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之中華再起 崛起之路 第二章 召開會議

作者 ︰ 芷文

「這一次旅順訂約中堂辛苦了,但不知這八千萬兩銀子朝廷能夠分得多少?」紫禁城中慈禧不陰不陽地道,對面站著的就是李鴻章,慈禧已經知道了條約的內容,也知道了皇帝並沒有把銀子分給朝廷的意思,她認為這是李鴻章的錯。

「回太後,臣無能,皇上說遼東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因為八千萬兩銀子全部留作建設費用,臣實不敢與皇上爭呀!」李鴻章有理有據地說道。這事與他無關,在鞍山的時候李鴻章不是沒有與吳鵬交涉過。以吳鵬的強勢地位李鴻章就是想爭也爭不過,而且還有皇帝名頭壓著,他也沒有辦法。

「听說中堂訂約結束之後還去了趟鞍山,看來與皇帝相談甚歡呀!」慈禧對于李鴻章的行為很不滿意。

「臣去鞍山正是想看看皇上在鞍山的發展,以解心中之惑!」

「你看到什麼了!」慈禧又問道。

「回太後,臣在鞍山大開眼界,鞍山鋼鐵廠比之漢陽鐵廠強于數倍,並集中的大清國七成的棉布產量……」李鴻章一五一十地把在鞍山的所見所聞講給慈禧听,開始慈禧听的還不耐煩,不過後來听的也就上心了。

「你是說在鞍山官員們出門都不坐轎子,連那種轎車也沒人坐!」慈禧疑惑地道。

「是的,鞍山城並不大,官員們都是步行或者騎自行車,而且鞍山城中路面極好,都是水泥路面……就是如地板一樣的路面,下雨也不會出現泥濘,在鞍山全城都有電力供應,晚上主要馬路的路燈都會亮到子時(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鞍山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燈……」

李鴻章說了好一會兒才說完,此時慈禧的態度也略有改觀,「小德子,瞧你這沒眼勁的,還不給中堂看坐!」

李蓮英死後,接任他的便是眼前這個三十歲左右長的白白淨淨的太監小德張。

小德張趕緊給了李鴻章一把椅子,李鴻章已經近二十年沒有單獨站著與慈禧說了這麼長時間的話了,一路說下來頗有幾分不自在。

「依中堂所言,皇上在北創辦實業發展非常之好,清日戰爭之後,皇帝可有別的想法!」此時慈禧听得李鴻章說的吳鵬的軍隊多強多強,心中也不免忐忑,萬一揮兵南下,借以皇帝之名,她拿什麼抵擋。

「太後,臣回京之時皇上言說,如今東北地廣人稀,很多地方都未曾開發,皇上想引關內民眾往東北開墾,而且皇上還說要朝廷另派大臣入朝以穩定朝鮮局勢。」李鴻章又道,這也表明了吳鵬暫時不會率兵南下,而且連朝鮮也不準備染指,慈禧已經準備把朝鮮扔給吳鵬了,沒想到皇帝又推給了朝廷。

「中堂以為派誰入朝為好!」慈禧又問道。

「袁世凱總理朝鮮十幾年,深諳朝鮮形勢,派此人去必可令朝鮮上下威服!」李鴻章想了想還是推薦了袁世凱。

「準!」

本來李鴻章還想說說慈禧關于廢帝的謠言,他在京城也是有耳目的,近些天謠傳慈禧會另立醇親王載灃也就是光緒同父異母的弟弟,新任槨親王為帝,不過想了想李鴻章還是沒有說出來,自己剛才對于慈禧講的一番話想必也會讓她多考慮考慮,應該不會再興起另立新帝的念頭了。

此時吳鵬也在鞍山開會,參加會議的是幾個部長。

「皇上,戰爭雖然戰果輝煌,但對我們的影響也很大,全區除了教育與科學院那邊的投入沒有受影響外,其它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工業發展這一塊,這一年基本上處于微擴張的時候,工業產出基本上用來發展軍隊了,不過私人投資卻是增長不少,由于改革區政策開放,不少的富人都在改革區開設工廠,最好的一個竟然開設了一個縫紉機廠,而此類工廠是經貿部擬開設的……」李恩富作著總體發言。

