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四一0章 黃土藍海

作者 ︰ 一地風兒

龐大的漁業船隊從北海鎮港口出了。打頭的是唐繼堯的漁政1號輪,帶領著1艘科考船、1o艘捕鯨船、2o艘漁輪、5艘冷凍加工船、兩艘冷藏運輸船、兩艘後勤船、一艘破冰船。隨後的是總部直屬考察艦隊,羅剛帶著oo1號驅逐艦打頭,北鯨6o號居中,o2和o3號艘驅逐艦一左一右護衛,後面跟著一艘運輸艦和兩艘漁輪。漁輪是花子申請調來的總部總務部後勤打漁船。由三牯牛負責管理。

北鯨6o號艦上很有些熱鬧︰趙依曼、婉容和文繡都上了船,原偏崖大隊虎崖兵工廠司務長老人兒、現任商業部食品管理局副局長肖墩子也趕來了;藍花花的爹娘也從河北平山瓦窯堡三十里鋪村趕了過來,據說是從張家口乘飛機過來的,是花子打的機票。

陳佳永十分高興,對肖墩子道︰「老哥,我好多年都沒有吃到過你做的飯了,就像在當年虎崖兵廠一樣,給老子整一大桌出來。」花子叫肖墩子和藍花花忙去了。

碧海藍天,北鯨6o號艦以2o/節時平穩地行駛著。新裝的落地舷窗外,海浪層層,海鷗翻飛,給人很有一些新鮮感。餐桌上,陳佳永和花子同花花的爹娘坐在一桌。藍花花的母親41歲,親家公才34歲,又太年輕了,但他們從面像上看,要比實際年齡大1o來歲。親家公藍老?道︰「咱們那崖??的娃不好養哩,花花是咱養的第3個,好不容易才養活了。」花花他娘道︰「俺是藍家的童養媳,1o歲就到了他們家,那年他爹才3歲。後來,俺們送走了他爺他女乃,俺就帶著?子,守著3畝地,養著花花,在破窯洞里苦熬著。後來來了一個劉湘司令,趕走了倭寇和滿洲軍,我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他爹當上了村長,在外忙著;花花去了識字班,遇上了三牯牛,他們就好上了。三牯牛要參軍,俺是反對的,多好的娃呀,守著家不好麼,可是花花支持他參軍,俺就沒話了。俺就這麼一個閨女,她的相好參軍出遠門。那天,花花在廚房里給他蒸饃,還唱著歌兒,我卻在屋里哭。征兵隊出,咱娘倆可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呵!」

藍老?道︰「咱們那里以前很窮很窮,可是聯合政府一下子就取消了農業稅,然後指令大戶們減租減息,又辦了不少鄉鎮企業,咱們農民終于可以吃上一口飽飯了,手頭也有了點錢花。俺夜間帶隊巡邏時,也打上了手電呢。」

陳佳永道︰「親家兄弟,我們政府就是要讓農民過上好日子,藏富于民。下來我們再好好談談農村的情況。你和親家母過來探親,就是咱部隊的客人,也是我的貴客,想住多久住多久,我給你們包下了。」花花她娘道︰「親家,花花保密,只說您叫長,我也不知道你是多大的官,可見您這鋼鐵房子的錢也花費不少,官很是不小。可您用不著操心我們哩,花花來信說她一個月可以掙8oo元薪餉了,俺那女婿一個月要掙12oo元,合起來2ooo元哪!俺女兒女婿在部隊上吃穿不花錢,他們孝順得很,就向娘家婆家各家每月寄1ooo元,多大的數目呵!在咱老家,1元錢要買1o斤玉米,一只肥母雞才賣2元錢,我們不是又還在種著莊稼麼,也有收成,在村子里,俺家己經算是大戶了。」陳佳永哈哈大笑起來,道︰「我親家能成為黃土高坡上的大戶,真讓人高興,來,干一杯!」

