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宇掛帥

作者 ︰ 獠羽

第一百五十一章劉宇掛帥

作為穿越者,作為了解中華五千年歷史的人,劉宇這輩子和上輩子最痛恨的,就是這些野蠻的草原民族,中國浩蕩幾千年的歷史,若不是被這些心智未開的之輩三番五次的攪擾,化也不會變得斷斷續續,最後幾致毀滅,後世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可如果加上漢代匈奴、晉代五胡、唐代突厥、宋代契丹、女真、黨項、蒙古,明代建奴這些草原對漢族人民的傷害,那中華民族的身上可說是傷痕累累了,多少精華的文化,多少燦爛的文明,就是毀在這些只知道破壞,好像蝗蟲一般的蠻族手中。

劉宇曾經想,如果自己是穿越到宋末或者是明末,那一定要將野蠻蒙古人還有那些該死的建奴殺個血流成河,不過現在來到的是三國時代,那也只好拿周圍的這些草原民族出出氣,不說把他們滅族,也得打得這五胡再不敢升起一點禍亂中華的念頭。本來,他是準備先平定了中原,再找五胡各族的晦氣,哪知道鮮卑人竟然如此的不開眼,竟然欺負到他劉元瞻的頭上,看著桌案上這些痛訴鮮卑人獸行的文,劉宇怒氣沖沖,牙都咬的嘎 嘎 直響,心中暗道︰看來我這幾年真是太仁慈了,當初血洗烏桓時創下來的威名,沒有人記得了,老虎不威,就得被人當病貓欺負啊好,既然這牛鬼蛇神都自己蹦出來了,那當主人的怎麼著也得好好的招待招待,給他們留下個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教訓才是

劉宇壓了壓心頭的怒火,叫過左右從人,吩咐他們立刻將在長安的益州文武眾將召集到王府議事。為了北征的事情,益州集團的高層們都忙得熱火朝天,文官忙著籌糧,武將忙著調兵,連郭嘉這樣懶散的人,都已經在軍機處沒日沒夜的忙活了好幾天,因而,召集這些人也比較方便,劉宇這邊把人派出去沒多長時間,他手下的這幫人就紛紛趕到。

雍州北部的事情,益州集團的這些高層們大多也都知道一些,終究鮮卑人入寇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劉宇那邊有軍情急報,益州的軍機處還有三省衙門,兵部諸司那里也都有呈報送上來,大家都知道,自家的主公,那是有名的不吃虧的主兒,從當初豫州起兵,掃黃巾,征烏桓,平益州,討西涼,滅董卓,定南蠻,那次不是佔據主動地位,像這次這樣,被鮮卑人欺侮至此,那是前所未見了解劉宇脾氣的人都知道,這位主兒肯定是要有所行動,所以來到議事廳,眾人都是靜默垂,等著劉宇號施令。

看看手下來的差不多了,劉宇沉聲道︰「諸公,西部鮮卑進犯我雍州邊境,雍州北部郡縣多受荼毒,這件事你們都已經有所耳聞了?」眾人點頭稱是,劉宇又問道︰「鮮卑人如此猖狂,對我邊境手無寸鐵的百姓行此之行,實可謂喪心病狂至極,我等新得雍州,百姓視我等為護佑,若任由鮮卑肆虐,如何對得起雍州百姓的真心擁戴諸公,可有對策?」

面對這種事,劉宇的這些手下那也都是一肚子的火氣,听劉宇一問,張遼從武班之中一步邁出,拱手道︰「主公,鮮卑諸部乃是德化未開的蠻族,對這等虎狼之輩,臣以為當給其迎頭痛擊,滅其部族,以示懲戒遼不才,請主公將令,願領精騎一萬,迎戰鮮卑,為我雍北百姓報仇雪恨」他一開頭,趙雲、許褚等大將也都紛紛出列請戰。

劉宇悄然點頭,心中頗為快慰,什麼樣的將,領什麼樣的兵,自己手下的這些人都是跟著自己一路廝殺過來的,果然沒有一個是臨陣退縮的軟蛋他用手悄然在空中壓了壓,示意眾武將先回歸班次,轉過頭,向戶部尚甄豫問道︰「雲庵,我征北諸軍糧草器械籌備的任何?」甄豫連忙拱手道︰「回稟主公,我戶部與工部、兵部連日趕辦,出征各路軍馬的器械差不多已經完備,但糧草尚有不足,終究孫元帥的大軍剛剛開赴天水,帶走了部分糧餉,不過臣已經派人敦促益州、漢中加轉運糧草,估計再有十天左右,全部的糧草器械就能備齊。」

听了這話,劉宇就是一皺眉,還要十天,那不就是說邊境上的老百姓還要忍耐鮮卑人十天的肆虐?從各地的呈文上能夠看出,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無辜百姓死于鮮卑人之手,拖上十天,就是幾千條活生生的生命要終結在之手。不過劉宇也不好再責備戶部,他知道,整個戶部、工部還有兵部已經是日夜不停的在工作運轉了,甄豫剛才也說了,孫琳率領的十萬征西大軍在半個月前啟程往天水,雖然到了天水他們便能夠就地籌集糧草,從容布置對西涼的圍剿,但前期的糧草卻要從長安支派,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十萬大軍,從長安到天水這段時間所需要的糧草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正是因為支出了這部分糧餉,現在戶部的供給才會出現缺口。

