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入漢 第一百一十六章 烽煙再起(上)

作者 ︰ 乾坤不動

異族蠢蠢欲動成為了蜀魏兩國潛在的危機,蜀人得到了消息,魏人也听到了風聲。異族反抗曹魏的情緒高漲,曹魏強勢威懾異族幾十年的時間可不是白過的。在異族之間早已潛伏了一些死忠于魏國的家伙,心甘情願的給曹魏做眼線,做探子。

各個族群部落的首領紛紛聚集在一起往來不斷,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司馬望和鐘會早就看在眼里,只是礙于形勢只得靜觀其變,不敢冒然的做出什麼動作來刺激異族。畢竟天下的焦點在于長江以南,塞北的異族做的再過格,只要等到魏國抽回南方的兵力,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難堪一擊罷了。出于此類考慮,鐘會還有余力發兵逼近河內和函谷關對蜀軍施加壓力。

鐘會不以為意是因為防範北方異族的任務主要是由司馬望負責。北方負責守衛的邊卒原本是精銳無比的。經過和蜀軍在雍涼乃至三輔洛陽一帶反復的爭奪作戰,北方的邊卒幾乎抽調了七成。隨著時間不斷推移,邊卒的數量在逐漸恢復,然而老兵還是剩下的那三成,余下的都是新兵娃子。再龐大的預備役也無法保證連年大戰所需的兵員,這些上來的新兵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戰斗經驗的。就算是司馬望帶到北方的近八萬魏軍,其中也只有兩萬人是具備戰斗經驗的老兵。

換句話說司馬望手中軍隊的戰斗力是要打很大折扣的,看似兵力雄厚,而實際上還不如鐘會的並州軍和洛陽軍。對抗蜀漢可不能馬虎敷衍,異族不清楚曹魏的實力,可蜀漢卻是擁有先進斗具的國家。魏國的精銳部隊除了司馬昭直屬和進入江南地區之外,其余的便都在鐘會手中。魏國皇帝曹奐身處的許昌,也不過是兩萬多新兵拱衛而已,老兵的數量都不到三千人。

如此形勢下司馬望是萬分的小心謹慎,不斷的派遣暗樁打探消息。可沒想到的是,異族首領們聚在一起的時間和次數越來越多,魏軍方面的暗樁和密探卻是越來越少。倒不是聯系不上,只是消息送了過去便遲遲沒有回音。這些單線聯系的暗樁都是各族的人物,通過其他眼線回報人並沒有出什麼意外,這便奇怪了。

司馬望終于是坐不住了,交代一些還听候魏國調動的暗樁和眼線有所行動,來探明究竟。若是不動還好,這一動反倒是驚動了大量的異族,暗樁和探子什麼結果不清楚,但異族的反應很是激烈。近二十萬的異族步騎兵分數路浩浩蕩蕩的開赴各個戰場,叩擊曹魏在塞北的各個邊關。

曹魏派遣刺客暗殺各族首領,這是**果的挑釁,更是宵小所為,交出司馬望,否則便踏平魏國!

人家出師有名,這完全是司馬望送給對方的大禮。將近二十萬人聚集在一起商量了這麼久,也就是等待這麼個機會罷了。異族和漢人打了這麼久的交道,學到的可不只是這些。單是這份忍忍和布局,就足以讓魏國感到震驚和詫異。

就算派人殺你們首領,你們就敢南下入侵魏國?放到以往給十個膽子也是沒有哪個部族敢做的,如今不過是看到魏國兵力集中在南方,北方空虛罷了。原本打得就是這個算盤,如今倒說是魏國的不是,這份兒算計還真讓有些毛骨悚然的意思。

有勇無謀的少數民族突然變成了深謀遠慮,這其中有什麼變故,目前還是不得而知的。

異族提前發動了戰爭,很快就派遣使者通知了蜀漢大將軍姜維。我們提出的條件不會變,若是蜀漢願意協助異族一同作戰,那麼大家是朋友,蜀漢願意看熱鬧大家也還算是朋友,可蜀漢若是針對異族有所行動,那麼就不再是朋友了。

這番話說的差點沒把姜維鼻子氣歪,縱橫疆場幾十年,司馬昭鄧艾之輩都不敢如此托大,現在倒是小小的異族口氣如此猖狂。生氣是生氣,但姜維何許人物?異族的一舉一動都與以往迥然不同,必然是族中有高人坐鎮。于是安撫了異族使者一番,送了許多金銀禮物便打發走了。

戰或不戰,要看曹魏和異族的戰況才好下手。

匈奴五部曾經作為曹魏北方的守軍來抵御塞北異族,對于曹魏的邊防設置是再熟悉不過了。由匈奴五部作為向導,魏軍一時被異族軍隊處處壓制。雙方開戰沒有五天的功夫,其中一支異族軍隊已經切入到並州深處,硬生生的切斷了並州軍團與其他魏軍的聯系,鐘會本人也被困在其中。

