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二七二章 高原天路

作者 ︰ 一地風兒

入夜,青藏鐵路修築工地上燈火通明,仍然是一片繁忙。陳佳永出了工棚。瞿建鏵向陳佳永介紹道︰鋪軌機、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平均海拔4ooo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適應能力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廢氣,造成環境污染。而青藏鐵路設計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二十,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成為了鐵路鋪架的一只「攔路虎」。為此,交通部門調集了具有豐富鋪架經驗的專家,對鋪軌架橋機械和內燃機車進行改造,提出了研制補氧增壓設備,改造機械、機車車輛設備,預防嚴寒、風沙、雷電等一系列具體解決方案和措施。經改造後的鋪軌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業,動力性能良好,設備運轉正常,環境污染極小。這項科研成果,填補了高原鋪架技術上的空白,從而為青藏鐵路鋪架提供了設備保障。現在,工地以平均日鋪軌3ooo米、日架橋3.5孔的度,不間斷地將鋼鐵大道向葛爾穆方向推進。創造了最高日鋪軌6575米、日架橋6.5孔的記錄,這一度與平原地區鋪架度基本相當,並確保了安全與質量。

工地上,陳佳永攔住了一個運混凝土的小伙子,問他是哪里人。小伙子答︰「他是陝西安康人,這些年,老家一直在打仗,他們一家人活不下去了,就逃難到了四川新都平畈上,為老板種地打工過活。後來,他又被劉文輝抓了兵,仗打敗了,部隊整編後,他就被送到這里來了。」陳佳永問他待遇怎樣,小伙子答︰「他算是義務兵,工地包吃住,每月還5o元華夏幣工資,他都寄回家里去了。就是……就是很想念家里的父母。」小伙子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陳佳永對他道︰「兄弟,你現在不僅僅是在掙錢養家,而是在干著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成都行政區和其他行政區一樣,也搞了土地改革,你父母都肯定分到了一塊土地,眼下一定生活得不錯,你就在這里好好地干吧!火車快通了,你就可以回家探親了。」

花子悄悄地對陳佳永道︰「夫君,在這里就像是進入了冰窯一樣,真冷呀。」陳佳永對她道︰「咱們快去干活兒,身子一動,就不會冷了。」他去推起了混凝土車,花子、佳子和侯兵他們也加入到了工作的行列。這一下子,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工地上,掀起了工作的熱潮。

一個月以後,陳佳永去拉薩參加了拉薩至葛爾穆的火車通車儀式,他在紛紛揚揚的雪花中,親自為出的列車剪了彩。列車徐徐地啟動了,車上的人們,使勁地揮著手,其中就有西北軍事開拓區副司令員強巴。當初,他和趙偉翻雪山過草地,經歷了無數艱辛,走了近兩年,才走到了葛爾穆。眼下,他親自押運的這一趟軍列,18節車廂,時12o公里,列車上滿載的15oo噸物資,將在沿途18個站點進行裝卸,約35個小時後到達葛爾穆。而後面的一輛客車,載著換防的12oo名戰士,將直接駛達葛爾穆,時間為12個小時。

拉薩行政區長官阿佩熱情地接待了陳主席一行。西藏自治政府已經撤銷,分別成立了拉薩、日喀則、噶爾、那曲、林芝、察隅、昌都行政區,相鄰的有青海玉樹、葛爾穆,不丹廷布、藏南因帕爾、尼泊爾加德滿都、克什米爾查謨、斯利那加、吉爾吉特、阿富汗薩瑟科爾等行政區。原副主席徐雁冰,已經調去了青海葛爾穆任行政長官。

此時的拉薩,已經不同異日而語了。交通四通八達,公路已經形成了網絡;火車南達孟加拉吉大海港,北抵西北內6葛爾穆,西至日喀則、加德滿都、噶爾基地、斯利那加、吉爾吉特;東達林芝、江達和西昌;飛機也開通了近2o個城市的航班。成為了西南亞內6高原上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在經濟上,經濟增長率上升了1oo倍!人口也增加了近1o萬人。在政治上,已經成為了青藏高原上的中心。

阿佩對陳佳永道︰「我現在最大的體會就是沒有多少時間去佛堂里念經了。事兒多得忙不完。」陳佳永對他笑道︰「我們幸好把行政區劃小了,否則你更加管不過來。你們這些人呀,多年來自我封閉,沒事閑得慌,但人又活著,心里空虛,總要找一點事兒干干,才會成天去念那撈什子經的。這會兒青藏高原大踏步地向前展了,你自己的經就已經念不完了,心里也就充實了,雖然忙,卻不空虛了吧。」阿佩連連點頭稱是。他又道︰「有一個人帶信來提出……提出……他想乘一趟火車。」

