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風萬里 第十八章 邸報

作者 ︰ 石頭比較多

>

第十八章邸報

見魏忠賢應了,朱由校就想將自己思謀已久的計劃拋出,話到嘴邊,卻又縮了回來。只是令魏忠賢一邊服侍著,等通政司使姚思仁前來見駕。隨後,又想起日講官孫承宗還等在西廂值房,便令其回來,與其閑談……

過了不久,姚思仁就急匆匆趕到。先給皇上行禮,然後奏道︰「啟稟陛下,通政司今日實不曾收到奏章,請陛下明見。」

朱由校听了,淡淡一笑︰「朕已經和孫先生議定,每日辰正,準時開日講。到時,你可將前一日收到奏章,分門別類,盡數送到弘德殿。如有緊急軍情,收到之時,必先行送來。」

「臣遵旨。」姚思仁松了口氣,大聲應道。

「朕前些日子曾經下令,讓大臣上奏章之時,按其所奏何事,用不同顏『色』的封面。此事可曾履行?」

「臣早已行文各衙門。」姚思仁連忙答道。「如今,京中各衙門已經盡數準行。京師之外,路途遙遠,尚有衙門不曾收到公文,奏章有所混『亂』。臣便在收錄奏章之時,再行告知,並在所上奏章上做了標記。」

稍微頓了下,姚思仁又奏道︰「微臣與同僚商議,認為奏章規格都有定例,是不好隨意更換封面。便定了制度,根據所奏內容,在封面上做了標記。請陛下一覽便知。」

朱由校听了,忙取過幾本奏章細看,只見封面上都加了寸方印記,印記上或軍情,或述職……,林林總總,俱用了篆體文字,看上去美觀大方,便點點頭。

「傳旨,姚愛卿與通政司官員實心用事,著令嘉獎一次。令邸報抄傳。」

姚思仁听了,連忙跪倒叩頭,「謝主隆恩」。

對通政司的前一段工作作了肯定之後,朱由校才言開正傳。首先通報了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上奏之事……

「據錦衣衛駱思恭奏聞,原遼東總兵官李如柏負罪『自殺』。」朱由校淡淡道,「李如柏是事先接到消息,趕在欽差到達之前『自殺』的……」

姚思仁的臉一下子兒就白了,連忙跪倒奏道︰「啟稟陛下,臣職掌通政司,實不敢泄『露』機密之事。」

「姚愛卿只管寬心,」朱由校臉『色』如常,令姚思仁起身。「京師之中,彈劾李如柏者眾多,早已鬧得沸沸揚揚,他能事先得到消息,也屬正常。但是,」朱由校臉『色』轉厲,厲聲道︰「朕卻不得不擔心,建虜細作如果在京打探消息,又會如何?」

姚思仁、孫承宗見皇上如此作『色』,心中大恐,連忙跪倒請罪,「臣等愚昧,實不曾想起此節,不曾為陛下分憂,請陛下贖罪。」

一旁的魏忠賢看兩人先後跪倒,卻慢了半拍。只好跪倒奏道︰「陛下放心,奴婢一定派人細查,將那些細作盡數捉來。」

朱由校白了魏忠賢一眼,諷刺道︰「查,你想怎麼查?要不要朕把京城封了,讓你查個夠?」嚇得魏忠賢連忙縮頭,不敢再有所言語。

朱由校轉向姚思仁、孫承宗兩人,「你們都起來吧。朕找你們來,是要和你們商議如何防止『奸』細,不是要治你們的罪。」

「臣等謝過陛下不罪之恩。」兩人站了起來。孫承宗卻向前奏道︰「陛下,這緝捕『奸』細之事,還是要請廠衛首領過來,一起商議才好。」

「孫愛卿所言極是,」朱由校贊賞的看了孫承宗一眼,真不愧是青史留名之人,見事就是明白。卻用手指了指魏忠賢,道︰「王大伴身體不好,朕升了他做司禮監掌印。今後這提督東廠太監,就有這魏忠賢來做。忠賢,你來和兩位大人見禮。」

姚思仁和孫承宗大吃一驚,這才知道東廠廠督已經換人。見魏忠賢向前行禮,連道不敢,避了開去……

介紹魏忠賢身份以後,朱由校邊將自己的計劃詳細道來。

「朕以為,查緝『奸』細,要外松內緊,以免驚擾太眾,引起不明真相者起哄。因此,緝拿『奸』細時,俱以五城兵馬司名義……」

「東廠要會同錦衣衛、刑部、順天府、五城兵馬司,廣泛撒,密切監視遼東赴京之人;更要注意部分不法之徒,自甘墮落,以商販等名義私通建虜……」

「發現了『奸』細蹤跡,要細心排查,順藤『模』瓜。最好要使其為朝廷所用……」

「但是,查緝『奸』細畢竟是大海撈針,是否能夠收效還要看運氣如何。關鍵還要做好預防,」朱由校的目光轉向了姚思仁。「今後,通政司要配合東廠,對各處公文、邸報加強管理,細心審核,以免泄『露』軍機。姚愛卿能否做到?」

姚思仁原本細心听講,卻發現皇上所講和本衙門並無關系,正心中狐疑之時,卻听到陛下話音一轉,講到了通政司,連忙集中精神……

听得皇上問話,連忙上前奏道︰「臣自當盡心竭力,配合魏公公做好防範之事。只是,」姚思仁有些為難,「這邸報牽涉太廣,如何處置,還請陛下示下。」

朱由校一愣,問道︰「這邸報不是你們通政司負責發行的嗎?」

「陛下有所不知,這民間也有報房,抄錄邸報負責販賣,因設在京城,亦被稱為‘京報’。」姚思仁連忙上前解釋。原來,自隆慶年間以來,民間開設報房,已成事實。這些報房編選部分邸報的稿件,以北京為核心向全國發行,這符合明朝士大夫關心朝政的風氣,被清流所吹捧。京報主要內容由皇帝諭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章三部分組成,為相互競爭,還出現了報頭……

朱由校听得目瞪口呆,這還是明朝嗎?我怎麼好像又回到了21世紀?不,是民國。很明顯,現在社會輿論正處于混『亂』狀態。想起史書之上,那些東林黨人對萬歷皇帝的攻擊,一陣心寒……

最終,在一番感嘆後,朱由校終于放棄了原本的設想,挖空心思回想後世是如何管理這些報紙的,希望能有所啟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風萬里最新章節 | 明風萬里全文閱讀 | 明風萬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