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一百一十六章 烽煙再起(下)

作者 ︰ 乾坤不動

蜀漢開始退兵魏人也是如此,異族入侵不同于以往,佔據州郡,截斷交通要路,圍點打援,攻其不備,每一招,每一個布局都是漢人的謀略,或者近似于漢人的思維。背後的推手究竟是什麼角色蜀漢和曹魏一時都不知曉,可其厲害早已深深的領教了。

若是以往般的掠之即退的戰術和習性,曹魏于蜀漢拼著邊關元氣大傷也不會退兵的。畢竟的江南的利益比起邊關小小的損失,孰輕孰重都掂量的出來——而且就算退兵回到國內,異族早就撤走了,可謂于事無補。然而眼下的異族佔據州郡,一步步的深入兩國,其目的和威脅系數陡然而增,讓人不得不抽兵回防。

兩國人馬各自退卻,吳軍只是象征性的追擊罷了。對于江東來說,經歷這幾乎亡國的一戰可謂元氣大傷,而和曹魏或是蜀漢再沒有了和談的可能。原本左右逢源,斡旋于蜀魏之間的東吳自此立場終于是不再搖擺,也沒了搖擺的余地。

這是國仇,更是家恨!

江東的吳郡和建業外圍依舊在魏人掌握之中,而交州和三吳的路途早被蜀軍切斷。沒了荊州,單憑殘破的三吳之地,吳人一時也沒有多少反擊的力量。畢竟就算是仍舊屬于江東的領地之內,大大小小興兵為賊的也不下數十處。而且久違的老對手山越人聲勢浩大,讓人難以心安。

連番大戰,江東大地處處戰火,百姓四處避難或是為人魚肉,農業生產近乎荒廢。雖然只是短短數月的功夫,對于吳國也是難以承受的損失。國家頻臨亡國,大家要做的就是集合所有力量抵御外敵,什麼都可以拿來支持軍隊,持續戰事。可到了相對和平的時期,要面臨的不僅僅是恢復生產,還有之前對國力嚴重的透支。

朝不保夕的時候考慮的是如何多撐些時候,滅國之危一解一大堆問題撲面而來,吳國君臣勞心勞神比戰時還要繁忙數倍!政務自然有相關的大臣們各自操勞,軍事上依舊是不可放松。交州還在蜀軍的包圍之中,而吳郡也隔斷了會稽和建業的聯系,就是建業的外圍還有魏軍固守不出。

魏軍也好蜀軍也好,都只是撤回了部分的兵力,擺出的態勢放佛在告訴吳人,等我打退了異族,還會回來。

這是決不允許的,吳人感到憤怒同時也是欣喜。同樣的作戰,要面臨的敵軍少了一半還多,這大大增加了己方的勝率。可虞汜卻似困苦不已,對方采取攻勢倒好擊破,蜀漢和曹魏留下的部隊都是守勢,事情便不好辦了。憑借東吳現存的戰力守御還是沒問題的,做攻堅戰還是困難了些。

此時軍民情緒高漲,也容不得虞汜猶豫太久,更不會容許朝廷的兵馬有什麼畏縮的舉動。人心可用比失掉民心要好得多,江東已然失去了太多,這終于孫氏統治的軍民之心實在是不能再有閃失,不能負了眾人的期望。

于是虞汜以周處為平東將軍,引兵三萬討伐吳郡,同時傳信給會稽的朱異和鐘離牧配合周處夾擊吳郡的魏軍,務必重奪吳郡把曹魏趕回江北。

另一方面大將薛瑩,張悌引兩萬吳軍進入柴桑與陶睿,吾彥聯軍一方面加強守備,一方面嘗試通過湘水打通與交州的聯系。而虞汜本人留下諸葛靚守衛建業,自己聯系外圍的陸抗,陸喜反攻建業外圍的魏軍。

三路吳軍各有所圖,光復以往的吳國地盤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只要聯通各處,吳國依舊可以有所作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吳國好似蛟龍一般只傷未死?

可惜天不遂人願,吳軍還沒有開始行動,交州方面的消息傳了過來,蜀軍大將諸葛瞻,羊祜已然佔據了整個交州!

原來退兵的旨意傳到交州的蜀軍營中時,正是蜀軍和吳軍對峙對日不分勝負之時。皇上既然有聖旨到,諸葛瞻和羊祜也只好引兵開始撤軍。交州大半土地都在蜀軍的掌控之中,這分兵守衛一事讓諸葛瞻和羊祜十分的頭疼。地廣人稀,留重兵守回援兵力便十分有限,留兵少了又難以互相支援。

想完全守住交州的大半土地並不現實,諸葛瞻與羊祜密議一番便有目的的開始逐步放棄已佔領的城池。吳軍方面交州督劉俊和復職的大將軍丁奉初時並不相信蜀軍是真的撤退。畢竟交州信息阻塞,就算外界的信息進入交州也需要很長的時日才行。蜀人無緣無故的退兵實在是不可思議。

因此吳軍小心翼翼的多方打探和試探,終于是相信蜀軍撤走了。此劉俊非是江東北伐時陣亡的那位,只是同名罷了。見到蜀軍真的撤走,劉俊和丁奉都是又驚又喜,佔領了幾處城池後才知曉異族大肆入侵蜀魏兩國的消息。

「天不亡江東!」丁奉萬分感慨的嘆道,白髯飄散無比的激動。劉俊在一旁更是難以自禁的哽咽起來。交州的吳軍只有兩萬余人,早已經是疲乏不堪,這個時候有這麼個好消息不是那可不是「天不亡江東」了,而是「天佑江東」!

