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行紀 第十一章 偏崖整軍

作者 ︰ 一地風兒

眾人散去後,陳佳永還在窩棚前思考著。這近1oo人和2o匹騾馬如何生存下去,真是一個令人很傷神的的大難題。

在後世的年代,一經報道說哪國哪地生了地震,若地震烈度大一些、又死了人、還垮了房子,就有政府甚至是好多國家都來救援的。在救援中,以至有些接受救援的人還荒唐地說︰你們援助我們的簡易木板房不環保,真是吃了鍋粑還爽爽脆,得了好處還賣乖。他現在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喲。

這會兒,他們這1oo多人畜遭遇地震了,而且被震得一塌胡涂,楞是沒有望著有救星到來。在這軍閥混戰的黑暗年月,本來就民不聊生,遇上地震,老百姓們可沒後世的待遇。誰顧得上誰呀,自己就扛著吧;震了你,就自生自滅吧,沒死就算命大了。

眼下這一切,真是只有靠自救了。

陳佳永心里盤算著︰近處的食物和可用資材,在5oo米以內,大部分已經被張三和李四王二麻子等人收羅到了偏崖。現在要出去偏崖,只有走到1ooo米也就是1公里以外才行,才能現是否有新的可供偏崖所用的東西和食物。

水的問題,暫不用擔心,田畸和查爾斯他們利用幾處石凹槽,己用竹筒引接貯存了大約3o噸的山泉活水,並用柴草燒取的木炭作為活性炭,配以砂子、石子和棕葉,在出水口建立了一個簡易的飲用水過濾裝置,飲水安全得到了保障。燒的柴草3日內暫不缺,但騾馬的草料已有些不足,馭隊原帶著剩下來的豆餅也已經不多了。

陳佳永正想著,刀郎過來了。他匯報到︰全天共趕制出男裝91套、女裝8套,用去陰士蘭丹布4匹;綢裙8條,肚兜8個,還用去一些做彩帶,以及用于獎勵等,絲綢共用了約一匹,生絲用了約2斤。但全體人員都洗了熱水澡和換上了新衣;並且都住進了窩棚,免除了蚊、蟲肆虐之苦;每個人身下都有墊的,大多數人有蓋的,晚上休息和保暖大體可以保證了。但是刀郎又說,香皂用去了兩塊,肥皂用去了6塊,火堿用去了3斤。陳佳永一听就急了︰一天就用去了這麼多,今後用啥來洗呀?

刀郎趕緊說︰「不打緊的,今天外出的人背回了一簍皂角,我們多年一直都是這樣洗的,皂角還可用一陣子的。」他這麼一說,陳佳永才放了心,吩咐到︰「余下的3塊香皂,下給護士們共用;4塊肥皂留給春森醫生一塊做手術洗手用,其余的3塊均勻切成小塊,下給傷病員和中隊長以上人員使用;火堿要嚴格控制,只用于大件和大綜東西的洗滌。平時大家都用皂角和草灰濾後的堿水洗衣裳。」

安貞子過來匯報到︰

「縫紉組衣褲已縫制不少,但已用壞醫用剪刀1把,針斷了3根。」

陳佳永心疼不已,連忙叮囑她︰現有生產和生活的工具、用品是最寶貴的。剪刀和縫衣針用壞了,眼下是沒有補充的,一定要珍惜!姑娘們可以慢點做活,剪刀和針不能再損壞了!安貞子趕忙點頭稱是。

陳佳永還是讓貞子繼續負責縫紉組工作,所用布料等,直接向刀郎領取,但一點布料都不許浪費。

貞子了點點頭又說︰有一部分換下來的舊衣褲,她們都已集中起來洗淨晾了起來。她建議衣褲能補的就補好,供弟兄們出偏崖勞作時穿,不能補的就用米湯上漿,成片打成布殼,能做些鞋底,再用新布做鞋面,大伙休息時就有布鞋穿了。但是,就差納鞋底和鞋幫的錐子;布襪子明天她們抓緊趕做出來。

陳佳永听後很高興,完全同意了她的建議,說錐子再想辦法,這布鞋和襪子是一定要做的,大家也非常急需呀。刀郎在一旁也連連點頭稱是。他又乘興畫出了幾種式樣的服裝︰後世標準的士兵服、帽;軍官服、女士官服等,還設計了女軍人穿的短裙、乳罩等。安貞子又一次被驚呆了!刀郎也一臉恐怖地看著他︰可可地這少爺咋又變成了一個裁縫!

