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中計︰王爺與“調包”王妃 靈台選妃

作者 ︰ 柳下有約

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天,因為除了這天的盛況空前外,這天更是決定我一生命運的日子。

早上我們便被嬤嬤叫起來在主殿前坪訓話,主要是再次重申宮中的禮儀,同時告訴我們選妃的程序。接下來便是一隊訓練有素的宮女們為我們統一梳妝打扮,不論發式、珠釵還是衣裙全都一模一樣,看來這選妃越到此時越是嚴苛。

幾日前掖庭陸陸續續為今日的選妃做了些準備。除了請來宮廷畫師為我們畫像外,教引嬤嬤也根據我們學習宮規禮儀的成效定了等級,當然我們的身形體態都被掖庭的文檔庫做了詳細的記錄。

待我們一行快走到靈台的時候,皇親國戚和三品以上的大臣已經被安排就座。我遠遠看到高位上是空的,看來帝後還未駕臨。我又往高位兩旁看去,一眼便掃到一個白色的身影,我不敢細看,趕緊循禮低垂著頭。

梁嬤嬤將我們領到靈台前的空地上,便輕輕囑咐我們︰「老奴只能送各位小姐到此處了。各位前途無量,老奴有什麼得罪之處還請大人不計小人過,不要與老奴一般見識。今後有用的上老奴的地方還請主子們吩咐!恭祝各位福壽安康!」

我們一听都有幾分不舍,畢竟相處了一月,這梁嬤嬤雖然相貌嚴肅,但也是個講究是非曲直的人。她沒有因為我是皇後的家人就阿諛奉承,也沒有因為一些官職相對低微一點的大臣庶女無緣正妃之位就譏諷怠慢。不管我們彼此之間的矛盾如何,但我們對她多多少少都有幾分好感。

只听見崔公公清清嗓子道︰「皇上皇後駕到!」

我們趕緊跪在地上行禮,「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千歲!」

等到帝後二人在高位坐定,才听到皇上道︰「眾卿家平身!今日靈台選妃就開始吧!請坐下來!」

我們也起身站定。皇上把崔公公招過去在身旁說了幾句,崔公公便從靈台上下來走到我們面前。

「今日按祖制進行靈台選妃,各位小姐上靈台時必須蒙上面紗,每人繡球一顆,若是王爺的金羽箭射中你們手中的繡球,那奴才就要恭喜主子啦!」他說完便朝身後的小太監們使了個眼色,于是我們手上都多了顆繡球。一旁的宮女也沒有閑著,開始為我們一一蒙上面紗。

等我們一切收拾妥當後,崔公公就引著我們一步一步踏上靈台。我雙手捧著繡球,竟覺得像捧著巨石一樣。我很好奇在這樣的祖制中如何能讓有情人成眷屬。都這樣一般打扮,臉上也遮了大半,一百步之外誰還認得誰?就算能確定目標,可這射箭的本事不濟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皇上讓我選擇,我的選擇真的能起作用麼?還有我的那個猜測,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按照布置,我們一字排開站好。風很大,吹得我們的衣裙隨風擺起,面紗也緊緊貼住臉面,頭發也在額上左右飄動。

一百步之外,我只看到對面站著兩個人,一個著白衫,一個著紫杉。白衫的自然是臨湘王,另一個便是神秘的清河王了。

我凝神想看清他,偏偏距離太遠,就是看不清楚。他身材比較瘦削,個子比臨湘王還略高一點,遠看臉色偏黃,確實有種病態的感覺。我心里越發慌亂,難道我猜錯了?他果真不是那人?!

只听崔公公又道︰「請金羽箭出!」對面便熱鬧了一下。不久兩位王爺手上都拿著一張弓,旁邊各站著一位小太監捧著一個錦盒。不用猜,錦盒里面放的便是這祖上代代相傳的金羽箭了。

又听得鼓聲起,對面兩位便開始搭弓上箭瞄準目標。我長長地吸了口氣,索性閉上眼楮。

只听到嗖嗖兩聲,接著有股暗勁讓我手一顫,待我睜開雙眼時,只見一支金燦燦的羽箭插在我手中的繡球上。我牢牢盯住那支羽箭,手心里面冒出細汗,這是誰射中的呢?偏偏羽箭上面的標記我又分不清,只急得心提到嗓子眼。

忽然想到有兩支羽箭,一支在我這里,那另外一支呢?我用余光往左右看去,發現地上正好孤零零的躺著一支羽箭,而且剛好在妙語和左明鳳的中間。

崔公公走到我的跟前,捧過我手中的繡球,放到身邊小太監的托盤中,笑道︰「恭喜郡主!請郡主摘下面紗跟著老奴面聖吧!」然後走過去看了看地上,又看看妙語和左明鳳,皺著眉頭撿起地上的羽箭。