于是丁奉和劉俊兵分兩路開始收復失地,這些城池的蜀軍早帶著糧草輜重跑個干淨,只要數百吳軍入城便算是佔領。吳軍斗志昂揚的拖著疲憊之身開始搶城,忙的不亦樂乎。交州的百姓自然是不喜歡蜀漢的統治,見到自家兵丁回來也都是欣慰。

就在交州大地一片歡騰喜悅之時,噩耗突現!吳國大將軍丁奉帶著兩千吳軍剛剛佔據了一座城池,隨機便遭到了蜀軍的圍攻!這批蜀軍好似幽靈般的在夜晚襲城,別說吳軍沒有防備,就是有所準備也絕對守不住兩萬蜀軍的猛攻!當夜城池便被蜀軍攻破,大將軍丁奉突圍不成落馬被俘。蜀將諸葛瞻連番招攬不成,被丁奉破口大罵,至死未曾停口。

而交州刺史劉俊的遭遇更是悲慘,蜀人把軍隊分為十余路開始反攻。吳軍兵力分散,又沒有戒備,處于極度興奮的吳軍毫無防範的被蜀軍連續擊破。有的在城中,有的在路途上,均是損傷慘重,傷亡無數。劉俊集合殘兵兩千余人向逃回自家領地,卻被蜀漢的蠻兵漫山遍野的截殺追趕。

蜀漢的這些蠻兵都是久居山中,走慣了險峻之路。如今放開到千余人一隊,大肆的奔走襲殺正是發揮了蠻兵的特長。劉俊帶著吳兵被連番截殺,最終被蠻兵亂斧劈殺,砍為肉泥。

前後不過半月的功夫,諸葛瞻和羊祜以退為進,逆旨而行竟然一舉掃清了交州境內的吳兵,佔據了整個交州。這消息讓江東君臣驚恐萬分,讓遠方的劉禪欣慰不已。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諸葛瞻和羊祜利用時勢來迷惑吳軍,從而一舉克敵,用兵到了這般的境地實在不需要劉禪這個皇帝操什麼心了。交州若是兩下對峙的局面,蜀漢留守的兵力必然要多,可完全佔領了之後只需要留下鎮守的兵力便可。

有荊州作為交州的前線,交州的兵力只需要足夠留守就可。時間久了交州便可以稱為南中那樣的大後方,即可提供兵力,又可提供物資,這對于蜀漢立足荊州保持對江東的壓力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不借助川中的力量,只需要荊州和交州本地的人力物力便足以使東方無憂,這簡直是天大的美事。

諸葛瞻奉命留守交州,相信憑借諸葛瞻治理南中地區的經驗,在交州一定可以大展拳腳。而羊祜則官升鎮東將軍和範長生,範恩一起鎮守荊州。

當年羊祜投降蜀漢時曾經言明終生不和魏國為敵,而劉禪把羊祜如此的提拔和安排到荊州這個四戰之地,其用心可謂深遠。羊祜本人倒是沒有什麼反應,範長生和範恩卻不能沒有顧忌。陛下沒有明示,二人不敢裝不知道,于是把東方的防務盡數交給了羊祜,而範長生和範恩則負責北方的事情。

交州之失不僅讓江東君臣震驚,更是讓剛剛打好的算盤落到了空出。有交州在南方牽著荊州,再從柴桑等地大肆發兵攻打荊州才有勝算。如今交州和荊州連成鐵板一塊,正面的攻伐以現今江東的兵力實在是沒什麼勝算,更何況還是在兵分三路的前提下。

默然半晌,孫亮佛袖而去。被蜀漢和曹魏壓著欺負了許久,好不容易等到有松口氣的時候,卻又是這番打擊。耐性早被磨沒的年輕皇帝心情惡劣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荊州好似一座大山隔在吳國和蜀漢之間,攻不下荊州,江東對于蜀漢根本是無計可施。

不要忘了,江東水軍早已名存實亡,而蜀漢憑借強大的水軍就足以讓江東單方面的攻擊無功而返了。

一番計議之下,虞汜便將原本安排攻打荊州支援交州的兵力用在了平復各處內亂之上,同時依照原來的計劃升帳點將準備開始進攻屯駐在建業外圍的魏國宿將王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