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追求 第62節:第二十九章

作者 ︰ 希望之星

>

第二十九章

陽春三月,一次春雨過後,濕潤的空氣夾雜著泥土的芳香,隨著微微地春風拂面而來,使人清爽。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麥苗綠油油的,油菜花一片金黃。蜜蜂在花叢中飛舞,這朵花上聞聞,那朵花上吻吻。春天,是多麼的可愛,許許多多的植物已開始萌發;又是多麼的幼稚,就像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但經過夏天,秋天的成長,一切都會成熟起來。趙營村的東河兩岸垂柳也長出了女敕綠的枝葉。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趙金德和他的妻子楊華榮正在東河忙于放養魚苗。

就在趙金德那次跟于志堅談到承包東河的想法之後,他就按于志堅的︰

「敢想,又是正確的,下一步就是要敢干。」當年秋季農忙結束後他們就承包了東河,趁著枯水期開始築壩。進入寒冷的天氣,村子里人們都待在家里烤火取暖,這兩口子還在冒著寒風起早貪黑的干。當時,一些人們議論紛紛,有的︰「不知能行不能行,就悶著頭干,顯他們有力氣,找罪受。」趙順德當著大伙︰「你看他現在築壩,夏天洪水一來非沖垮不可,到時候水也沒了,魚也沒了,哭就哭不出眼淚。」趙安德︰「這事兒誰也別亂,人不可量,金銀不可斗量,也許人家就有可能從這里起家。」趙金德知道人多嘴雜,也不聞不問,不瞻前顧後,按于志堅的,要敢想敢干。他兩口子還把雙方的親戚請來幫忙,楊華榮的哥哥楊華樹也來了。一天晚上,趙金德跟老婆︰「華榮,我有個想法,我們這以後肯定是缺人手,讓你哥哥就到我們這里干,你覺得咋樣?」「行啊,我跟他,看他有沒有顧慮。」「他能有啥顧慮,我姐的事就過去好多年了,以後條件好了,我們還可以幫他再找一個媳婦,不能就這樣打一輩子光棍。」「是啊,我哥也真是挺可憐的,命好苦哇。」

趙金德他們和當年趙義成帶領大家治理東河一樣,到了隆冬時節,西北風呼嘯著,雪花飄著,還在干。他們一定要在枯水期內把壩築起來並加固好,不然會前功盡棄。年底以前,他們就把壩的土方工程完成了,只等開春冰凍期結束就開始用混凝土加固。翌年的□□,壩築起來了,水也蓄起來了,趙金德就開始向東河放魚苗,並在河岸上建了兩間房子,一家人就住在了這里,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一開始沒有經驗,也不按水面面積的多少投放魚苗,隨意投放。品種也單一,也不知道科學喂養,更主要的是不會防病治病。沒多長時間,魚就開始生病,不停地有魚死亡。後來,越來越嚴重。一年下來,魚快死光了,白忙乎了一年。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反而還賠本了。一上來就給趙金德當頭一棒。趙金德跟老婆︰「華榮,看來這養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放到河里就不管了是不行的。」「你那丹河的魚哪有人管,人們不也從河里釣起七八斤重的魚嗎?」「是的,我也在琢磨這事,可是這河不同于那河,一不下雨,幾乎就是死水,水面又窄,晴天時間一長,水質就容易變化。魚多了就容易染病,不象原來就幾條野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河在,就不愁養不出魚。」楊華榮自信中帶著鼓勵。「你對了,我要馬上買養魚這方面的書,抓緊時間學習,不懂這方面的知識是不行的,還要失敗。」

從那次失敗之後,趙金德就開始不斷的學習,實踐,今年已是第三個年頭了,他仍在繼續模索,總結經驗。前兩年,他放養的魚苗單一化,放養數量盲目加大,今年,他放養了好幾種魚苗,不再單一化了,放養數量按水面面積有計劃的科學投放。他正在從幼稚不斷走向成熟。

