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官途 【第019章 瓜田村李下村】

作者 ︰ 葉听雨

鄉集街道沿著鐵樹河彎曲延伸,鄉政府座落在靠山一角,處在鄉集正中,刺刀峰群拔地而起,房屋便錯落在山峰下。

幾片白牆大瓦房圍成一個井字四合院,車子先後駛進院子,早有準備的鄉干部們迎出來。

熟絡的自然上前,與李長生等人交談打招呼,胡驕也在李長生介紹下,跟幾位干部握手寒喧。

已經中午一點過,在辦公室人員的安排下,幾人前往鄉集上的一家小餐館用飯。

下午還要召開全鄉干部大會,所以李長生拒絕用酒。

兩張桌子,李長生、藍井、胡驕,與鄉上的白樹永副書記、高起富副書記、陳福來副鄉長、陳喜來副鄉長、陳壽來副鄉長一桌。

其他鄉干部陪同唐開明、秘書游林、司機小王。

游林一路很少說話,顯得寡言少語,胡驕對這個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輕人比較有好感。

不說話,並不是代表穩重有內涵。

胡驕跟他第一次見面,談不上了解,有好感是來自于李長生,從李副書記對游林的神態中,可以察覺,很是親切。

這種親切,就像當初李明勇對鐵向前。

胡驕很熟悉這種領導和秘書間相得益彰,配合默契的感覺。

所以要接近李長生,獲得李長生的認同和支持,游林,絕對是最佳人選。

至于怎麼發展關系,現在還為時尚早。

胡驕坐下前,主動添了把椅子,然後熱情地邀請游林過來同座。

但是游林急忙站起來婉言謝絕,看向胡驕的眼神中多了幾分溫暖。

這是兩個年輕人間的試探,李長生不動聲色,心里有數。

游林沒應邀前來,胡驕覺得這人更靠譜,知進退,不做作,能分清場合。

李長生微笑不語,胡驕猜測,游林要不了多久就會得到重用,因為一般情況下,領導會適時發言,要麼許可,要麼阻止。

像這樣不動聲色,只能說明,領導已經放手考核,鍛煉此人的應酬能力。

簡便的聚餐過後,一行人徑直前往會議室。

胡驕見到這個富有濃烈的*色彩的會議室時,竟然生出一股子激情,木樓梯,木樓板,人走在上面  響。

後邊一幅鮮紅的五星閃閃圖,主席台後一面國旗,一面黨旗,兩側開窗的牆上寫有主席語錄,左邊「為人民服務」,右邊「建設四個現代化」。

主席台桌上,擺的是白瓷鋁杯,圓扭蓋兒,杯上還寫有紅色的小字「新華**鐵樹鄉黨委會議專用茶杯」,時間是一九八五年七月。

至今十年!

會議由副書記白永樹主持,沒有話筒,也沒有音響,只有兩個原來廣播用的大喇叭擺在會議室後牆角。

會議室能容納百多人,全是清一色的長條黑漆靠背椅,一張椅子上能坐五個人,一排四張椅子,前後八排,分成田字型。

白樹永先是拿著一份名單點名。

按吃飯時的匯報,要一個村一個村地點,每個村的村主任和支書必須到。

「瓜田李下的來了沒有?」

全場轟然大笑,李長生也笑得打桌子,一個四十來歲的黑臉漢子,和一個中年農婦刷地站起來。

漢子一臉的靦腆,嘴里吭哧,「又著整了,又著整了。」

婦女卻滿臉輕松,高聲叫道︰「瓜田的來了!」又接著看向黑臉漢子,「李下的著整了!」

話聲一落,會場再次爆笑。

胡驕笑得直抹眼淚,連一直嚴肅的游林也背過身,只看到全身發抖。

這會開得挺戲劇。

等大伙笑完,白永樹敲敲桌面,繼續點名,整個鐵樹鄉,除了瓜田、李下村外,其它村名全帶樹,這也是地方特色。

什麼望樹村、富樹村、大樹村、老樹村、松樹村……全鄉轄17個自然村,共26400人,黨政機關工作人員57人,教育與其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41人,加起來剛好是108個。

