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活動

作者 ︰ 活著活著就老了

上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張雲霞第一次參加了鄉運動會。

「運動員」這個詞是多麼令人興奮啊。張雲霞曾經和同學結伴去二里地外的鄉中學看過一次鄉運動會。在中學廣闊的操場周圍插著五顏六色的旗子,大喇叭不住的喧鬧著,里面一遍遍反復的播放著令人精神振奮的《運動員進行曲》,賽場上的運動員揮汗如雨,奮力拼搏著……

尤其令人羨慕的是,中學生們按班級一群群有秩序的坐好,有本班運動員在賽道上經過的時候,大家還會發出有節奏的齊聲呼喊︰「加油!加油!」

這樣團結振奮的初中生活是多麼令人羨慕啊!

在操場周圍還有各色小販見縫插針般擠在人群中,賣冰棍兒的、賣糖葫蘆的、賣糖的、賣氣球的、賣各色小吃的……

張雲霞還注意到每個初中班的前面都擺著好幾箱汽水,看情形只要是本班同學便可以隨便喝,這讓張雲霞砸吧著嘴無比的垂涎。直到後來張雲霞自己也做了初中生,才知道那些汽水是用班費買的,而班費是由學生們自己上交的。而且汽水多半是給場上的運動員喝的,台下的觀眾是不好意思多喝的。

鄉運動會分小學組和初中組兩個賽組,在賽場上交叉進行。小學組由全鄉二十多個小學所選拔的運動員組成,初中組成員是鄉里唯一一所初中的有點體育特長的學生。

因為每個班級都有學校指派的參賽名額,所以,多半都是班級臨時篩選,並不一定具備多高的身體素質或多強的體育技能。

張雲霞他們班的選舉就是通過老師在麥場里劃了兩趟線然後一聲哨響選拔出來的,誰先跑到對面的線誰就被選上了。

選上的「運動員」完全沒經過專門的訓練,參加的比賽項目也完全由老師指派,個子高點的就被指派去跳高,長得胖點的便去扔鉛球,胳膊長的投標槍,腿長的跑長跑,腿短的自然就是短跑了。

這樣的一支參賽隊伍能發揮出好的成績那就全憑撞大運的好運氣了。

張雲霞第一次參加運動會的時候無比興奮,當廣播里喊出自己的號碼去檢錄處報名的時候,張雲霞就感到又興奮又緊張,再到後來自己蹲在起跑線後等待那一聲槍響的時候,整個人都因為緊張顫抖起來,然後就是槍響,奔跑……

雖然只是百米這麼短的賽程,張雲霞跑下來以後,還是感到喉嚨發熱,口干舌燥、上氣不接下氣,小腿也因為經歷驟然的劇烈運動而發酸發脹……

但成績卻並不理想,不止是她,全班同學都因為平時從不鍛煉,連臨陣磨槍都沒進行而成績淒慘,在全鄉的小學里也是墊底的成績。

但老師們也不以為意,比起升學率,體育成績的好壞實在不值一提,否則也不會連節體育課都沒上過了。學生們對中午那頓肉包子的熱情也遠遠大于對比賽結果好壞的關注。其實,有很多同學喜歡參加運動會便是沖中午那頓免費的肉包子而來的。

鄉里每個元旦節也會舉行一次文藝匯演。

張家村小學在六一兒童節和元旦節是不舉行匯演的,老師們不提倡,本班級的學生有時倒會自發的表演一些小節目,在被提到名字後扭扭捏捏的唱兩聲,沒經過專業培訓和練習的嗓音,多半五音不全。遇到那些跑調跑得太離譜的歌唱,便會惹得同學們前仰後合、大笑不止。

張雲霞最為正式的一次參加匯演是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全鄉的小學包括初中各班都選拔出好的節目去鄉禮堂匯演。

教五年級的女老師從五年級和六年級兩個班里選出十來個外形不錯,嗓音還不算太慘不忍聞的女生像傻瓜一樣站成一排,一遍遍的排演《歌聲與微笑》,沒有區分高低聲部,也沒分出主唱和和聲,就按照最簡單的曲調清唱著。因為是大家一起齊唱,即使有個別五音不全的不和諧聲音,在女教師矯正以後,也可以跟上大家的音調了。

也許是女老師覺得這樣的演唱方式有些單調很不像那麼回事,便找了個周末帶著小合唱團的女生們一起去鄉中學,找中學里唯一的一位音樂老師劉老師指導排練。

劉老師,男,二十多歲,還是一個代課老師,長相一般,但為人和善。

劉老師用學校里唯一的一件樂器——一架用腳踩的風琴,為張雲霞她們配著樂,一邊低聲哼唱著一邊指導著這群陌生的小女生。

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樂器,也不懂得樂譜,沒見過任何世面的耳朵即使听到最低質的樂器彈出的最拙劣的音符也覺得如天籟一般悅耳。

只是在劉老師為大家指導的時候,一邊講說一邊低頭彈琴,一不小心,嘴沒兜住,口水便流了下來,一直流到那仿鋼琴的黑白琴鍵上。劉老師有些難堪的用手抹抹嘴角,唱歌的女生中便有人發出嗤嗤的偷笑聲。這里面尤以張雲霞笑得最大聲,本來就覺得這老師傻里傻氣的可笑,這下更讓人忍俊不止了。

一直到排練結束,張雲霞都幾乎沒發出聲音,難耐的忍受著想笑的痛苦,因為忍笑臉都憋紅了。

劉老師也感到了張雲霞的異樣,但因為是初次謀面且又不是自己的學生,只得忍而不發,只是向張雲霞投來幾個不快的眼神。

到了一起匯演的日子,小合唱團的成員還被老師要求穿統一的服裝,但學校又沒有校服,只得讓女生們找顏色差不多的衣服來替代。于是,匯演那天,女生們便按原先商量好的一起穿紅上衣黑褲子上台了。

雖然有的女生因為沒有紅上衣和黑褲子特地去別處籌借,但因為紅又分淺紅、深紅、大紅等不同程度的紅,所以,穿出來的紅上衣也是參差不齊,顯得不倫不類異常滑稽。

看著別的小學表演的載歌載舞的精彩節目,張雲霞她們便感覺有些自慚形穢了。本來因為合唱有了進步而積攢的一點自信心也隨之一點點垮掉了。

其中有一個小學的男生表演的《濟公》,讓全場哄笑不止。那個男生也像電視劇里的游本昌一樣,衣衫襤褸的,穿著破鞋,帶著破帽子,手里搖著一把破蒲扇,還裝模作樣的拿著一個不知從哪淘換來的老式酒葫蘆,一步一顛的模仿著濟公的瘋癲樣兒,一邊還跟著錄音機里放出的《濟公》的主題曲,哼唱著︰「走啊走,游啊游,哪里不平哪有我,哪里不平哪有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節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閱讀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