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之中華再起 崛起之路 第二十七章 三年發展

作者 ︰ 芷文

中德戰爭暫時震懾了其他對此有貪婪之心的列強國家,特別是俄國,因此不會出現德國佔膠州、英國戰威海、俄國佔旅順、法國佔廣州的一幕了。

半年之後鞍大線正式通車,從此從鞍山到大連只需要半天時間即可,而鞍山到吉林的鐵路也在一年之後建成,這對于之後的移民工作非常有利。

說到移民,由于改革區已經擴大到了整個東三省,連帶著內蒙古的東部,直隸北部也都劃歸到了改革區內,不過吳鵬依然沒有把勢力伸入到關內。由于改革區的擴大,地盤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了,人口本就在激增,加上移民局的努力,每年都有近百萬人從華北移民到改革區內。

改革區內工業發展迅速,遼陽、本溪、大連等相繼發展了起來,1898年,第一架飛機在鞍山試飛成功,不過在吳鵬並沒有大肆宣傳,飛機只是試飛成功,但離工業生產,或者說實用還有一段距離,繼續研究才是王道。

1899年,紅星汽車公司正式成立,汽車早就生產了出來,汽車公司之所以到現在才成立主要是因為汽車的低成本研發以及生產線的建立。汽車大部分出口到歐美,雖然世界上已經成立了幾家汽車廠,但像吳鵬如此重視的國家幾乎沒有,都是靠資本家自己來發展,紅星汽車以低成本以及舒適性,一下子佔領了歐美的主要市場。

隨著汽車等工業的發展,隨之而來的產品零件也增多,工廠進一步細化,越來越多的工廠建立了起來。而且很多零件都下放到了私營企業.

這幾年最大的發展就是私營經濟,在經過了前幾年的試探之後,很多私人企業開始涌現,大多是輕工業為主,為此吳鵬特別進行了立法,不僅規範了私人企業,而且對于工人福利以及工資等方面都做了相應的立法,這也是防患于未然,雖然很多事情不是立一個法就能解決的,但遇到了總要有法可依。

隨著汽車的越來越重要,公路建設也提上了日程,鞍山到遼陽的公路首先建設,不過改革區還是首先發展還是鐵路網,在鞍大線竣工之後,詹天佑就去負責盧漢鐵路了,但他留下來的團隊再建設以鞍山為中心的鐵路網也並不是難事。

與紅星公司一起揭牌的還有「雷鳴動力公司」,雷鳴動力是專門研究改動機以及重型機械的公司,由于前期的技術積累,以及改革區的重點投入,在目前的發動機市場擁有著技術的優勢。

汽輪機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單機功率已經能夠達到8000馬力,船廠已經搬至大連,旅順只做艦船的維修之用。由于吳鵬的冒險戰略,在改裝了兩艘巡洋艦後,船廠直接建造了一艘六千噸級的巡洋艦,而且在其上裝備了兩台蒸汽輪機組,效果良好。不過在繼續生產更大噸位的艦船時遇到了困難,軟件仍不足的缺點暴露出來了,不過這也是發展的正常表現。

另外第一艘潛艇也在大連建造完成,準確的說這不是中國人設計的潛艇,1897年,愛爾蘭人約翰•霍蘭成功地制造出了「霍蘭-6」號潛艇。這是一艘用他自己的錢制造的潛艇,本想用該潛艇在美國海軍部帶來一鳴驚人的效果,但沒想到美國海軍部並不買帳,給他的並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冷嘲熱諷。這讓霍蘭憤然辭職,這件事情起初並沒有被吳鵬注意到,直至某一天說到自己要研究潛艇時,被在會上的一人說起此事來,于是吳鵬派人把霍蘭請到大連主持潛艇研究工作,而且將制造的第一級潛艇命名為霍蘭級潛艇。

霍蘭號潛艇長15米,裝有33.1千瓦(45馬力)汽油發動機和以蓄電池為能源的電動機,是一艘采用雙推進的最新潛艇。在水面航行時,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航速可達每小時7海里,續航力為1000海里。在水下潛航時,則以電動機為動力,航速可達每小時5海里,續航力50海里。

