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作者 ︰ 獠羽

第六卷南征北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郭嘉向劉宇請示,該有那些人隨同出征,兩萬人的部隊,那也不算少啊,所謂兵到一萬,無邊無沿,兵到三萬,完全連天,何況這兩萬人都是精銳的騎兵,那行動如風,綿延開來如鋪天蓋地一般,它跟步兵不一樣,步兵講究陣容嚴整,軍隊的基層將官層層掌控,要令行禁止,步調如一;可騎兵講究的是靈活機動,因為它行動太快,忽來忽去,沖鋒陷陣如狂風暴雨一般,這對領兵的將領的軍事素養要求比起步兵又要高出那麼半個格,你一個人,能力再強,勉強能統領兩萬步兵,可想要獨自統帥兩萬騎兵,那是難比登天。所以,劉宇領兵出征,必須要有副手,再者說,他那麼高的身份,作為大漢朝唯一的親王,身邊沒有人保護,那怎麼能行呢

劉宇听完,也知道,這已經是自己手下官員所能夠接受的底線了,終究自己的安危關系到整個益州集團日後的嚴峻利益,親臨前線已經是戳了所有人的肺管子,要是再不帶隨行護衛,那自己手下的這些人恐怕就算是死諫,也不會讓自己輕易的走出長安城n一步。再說,要真要鬧到那種地步,大家的臉面上都不好看,何況,劉宇自家人知自家事,雖然來到三國時代,自己領兵作戰多次,這帶兵的本事是長了不少,但從根上論,自己還是半路出家,再加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自己都是坐鎮中央,沒有親身領兵征戰,這兩萬騎兵部隊,真運作起來,自己怕是確實玩不轉啊,因而,不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選幾個人隨行,都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到底選誰呢,劉宇心里暗暗的盤算一陣,孫琳領兵征西,隨行的大將有張郃、高順、滿寵還有馬兄妹;徐州那邊分走了管亥、臧霸、甘寧還有徐晃;南中地區新定,張任、嚴顏等川將還要繼續在蜀中坐鎮,不能輕動;如今長安城中的名將,還有許褚、張遼、樂進以及趙雲,不過這次出兵,終究只是前鋒,是對鮮卑人進行報復作戰的,後面還得有八萬大軍隨後趕來,那才是和鮮卑主力進行決戰的力量,這八萬大軍,總得有人統領,而且還必須是大將之才方能勝任,剩下的這三個人中,能擔任這個角s的,是張遼和趙雲,許褚本身的定位就是護衛中軍,走的是猛將路線,讓他統帥三軍,獨擋一面,稍微還差了那麼一些,樂進呢,有本事,但只能算是良將,當不得帥才。另外,隨行的不能只有武將,還得有謀臣隨行,李鈞,到徐州協助,田豐,跟著孫琳往西涼參贊軍機,留在家里的,是郭嘉、程昱、劉曄等人。

按說,這留下的幾個謀臣,都是有能耐的人,不過呢,郭嘉身體不太好,雖然劉宇對他的健康問題很注意,安排張仲景等名醫定期的為他檢查身體,並開出了補氣養身的湯yo,讓他服用,但是人的身體,終究先天有所不同,有的人,一生下來活蹦露n跳,上秤一稱,八、九斤沉,天生的健康。可有的人呢,一落地,面黃肌瘦,有氣無力,拿手一掂量,五斤不到,這就是胎里先天的帶出來的弱癥。郭嘉就是先天體弱,用後世的說法,那就是抵抗力差,時不常的nng點頭痛腦熱的病癥。這種先天的病,最難調理,中醫本就是講究陰陽調和,固本強干,追求的是通過長期的調理,彌補人本身的不足,加強免疫力,可yo力有時而窮,別看張仲景那麼大的能耐,被後世尊為醫聖,可對郭嘉這樣的病,也是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只能是不斷的根據郭嘉的身體狀況,用湯yo調理,再輔以一些健身的動作,維持郭嘉的身體健康。

