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追求 第52節:第二十四章

作者 ︰ 希望之星

>

第二十四章

那個年代,夫妻二人,一個是國家工作人員,商品糧戶口;一個在農村,是農業戶口;這種情況叫「半邊戶」。一九八七年的暑期,于志堅家里還有責任田,他又回到了老家。趙金德看到了他,老遠就在喊︰「志堅,回來啦!」「回來啦,你好哇,金德。」兩人走到了一起,趙金德就開口︰「志堅,我跟你談個事,你看咋樣。」「啥事,你。」「我想把東河承包下來養魚。」「肯定行啊,找隊長了嗎?」「找了,我跟他了以後,你猜他怎麼?」「他怎麼的?」「他,‘能行嗎,夏天有水,冬天就沒有水了。’我,那你就不用操心了,反正按合同執行。他,‘那行啊’。」于志堅問︰「那你打算怎麼搞?」「我想在下游築攔河壩蓄水。築到一定的高度,夏天水多了就自動從壩上面泄水,讓河水始終保持一個固定水位。靠壩內再下一張細,上游再下一張細,魚也就跑不了啦。以後政策允許還可以在東河兩旁開挖堰塘,擴大養殖面積。」「金德,我認為你的想法正確。敢想,又是正確的,下一步就是要敢干,等別人都想到了,事情就難辦了,先下手為強。還是那句話,要抓住機遇。」「志堅,你要是還在生產隊就好了,我們倆可以在農村干一番事業。」「金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奮斗不止,我們都會成功的。」

于志堅走到田野里,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莊稼長勢喜人,在陽光的照射下綠油油的,又肥又壯。看得出人們對莊家的施肥和田間管理與以往大不相同。他感到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給農業帶來的變化確實不。想到趙金德,農民的積極性真是空前提高。

于志堅在責任田里干完活,就去了山窪學。這里又是一片寂靜,校園里空無一人。他進屋之後,還好,三個人都在屋里。他高興地︰「都在家里呀!我們又團聚啦。來,可抱抱兒子。」曾秀麗︰「你再晚幾天來,我又要去參加暑期集中學習了。」于志堅抱著兒子:「哎,秀麗,你去學習,媽和兒子怎麼辦呢,就他們倆在這里可不行啊!我也還要到市里集中學習。」曾秀麗︰「是呀!要不這樣,我們暫時都還回老家住,開學時再過來,你呢?」。「媽,你看行嗎?」于志堅非常尊重的。趙雪非常利落地答應,︰「可行,我也想回去看看。」

于志堅在山窪學呆了兩天,一家人收拾收拾東西又回到了老家。安排好之後,他又和家人告別了,去市里參加暑期舉行的在職進修集中學習。每到這個時候,這里就處于高溫天氣,學習期間,晚上是自由支配,同學們大都跑到涼爽地方散步或娛樂去了,習慣了的于志堅不是在教室里就是一個人鑽在蚊帳里還在和那些數字、符號打交道。別人在學習期間還要請個假回去兩天,他一直堅持到底並且從不遲到早退。他非常珍惜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從沒抱著混文憑的思想。緊挨在一起休息的同窗好友勸他︰「于老師,我們來不就是為了學歷問題嗎,過得去就行了,用得著那麼認真。」「老弟,你們年輕,腦子靈活,接受知識我快。我不行,只有靠多花時間,多下功夫。」于志堅很婉轉地。

于志堅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堅持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雙豐收。雖北崗四中的教學質量在全縣落後,可這年的高考,他班上的學生高考成績在本校排名第一。九月十日,縣里召開的教師節慶祝大會上,他受到表彰,被授予範班主任稱號。

這年秋季,于志堅又開始從高一年級代課,任高一(1)班班主任。可能是張獻生的要求,他正好代于志堅班上的物理,真的搭配到一起了。那時,高中就已經分省重點高中、市重點高中和一般高中。每年招生由省重點高中先招,然後市重點高中,最後是一般高中。像北崗四中這樣的一般高中所招收的學生考試成績和自身素質是可想而知的,給教學和管理都帶來很大的難度,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是很難管理好學生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校園里經常會看到學生打架斗毆,「戰爭」一觸即發,隨時就會發生。一天早晨,兩個學生吃完飯接水洗碗,一個高二的,一個高三的。高二學生先把碗伸向水龍頭,水還沒接滿,高三學生就把自己的碗壓在高二學生的碗上面去接水。高二學生不服氣,把碗拿起來又壓在高三學生的碗上面。就這樣,兩人鬧起了矛盾,打了起來。兩個人打的不可開交,也沒人出來管一管。學生們一群群站在那里看熱鬧。快接近尾聲了,王勁松過來了,瞅了瞅,看沒有什麼大事,就扭頭走了。到了晚上,「戰爭」由兩個人發展到兩個班。兩人各自所在班級的學生都拿著棍棒躍躍欲試,來展示自己的威風,都想分個高低。高三學生的班主任得知後迅速報告學校領導,校長鐘學農親自出馬才制止了這場「戰爭」。

