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三三五章 外興安嶺(四)

作者 ︰ 一地風兒

華夏國防軍在遠東的進攻戰役打響了。第一天,東進的三路共5o萬人馬,一路從赤塔向東進攻到了尼布楚;一路從漠河攻擊到了坎庫什卡;一路從黑河進擊到了列亞。華夏國防軍的鋼鐵大軍勢不可當,羅剎守軍拼力抵抗,實在是不支,于是紛紛向後撤退。

羅剎國向華夏聯合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斯大寧緊急派人前來照會。華夏聯合政府外交部派出了以副部長蘇仁偉為的一個談判小組,去尼布楚和那羅剎國派來的彼得洛夫副外長會晤,進行談判和交涉。彼得洛夫嚴厲指責華夏聯合政府違背了《尼布楚條約》等協定,應當盡快退兵。蘇仁偉則嚴正回答道︰「其一,我們從來就沒有承認過滿清政府,所以他們以前和你們簽訂的所謂條約,一律沒有法律上的溯及力;其二,那些條約本來就是不平等條約,從國際公法上也一直沒有予以承認和公認,早就應當作廢了!其三,你們以前的國家領導人符拉基米爾依力奇.列林,也曾經提到過那些條約不合理,並答應過沙俄侵佔的華夏領土應該歸還。可是一直到那禿頂小老頭死之前,都沒有任何實際行動歸還我華夏一寸土地,事實證明了他的承諾根本毫無誠意、完全是騙人的鬼話!你們的現任腦斯大寧更是耍大國沙文主義,不僅不想歸還沙俄侵佔我們的領土,而且還積極策動華夏外蒙的王爺們謀反,還搞了什麼gc國際,鼓動我華夏內部造反,赤旗鐵血,讓華夏人自相殘殺,你們卻從中漁利。並還陰謀計劃侵佔我華夏長城以北地區。由于你們沒有絲毫的誠意,對我一犯再犯,我們忍無可忍,就只有用武力收復失地了。」彼得洛夫听罷,大怒不已,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麼強硬的東方黃皮猴子和他談判,簡直不能讓人忍受,他當然不讓。于是,談判雙方就激烈地爭論起來。

華夏日報表了著名評論家滇南生撰寫的一篇社論,標題為︰《被羅剎人用拳頭奪走的土地,我們正在用拳頭收復!》。社論指責了羅剎國從沙俄時期以來,就不斷地掠奪和蠶食我華夏的土地,欺壓和驅趕我華夏百姓。這種侵略行為,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停止。華夏國防軍收復固有的領土,是十分正義的,也是非常應該的;華夏聯合政府對被侵佔領土的收回,是世界上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的……華夏各個黨派和團體也紛紛出了號召,要求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支持國防軍的東進。

美女政協主席宋Q齡乘著金絲鳥號專機,不停地飛行在華夏的京津滬寧昆漢渝等各大城市,不斷地接見各界人士,以她的巨大號召力,為國防軍東進戰役進行大力宣傳和聲援;她的妹妹、政府副主席m齡也頻頻會見各國公使和各方代表,闡明華夏聯合政府的堅定態度,充分揮出了美女外交的優勢,使之華夏收復故土的行動,得到了國際輿論的廣泛支持;江浙財團的掌門人,大姐a齡甚至在資本家中帶頭向政府捐獻了一架飛機,以實際行動作出了表率。三姐妹的拳拳愛國之心,贏得了華夏人們的普遍尊重。