陳佳永听了就笑了,道︰「在西藏,現在連一個普通牧民都可以買票乘火車汽車了,是誰還在這麼說呀?」阿佩道︰「是……達籟。」陳佳永听了,就道︰「哦,他現在還是在監管著的。」他問阿佩︰「那達籟現在怎麼樣?」阿佩道︰「很好呢,他在林芝挖了幾年煤,身體倒還鍛煉得強壯起來了。」陳佳永道︰「那就讓他來一趟拉薩吧。」

西藏軍區司令員郎杰匯報了軍區的組建情況。陳佳永道︰「藏東、藏南的防務問題不大了,主要是藏西和藏北,不僅僅是防務方面,還要配合克什米爾軍區、西北軍事開拓區,積極向外擴展。」郎杰道︰「西藏各軍分區建立後,主力部隊就騰出了身來,趙林9軍已經調往噶爾基地以北一?,隨時可以向北進軍。」

拉薩市政府里,陳佳永接見了從林芝押送來的達籟。達籟身著一身棉制服,已經練上了一口華夏的官話,陳佳永和他對話已經不用翻譯了。陳佳永對他道︰「這幾年你在煤礦閉塞了,可以先四處去看看,費用由西南人民政府出,地兒由你挑。那佛祖出生的地方也盡可以去朝拜,不算是出境的,因為那里已經是華夏的地兒了。成都大平原你也可以去看看。雲貴川黔藏、印北、孟加拉、緬北、安南……你去看了,回來後我們再交流,但僅此一次,我也很忙,倘若我們之間還無法溝通,你就回去繼續挖煤吧。」

達籟道︰「我挖煤強健了身體,也只當是在修行,沒有怨言,現在也不恨誰了。我在礦上天天看報,已經改變了原來的許多看法。但是,我想眼見為實,看到了心里才服氣。我還有一個要求,我可以?上家屬嗎?」原來,當初在煤礦上,宮廷里出來的達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連吃飯都成問題,簡直不能生存下去。由于他的特殊身份,煤礦上怕餓死了他,就給他配了一個照顧生活起居的女工,叫阿珍,日久生情,他們後來就好上了。陳佳永道︰「可以?上家屬,希望你好好珍惜這一段患難感情。」

從葛爾穆返回的火車到了拉薩。客車載回了換防、探親和退伍的1ooo多名軍人部分鐵路修建工程員工;貨車載回了大量的皮毛和湖鹽等工業礦產品。阿佩感嘆道;「才4天不到呀,列車就往返一次了,在以前走這麼一趟可是要兩年時間呵!」瞿建鏵道︰「以後不是4天往返,而是天天,這一條線上,我們安排了2o台機車,2oo節貨車廂、1oo節客車廂。人員和物資夠得拉。」

陳佳永見到了烽火山隧道修建工程中的那位年青志願兵,他是積累了兩年共1個月的探親假,火車通了,他將回四川新都去看望父母。陳佳永對他道︰「你回家探親,都帶了些啥呀,」志願兵先拿出了一塊石頭,道︰「這是砸在我頭上的一塊石頭,我的?帽都被砸破了,幸好沒有傷著頭。當時在隧道指揮施工的李斯光指揮長過來說︰「你這小子命大,這是一塊剛玉燧石,很值價的,能打好幾付鐲子,送給你留個紀念,你要保留好它,于是,我就帶著了;還有一張狐狸皮,是花了1o元華夏幣和當地老鄉換的,爹是老寒腿;再就是獎勵的15o元華夏幣了。」

陳佳永听那志願兵講了,真摯地道︰「兄弟呀,你築路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代我向你父母問好!但願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晚上的拉薩政府大會堂里,舉辦了一場慶功文藝晚會。拉薩各界和1ooo多回返軍人都參加了。西亞歌舞團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主題是「百萬農奴站起來---今日西藏--天路彩虹。」

由卓瑪演唱,達娃領隊伴舞的一曲《天路》,傾倒了觀眾。那歌曲唱道︰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霞光;/像一片祥雲飛過藍天,/為藏家兒女帶?吉祥。/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我的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呵!/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我的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呵!/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

陳佳永的左邊坐著阿佩,右邊卻安排坐著達籟。達籟帶著一副墨鏡,穿著制服,就像一名普通干部,沒有人認出他來。陳佳永帶著他先去了拉薩車站,後又到了這里觀看演出。他一路看著,心中驚奇不已。晚會演出開始後,他就由驚奇轉向了興奮和激動。演出到達**時,他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眼角都濕潤了。

演出結束,達籟隨陳佳永到後台去看望演員。一大群人中,那達娃眼尖,一下子就認出了他。達娃像見了鬼一樣,驚叫一聲,不由得雙腿一軟,就要下跪,達籟幾步上前,一把扶起了達娃,他卻跪下了,口里道︰「你是達娃,我認得你,我還因為不滿意你的跳舞,鞭笞過你好多次。現在,我鄭重向你道欠。」陳佳永對達籟道︰「你過去在人們心中只是一個魔鬼!人們這麼怕你,恨你,你還能不倒台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