沉思頃刻,劉宇心中打定主意,要分兵而行,終究邊境戰事如火,百姓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需要馬上救援,而且,鮮卑人這樣肆無忌憚的在大漢的土地上橫行,若是被他們打出了士氣,雍州百姓得到了信心,那此消彼長之下,和鮮卑人的這一仗可就不好打了。可這領兵的人選又是一個問題,此次出兵,務必要將進犯邊境的鮮卑的幾個部族一網打盡,就算不能滅了他們的部族,也要完全消滅掉他們的有生力量,同時,還得擔負起重振邊境百姓信心的重任,所以思來想去,劉宇心說︰這次還是我自己來

劉宇的考慮,一來他自己領兵,該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都能夠心中有數,二來,自己的身份終究在在那里擺著,還有什麼比蜀王殿下親臨邊境更能讓邊境的百姓能夠振奮精神呢當然,這兩條算是劉宇做出這種決定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劉宇可不能明著說出來,那就是他看到鮮卑人的種種惡行,就好像看到了日本人當初在中國為所欲為的景象,這無疑是挑動了劉宇的神經,這股火氣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按耐下來的,劉宇到現在都覺得腦袋上的青筋直跳,恨不得立馬率兵到戰場上將那些鮮卑人殺個屁滾尿流。

說到底,劉宇在漢朝待得時間不算短了,手握大權也已十多年,但這些並不能掩蓋他如今才三十多歲的現實,三十多歲,那可是血氣最旺盛的年齡,就算是大權在握,也難免頭腦熱的沖動,再者說,劉宇自打來到漢朝,大大小小數百戰,無一敗績,老天爺作為穿越賠償送給他的神力,在這個絕對冷兵器時代實在是太有用了,就連這個時代中原本武力最強悍的呂布,要是論單挑,都要忌憚他劉宇三分。

武力值爆滿,讓劉宇的信心大增,覺得不論面對什麼樣的敵人都能夠戰而勝之,男人嘛,一旦有了足夠的武力,體內的好戰因子就會不斷的增長,說起來,自從入主益州之後,劉宇自己身臨一線的戰斗就少之又少,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作為整個益州集團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安全是益州集團要放在第一位的,加上最近這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必須他出面的戰斗,所以劉宇也是已經憋得手直癢,這次正好,用鮮卑人的血,來好好的釋放一下自己的戰斗。

可等劉宇將自己的意思向手下的文武一說,就好像在議事廳中響起了一聲炸雷一般,把所以的人都給震了個暈頭轉向,在場的人,不論是智計過人的郭嘉還是神經粗大的許褚,都是張口結舌,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好半天,這幫人才算是回過神來,整個議事廳登時亂作一團,開玩笑,蜀王殿下要親身領兵出陣征討鮮卑,這不是要人的命嗎

別看本來北征的益州兵馬就是由劉宇統帥,但統帥和親身領兵沖鋒陷陣那絕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統帥在三軍中心,被十萬大軍重重保護,有了危險,自然會有人保著主帥先行撤離,就像原本三國演義中的描寫,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在一生的征戰生涯中,數次歷險,但最終卻都能有驚無險,保全性命,如果說這兩個人運氣好,那也不免太過玩笑,這兩個做統帥的,武功也談不上有多麼出眾能屢屢化險為夷,只能說是眾多隨從護衛拼死保護的結果,所以說在戰場上,統帥的生命是能夠得到一定保障的。

但沖鋒陷陣的人就不一樣,不但要一對一的對將單挑,領兵殺敵的時候,還要抵御來自敵軍士兵四面八方的圍攻,更要命的是還要防備是不是冒出來的冷箭襲擊,要不怎麼說為將者要眼觀六路耳听八方呢,少了一面,那都會有性命之憂。這麼危險的事情,益州眾人哪敢讓自己的主公去做,要知道,現在劉宇的兩個孩子都還有笑,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劉宇要真有個好歹,那益州集團的數十萬兵將又該如何自處?所以,在場的所有人,都是拼命的苦勸劉宇收回成命,像崔琰、孫乾等人更是跪地不起,哭著懇請劉宇以大局為重,以江山社稷為重。

被這些人一吵,劉宇登時有點頭痛,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肯定不會那麼輕易的被眾人同意,但確實沒想到手下眾官的反應竟如此之大,心中暗想,怪不得古代的皇帝們一代不如一代,就算開國的皇帝如何的身經百戰,英雄了得,傳上三四代,後世子孫便連刀槍該怎麼拿都弄不清楚,有那麼多忠心保護主君的臣子,真不知是好是壞。