陳佳永說︰趕制衣裳短褲是急需,下一步就是要為每個人配一套稍正規些的軍服,也以便換洗。

刀郎心疼地說︰「那又得用多少布料呵。」

陳佳永說︰「這布匹不就是織出來讓人穿的嗎!我們現有的布料,用完了才最好!因為我們要走出這偏崖,每個戰士身上的裝備最是重要的,先就是要有最好、結實、方便、適用的穿戴,這是我們要闖出去必備的前提條件,一點都馬虎不得!只要我們都活著出去了,在外面的世界里,我們什麼都會有的!」刀郎無語了。

刀郎又匯報到︰偏崖還有大米2oo斤、土豆1oo斤、紅薯2oo斤、肉類35o斤、油脂5o多斤,用于炒菜和照明。汽油還剩15公斤左右,省了下來以備急用。采來的野菜等還可吃一天;馬料豆餅6o斤,省省可用3天。

正說間,蔣四帶著幾個人扛著一些什物來了。其中兩個棕匠陳佳永認得,一個是趙狗子,一個是汪三,就是他們最先找回棕葉的,他忙招呼他們坐下。蔣四不善言詞,就讓趙狗子的先說,趙狗子匯報道︰「少爺吩咐我們趕緊制棕後,我和汪三兩個人一點都沒敢耽擱,先將棕葉取棕絲晾烤,又請崔大伯趕緊為我們制作了制棕工具,我們就趕緊制作棕衣,後來我們見又采回來一大批棕葉,就又多制作了一些東西。現在一共制出了棕簑衣15件,棕墊5床(長2米寬1.5米的單人床墊)、棕靴2o雙、棕繩1o根共5o丈。」

陳佳永心中大喜,馬上吩咐刀郎︰將他倆和安德森、春森、安貞子等5人睡的小黃牛皮墊子立馬換上棕墊,牛皮墊子收回待用。

陳佳永見他們一頭霧水,就解釋到︰「棕墊隔濕防潮又保暖,是一等一的‘環保’型床墊!換得值!牛皮床墊當然也很好,但只有夏天納涼才好,可是現在太浪費了,我們要將牛皮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他們卻不懂啥叫環保,只是直愣愣地看著他。

陳佳永又對趙狗子說︰「草鞋用簑草和棕絲相混,再用牛皮筋做底,牛皮作鞋耳,可當幾雙草鞋?」

趙狗子不假思索地回答︰「皮草鞋那可就經穿了,可當1o雙一般的草鞋的。」

陳佳永立馬對刀郎說︰「馬上安排會打草鞋和明天不出工的輕傷員2人,配合趙狗子和汪三,這會就按我說的去打草鞋3o雙,明早備用。」刀郎安排後,趙狗子等人領命而去。

蔣四來了,囁嚅著想說什麼,陳佳永笑著對他說︰「蔣叔,你還有啥好東西就拿出來吧。」

蔣四拿出的這些這些所謂的「好東西」,卻真是每個普通家庭里都該有的︰竹編斗笠和竹筐、竹籃子、竹背簍等等。蔣四拿出來的有斗笠2o頂、竹籃子1o只、背簍6只。

陳佳永十分高興︰原來我手下里面還有蔑匠藏著呀!偏崖差的就是這些東西。蔣四卻對他笑說︰「其實我們一般人都會編這些東西的,居家過日子嘛,咱們雲南農家,哪家又沒種個一兩籠竹子呀。這些家什,都是從竹子而來的。我們這會只是時間不夠,抽空和伙頭們才做了這一些。」

陳佳永對蔣四說︰「明天你們抽空去組織搞一個竹編競賽,我竹蔑管夠供應,看誰做的花樣多、質量好,我就任命他做為我們偏崖的專職蔑匠。享受副小隊長待遇。」蔣四他們高興地去了。

陳佳永又想到了其他很多問題︰面對目前的種種困難,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要盡快地把大家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組織的團隊力量,才能戰勝困難,去尋求和把握生機!

他這個地主少爺的「領導」角色,也要變換一下才行了。否則,偏崖一但生變,他們這群人的境遇和沖突並不會比地震小︰中國人、英國人、朝鮮人、日本人,還有中國人中的漢人、少數民族中的 僳族人、傣族人、佤族人……

如何把大家揉合到一塊,他己經做了不少了。但刀郎刀瑪,張三李四王二麻,還有安德森、春森和田畸……目前他們能听命于他,一是為了生存,二是他沒有私心,三是他處理事務得當。但是,稍有不慎,作亂的先也是他們。

只有安貞子她們幾位姑娘,讓陳佳永心中感受到了一絲絲甜意。但在以男性為主體的社會里,她們做的再多、再好,也成不了主流的。

心動不如行動,陳佳永一咬牙撐起了身子,叫過了刀瑪,讓他去通知提到的人員,立馬到他的窩棚里來開個會。刀瑪馬上叫人去了。

當晚,陳佳永立即召開了到偏崖來的第一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他和刀郎,三個小隊長和安德森、春森,安貞子作會議記錄和翻譯。

近兩個晝夜來,陳佳永的所作所為,,讓大家實際上認同了他的領導地位,人到齊後,他們都等陳佳永話。

陳佳永看著還有些興奮的眾人,用平靜的語調說︰「篝火晚會讓大家暫時忘卻了對災難的恐懼,也解除了大家的疲勞,更增加了生存和奮斗下去的勇氣。」眾人一愣,未成想看似大少爺隨心所欲舉行的一場篝火晚會,還有這麼深的含義,于是精神一振,想著這少爺真遼還有些啥道道。他們耐心地听陳佳永繼續講了下去。