「這一點要注意,私人開設工廠是值得鼓勵的,但是立法上要加強,要制定一個最低工資標準,而且設立辦公室,專門辦理有關拖欠工人工資問題的工廠,對于這種事情一定要嚴厲打擊。」吳鵬根據後世的經驗在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之前先預防一下。而且在他看來這種情況是一定能出現的,到時候不要手忙腳亂才好。

「皇上還是那麼高瞻遠矚!」李恩富笑道,吳鵬很少處理具體事務了,但在大體框架的指導上卻往往一針見血。

「現在以及今後幾年的時間里,改革區將會把經濟發展作為頭等大事,而且即使有戰事也不會出現如今年這般會影響到經濟發展的狀況了,今後幾年間要重點發展以下幾個項目,其一就是遼河油田的開發,這個我也很久沒有關注了,不知道進行的怎麼樣了!」

隨著吳鵬的問話,鄭立站了起來,「皇上,設備已經運到,也已經開始打井,但還缺少工人,美孚石油公司在購設備之時曾有一起開發的意願,但被我拒絕了,還有……皇上,這個地方真的會有石油?」鄭立不好意思地問道,吳鵬給他的劃出的地方就是今天遼河油田的位置,具體位置吳鵬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在這附近有個遼河油田,應該在鞍山西部的一塊地方,但具體在哪里就不清楚了,只給鄭立劃出了一塊小地方讓他們自己找找看!

「這個……石油是一定有的,你們多試試看!」吳鵬了給不出具體的方案來。

「第二個就是遠洋船運公司,組建船運公司已經迫在眉捷了,現在我們鞍山出產的產品都是通過外國商船運到各地,這筆財富不能便宜了外國人,與之相關的大連造船廠與港口也要加快建設速度,這個可以與外國人合作,另外我會知會李鴻章等人,讓他們派江南船廠的一些有經驗的工人來,听說江南船廠已經能夠制造四千噸的船了,這很了不起,我希望旅順船廠也能在短時間內有生產能力……」吳鵬往往一說起來就會聯想屋很多。

「皇上,那鐵路的事……」趁著吳鵬剛一停歇的時間,鄭立道。

「鐵路……噢,對了,鋼廠要加大速度生產鋼軌,鐵路是一定要鋪的,而且速度要快,告訴鋼廠,除了擴大規模之外還要加快科研速度,鋼的強度還要加強,這關系到火炮與艦船的建造!」這麼一說起來事情還真不少,與俄國與英國人談鐵路,還要與英國與德國人談船廠的建設,另外詹天佑去哪兒了,鋪鐵路少不了此人。不知道是有沒有被劉家照提前招進來。

「皇上,目前有些人想乘著此大勝之機進軍京城,猶以軍中為盛,不知道皇上……」會議開完之後李恩富留了下來對吳鵬道,一般吳鵬的想法都會對他先透個底。

「你覺得我們現在適合進京嗎?」吳鵬笑著反問道。

李恩富搖搖頭,「不太適合,雖然看起來以皇帝之名進京再加上我們的軍隊統一中國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目前軍隊太少了,難以控制局面,而且若是在全國推行我們在改革區的政策勢必會發生動亂,最為關鍵的是列強的態度,中國一旦動亂,俄國從北、法國從南面,而且長江還有一個英國,憑我們這些兵力幾乎沒有辦法控制。」

吳鵬笑著點點頭道︰「你說的極是,現在我們不能冒險,更不能拿中國的前途來冒險,而且我突然還有一個想法,是不是該換一個稱呼了……」

「換稱呼!」李恩富一下子愣住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從來到鞍山皇帝就一直削弱著皇權,現在說換稱呼豈不是說不做皇帝了……

