力將一支箭射出,力道威猛,但裝填費時,發射效率低。一般要要幾十人轉動輪軸才能拉開,射程為當時弓弩兵器中的翹楚。常用箭頭一般為鏟形,還有一種是圓形鐵球,無刃,射出後呈拋物線,靠垂直打擊擊殺目標。

在宋遼澶淵之戰時,曾經成功射殺遼軍名將蕭撻攬,使宋軍士氣大漲。

在宋金和尚原之戰中,南宋與岳飛齊名的名將吳玠、吳璘兄弟曾率部使用床子弩,輪番射擊,號為「駐隊矢」,大破金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方最新章節 | 洪方全文閱讀 | 洪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