跟水泊梁山一樣,一百單八將。

點完村干部們後,就是鄉上的干部,除了留守辦公室的,下村蹲點的,出差在外的,基本上全員到齊。

白樹永例行公事後,由藍井宣布縣委常委會的任免決定,胡驕同志擔任鐵樹鄉黨委書記,兼政府鄉長。

接下來是胡驕發言,經過開場的「瓜田李下」放松後,胡驕臉上溢滿笑意,「我來之前,路過陳虎將軍的墓地。」

講到這兒,之前輕松的氣氛陡然嚴肅起來,從下邊的臉孔中,不難發現肅穆的表情。

胡驕接著說︰「老一輩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當家作主,早日過上好日子,他們舍生忘死,轉戰四方,拋灑熱血。解放這麼多年了,我們鐵樹至今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當然,這不是哪一個人的責任,其中的原因很復雜。在此,我向大家表態,我已經做好了艱苦奮斗的準備,希望我們能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克服困難,戰勝困難,早日解決溫飽,共同發展鐵樹的美好未來。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李長生帶頭鼓掌。

掌聲持續,格外熱烈。

白樹永適時地敲敲桌面,「下面請我們的老領導,縣委李書記講話。」

李長生看著下邊的干群頻頻點頭致意,「剛才啊,你們的胡書記已經表態,希望大家團結一致,共謀溫飽。這個發言好。好在哪里呢?好在團結上,一個黨委,一個政府,就是一個地方的父母,如果不團結起來,怎麼開展工作呢?我對在座的干部職工,提三點要求。」

李長生的要求也是走形勢,無非就是要求鄉黨委政府的領導班子要團結協作,貫徹縣委政府的精神,支持胡驕的工作。

講完要求,李長生話風一轉,開始介紹胡驕的簡歷,「大家沒想到吧?別看胡驕同志年輕,他可是全國最高學府的畢業生,去年又在人民位,中文系學士學位,政治系硯士學位。之前在明江縣吳河鎮擔任黨委副書記,有很強的理論水平,也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這次派胡驕同志前來鐵樹啊,是市委、市政府關心鐵樹,關注鐵樹的重要決定。所以,我再次重申,在座的干部職工,一定要緊密配合胡驕開展工作,能不能做到啊?」

會場一聲響亮的「能」過後,大家看向胡驕的眼神,就像觀察動物園的國寶。

鄉里有幾個大專生,在鄉上已經是眼珠子朝天的角色。沒想到這次來的還是雙學位,所有人都相信,這次從市到縣兩級領導班子,都下了極大的決心改變鐵樹貧窮落後的局面。

可也有人擔心,新來的書記如何砸開「樹咒」?倘若一個不好,犯了鐵樹人的大忌,雙學位也不頂事。

李長生講完,胡驕主動靠過去,感謝他的幫助,能有縣委的管干書記主動加份量,樹立個人的領導威望,這為他即將打開的工作局面,助益不小。

接下來是鄉里黨政領導班子表態,這也是走過場,個個都是堅決執行縣委政府的決定,全力配合新書記的工作。

散會後,已經下午四點過,接近五點。

在胡驕和一眾鄉領導的勸導下,李長生答應留一晚,明天再走。

可剛答應好,傳達室接到電話,游林過去接後,卻是縣委明天早上要召開新一屆常委會,涉及到部分干部的任免。

胡驕心下默然,李長生不愧是老江湖,長袖善舞,他是管干書記,縣里召開常委會,他肯定已經提前知道,卻沒有堅決回絕盛情,這在鐵樹干部們的印象里,更加幾分親近。

看來基層確實鍛煉人啊。

之前在吳河鎮,胡驕的角色雖說跟李長生一樣,但那時的胡驕一心苦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哪里能體會到自身職務帶來的種種學問,于人情世故方面,算得上空白一片。