當然,劉宇可不是那些被養于深宮之中的嬌弱皇子,作為一個擁有現代思想的穿越者,要是連這點主見都沒有,那可就太丟臉面了,所以,雖然眾多臣工神情激動,苦苦哀求,劉宇也是不動聲色,把手一擺︰「諸公,本王既然這麼說,就自然有本王的道理,這征討北地的事情早已經是定下來的,本王現在也不過是先行一步,再者本王率領的,是我軍中最精銳的兩萬騎兵,這些士兵都是百戰精銳,有以一敵十之能,如今邊境上不過是鮮卑的一些小部族,憑他們想要要挾到本王,那實屬是痴心妄想,何況本王自少年便投身軍旅,至今已身經數百戰,未曾一敗,在座的眾位將軍,你們的本事也未必比本王強,本王領兵出戰,你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不過就算劉宇口吐蓮花,說下大天來,他手下的這班人也都只當耳邊風,開玩笑,你當初是身經百戰,可當時你是什麼身份,現在你又是什麼身份,當年你上戰場搏殺拼命那也算是迫不得已,手底下沒人啊,可現在呢,您手下謀士如雨,戰將如雲,有這麼多的人在邊上侍候您,你要還親身上戰場,那不就等于是打在場所有人的臉嗎?所以眾文武依舊是不依不饒,繼續抹著眼淚苦勸劉宇回心轉意。

到最後,劉宇實在是受不了了,把臉往下一沉,含著幾分怒氣道︰「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諸公不必再多說,你們跟隨本王多年,本王所做出的決定,什麼時候更改過著戶部調集糧草,工部備好器械,兵部抽調人馬,本王明日在校場點兵出征」說罷一甩袍袖,回內府去了。

留下文武群臣,一個個大眼瞪小眼,心有百般不甘,卻也是無可奈何,這終究是漢末,不是兩宋,也不是明朝,這個時代主君的意志還是第一位的,文官集團還不像宋明兩代那樣保證團的跟皇帝打群架,一群人圍毆人家一個人,漢末三國時代,凡是主君定下來的事情,基本上都會被遵從,比如劉璋引劉備入川中為援,多少人苦勸,以至有人以死進諫,可劉璋打定了主意,劉備還是順順利利的進了益州,還有劉備征討東吳,連諸葛亮都苦諫數次,可劉備心意已決,出兵東吳的軍事行動就仍然繼續進行,可見三國時代官僚集團的能量還沒有後世的那樣龐大。

眾人一看劉宇已經把話給敲死了,也是無法可想,戶部、工部還有兵部的臣工只得按照命令,準備兵馬糧草器械,剩下郭嘉、程昱、張遼、許褚、趙雲他們這些劉宇的左膀右臂還留在議事廳,劉宇因為心情不好提前退場,雖然交代了一些事情,但兵馬出征也不是個小事,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落實處理,所以郭嘉等人還得再跟劉宇好好的商量一下出兵的具體事宜,郭嘉對眾人說︰「諸公,咱們都是跟隨主公多年的臣子了,主公的脾氣,咱們也都了解,他做出決定的事情,除了我們的王妃外,沒有人能夠動搖,這次征伐鮮卑,主公這個前鋒看來是當定了,我看我們也沒必要在這個事情上面牽扯不清,弄得主公心情不快,要實在的說,憑著主公的才具本領,莫說是邊境上幾個鮮卑的小部落,就是鮮卑人的大隊人馬,在主公的手中怕也討不了好處去,別忘了,咱們的這個主公到現在還是大漢第一名將呢。不過就算是前鋒,也不能就主公一個人統領這兩萬人馬,都有哪些人人隨行,這個要弄清楚,我看咱們現在就得去找主公,把這些關口上的事情弄明白,心里面也好有個準備!」

正說著,一個侍從從外面進來,沖著在場的眾人行禮道︰「諸位大人,王爺有旨,請大人們到內房商議要事。」

大家一听,明白了,看來主公心里面比誰都明白,這樣也好,眾人統一了思想,跟著侍從,來到內房。進了門,劉宇正悠閑的坐在正座上品茶,看到他們進來,不由得一笑︰「你們幾個都沒走,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于是吩咐從人,擺上茶點果品,等眾人就座,劉宇先嘆了口氣道︰「其實季珪、公佑的心意我知道,忠心為主,怕我在戰場之上遇險,壞了我們多年來努力打下的大好局面。不過我也有自己的苦衷,子民受外族侵略,正是希望君父能為他們提供庇佑的時候,我身為雍州之主,若是不能親身救黎民于水火,又有何顏面享受百姓的擁戴。況且鮮卑之人欺人太甚,若不能親手斬殺這些狂徒,實難消我心頭之恨,所以這次出兵,我心意已決,望諸公不要再多勸阻,而是要相助本王一臂之力才是」

郭嘉拱手道︰「主公且放寬心,您的心思,我們在座的眾人都已經明白,主公能夠深體百姓之艱苦,實在是雍州百姓之福,鮮卑之眾,雖勇悍,卻如一盤散沙,擊潰不難,主公領兵出征,並無什麼危險,所以我等願意遵從主公的命令。不過兩萬大軍,總要有人隨行為主公分勞,我等前來,就是來請示主公的旨意,隨駕人選,當如何確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