並州作為魏國北方防線的側翼突然被攻破,司馬望精心布置的防線形同虛設一般。異族步騎從肋部殺入河北之地,大肆的劫掠和攻佔城鎮。魏軍本就是兵力不足,戰力不足,現在後方被異族掏了個空,正面又是有異族軍隊強勢壓境,頓時陷入了月復背受敵的態勢。

換做正統的北方邊卒司馬望還有心思和異族一較高下,可手下的這些兵士能用的實在是不多。依據城池打個防御戰還能派上用場,拉出去和異族野戰簡直和送死無異。防線徹底的崩潰,司馬望帶著精兵死死守住交通要道,而新兵們都送去鎮守各個重要的郡縣。同時河北乃至遼東各城郡的縣兵也被調動起來,投入戰斗之中。

平時魏軍倚仗鐵騎縱橫馳騁時感到十分的暢快,如今整個河北四處都是異族的騎兵縱橫馳騁,讓魏軍趕到無比的憋悶。騎兵不比步兵,不用說騎士的馬術,單是戰馬一項就限制住了騎兵的儲備和發展。常年的征戰大肆消耗了魏國鐵騎的數量。魏國朝廷一直在想方設法的努力補充騎兵數量,可速度卻是慢的可憐。

沒有足夠的騎兵加上新兵太多,曹魏在野戰上根本擋不住異族軍隊。越來越多的城郡被攻陷,距離異族發兵還不過半個月的光景而已。求救的消息早就傳去新野,可魏兵都在江南,各州的兵力人口財力物力都運往江南,就算司馬昭有抽調兵力的決心,也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行。更何況還有蜀漢皇帝劉禪以及大將軍姜維虎視眈眈,靜靜的觀看魏國的反應。

看了不到半個月,劉禪和姜維也坐不住了。塞北的異族大肆入侵,西域的異族也沒閑著和蜀漢屯駐在邊關的廖化,霍弋兩支人馬開始了正面的沖突。塞北異族不到半個月的光景,攻破的城池虜獲的人口糧食實在是太多了,不僅讓人眼紅,更讓人心動。曹魏都如此的不堪一擊,那麼蜀漢有什麼可怕的?要知道不久之前蜀漢的十萬大軍深入西域最終是損兵折將而歸啊。

比起曹魏來說蜀漢在邊關的軍隊戰斗力要強悍許多,這是曹魏不具備的優勢,可也有曹魏慶幸的弊端。蜀軍奮力和異族交戰,原本臣服蜀漢的那些鮮卑族和羌族都是有了活動的心思,甚至有一些部族早就和西域的異族有所勾結。

曹魏幾十年的耳目和探子都無濟于事,呼雷闕滲透漢人有一手,可在異族間的滲透力和控制力恐怕還不如曹魏。這也是蜀漢措不及防的一個因素之一,引以為傲的情報系統事先沒有任何的反應,只能是無奈了。

忠于蜀漢的鮮卑族首領禿發壽闐首遭其難,被族中的悍將在夜晚暗殺,而禿發一族更是被屠戮殆盡一個不留。新上任的鮮卑族長,伙同其他部族開始乘虛攻打雍涼二州防御力薄弱的城池,更派出了兵力去騷擾廖化和霍弋的後方。

老將廖化正自和異族血戰,不想後軍突然被鮮卑族和羌族的叛軍擊破,蜀軍四面受敵無奈大敗。廖化引兵殺不出重圍,只好退居附近的山上暫避。可沒有糧食,缺少水源,就算是鐵人也難以久持。另一路的霍弋也是大敗,根本沒有辦法前來救援。廖化在缺少水源,斷糧無援的狀況下苦守三日,終是被異族攻上了山頭力戰而亡。而跟隨廖化的兩萬余蜀軍也盡數被異族殺光。

消息傳到川中和荊州等地,蜀漢舉國哀痛。做為僅次于姜維的老將,廖化和張翼素來都是主張養民休戰的,如今二老先後離世,讓人如何不哀痛?

異族猖獗至此,劉禪和姜維急忙各自引兵回援。姜維引兵三萬趕赴雍涼境內平亂,劉禪引兵兩萬五千人並調集龐宏的一萬精兵開往雍涼邊境。

國中遭此大亂,在江南奮戰的蜀軍也先後接到了劉禪的旨意,緩緩的回撤到已佔據的城池中,進入防御狀態。說是退兵,可不能退得太快,雖然不清楚魏軍那邊是否同樣的退兵,可吳人的追殺卻是要防備的。

被蜀漢和曹魏欺負了這麼久的吳軍挑哪一邊還不清楚,然而蜀漢與曹魏同時三方受敵的態勢已經確定無疑。塞北,西域異族各個興兵而起投身到中原大地的爭奪中,間接的救了東吳,卻也使得原本趨于明朗的天下大勢再次進入了混亂不明的態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驚雷入漢最新章節 | 驚雷入漢全文閱讀 | 驚雷入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