送別李長生一行,接下來就是安排食宿,鄉政府沒有設食堂,這里大多是本地人,從外面分來的,要麼已經安家落戶,娶了當地女人,要麼就是愛人跟著調來。

只有三個大專生還是單身,住在鄉政府提供的舊式大瓦房里,平時也自己開火做飯。

住的方面沒有問題,原先的書記辦公室,里外兩間,里邊睡覺,外邊辦公,正好。

原來的鄉長辦公室反倒可以空出來,以前黨委辦和政府辦合在一樓,會議室樓下的大辦公室里。

白永樹提議把黨委辦搬到原鄉長辦公室。

胡驕不經意地笑笑,眼光掃過幾個陳副鄉長的表情,「再說,再說。」

雖然李長生沒有刻意提醒他,幾個姓陳的副鄉長如何如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從幾個的名字上,不是親兄弟,也是本家人。

陳福來,陳喜來,陳壽來。

好兆頭啊,福來,喜來,壽來,福喜壽都有了,不知道胡驕受不受得起?

兩個副書記,三個副鄉長陪著胡驕前往書記辦,五人前後腳進入。

黨委辦主任劉師群指揮一個打扮樸實的少婦端茶泡水,五人圍著一圈藤編椅子就坐。

堪堪就坐,劉師群掏出一本工作筆記準備記錄,胡驕擺擺手,「不用記錄,今天不談工作,對了,劉主任,你去把那個瓜田村和李下村的兩人叫上來,咱們隨便聊聊。」

剛剛胡驕在院里注意到,其它村支書和村長都散了,就這兩人留在院里,不知道竄進了哪間辦公室。

待劉師群出去後,白樹永笑道︰「說起這對瓜田李下,故事很多唷。瓜田的桂支書,就那個女的,叫桂英,老家不在鐵樹,最後一批知青下放李下村,跟現在的李下村支書陳小侯戀愛,那個年代啊,按說工農結合,算是好事兒,偏偏,陳小侯的父親陳老紅軍不同意,老人家的心好,人家城里姑娘,不能拴在農村跟著受苦,這不禍害人嗎?陳小侯人也實在,轉頭跟另一個女青年結婚,想這樣斷掉桂支書的念想,可桂支書性子剛烈,硬是拒絕回城,反把戶口遷到鄰近的瓜田村,前幾年兩人同時出任村長,去年又轉為支書。」

其他幾人邊听邊笑,不時補上幾句兩個歡喜冤家的趣事,胡驕听得感慨連連,「緣分這事不好說,錯位姻緣吶,我看兩人不像什麼恨恨不平吧?」

紀委書記高起富拍打膝蓋道︰「嘿!按常理說吧,像他們這樣的大多由愛生恨,反目成仇,可他倆人倒好,根本不怕別人說什麼瓜田李下,搞工作完全是共同進退,步調一致。」

胡驕大奇,「那他們家里那位,不干架?」

陳福來嘿嘿笑道︰「這就是外人搞不懂的地方,人家後院風平浪靜,陳小侯有個閨女上初中,桂英有個兒子也上初中,兩娃兒跟親姐弟一般,大伙都打趣他們,要小兒女補好上輩子的漏。」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女人的大笑聲,「哈哈,听听,領導們又在編排我們瓜田李下。」

隨著豪爽的笑聲,桂英大步邁進辦公室,陳小侯靦腆地跟在後頭。

胡驕看著這對歡喜冤家,越看越有趣,陳老紅軍也沒想到今日吧?