談判在繼續進行,但是,華夏國防軍北路軍的進攻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陳佳永坐鎮在赤塔,听取著各方的匯報,研究著大量情報,掌握著戰役的動態。馮玉翔總長成了他的高參,帶著一個參謀班子日夜不停地忙活著。馮總長建議北路軍應當一鼓作氣,迅攻佔遠東以東和以北地區。至于羅剎國有什麼反應,根本可以不理,讓蘇副部長去慢慢和他們談著就是。從軍事方面看,貝加爾湖以西有李銳的第16集團軍和胡永宏的騎兵第2軍25萬人馬擋著;而西藏軍區的趙林第9集團軍15萬人馬,己經北進到了新疆西部毗鄰的哈薩克斯坦巴爾瑙爾一帶,並且完全控制住了新疆。那羅剎國從西部派出的援兵是越不過那兩道「坎」的。陳佳永听了,大為贊同。道︰「那原南京政府派駐新疆迪化的盛世財,他狗日的一直有親羅剎國傾向,想借羅剎國之勢力,與內地抗衡,跟那以前西藏的達籟一樣,搞獨立王國,聯合政府成立後,他一直陽奉陰違,甚至想逃到羅剎國去,老子叫韓平把他捉了,讓他龜兒子在勞改農場里好好種棉花。西面沒啥大的問題,那我們就一心一意從東邊把羅剎毛子趕下海去吧。」

楊勇帶著東進司令部前移,駐到了亞克薩鎮。當年羅剎毛子就是從這里向清庭的軍隊開始進攻的。清庭派來的3ooo多人的軍隊,愣是沒有打贏幾百個手持快槍的毛子。于是一步輸,步步輸,直至輸去了大片河山。楊勇在鎮子里轉了轉,感覺很是一般。只是這個鎮子被羅剎國改了名稱,叫做什麼斯科沃羅丁諾,讓人感覺很別扭和很不爽。楊勇立即命令︰所收復之地,立即恢復為我華夏的老名稱。

北路軍東進大軍嚴格執行了華夏聯合政府北方行政區布的安民文告,一路上邊打邊撫,穩定了新區的局勢。行政區的管理人員也緊跟了上來,迅建立起了一個個地方政權;國方軍武警總隊司令員李建秋從各地抽調了5ooo名干部,到新區組建軍分區,迅建立了北方軍區地方部隊和民兵組織,維持治安和進山剿匪。

華夏國防軍先頭部隊的坦克和裝甲車沿烏第河向東急進,一周以後,一舉攻佔了東部北海(鄂霍次克海)灣的丘米坎和安提坎兩個海港小鎮,將遠東地區一南一北割裂開來。

35裝甲軍1師的3個坦克團,是這次東進的先鋒。師長葉齊邦,是裝甲兵學院畢業的高才生,參加過解放外蒙的裝甲集群作戰,是門合軍長手下的一員得力干將。他指揮著3個團15o輛主戰坦克和25o輛裝甲車,組成了一個「楔形」陣形,像犁田一樣,從赤塔向東急進,一舉攻破了羅剎軍設置在尼布楚的第一道防線,擊毀坦克23輛。1師並沒有停留,第二天就攻到了莫哥查;第三天又攻到了羅剎軍在騰達城一帶設置的第二道防線,掃清了城外的守軍後,交由後續部隊圍困該城,部隊繼續東進。沿途的羅剎軍雖然頑強抵抗,一見不敵,只能急忙後撤,所以戰斗並不十分激烈。倒是沿途的高山、湖泊、河流、沼澤成了裝甲大軍的最大敵人。1師帶了一個舟橋營、一個機修營和一個輜重營以及大量的築路器材,並有軍區一個6航團15架直升機從空中支援配合,他們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長驅直進。

顧長海指揮調度的水6兩用坦克有5o輛配合葉齊邦裝甲1師的正面進攻作戰,在戰役中一直作為攻擊的前鋒,這種兩棲式的坦克揮出了極大的作戰優勢。顧長海親自到了1號坦克上考察,機長楊仁貴也是一個老坦克兵了,才從裝甲兵學院進修出來不久,他駕駛著新型的35噸水6兩用坦克,在前面打頭開路。坦克一頭扎進了結雅河水中,嘩嘩地就渡過了結雅南面即將封凍的湖面,上岸疾駛到了亞斯內,又淌越過了約1米水深的大片沼澤,在沼澤里,主要是遇到了泥淖和水草的阻礙和纏繞。但是坦克的履帶寬,壓強小,又有著切割水草的自動刀片裝置,高運轉,加上35o千瓦功率的噴氣式推進器強力推進,提高了坦克的升浮力和動力,在半米深的沼澤水面行進沒有問題。5o輛水6兩用坦克在徐東魯團長的帶領下,在貝薩一帶的河流沼澤中,揮出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先搶佔有了作戰的先機,每每在羅剎軍認為河流和沼澤天塹敵軍不可能出現的地方,華夏國防軍的水6兩用坦克卻出其不意地就涉河渡水從背後攻了上來,極大地破壞了羅剎軍精心設置的要塞防御體系。水6兩用坦克實驗部隊配合1師,憑借著自身的優勢,出其敵後,配合正面,向敵側後動了猛烈攻擊,接連攻克下了好幾座要塞。羅剎軍不支,紛紛潰退。第八天,葉齊邦裝甲1師終于攻到了北海岸邊。