他帶著我和端著托盤的小太監一前一後,向帝後之位走去。經過兩位王爺時,我想細看一下子美如今的模樣,但又怕當眾失禮,索性什麼也不看,徑直往前走。

皇後見是我,臉上一陣歡喜。我向皇上皇後行了跪禮,皇上笑道︰「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朕總覺得看著輕輕很是親切,原來還有此種緣分在里面。」

皇後也笑道,「輕輕還不快起來!都是一家人了,無須忒多繁文縟節!」

我便起身站好。

皇後笑道︰「皇上,這結果已經揭曉,您還不宣旨?」

「哦,皇後不用細看羽箭便知結果為何麼?」說著皇上便轉向崔公公道︰「崔良,你可好生向皇後娘娘報一下結果吧!」

「是,奴才遵旨!」崔公公便從身後小太監的托盤中抱起那顆繡球,當眾拔出金羽箭,細細看了看箭身,「稟皇上皇後,這射中群主的羽箭出自--清河王之手!臨湘王雖未射中繡球,但羽箭落在左家千金和言府千金的中間,不偏不倚。」

皇後一听,突然怔了怔。不過,才片刻功夫,她便笑吟吟道︰「想不到子美久病多年,出手卻不凡。這身手竟有幾分當年定國候的風采。也好,我始終和妙音是好姐妹,今日子美能娶得我慕容家的掌上明珠,想來她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我一听是清河王,心中也不知道是喜是憂。只是看到皇後提到定國候時,皇上的臉明顯閃過一絲暴戾肅殺之氣。而提到真貴妃的時候,皇上的表情就更加高深莫測了。我心想皇後肯定是懷疑這樣的結果,但是舉重若輕的笑容也讓人挑不出毛病來,只是我覺得她話里有話,而且是不懷好意。皇後與真貴妃之間的恩怨已過多年,但皇後很難平息心中怒火,試問哪位女子能容忍自己的夫君心中掛念別人?何況對于早在慕容家就養尊處優睥睨天下的皇後娘娘來說,這絕對是挑戰自己尊貴威嚴的事情,她情何以堪?

「皇後果然賢德,子美有你這樣一位嫡母也是他的福氣。只是子聰也是朕的骨肉,朕也不能不為他著想。既然羽箭掉在兩位小姐中間也是天意,就將兩人都納進宮來吧!」皇上深思道。

「那臣妾便在此叩謝皇恩!子聰能享這齊人之福也算是他的造化了!只是這妃位……」皇後為難的問。

左明鳳雖是左相千金,但是畢竟生母出生卑微;妙語雖然是嫡出,可言家在朝中的勢力畢竟比不得左相。這樣的對比的確很微妙,正妃從來只有一位,順了姑情便失嫂意,確實為難。只是我想皇上既然提出兩人都入選,肯定是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果然,皇上大聲道︰「今日按照祖制靈台選妃,姻緣天定,結果已出。清河王射中慕容輕輕手中繡球,依制冊立慕容輕輕為清河王正妃。臨湘王羽箭落地之處在左明鳳、言妙語兩女正中,冊立左明鳳、為臨湘王側妃,兩妃暫不分尊卑,誰先誕下龍子便立為正妃。擇吉日兩王同時完婚。其余女子可自行婚配,亦可請旨指婚。朕知道宗室中還有不少適婚男兒,朕很樂意做他們的月老!眾卿家可有異議?」

「皇上聖明!恭喜三位皇妃!」皇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哪里還有人敢有異議?我心想,皇上這樣的安排果然高明。慕容家與左家不合,但偏偏慕容皇後有一位左家小姐做媳婦,為怕左家憑借臨湘王登位做大,又將近年來在朝中風評很高的言尚書拉來制衡左家。而我作為慕容家這一代的勢力中心則要嫁給目前沒有什麼功業可言的清河王,慕容家活生生的被分為兩半,到底是幫皇後和臨湘王站在一起,還是幫助我與清河王結盟呢?三個女子,兩對夫妻,無形中便將慕容家、左家還有新晉的言家分別劃到不同的陣營中去,而且枝節錯亂,相互牽制,誰也形成不了威懾朝廷的敵對勢力。

清河王妃?這就是我的新身份麼?

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計中計︰王爺與“調包”王妃最新章節 | 計中計︰王爺與“調包”王妃全文閱讀 | 計中計︰王爺與“調包”王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