站起來主動迎上兩人,「來來,這邊坐,桂支書,陳支書?」

桂英大大方方地接過胡驕的手,「書記好,我是桂英。」

「陳小侯。」

胡驕眯著眼,笑容不斷,「要是你們兩個的性格對調一下,這就合理了。」

桂英又是一陣敞亮大笑,「書記,你要透過表面看本質,我就是一個大老粗,人家陳支書可是出了名的秀才先生。」

陳小侯脖子上的血管一陣陣地突,黑紅著臉,嘴里急聲「嗨、嗨……」

桂英指著他,對胡驕說︰「瞅瞅,會叫的狗不咬人,就這種德性。」

其他幾人已經笑得東倒西歪。

胡驕也跟著莞爾,這個桂英,還真是不饒人,「好了,好了,桂支書,你別為難陳支書。看把他急得。」

怪不得兩人被稱為鐵樹一對寶,活寶。

桂英的那句「透過表面看本質」提醒了胡驕,他沒有跟著大笑,反倒制止了桂英和陳小侯耍寶逗樂。

胡驕閑聊時問著瓜田李下的基本村情,越听眉頭越緊。

九二年國家提出的農村三通,通電、通水、通路。鐵樹鄉17個村,如今已經九五年,真正實現三通的,只有兩個村,這還包括了鄉鎮所在地鐵樹村。

排除鄉集,真正落實的只有一個李下村。

而李下村,也叫陳家村,當初走出去鬧革命的老輩們,有大半來自李下村,在座的三個副鄉長也是李下村出來的。

還有尚存的八位老紅軍居住在李下村。

這也是李下村成為唯一三通的理由。

看到胡驕臉色沉重,白樹永主動叉開話題,談起胡驕的工作安排。

胡驕沉吟了半分鐘,「今天不談工作,明天再說。」

陳喜來是三陳中年齡最小的,三十二歲,去年才從鄉人大副主任提為副鄉長,他看看手表,「書記,到飯點了,擇日不如撞日,你第一天到鐵樹。去餐館吃沒意思,我之前已經跟家里打過招呼,你看?」

胡驕點頭答應,陳喜來接著熱情邀請其他人,白樹永打趣道︰「書記,我們這是跟著月亮走,沾光了。喜來鄉長家那位,手藝一流,家常菜做得比縣上的大廚好!」

「哦?那我有口福了,喜來鄉長,我要上癮了,往後可要厚臉叨擾啊。」

陳喜來一本正經地說︰「歡迎叨擾!」

一行人說說笑笑前往陳喜來家,白樹永沒吹牛,陳喜來老婆那手藝沒得說,桌上全是濃郁鄉村風味的菜肴,大碗菜、大碗肉、大盆雞、大盆魚。

還有大碗的酒。

席間滲著瓜田李下這對活寶,氣氛十分活躍。

胡驕酒量還是不行,盡量推拒,他說得誠懇,其他人也不好用強,隨意地喝著酒。

邊吃、邊喝、邊觀察。

有人說過,要看一個人的品性,通常可以從三種場合分辨︰一是酒桌,從酒品看人品;二是賭桌,從賭品看人品;三是官桌,從官品看人品。

前邊兩點尋常,後邊一點只適合特定的場合。所謂官桌,就是指為官一任,是否能真正、全心全意地造福一方?

白永樹跟其他人貌合神離,透出五分真,夾著五分應付,這種人是機會主義者。

高起富愛較真,也許是從村干部提拔上來的原因,說話行事,透出一股子土性,缺少大局觀,當然,鐵樹就是一個鄉,也整不了什麼大局,這種人屬于執行者。

不出胡驕之前所料,三個副鄉長的爺爺輩都跟陳虎將軍是堂兄弟,就是他們爺爺的爺爺跟陳虎將軍的爺爺是一個人。(汗……)

陳福來四十來歲,話不多,但句句精僻,常常說到點子上,很有股子冷幽默,不出聲則已,一句話講完,停兩秒,然後滿堂大笑。

陳壽來三十八歲,從始至終,悶聲喝酒,不勸別人,也不推拒,別人倒多少,他喝多少,最多嘴里客氣「行了,行了。」千言萬當不如一默,這是個干實事的料。

最後就是陳喜來,今天主人家。話很多,跟白樹永一唱一和,挑著桂英和陳小侯耍寶,調動氣氛,性子很是跳月兌。

唯一遺憾的就是三人文憑都不高,福來、壽來只是初中畢業,後來到縣黨校進修了一段時間,拿了個中專結業證,視同高中文化。

席間只有陳喜來和白樹永是正經的中專畢業生,兩人還是校友,鳳凰農業中專。

經白永樹介紹,鄉上幾個大專生,師專畢業的有兩個,一個在鄉中心小學,另一個在鄉林業站。

另外,黨委辦主任劉師群是大專生,政府辦主任秦意是大專生。

最後的三個大專生,都是這兩年分配來的,一個擔任宣傳干事、一個是黨委、政府的通用秘書,還有一個學法律的,在計生辦當副主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八步官途最新章節 | 八步官途全文閱讀 | 八步官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