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主(上)

作者 ︰ 乾坤不動

脩則與賀達不同,賀達是勇將,而脩則是智勇雙全。三千吳軍皆是脩則從海外募集訓練的精兵,戰力強橫無比。雖然兵器鎧甲上不如魏軍,可在力量和敏捷方面卻略在大部分魏軍之上。建業方面分兵數路,留守的兵力仍舊是不少,但對于這支突然出現的吳軍顯得防備不足。

脩則引兵沖殺一番,見建業城中的魏軍源源不絕的殺出,便引軍撤走。魏軍倒是想追,只是脩則計算的十分精細,攻擊的是最外圍的部分魏軍,而吳軍的實力又恰好可以在短時間擊潰這支魏軍,從而使得自身月兌離戰場變得容易無比。魏軍想追相距甚遠,跑出二十余里之後便沒了吳軍的影子。

看吳軍的去向乃是往西方而去,王基當機立斷派出了萬人的救援隊伍。西方的魏軍面臨柴桑方面吳軍的推進,雖然兵力和兵科都佔據優勢,但脩則這只人馬奸猾非常,難保對戰局造成怎樣的意外。

熟料魏軍追出後不久,脩則帶著兩千余人不只從何處又鑽了出來,在建業城外呼喊而過,堂而皇之的殺奔吳郡方向!王基聞訊趕到城頭時只能看到吳軍的背影,頓時氣得目瞪口呆!建業附近的大小道路都布置了人馬哨探把守,這支吳軍不過數千人卻可以來去從容,如入平地,這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建業附近有魏軍疏忽的小路供吳軍偷襲回轉,二是這支吳軍的智力和戰斗力都遠超一般的魏軍,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阻力。而王基的判斷是這支吳軍二者兼而有之,因此才能在自己大軍的眼皮底下如此猖獗。

不過這樣也沒有什麼關系,建業的魏軍又是分出一支人馬追了過去,這支不是步兵而是城中僅存七千鐵騎中的四千人,領兵的將領赫然是王基的親信大將曾沖!追趕不是目的,目的是釘死這支吳軍,兩條腿怎麼跑終究是跑不過四條腿,況且吳軍連續作戰奔襲體力必然有所損耗才是。

果如王基所料,脩則帶著二千多吳軍專門走水路,在河岸溪流疾奔而過。魏軍戍守在附近的都只是小隊人馬,別說不是對手,看到吳軍的規模便是不敢應戰和攔截。因此脩則這一路吳軍行動迅速有些神出鬼沒的意思。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脩則的武運似乎走到了盡頭,魏騎緊追不舍,但就是追不上吳軍。追不上往往讓人興奮,讓人使出全力試圖擺月兌,可追上不上也是絕望,是敵騎掌控大局的絕望!

曾沖的魏騎有足夠的能力追上這支吳軍,但卻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將其一網打盡!吳軍奔跑的速度和狀態來看,顯然是留有余力的,曾沖的意思很簡單,跟在後面消耗吳人的體力和斗志。四千鐵騎殺上來的後果,吳軍必然是全軍覆沒。跟著後面不僅是消耗吳軍的體力,更是壓迫吳人的心理。脩則很清楚魏騎的打算,可並不打算放棄,一旦放棄那麼賀達等人的犧牲便毫無意義,一旦放棄部署的計劃便無法實施,這個時候沒有什麼不能拼,沒有什麼不能舍棄,卻有一種信念永不放棄!

吳軍突然加速,而且是改變了行進的方向。後面的魏騎見了略感奇怪,也是略感興奮!逼迫施壓的戰術終于奏效,吳軍無論跑向哪里都跑不出鐵騎的追殺!除非他們能上天入地!吳軍自然不能上天入地,但卻可以入水。

水路,讓騎兵怎麼追蹤?

從各地聚集而來的江東水師殘部帶著戰船和木筏如約而至,看著吳軍被魏騎追擊一個個都是張弓拉弩準備就緒。看著遠方河面上大大小小的吳國戰船,曾沖得意的臉色終于變得無比陰沉。長久以來魏人都認為吳國的水軍已經不成氣候,歷次的交戰中吳國的水軍更是不見蹤影。想不到這忽視的因素竟然成為了眼前吳軍的救星,吳軍特意跑到這里顯然是為了登船,那麼脩則從始至終的行為都是在演戲,都是有目的行為,這比突然出現的江東水軍更加可怕!