要說治病,醫生再好,用yo再精,那也只是一個方面,關鍵還得有病人的配合,可郭嘉這個人呢,決定聰明,聰明的人,ng子就有些古怪,要準確的說,就是太有主見,什麼事情,他都能看的通透,而且還有自己的處理辦法,這樣的人,最不願意受一些拘束,就喜歡自由自由,放lng形骸。

郭嘉就是這麼個ng格,他有兩個o病,一個,是多多少少的,有那麼一點,當初,多有人說,郭奉孝頗具lng子風采,這是文雅的說法,用白話說,那就是喜歡和女人搞l水姻緣,一夜之類的,這也是漢末所謂才子們的一種通病,這個o病,在郭嘉追隨劉宇之後,加上他年歲增大,已經基本上被他給戒掉了;關鍵是他的另一個o病,那就是好酒。郭嘉從年輕的時候,就經常與不錯的朋友在一起通宵飲宴,縱論天下大事,這在漢末,是一種風氣,只有這樣,才能顯得出你這個人夠豪氣,夠爽快,是個值得結交的人物。

可酒這個東西,少喝,適量的喝,對人體是有好處的;可要是量飲酒,而且還是經常量飲酒的話,那這千金美酒,就是穿腸的毒yo,郭嘉身體本就不算康健,再一過量飲酒,是病上加病。所以他的身體狀況,是好一陣壞一陣,總是讓劉宇感到十分的擔心,因而,他不願意多在政務行費心co勞,劉宇也就任由他去,可最近一段時間,劉宇集團所參與的軍事行動不斷增加,徐州大概還不用郭嘉co心,終究有李鈞去了那邊,但征討西涼和北伐鮮卑這兩件事卻是需要軍機處大量參與的事情,制定計劃,研討敵情,同時還要協調戶部、兵部、工部安排戰爭資源籌措等問題,郭嘉就是再不喜歡勞心費神,也不得不在軍機處加班加點,co勞軍務,終究他是軍機處主官,他偷懶,怎麼讓自己手下的人心服。他的身體狀況本來就不穩定,這工作壓力一加大,郭嘉的身體登時有了惡化的跡象。

這一下,可把劉宇嚇了一跳,他可是知道郭嘉有英年早逝的壞o病,從郭嘉投入他的麾下開始,他就為郭嘉的身體不知co了多少心,如今天下大業連三分之一都還沒有走完,若是郭嘉在這個時候撐不住,那對于整個益州集團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所以劉宇即刻下令,讓崔琰等幾個軍機處的大臣更多的把軍機處的擔子給擔負起來,以盡量減輕郭嘉的工作壓力,讓他在家中好好的修養一段時間。

以郭嘉此時的健康情況,劉宇哪里還敢讓他再遭受車馬勞頓之苦,別說這次機動作戰,就算是這次與鮮卑的戰役,劉宇都不打算讓郭嘉參與的,不過又一想,讓他留在長安,估計也輕松不到哪里去,這才改變了主意,不過肯定是讓他跟著剩下的八萬大軍啟程了。

這樣,參謀人選也就只有程昱和劉曄,可大軍出征,長安也不可能不留人,更何況,這次劉宇把自己還有孫琳都給支派出去,目的就是為了能給漢獻帝制造一個逃離長安的機會,掌控朝局的滋味雖然不錯,但劉宇卻還是選擇擺月兌這個即將衰亡的朝廷,東漢二百年的天下已經走到了盡頭,不論是天心還是民意,都已經容不下它繼續走下去,即便劉宇日後建立王朝仍然以漢為名,那也是涅槃重生之後的漢朝。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這個看似燦爛的執政位子,其實已經成為了鉗制劉宇的枷鎖,為了能夠名正言順的得到王朝天下,漢獻帝以及他所代表的東漢王朝必須離開劉宇,至于他會在什麼人的手中終結,那就不是劉宇所能考慮的事情了,終究師生一場,劉宇可不想親手將自己的徒弟,從意味皇權的寶座上給拉下來,與其日後為難,還不如當機立斷,讓他自生自滅去。