陳佳永說︰「我們在偏崖初安,只意味著目前我們生存下來了,但還有制約著我們的兩大瓶頸︰一是余震未停,大雨不斷,使我們不能遠出偏崖;二是人、畜的食物問題,余下的糧食加上野味和野菜等,只能夠我們吃3天了,省省也最多5天。大家想想5天以後咋辦?有啥好主意,都可以說說。」他說完後,靜靜地著著大家。安德森、春森,和3個小隊長都說著要如何沖出去,都想回家。其他人也沒有好的辦法提出來。

陳佳永提了一口氣說;「先,應當是為了大家如何能活下去為主,至于大家要回去,怎麼回?我們連自已身處何地都還不知道,這個讓我們安身立命的偏崖都還是我們自己命名的。我們現在必需要弄清楚我們所處的位置,打探到周邊的情況,然後再決定去向。如果大家沒有更好的辦法,眼下只能采取非常規手段了,我們必須要組織起來,有計劃、有目的開展自救行動。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擺月兌困境。

陳佳永見大家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于是他就當場宣布︰「現在,成立‘偏崖獨立大隊’」,並即刻作出了任命︰

偏崖大隊的的第一順序;大隊長︰由陳佳永擔任;第二順序︰刀郎任副大隊長,安德森任總教官,;成立偏崖大隊醫院,春森醫官任院長。第三順序︰大隊下設3個中隊︰張三(實際姓張名山)任第一中隊長;李四(實際姓名李世久)任第二中隊隊長;王二麻子(實際姓王名二娃)任第三中隊隊長。成立大隊後勤部,部長由刀郎擔任。成立大隊工程部,暫時由田畸負責,由英、日兩方工程師集中辦事,決定大隊工程方面的重大事項。第四順序︰成立後勤小隊,蔣四任小隊長;成立工程隊,老崔任工程小隊長;苟良才為騾馬隊小隊長。要找出大隊所有能會木、鐵、磚瓦等工匠活的人,分輕重緩急,由工程部統一安排工作。大隊部︰安貞子擔任機要秘書和翻譯;刀瑪任警衛兼通訊員。

見大家對任命沒有意見,陳佳永又作出了具體的分工︰他負責大隊的全面工作,主管三個中隊、後勤和工程事務;刀郎主管後勤部(主要是糧食和物資)分管後勤隊、工程部;安德森主管作戰訓練、春森負責全大隊的醫療和衛生工作;田畸主管工程設計和施工。在押的木村等日軍俘虜參加各項工程勞動,進行監督勞動改造。

陳佳永又強調︰各位承擔的任務,分工但不分家,各位在做好本職範圍內工作的同時,一定要通力協作,團結一致,實現我們生產自救的總目標。

陳佳永又分派了第二天的工作任務︰命令第一中隊明日天一亮,無論下雨與否,都出偏岩狩獵和探險;二中隊協助工程隊的興建工作;三中隊在偏崖進行軍事訓練。今後三個中隊每天依次輪流派一個中隊出偏崖狩獵和探險,沒有重大情況暫不改變。出偏崖的人員,安全要放在第一位,要注意听偏崖火統號令,隨時準備撒回。醫院在護理好傷病員的同時,全面清潔偏崖衛生,人員不足由後勤隊抽調。同時,仍然安排3個人以上縫制衣物。

陳佳永又抓緊時間向大家講解了地震的生成原理,以消除大家對地震的盲目恐懼心理,科學地對待這一自然現象。然後講解了地震中的一般防護常識︰一、緊急避險;二、生存自救;三、衛生防疫;四、心理教育;五、互助團結。我強調︰余震肯定還有,雖然強度一般沒有第一次大,但破壞力也不可小覷,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最後,陳佳永宣布了大隊的臨時紀律︰

不听指揮者,殺!

畏縮不前者,殺

偷盜賭博者,殺!

消極怠工懶惰者,罰工三倍,!

此令一出,無一例外,眾人遵守!

大家同意,沒有意見。

陳佳永一看時間,快到11時了,就對大家說︰「明天清晨6點全體集合,我當眾宣布任命,你們各自開展工作,任務很艱巨,希望你們不負重望,很好地完成任務。」

陳佳永看看刀郎,刀郎會意。站起來對大家說︰「大隊長的任命和安排,我們堅決執行。中隊長以上的窩棚,現配一盞豬油捻子燈,便于工作。但要注意節約用油,切不要引起火災!」

陳佳永的這一安排,在後世的社會中,就是一個一般的私營企業主都會做到的,更不用說他這學過「組織學」的研究生了。但是在這群人里,他能在短時間將大家組織到一起,擰成一股繩,朝著一致的工作目標,分工明確,安排妥帖,他們可能認為太有才了。但實際效果如何,有待日後檢驗。

(後世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了這次會議的每一個細節後,無一不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就是陳佳永天才地、創造性地組織了大家,無與倫比地帶領著大家,身先士卒,戰勝了災難,開創事業由此而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滇緬行紀最新章節 | 滇緬行紀全文閱讀 | 滇緬行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