于志堅正確面對現實,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在總結原來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管理辦法。班干部的配備不完全按學習成績的好壞,是看哪個學生在班上有威信,學生們都圍著他轉,都听他的,而且還不是靠逞強,霸道。憑他的好心和胸懷,能容人,團結同學,有組織能力,腦子靈活,處理問題靈活多變。要這樣的學生當班長才放心。另外,多配備班干部;尤其是後進生。給他們安排職務,讓他們管事。重用他們就是鼓勵他們。使他們干正事不去干壞事。除了班委會、團支部、組長,還有值周干部,值日干部等。都有當干部的機會;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感到班主任眼里有我,同學們眼里有我,都是班上的主人。

除了有組織,還要有紀律。于志堅針對學校的實際,班上的實際和學生實際制訂出自己班的班規班紀。又給每個班干部制訂出崗位職責,要求班干部覆行職責,也要求全班學生共同遵守班規班紀,並且賞罰分明。班干部在管理中也有規可依,既管了別人,也約束了自己。

一天上午,語文教師孟菊英在于志堅班上上課。外面一只公雞正在追一只母雞,母雞慌亂中跑進了教室的講台上。公雞緊隨其後在講台上追上了母雞,並且壓在了母雞上面。同學們哄堂大笑,搞得女教師孟菊英也很不好意思。學生丁志剛︰「他們在**。」又逗得學生們哈哈大笑。班長趙躍進覺得丁志剛這是在班上耍流氓,故意擾亂課堂秩序,要對他進行處罰。處罰的方式有寫檢討、掃地、跑步、做一件好事將功補過等等。趙躍進和值日班干部一商量罰他跑步。于志堅看到丁志剛一個人在操場上跑步,就知道他犯錯誤了。晚自習于志堅到班上後,趙躍進就把上午發生的事告訴了他。于志堅︰「丁志剛做的不對,但學校也有責任。這明校園里雞太多了,做為學校,校園里就不能養雞。」

他在學生管理上獨樹一幟,效果很好。班上的學生違規違紀的很少,很快形成了良好的班風。

開學沒多長時間,一天,學生王虎找到于志堅,提出要退學。于志堅有點吃驚的問︰「哎,王虎,你讀得好好的怎麼突然提出退學呢,家里有困難?」「不是的。」「誰欺負你了?」他搖搖頭︰「也不是。」「那是為什麼呢?」王虎不好意思地︰「我听不懂,跟不上,厭煩得很,實在讀不進去了。」「王虎,遇到什麼困難跟老師講是對的,不能腦子一熱就提出退學,對自己太不負責了。困難人人都有,但遇到困難要克服,不要逃避。你退學了就沒有困難了?可能會更多,甚至有朝一日還會後悔莫及悔恨終身。听老師的話,不要退學,要堅強。」做好王虎的工作之後,于志堅在想︰王虎的情況絕不是個別現象,像他這樣的學生還多。他針對學生入學時的學習成績,針對大面積的低分學生,跟張獻生等任課老師一起探討教學方法。他們從基礎抓起,從後進生抓起,讓失去學習信心的學生重新找回自信。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由淺入深逐步地推進。首先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風,不能一上來就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這樣就能使學生逐步走上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只要學生學習,就沒有學不好的。

于志堅只知道呆在學校一心撲在教書育人上。他哪能知道妻兒老在那窮鄉僻壤生活是多麼艱難。就在這年隆冬的一天晚上,又是大雪紛飛,地上已積了厚厚一層雪。他的兒子鵬飛不知什麼原因高燒不退,村里醫生也無能為力,一直發展到後來出現了昏迷狀態。曾秀麗嚇得直哭。趙雪找到平時對她們較關心的一個周老師請求幫忙。這位好心的周老師和曾秀麗一起連夜深一腳淺一腳,翻一道崗越一道嶺的把鵬飛背到鎮上醫院,醫生們及時進行了會診,診斷為急行肺炎,當晚住進了醫院。曾秀麗讓周老師找個地方住下來,周老師不肯住,連夜又趕回學校。以後,于志堅知道了,專門接周老師吃頓飯表示謝意。吃飯過程中,周老師︰「于老師,你也找一下鎮上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把曾秀麗調到離你近一點或交通便利地的地方。他們三人在這里多麼艱難吶!老的老,的,曾秀麗還代兩個班的課,早晨晚上都還要按規定時間坐班;尤其是雨雪天氣,挑水就很難,弄不好就會被摔倒。一到星期六,晚上就只剩下這三個人了,四周不靠村莊,多麼孤獨和冷清。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從遠處看到這里唯一的一家燈光心里就發酸,在想︰領導,你怎麼會把這母子安排到這個地方啊!?」于志堅︰「周老師,人要想得開,這對曾秀麗和我都是一種磨練和考驗;尤其是曾秀麗。這對人的一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話又回來,你們在這里一待差不多就是一輩子並且無怨無悔,她為什麼就不能呢?應該是平等的,你呢?」「于老師,話不能這樣,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家就在這里,上帝已經把我們安排好了,我們就該在這窮山溝里生存,死也就死在這窮山溝里。」「周老師,這種觀念不對,你可不要這樣教學生啊?」于志堅罷一笑,大家都笑了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永恆的追求最新章節 | 永恆的追求全文閱讀 | 永恆的追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