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新奇(下)

作者 ︰ 活著活著就老了

第二天,一切進入正軌,緊張的生活節奏讓在暑假散漫慣了的同學都感到難以適應。每天早上6點便在急促的鈴聲中起床,然後匆忙的洗漱,匆忙的跑到操場上早操,匆忙的去伙房打飯、匆忙的吃飯。早自習、上課,中午飯後短暫的休憩,便又是一個緊張的下午,晚飯後連著兩節晚自習,然後又是緊張的上廁所、洗漱,熄燈鈴響過之後,這緊張忙碌的一天才算正式過去了。

一切都有條不紊的按部就班,容不得一點疏忽和懈怠。

因為高中的課程和初中所學月兌節較大,尤其是立體幾何,一般空間想象力差的女生便感到學起來萬分的吃力。教學嚴謹的班主任蔡老師也不給大家任何喘息的機會,經常會因為提問一道題,把幾乎全班的學生都從座位上叫起來,回答錯誤的同學便一直站著。只是有一點,蔡老師總是一視同仁,不分親疏遠近,也不管你是男生女生,回答錯誤者一律被罰站一節課。于是,在剛開學的那段時間里,在數學課上便經常會出現男生女生齊刷刷站一片的情景。

蔡老師的口頭禪便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天都會在上課前說一些激勵同學們的話,為了打消同學們因為剛上高中覺得離高考還遙遙無期而產出松懈和放松的想法,蔡老師便把諸如︰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樣勵志的名言警句整天在同學們耳邊敲響。

老師的嚴格,課程的緊張導致很多學生在高一的時候便開始廢寢忘食的一頭扎到學業中。于是,便經常出現在熄燈鈴響過之後有學生偷偷跑到教室點上蠟燭繼續挑燈夜讀的場景。但因為學校是嚴禁學生在熄燈鈴後活動的,每天都會有值班的老師把那些刻苦用功的同學從教室趕回到宿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學生便學會了和值班老師打游擊,偷瞄著值班老師從班級到宿舍巡視完畢後,便再偷偷溜進教室,接著熬夜。也有的不去教室,在宿舍里自己的床頭點上蠟燭或打著小手電筒繼續學習,但這樣往往會遭致那些已經休息的同學們的反感,故意不斷的發出嘆息聲或明確的表達著自己的抗議,這樣便不得不躲到自己的被窩里,借助小手電筒那微弱的光,繼續苦讀。這樣的光線當然對視力有很大的危害,本來因為學習緊張便用眼過度,再加之熬夜加班,致使很多同學在上課時不得不帶上了近視鏡。等到高中畢業,整個班級里還能達到正常視力水平的同學,已是寥寥無幾了。

張雲霞的同桌是一個叫崔青蓮的女生,名字很女性化,但性格卻很中性。從來不會像一般女生那樣用潤膚霜,穿著打扮也很中性,大大咧咧、口無遮攔的。而這樣性格的一個女生在同學中往往人緣不錯。因為不會像別的女生那樣斤斤計較,交往起來彼此都很輕松。

崔青蓮因為在整個夏天都穿著透氣性能很不好的運動鞋,便患上了腳氣病,每天晚上都要涂抹刺鼻難聞的腳氣水,每每惹得一宿舍的女生都掩鼻躲之。

多年後,張雲霞回憶起這個女生,印象最深的還是崔青蓮坐在自己的床上,把刺鼻的腳氣水涂抹到潰爛的腳趾間,然後齜牙咧嘴的嘻哈著抽氣……

想到這情景,張雲霞便好像又聞到了那種辛辣難聞的腳氣水味。原來,氣味有時候也會形成一段記憶的片段。

剛剛離家在外求學的日子,幾乎每個人都會面臨一種無法逃避的情懷——想家。思念本就是折磨人的東西,而想家更是一種難言的牽掛,會在某一個時刻突然有一種隱隱的疼痛,會看著家的方向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這不,在下鋪的文麗又開始趴在床上,嚶嚶的哭了起來。唉,又想家了。

當張雲霞坐在她身邊軟語安慰她時,她抬起淚流滿面的臉,哽咽著說︰「要知道這學校管理這麼嚴,我就上離咱家最近的縣三中了,那樣即使想家了,我下晚自習後還可以騎車回家看看,這可好……」沒等說完又泣不成聲了。

文麗的哭泣和哭訴總是惹得不止一個女生跟著掉淚,本來就壓抑的想家情緒一下子被牽引出來,也忍不住紅了眼圈或淚流滿面。

像孫靜這樣的城市女孩尤其經受不住這種場面,雖然幾乎每周她們的父母都會帶著大包小包的吃食來探望,但每次父母離開的時候,還是會抱著父母依依不舍的掉眼淚,惹得父母也熱淚盈眶,一邊安慰著自己的嬌嬌女一邊把頭歪到一邊偷偷的拭淚。

終于盼到回家的日子,幾乎每個新生周六上午的最後一節課都上的心不在焉。人還在教室端坐著,心卻早飛回了家,即使再簡陋再窮困的家,在每個想家的孩子心里都變成了最美的樂園。

下課鈴一響,男女生便飛也似的跑出教室,坐車的坐車,騎車的騎車,興沖沖的往家趕。

一進張家村的村口,張雲霞的眼圈便紅了。現在終于明白那些長年漂泊異鄉的人為什麼有那麼重的思鄉情懷了,家鄉的一草一木,連那方言土語都讓人感覺親切。

進了自家大門口,張雲霞便大聲沖里屋喊了一聲︰「娘——」一聲「娘」喊出來,張雲霞的眼淚便不可抑制的奪眶而出了。

郭素英聞聲,趕緊跑出來,興奮的喊著張雲愛和張雲夢︰「快出來!你姐姐回來了!」

雖然郭素英從頭至尾都沒有表示對大女兒的思念和惦記之情,但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間無不透露出喜悅之色,兩個妹妹也異常的高興,雖然以前在家時,三姐妹總是打打鬧鬧的,但一旦分開還真覺得像少了什麼似的。

張玉海對大女兒的回家也萬分的高興,囑咐老婆要在這兩天給張雲霞做幾頓最愛吃的飯菜。

其實,即使只是吃最簡單的飯菜,因為有了久違的家的味道,也格外的香甜。何況縣一中的條件也很艱苦。每天只有中午是有熱菜供應的,還是沒有多少油水的大鍋菜。即使是這樣的熱菜,張雲霞也十次倒有八次吃不上,因為買菜的時候,同學們總是一擁而上,個性越發靦腆的張雲霞總是不好意思往前擠,等人少的時候,熱菜卻總早就賣光了,只得像每天早上和晚上一樣吃從學校小賣部買的榨菜或咸菜條。

這次回家張雲霞便讓媽媽給自己帶了點自家腌制的甜蒜和用油炒過的大醬,郭素英听聞女兒在學校的生活如此清苦,便特意趕集買了半斤肉炒到大醬里,還偷偷多給了張雲霞五十元錢生活費。

雖然一個月一百元的生活費必須得節省著花,但對節儉的張雲霞來說,已經綽綽有余了,但禁不住母親的再三勸讓,還是收下了那多余的五十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節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閱讀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