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追求 第48節:第二十一章(1)

作者 ︰ 希望之星

>

第二十一章

翌年,春季開學沒幾天,一個令于志堅痛心的事情發生了,曾秀麗抱著孩子找他來了,告訴于志堅她已被調到離鎮上幾十里遠的一個非常偏僻的學叫山窪學教書。這地方地處丘陵,道路崎嶇,蒿草叢生,平地與丘陵恰被西河隔開。曾秀麗為什麼會調到這個地方呢?事出有因,大隊書記的舅子現在是紅河學校的校長,他依仗其姐夫的權勢在這個學校一手遮天,願意要誰就要誰,不願意要誰就走人。曾秀麗生孩兒產假期滿後來到學校上班,校長以她原來的崗位已有人填補為由,讓她到下邊一個村莊的學前班去教書,這實際上是有意把她排出這個學校。曾秀麗不干,就去到鎮上找教育主管部門,毫無疑問,那就得服從主管部門的調動。

曾秀麗來的第二天,于志堅就請了假隨著曾秀麗一起回到了老家,帶著曾秀麗、孩子及老母親一起托兒帶母地搬到了山窪學。學校考慮到上有老下有,還算照顧,給了兩間瓦房。學校地處一個山丘頂上,三棟房屋一個大門圍成一個四合院。山丘下邊有一口井和一個堰塘,學校的人們吃水就在這口井里。晴天還可以,遇到雨雪天氣吃水很艱難。山坡陡峭,道路泥濘,一不心就會連桶帶人摔倒在地。曾秀麗每次挑水都是累得滿頭大汗。教師不多,除曾秀麗外都是周邊村子里,一到星期六晚上,就剩他們一家在學校,其他的教師都回家了,四周一片黑暗和寂靜,這兒唯一的一家燈光還在亮著,它好像在告訴附近的人們,這就是山窪學。

這所學校全都是民辦教師。校長叫陳耀洲,已五十開外了,滿頭的白發,皮膚黝黑粗糙,那飽經風霜地臉上已布滿了皺紋,是已經教了二十六七年書的「老民辦」了。他一直沒離開過這個窮鄉僻壤,這麼大年齡仍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搞好工作。要他有沒有追求,有,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民轉公」,這里叫「轉正」,成為國家正式教師。為了增進了解搞好關系,一次,于志堅抽時間專門到陳校長那里拜訪拜訪。于志堅的到來,陳校長非常高興,又是拿煙,又是泡茶。于志堅︰「陳校長,曾秀麗來到這里托兒帶母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吶。」「哪兒去了,能來到我們這窮山溝里教書是對我們的支援,怎麼能添麻煩呢。于老師,我們這里條件差,生活很不方便,照顧不到請你和曾老師多原諒。」「陳校長,我們都是同行,又都是農村出身,什麼苦沒吃過,還談什麼條件,要談條件的話,就是必須把娃子們教好,你是嗎?」陳校長感動地站起來握住于志堅的手,︰「于老師,你真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好老師呀!我得向你學習。」「陳校長,我不是恭維你,你才是學習的榜樣。你幾十年如一日,在這偏僻的山村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地工作,不為名利,默默的奉獻,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真可謂是蠟燭精神,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這都不算啥,于老師,不瞞你,我們沒有別的渴求,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夠轉為國家正式教師。」「陳校長,國家現在重視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我想你的願望一定能實現。」「于老師,你是高材生,啥時候給我們學生講講話。」「講話不上,我可以跟孩子們交流交流,把山里孩子們的吃苦精神傳到我們的學生中去,這也是一種激勵。」「以後,我們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把你們那先進的教學方法也傳到我們這山溝的學校來。」「好,听陳校長的,我們都共同努力吧,為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兩人談著談著,談到了□□,談出了共同的心聲。于志堅和陳校長有了相互了解,兩人的關系也拉近了。于志堅覺得這個陳校長是個好人,離開一家老時心里也踏實多了。

也就在這年春季,北崗四中為迎接省里檢查,要建一個大門,不然學校連個門面也沒有,連個招牌也沒有。要這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大門主體剛建起來,高崗鎮街道辦事處的領導連個招呼也不打就安排人把大門推倒了,根本不把學校放到眼里。趙進找到鎮街道辦事處領導要討法,人家理由很簡單,侵佔了我們的地盤。學校沒有圍牆,校園也沒有具體界線,雙方爭執不休。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何況學校還不是強龍,是一個弱勢群體。校長趙進無可奈何,忍氣吞聲,只有認輸。可見當時這所學校在社會上所處的是個什麼樣的地位。

大門事件對教師們的影響很大。學校沒有地位,教師也感到沒有地位,使本來凝聚力就差的教師隊伍人心更加煥散。領導班子也四分五裂沒有戰斗力,各方面工作難以推進。從而,教學秩序混亂,學生違規違紀現象十分嚴重。四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天氣晴朗,皓月當空。高三(2)班的男生王帥和高二(1)班的女生郝玲玲約會到了野外。高二(1)班的男生劉金幫一直在和郝玲玲來往。劉看郝沒在教室里,就問郝的同桌,郝的同桌告訴劉:「上自習前一個男生把她喊走了。」劉頓時腦羞成怒,就把他的把兄弟喊上到野外去找。這時王帥和郝玲玲正在一個渠埂上抱著親吻,兩人還都沉浸在那美好地熱戀之中。結果被劉的一邦人發現了,在劉的指使下,一邦人走到他倆跟前對王大打出手。王看寡不敵眾,就找機會月兌身拼命的逃跑。王也不是好惹的,他跑回學校也把自己的把兄弟從教室喊了出來,帶著他的一邦人就去和劉的一邦人會面。剛走到校外的公路上,就遇到劉的一邦人。年輕人血氣方剛,好勝心都強,誰也不服誰,兩邦人就在公路上打起來了。車輛不斷的從他們身邊飛馳而過,他們仍打的不可開交。打著打著,一個學生向後退步,退到正在飛馳的車輛上,撞出十幾米遠,當場死亡。這一下子惹出了大麻煩,學生家里帶著親戚朋友家們自己幾十人來到學校大鬧。後來,在公安部門的協調下才得以收場。學校還賠償了不少錢。

這一個事件接一個事件的發生,校內校外議論紛紛,學校聲譽越來越壞,校長趙進焦頭亂額。暑期之前,趙進就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北崗縣教育局提出了辭去校長職務的請求,並遞交了辭職報告。教育局領導經過研究決定,根據趙進同志的性格特點和工作能力,不適合擔任校長職務,同意趙進辭去北崗縣第四中學校長職務。

八月,上級黨組織任命本校原團委書記鐘學農為北崗縣第四中學校長,原教導主任羅鋒為付校長,書記仍是王勁松。

兩年時間,又換了一任校長。到鐘學農這一任已是一九七六年建校以來第七任校長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永恆的追求最新章節 | 永恆的追求全文閱讀 | 永恆的追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