船隊行駛到了北海中部,北海艦隊司令帕東率艦迎了上來。天近暮色,船隊停了下來。陳佳永一行乘交通船上了北海號航母,艦長龍榮耀高興地迎接了他們。夕陽余輝下,航母巍峨雄壯,寬大的甲板上,一排排戰機披著金色的光芒,蔚為壯觀。趙依曼、婉容、文繡和唐繼堯他們是初上航母,非常興奮,紛紛拍照留念。三牯牛和藍花花兩口兒陪著父母在巨大的鋼鐵島子上東模西瞧,更是驚奇不已。

帕東匯報道︰「北海靖平以後,艦隊基地設在了庫頁島的庫南港。艦隊移向了北緯52度線海域。擔負著海域巡邏、海上訓練和海洋搜救等任務。」陳佳永道︰「北海13o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就這一座海上戰略平台,雖然這里不打仗了,但平時海上的演練和巡邏任務也很重,切不能有絲毫懈怠。」唐繼堯讓交通船運來了5噸海鮮罐頭和1o噸鮮魚,他對帕東和龍榮耀道︰「初次見面,聊表心意。我們海洋漁業部的工作還望軍方大力支持。」龍榮耀道︰「其實不必要,我和羅琪光、阿由是原望海船業公司的老人兒了,都是老戰友,咱們軍民本來就是一家麼。肯定大力支持!」羅剛對唐繼堯道︰「我們是靠老百姓養活著的,你們有了我們才能有。為了華夏百姓,我們已經拼命了。近時海軍也為海洋漁業局提供了近3ooo艘漁輪。您是政府官員,可不要以生意人的眼光對待我們!」唐繼堯听了,沉吟有頃,道︰「後輩,你的話我愛听,而且听進去了,可是我的感謝是真心的。」羅琪光道︰「我們試運行的漁業產品,全部以成本價優先供給軍方。」陳佳永下來和唐繼堯喝酒,對他道︰「唐叔,我的大部長,我理解您的心意。一切都亂不得,不像當年您在滇省養軍那樣公私不分,我支持羅琪光的表態,我代表軍方接受了您的好意。」唐繼堯哼哼道︰「?老子我又落後了,該學習。可你的酒量怎麼老不進步呀,和你喝著真沒勁。」陳佳永馬上叫來了花子、婉容和文繡陪酒,把唐繼堯灌了個大醉。

漁業船隊駛到了千島群島東北部外海,在浩瀚的大海上開始了捕魚試作業。三牯牛也指揮著總務部的兩艘漁輪加入到了捕魚隊伍中,小半天就捕了3萬多斤魚回來。藍花花的爹娘見了,驚喜得合不攏嘴。藍老?嘆道︰「咱可從來都沒有見到過這麼多這麼大的?呀!想當年,俺和你娘圓房辦席請客,殺了1只雞,稱了2斤豬肉,俺們那黃土圪塔不產魚,以示年年有余,端上桌的卻是一條木頭做的蘸了一點汁的?……」三牯牛道︰「過去的心酸事兒就別提了,俺打的魚就讓二老吃個夠。」花子笑道︰「吃得完麼,船上的冰櫃都裝滿了。這些魚揀些吃新鮮就夠了,其余的都送到漁業公司的加工船上去。」三牯牛得令而去。

漁業船隊駛到了美屬阿留申群島以南外海的公海上,海域里有美、加、倭等國的漁輪在捕魚,只是沒有了羅剎國的漁輪,已經被華夏漁輪取代了。各國漁輪都很友好,這里比的是誰的船大網大,誰捕的魚多。