自從他們住在東河岸上以後,原來家里養豬的那一攤子事就交給了楊華樹。投放魚苗結束後,一天晚上,趙金德又跟老婆坐在□□謀劃發展。趙金德︰「華榮,養魚這事通過這兩年的模索基本穩定下來了,我想把豬也放在這里養。」「我的媽呀,你想把人累死,剛剛能喘一口氣,又出來一個鬼點子,你有完沒完哪。」「華榮,你听我,這有很多好處。把豬圈建在河的上游,一是豬糞還可以喂魚;二是豬在野外也不容易患傳染病;三是有擴大的空間;四是便于集中管理,不分散精力。我也不須要兩邊跑,你哥也不須一個人呆在那里。」楊華榮想了想,覺得是那麼回事,︰「你得是有道理,累就累點吧,可建豬圈又需要錢那?」「我想好了,先向安德哥借一部分。合作伙伴嘛,我們發展了,他也跟著賺錢,幫助一下也是應該的。另外有好幾頭豬要出欄了,一賣出去就差不多了。」楊華榮的臉一下子從多雲轉為晴天,又高興起來了。︰「賞你一個吻。」正著抱著趙金德就是一個親密的吻。接著,兩人相互挑逗起來,以此來慶賀他們甜蜜的事業蒸蒸日上。

兩個人的常委會形成決定,他們干就干。一天晚上,天氣晴朗,皓月當空,星羅棋布。趙金德吃過晚飯在月光的照耀下一個人走在回村的路上,哼著電影《甜蜜的事業》插曲。進入村莊,他沒有回自己的家,直接向趙安德家走去。靠近與眾不同顯得富貴的門樓,他听了听院內的動靜,好像沒串門的,就喊了一聲︰「安德哥。」趙安德對他的聲音再熟不過了,沒等他再喊就趕緊答應,「唉,金德老弟呀!」就趕快從堂屋出來打開門樓的大門。又︰「你不是稀客是東客呀,剛從東河過來?」「可不是嗎。」「進屋坐。」兩人坐定後,趙金德就把兩口子的決定跟趙安德敘述了一遍。趙安德︰「好啊,想法好啊。」「好是好哇,可就是缺點錢。」「老弟,你意思我明白了,想借點錢。」「是的,我來就是想跟你這事。」「那就直嘛,還不好意思。行,你借好多?」趙金德把錢數跟他一,趙安德滿口答應了。趙安德算得上是個聰明又有經濟頭腦的人,他對趙金德的發家致富不害紅眼病,反而幫助趙金德。他清楚,他越幫助趙金德,趙金德就越要找他合作;趙金德越發展,他就越賺錢。他早就在搞互利共贏。

資金問題解決後,趙金德就開始備料了。這時已是春分時節,他要趕到農忙季節到來之前把豬圈建好。那時外出打工的還很少,村子里人知道後,一些想掙點錢的人,都去找到他,要幫他建豬圈。當時盡管農村形勢發生了不的變化,可糧食產量和價格都還不高,和現在差遠了。還談不上月兌貧致富,還有好多貧困家庭。趙金德就專門挑那些貧困家庭的人們來他這里干活。于志強和他的老大都在這里。于志強在這個村子里要是最迫切需要錢的人,他的老三又到結婚年齡了,馬上又要蓋房子,正在發愁。他最體會一分錢憋死硬漢子這句話,因此,能掙一個就掙一個。趙金德也非常同情于志強,可原來自己就顧不住自己,別幫他了。這次,趙金德首先喊他並讓他把老大也帶來。趙順德閑的無聊,不時的跑到這里這兒看看那兒看看,有時還發表點看法,提點建議,顯示他老同志的關心。趙金德是個能人,為了自己事業的發展,不跟村子里任何人鬧矛盾記怨仇。他對趙順德還是客客氣氣,洗耳恭听,好好好,是是是。實際上內心里恨死這老家伙了。趙順德原來整他,現在背著他還在眾人面前敲他的破鑼。

清明節之後的沒幾天,豬圈就完工了,並且還在旁邊又建了兩間房屋。趙金德把原來沒出欄的豬全部轉移過來之後,根據現有的條件,又讓趙安德給他購進了一部分良種豬仔投放到豬欄中。楊華樹也搬了過來。這樣一來,趙金德就好管理了,有楊華樹守住這大本營,他就可以騰開身子跑外圈,抓全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永恆的追求最新章節 | 永恆的追求全文閱讀 | 永恆的追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