由于長安會有這樣的大事生,所以劉宇必須留下一個得力的人在長安鎮守,這個位置,無疑,劉曄比起程昱愈加的適合,從資歷上,劉曄是最早追隨劉宇的謀士,從閱歷上,劉曄是當初劉宇欽定的蜀郡太守,為劉宇在益州的統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礎,能夠說,劉曄是劉宇最得力的心月復重臣,當然,程昱也是劉宇的得力臣子,可在如此大事上,劉宇還是傾向于讓劉曄在長安掌管大局。何況,程昱勇武兼備,又是兵部尚,和劉曄這樣純粹的文士比起來,更適合在與劉宇一起統兵出征。

就這樣,劉宇思考再三,終究決定,此次出征,由趙雲統領一萬兵馬,許褚跟隨劉宇左右,統領另外一萬人馬,程昱為隨軍司馬,參贊軍機。張遼、郭嘉暫留長安,待剩下八萬大軍的錢糧器械全部備齊之後,再啟程與前鋒兵馬會和。

人選定下,剩下的就是做準備工作,眾臣工退下各自回部衙做準備,劉宇也回轉內宅,與蔡琰及二子告別,他知道自己這一出征,長安城內必將風起雲涌,雖然王府警備萬全,但這麼大的事情還是得讓蔡琰知道,心中有所準備,到時才不至于自露n陣腳,給那些興風作lng之人以可乘之機。蔡琰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只不過,她和孫琳不一樣,孫琳受現代教育影響,追求的是做出一番事業,工作家庭兩不誤。而蔡琰受的是保守的教育,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如此聰明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才氣,可她是把才智用在了填詞作賦,搞創作,對于政治上的事情,她卻從來不過問,也不去用心,一心相夫教子,打理內宅,孫琳平時就經常跟劉宇說,內宅能夠井井有條,都是蔡琰的功勞,她這個做正室夫人的,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打理內宅房方面不如文姬多矣。

正是因為蔡琰本身的能力出眾,所以劉宇才放心的將此次出征的原委告訴她,蔡琰听完,開始自然是吃了一驚,她不關懷政事,但不代表沒有政治素養,她父親蔡邕便是當朝禮部尚,她出身官宦之家,年輕時又多與其他公卿家中的公子小姐結交,耳濡目染,加上她的絕頂聰明,對政事上的見解並不低,劉宇把這些事情說了出來,蔡琰僅僅是有些驚訝,但靜心一琢磨,就nng明白了這其中的利害得失,于是,她對劉宇道︰「王爺,您請安心的出征,家中的事情,妾身自然會打理妥當,決不會出現讓王爺在前方分心的事情。」

听蔡琰這麼一說,劉宇登時安下心來,分別在即,又與愛妻依依惜別,兩人自有一番親熱,不必細說。等到了第二天,兵馬齊備,將士振奮,因為都是騎兵部隊,營地不在長安城中,所以劉宇早早來到長安城外,當初周亞夫屯兵之所,名為細柳,現在是衛戍長安的各路兵馬安營扎寨之所,在校場點起兵馬,高張大旗,兩萬精銳,浩浩dngdng離開長安,趕奔雍州北部重鎮——馮翊郡。大軍催動行程,曉行夜宿,暫且不提。

再說鮮卑各部入侵雍州,受災最大的,就是馮翊郡北部的洛川、黃陵、宜君三縣,這三縣正好與鮮卑部的領土交界,往年和平光景的時候,這三縣的百姓,和鮮卑部民的關系,有還不錯,大家互通有無,做買賣,和氣生財,三縣百姓覺得,這些化外蠻夷,雖然相貌奇異,遍體黃o,但說話做事,也還算實誠,跟漢族處久了,他們也進修漢語,大家溝通起事情來也愈加方便。哪知道中原戰事一起,這些鮮卑人竟然化身虎狼,荼毒三縣百姓。