數千張強弓硬弩應聲而發,怒矢好似天外流星般不斷射下!魏騎遭逢箭雨襲擊,損傷不小,曾沖手握長矛迎箭向前帶著魏騎全力奔馳!翻騰的大地不斷顫抖,渾厚的馬蹄聲更是震動了河水。脩則和兩千多吳軍很快便有數百人被魏騎追上刺殺!不斷的被追上,不斷的倒地,終于到達了岸邊。

去勢未停,千余吳軍奔入水中,戰船和木筏上的水軍急忙撈起同伴,同時船隊緩緩的離開河岸向遠方駛去。曾沖看看身後的騎兵赫然折損了六七百人,心中暗恨,看了看吳國水軍的方向,暗道一聲不好,急忙使人去通報王基,而自己帶著騎兵繞道奔著吳郡而去。久經沙場的曾沖至此可以肯定,吳人各地人馬齊發並非是魯莽而行,而是有人暗中統一籌劃布置的戰術,其目的乃是奪取建業東方,會稽北方的大郡——吳郡!

吳將的戰略意圖暴露,可局勢已然形成,計劃可謂成功了大半。建業的魏軍主力分兵四處,就算洞悉了吳人的算盤也是沒有余力支援吳郡,而外出四地的魏軍一時更是難以趕到吳郡支援。建業誠然留有重兵,但是這個時候,王基敢減弱建業的兵力繼續支援吳郡麼?就不怕這是個圈套?

國都已破,君主已亡,余下的吳將自有打算。尚存的各郡不是離著魏軍近,就是被蜀人盯著沒有什麼可休養生息的所在。會稽的東方和南方都是大海,又是偏于一隅為現存各郡之中最適合休養生息的地點了。進可攻,退可守,雖只有一郡之地可有漁鹽之利也算是富庶。若是保境安民,這一郡之地足矣;若想收復失地,抗擊魏人那麼僅憑一郡的力量還是不夠的。

吳郡是一個很好的對象,佔領了吳郡和會稽連為一體,可謂是三面環海。江東水路一直被魏軍控制,可造船技術和船工等卻從沒有斷檔。私底下吳人還是一直很努力的打造戰船,不敢放到外面被魏軍察覺,只好尋找隱秘的所在,而會稽郡東南方的大海就是打造新式戰船,重振江東水軍威風的最好所在!

經過兩年的研究和制造,吳人已然有了超過百艘的新式戰船,這數量還不能和魏人一較高下,但執行這次的接應任務還是綽綽有余。朱異等人相信,在攻取了吳郡之後,這些在海上可以乘風破浪的大船足以保障兩郡水路不受魏人騷擾,而陸路方面有朱異這一等一的大將坐鎮,一時也可與魏人抗衡!

這一系列的行動由于大都在會稽境內,因此蜀人同樣是未得消息,更不用說魏人了。此時的建業西方百里之外,陸地上吳軍和魏軍拼死作戰,水面上更是矢石亂飛,魏國水軍力戰蜀漢水師!有了蜀漢水軍的支援,吳軍更加勇猛!而蜀軍大量的運輸船抵達,更是在吳軍後方聚集了三萬余的兵力,開始大舉壓上作為吳軍的後援。

魏軍見形勢不妙仍舊是不肯退卻,分出的各路人馬相信不久之後就會先後來援,況且眼前的吳人殘部是非殲滅不可。以往魏人懼怕蜀軍先進的斗具,眼下魏人自忖鎧甲刀鋒不差蜀人,更是攜帶報復的心里奮勇殺上!

水上的主角是蜀人和魏人;陸地上更是二國旗鼓相當,被夾在中間的吳軍在大規模的傷亡後只能作為輔佐戰力,甚至需要蜀軍的支援才能勉強作戰,吳將吾彥,陸濤先後傷重被蜀人救下,越來越多的吳軍也是因為種種原因下了戰場。見到角色轉化完畢,蜀人終于拿出了殺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