在丘米坎海岸小鎮,裝甲1師遭遇到了羅剎軍守軍和海軍6戰隊近萬人的凶猛反擊,葉齊邦命3個團在敵艦炮的海岸射程外向兩翼展開,阻擋住了羅剎軍的凶猛進攻,守住了陣腳。空軍運輸機在戰斗機的掩護下,迅將一個岸防炮團空運到了丘米坎。炮兵2軍軍長鮑親到一線,布置好了先行運達的2o門遠程重炮,對羅剎軍軍艦猛烈轟擊,羅剎軍艦只得退到了3萬米以外的海面,6地上的羅剎軍就被逐步消滅和驅逐干淨了。裝甲1師守住了海岸線。葉齊邦布置2團鎮守烏第河南面的丘米坎鎮,3團鎮守河北面的安提坎鎮,1團配合顧副部長指揮的徐東魯水6兩用坦克團,又反向西北而攻,相繼攻佔了烏第斯科耶鎮和米爾坎鎮,將這一出海口的一大片地面鞏固了下來。

坦克炮手王小毛問楊仁貴車長︰「咋這地兒的人就這麼少呵,盡是茫茫森林和大山,咱軍隊的人比老百姓還多。」車長道︰「你問我,我問誰去?听說這里的華夏人多年前都被羅剎人趕走了,我想不久我們華夏人就會回來的。反正上級說了︰這里是咱華夏祖宗傳下來的地兒,地上地下都是寶,哪怕就是一根草,是咱們的,就得收回來;還有這一片祖傳的大海,在明朝就稱為北海,咱們打回來了,可得要好好守住它們。」

門合35裝甲軍1師向東打通了出海的口子後,2師和3師隨後急向南北兩側擴展,加寬了這條東西向的「走廊」;王進東騎兵1軍和鮑的炮兵2軍則割裂和圍困住了殘存的2o多處羅剎軍的軍事要塞,暫時只圍不攻,肅清外圍,使之兵力出不來而死守,在這一大片地兒上,只要余下的羅剎軍各要塞互相不能呼應,就成為了一座座孤立無援的碉壘,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對東進戰役無所大礙。

吳英36裝甲軍3個師卻戰鋒一轉,6oo輛坦克和1ooo輛裝甲戰車從貝薩一線向東南急攻,直取伯力(哈巴羅夫斯克)而來。

伯力又稱「勃利」,一向為華夏領土,北方的軍事重鎮。唐代在此設勃利州,遼為五國部的剖阿里部駐地,金為胡里改路轄地,元為水達達路管轄,明為奴兒干都司喜申衛治所;清初,始由寧古塔昂邦章京(總管)管轄,後劃歸三姓副都統管轄。後為滿清時代的薩哈連部。城市通江達海,是一個繁華的中心集鎮。1858年(清咸豐八年),沙俄羅剎軍侵佔伯力,建立了軍事哨所,並以17世紀沙俄侵略黑龍江的頭目哈巴羅夫的名字命名「哈巴羅夫卡」。186o年(清咸豐十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伯力城及其烏蘇里江以東至鯨海(韃靼海峽)的廣大地區遂被沙俄割佔。1893年改名為「哈巴羅夫斯克」。羅剎國佔了這一片地兒後,經營了這些年,已經成為了一個羅剎軍在遠東的老巢。

&1t;ahref=.>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