藍花花的爹娘強烈要求上漁船去干活。陳佳永道︰「親家,你們辛苦了一輩子,也該好好歇歇了。海上打魚風里浪里的,也很辛苦,怕你們受不了呀。」藍老?道︰「俺們已經不暈船了。俺們就是喜歡那魚呀。俺記得當了村長後,一次去鎮上開會,在會議伙食上才第一次吃到了?,我還偷偷給她娘倆帶回了一塊,她們吃得那個美喲。眼見得這麼多的魚,俺真是愛不過來。」花花她娘道︰「俺們就是個勞碌命呢,閑久了身子骨倒軟散了。我們去幫女婿,在船上煮煮飯呀,拾掇拾掇呀還是可以的。」陳佳永听了,心里酸酸的,也挺感動,就答應了他們。花子道︰「花花可不許去。」花花她娘道︰「花花不去,听說女子吃了魚,生的女圭女圭壯。我們就多打魚回來讓花花吃。」

三牯牛帶著丈人丈母娘上了他的漁輪,總部後勤的兩艘漁輪和漁業總公司一樣的設施,25oo馬力,漁具全副武裝,可帶勁了。船上配畝有海下聲納裝置,方園5ooo米內的魚群逃不過它的「眼楮」。漁網是最新式的維尼綸網線,網線細、結實、不吃水,重量輕,一幅網可當眼下的5幅麻線網。撒網和收網都是機械動力作業。

聲納員報︰「左前方35o米、水深15o米處現蝦群!」三牯牛急命兩輪下網。3o分鐘後,三牯牛感到漁輪行進有些吃力了。船長裘二魁道︰「張總,我看差不多了。」三牯牛忙命起網。起網時,三牯牛見到了遠處海面有幾股噴出的水柱,忙問裘二魁︰「那是啥?」裘二魁道︰「那是鯨魚,看來正在追逐著這群蝦。咱們這兩艘漁輪不是對付鯨魚的,趕緊收網吧。」網收處,2萬多斤肥大的磷蝦就傾進了漁倉。每只6至8公分長,有一兩多重。藍老?沒有見到過活蝦,心里嘀咕道︰「這是魚麼?」三牯牛去拿了幾只蝦過來,剝了殼,特意將蝦肉醮上了醋,讓他們嘗鮮。二老一嘗,那個鮮哪,一輩子都沒吃到過。三牯牛道︰「漁倉里的這些蝦,其他地方不出產,每一只都金貴,在城市里1只要賣1元錢,活的5元1只。」花花她娘道︰「咱們吃了兩只蝦,不就當吃了1只雞麼。這可不得了!」三牯牛道︰「在這里就只有當小菜吃了。但生的不能多吃。」

花花她娘在廚房里創新做出了青菜面糊醋蝦羹和黃酒醉活蝦。全船員工吃了大贊不已。航海學院畢業的裘二魁贊道︰「這是黃土高坡和深藍海洋的最佳結合,很好吃,又太有意義了!」花花娘雖然听不太懂,但心里卻樂開了花。

下午,三牯牛的漁輪又打上了三網?,共有5萬多斤。藍老?穿上了膠衣膠靴,干勁十足地在魚倉里忙活著,他還摟住一條與他差不多高的鱒魚讓三牯牛拍了照,心里爽極了。

阿留申群島外海的公海上,由于有華夏捕魚船隊的加入,海上展開了捕魚競賽。華夏漁輪的馬力大、網輕網長,幾乎獨領了風騷。

陳佳永帶著趙依曼和唐繼堯等人乘小型潛艇在海下視察,陳佳永道︰「這一帶還有千島群島的外海魚場,咱們可得好好經營。我們還見到了鯨魚,在公海上可不能放過。」唐繼堯道︰「看來,咱們的捕鯨船也該出馬了。」

漁業船隊捕的大小魚兒都送到了加工船。藍老?帶著花花她娘去船上參觀,只見流水作業線上,一條條經過分類的魚被去鱗、切月復去內藏、切片……另一頭則是出來的罐頭和魚干,裝箱打包後送上了運輸船。三牯牛道︰「這就跟咱們種莊稼似的,只不過是連打魚帶加工一次性完成了。」

陳佳永此時在科研室里打開了電腦,查閱著關白令海的資料。他想要了解即將駛過的白令海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