「皇上不可!」李恩富急道,「皇上的心思屬下能明白一二,但帝位是絕不可讓的,若是皇上稱呼一變,不說鞍山,就是朝廷也會引起很大的爭論,目前京城內換皇帝的說法在民間大肆流行,幾個有野心的王公大臣也有換帝的想法,太後也在矛盾中,若是現在皇上這邊出現風吹草動難免會讓他人的野心更加鼓脹,而且對于以後皇上統一全國猶為不利……」

「嗯!」吳鵬點點頭,「說的有道理……」

吳鵬雖然以前想過,但也沒有準備一定要做,只不過現在突然想起來了。

「皇上,我認為您大可不必一定要削弱皇權來強國富民,可仿效歐洲列強如英、德兩國。」李恩富勸道,這類話題之前他一直不敢與吳鵬講,而且他也沒有弄明白吳鵬為何比別人還熱心于削弱皇權。

吳鵬苦笑,「恩富,你說的雖然有道理,但中國形勢畢竟不同,很少有人有勇氣放棄皇帝寶座,我也不例外。之所以削弱皇權是因為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而且以漢族為主體,現在或者可以預見的十幾二十年內,人民可能是接受皇帝或者說接受一個滿族皇帝,」

「但之後呢!隨著人民生活的富足,人們不再每天為了生計而奔波忙碌的時候他們會想的更多,這些人會想,為什麼皇帝會由一個滿族人來當,為什麼其它民族不能出一個皇帝,為什麼幾百萬的滿人能夠統治幾億的中國人……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叛亂以及分裂主義的抬頭……」

所有的這些都是吳鵬根據後世的經驗得來的,而且中國人從古到今都沒有真正的畏懼過皇權,想想後世吧!別說是一個滿族皇帝,就是漢族皇帝估計也依然會被革命掉。而且削弱的是皇權,並不意味著他自己的勢力會被削弱,而且隨著人民思想的開化以及即將出現的革命思想的傳播,「驅除韃虜」的思想可能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皇帝招牌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差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如改革區這樣宣傳「中國民族」這種大民族的概念。

「皇上,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李恩富思考片刻道。

日本廣島。

由于戰爭結束了,日本大本營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這一天日本天皇宣布大本營解散,這場戰爭是日本國運相賭的一場戰爭,戰爭不僅輸了,而且最重要的兩個兵工廠也被炸成一片焦土,如今四艘大清皇帝的遠洋艦隊不停地在日本近海游弋著,讓日本天皇有些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了。

迫于形勢,日本天皇並沒有回東京,而是去了京都,京都離海岸線還遠一些,雖然中國軍隊登陸的可能性不大,但防患于未然還是應該的,同時伊藤也辭職了,戰爭的失敗總要有人承擔責任,雖然這個責任是應該全民承擔的。

此時天皇的心情異常沉重,他感嘆上天為何如此不公,他勵精圖治一心想把日本帶到強國之列,現在剛剛有了這麼一個機會,卻被中國小皇帝擊敗了,他相信若是沒有中國皇帝的那幾萬兵馬,主場戰爭他一定會打贏的。

中國太富足了,小皇帝以不到一省之地就能夠訓練出幾萬雄兵,這讓他有深深的挫敗感。

其實他也不想一想,中國的富足不是一代人積累起來的,這些銀子中國人民已經積累了上千年了,衰落也僅僅是這幾十年的事情,而且明治維新真正的改革也就是這十幾年的事情,在實力沒有絕對的優勢之時遠渡重洋去戰斗,對方以逸侍勞,再加上戰術合理、武器先進不輸才怪。

*****************************************************

(之前「軍師一九八九」提出改變稱呼;「西西ˇ哈哈」的削弱皇權;「追夢的瘋子」進京城。經過吳鵬與李恩富的討論,看來稱呼暫時不能改,京城暫時不能進,皇權還是要削弱的,唉!沒辦法,形勢比人強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光緒之中華再起最新章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文閱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