其實這次侵入馮翊的,只是鮮卑的幾個部落,都屬于西部鮮卑。要說鮮卑人,歷史還是相當的悠久,听說,這個民族的淵源,能夠追溯到西周初期。根據《國語?晉語》記載,周成王平息商紂王之子武庚的叛露n後,來到歧陽也就是岐山以南,大會天下諸侯和四夷君長,鮮卑就在被邀請之列。不過呢,在當時中原人心目中,鮮卑和楚都是被排除在蠻夷之族,不能上台參與會盟,只能替大會守護拜祭山川與神靈的火堆。

到了東周七國爭雄,秦國一統天下時代,鮮卑族活動于大興安嶺中部與北部,屬于燕國治下,當然,燕國也沒把他們當回事,蠻夷嗎,不通教化,對燕國的國力也沒有什麼協助。秦、漢之際匈奴滅東胡,烏桓、鮮卑並受匈奴役屬。後來漢武帝大敗匈奴,徙烏桓于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鮮卑人隨之南遷烏桓故地饒樂水流域,一部分則南遷至呼倫貝爾草原。東漢初,烏桓內遷,鮮卑又因之遷到五郡塞外。北匈奴西遷,鮮卑進至匈奴故地,吞並了匈奴余眾,這才逐步成了氣候。

等到了東漢末年,漢桓帝的時候,鮮卑經過檀石槐統一,檀石槐死後又經歷了分裂,形成了東、中、西3部鮮卑,各置大人率領。其勢力「東西萬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盡有匈奴故地。此時,鮮卑族中有能耐的人也有不少,如步度根、軻比能等領,各擁所部,有十數萬之眾,在烏桓部族被劉宇統領的東漢王朝軍隊打得元氣大傷之後,鮮卑族就成了北方草原上活動的最大勢力。

現如今,為了能夠更好的展鮮卑部落,這三部鮮卑共商,決定成立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由三部鮮卑中的大世族共同派出人員處理嚴峻的軍政時間,這個聯盟之中,東部鮮卑有四位大人分別是彌加,闕機,素利,槐頭;中部鮮卑有三位,分別是柯最,闕居,慕容;西部鮮卑,則是有五位,分別是置鞬,落羅,日律,推演,宴荔游,總共十二位部落大人,共同協商鮮卑族的軍政大事。

這三部鮮卑之中,西部鮮卑人員最多,地盤最廣,終究從g古草原往西那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最適合游牧民族放牧生存,不過呢,正因為西部鮮卑是最純粹游牧生活,在整體的實力上,反倒比不上中部鮮卑和東部鮮卑,這兩部鮮卑分別和大漢朝的並州、幽州相鄰,漢文化在這大部落中的影響很深,尤其是鮮卑族前任領檀石槐時期,大量任用漢人,制定法律,由漢地輸入鐵器,極大的推進了鮮卑社會的展,這一套制度和政策,在中部和東部兩大鮮卑部落保存的愈加完整,因而中部鮮卑和東部鮮卑在作戰器械和作戰技術上,比起西部鮮卑又要強上一截。

鮮卑人的主要特征,就是黃黃須,听說,東晉明帝的生母荀氏就是鮮卑人,晉明帝因母親的遺傳而相貌類似于鮮卑人,黃須黃,這金是白種人的顯著特征之一,可見鮮卑人的血脈中,有著西方人的血統。鮮卑和漢朝相安無事的時候,邊境上的漢族人就把鮮卑人稱作是黃族,等到鮮卑人入侵,漢族人仇視鮮卑侵略者,便把這個稱呼變成了「黃黃須奴」而此時,鮮卑黃須奴,又在謀劃再一次入侵馮翊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