該艇共有5名艇員,武器為一具艇首魚雷發射管(有3枚魚雷)和2門火炮(向前、向後各1門),火炮瞄準靠操縱潛艇艇體對準目標。該艇能在水下發射魚雷,水上航行平衡,下潛迅速,機動靈活。而且在第二級潛艇就研制成功了雙殼潛艇,由此中國的潛艇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

兩艘威嚴級也于1899年來到旅順港,至此海軍已經擁有了四艘萬噸級以上的戰列艦,不過隨著俄國對于遠東的重視,艦隊規模也在擴大,吳鵬不得不又在英國訂購了兩艘。

另外改革區成立的遠洋公司也建立了龐大的遠洋船隊,由于改革區貨運量的增大,自造商船已經滿足不了發展,甚至連同福州船政局以及江南造船廠也有遠洋的商船訂單。改革區的主要出口貨物基本上由遠洋公司負責。

遼河油田的生產也已經步入正軌,煉油業也因此建立,並成立了勝利石油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煉油業的發展,改革區內的煤沒已經完全能夠自給,並且還能銷往其它省份,後世中「標準」油桶滿天飛的場面應該不會出現了。

隨著汽車、艦船以及鐵路的建設,鋼鐵產量呈現爆炸式的增長,1899年,鞍山與本溪的原鋼產量已經突破了八十萬噸,生鐵產量已經突破一百萬噸,而且規模仍在擴大。

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幾大工業城市的發展並沒有遇到人員的危機。東北平原因為有了大量的移民,很多地方被開墾了出來,由于賦稅很低,老百姓的積極性高,糧食自給自足不成問題,不有部分出口。

早在1898年,改革區的金融改革就已經完畢了,金本位制確立,中華銀行發行了銀行券被吳鵬稱之為人民幣,叫著讓人覺得順耳,一元人民幣折合1.6克純金。

從1988年開始,改革區第一批派出的留學生回國,他們大多數是十歲多一點就被派了出去,對于這些人吳鵬很是關心的,留學生主要去向三個國家,英國、德國與美國,從此每年都會有留學生從國外學成歸來,這些人基本上是從外國的小學一直讀到大學,而且吳鵬對于他們的發展方向雖然沒有明確的要求,但這些人基本上是以工科為主。這是目前中國比較缺乏的。這些人回國後,很好的補充到了飛速發展的機械、冶金、化學、煉油等行業。

同在1898年,吳鵬與俄國簽署的條約的還款日期已經到了,不過吳鵬並沒有把款還掉,原因是俄國人說共建鞍大線,結果一兩銀子也沒有出,吳鵬兩下兌了,誰也不欠誰了,再者這筆錢他壓根也沒想還,俄國人還以鞍大線的管理權作為交換,吳鵬當然不同意了,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不過吳鵬卻是知道,俄國人已經把力氣卯足了去修建西伯利亞鐵路了,等鐵路修建好了,想必也是翻臉的時候了。

義和團在吳鵬的干預下也沒有發展起來,當然也不會發生八國聯軍的事情了,這兩年朝廷並沒有什麼大動靜,普通老百姓才不管什麼「帝後之爭」呢!安心過自己的日子要緊,文人雅士倒是在茶余飯後經常談論著皇帝。而且這兩年來東三省參觀的人明顯的增多了。

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早在1897年底就結束了,美國大勝,奪得了菲律賓與古巴,看的吳鵬直流口水,德國人倒也很務實,沒有再往遠東派艦隊,由于中國海軍發展也很快,德國人明白,來少了不起作用,來多了……不好意思,還沒建成呢!

朝鮮人民在三年內又舉行了兩次起義,均被鎮壓下去了,現在朝鮮雖然不算是改革區,但用的卻是人民幣,吳鵬就是維持著朝鮮這種暴亂邊緣的形勢,既不能發展,也不能真的革命成功了。現在還不到處理朝鮮問題的時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光緒之中華再起最新章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文閱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