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二十四章 封賞

作者 ︰ 獠羽

東漢的都城規模比不上長安城,但皇城的規模卻並不遜于西漢王朝的皇宮。

洛陽的皇城分為南宮和北宮,其中,南宮在西漢之前就存在。東周末年,本就如風中弱燭的東周王室又進一步分裂,小小的領地又被分割為東西兩周,分別由東周公和西周公管轄。洛陽南宮的雛形新成周城,就是那時建成的。秦莊王時,呂不韋帶兵覆滅了早已名存實亡的東周政權。秦始皇即位後,就將新成周城封給呂不韋。呂不韋對于這座曾經的東周王城精心經營,使此城規模雄偉,宏麗壯觀。

西漢劉邦還沒有最終統一全國的時候有段時間以洛陽做為都城,繼續沿用這座保存完好的城池,並不斷地修葺,使其保持著繁華的景象。這種精心維護一直持續到西漢末年。

西漢末年的大動亂也波及到洛陽城,但整個城池的受損程度遠遠小于長安城受到的破壞。劉秀統一天下後定都洛陽,對洛陽南宮進行了全面整修,正式作為皇宮。到漢明帝的時候,鑒于全國經濟狀況好轉,就在南宮北面又修建了一片宮室建築,被稱為北城。不過北城主要是做為皇帝寢居或者與大臣做私人性會面的宮殿,皇帝及群僚朝賀議政的地方依然是南宮。

劉宇一行人本來是打算從東面的開陽們進入洛陽城的,但既然是使用百官出迎的儀仗,那就要遵循一定的禮制。百官出迎是皇室對于立功大臣最隆重的禮遇,所以要遵守的規制也很多,其中一點就是,必須由正對南宮的開城門進入城中。開城門是正對南宮的外城城門,平時一般只有皇帝才能由開城門正門進入洛陽城。而做為受到百官出迎待遇的人也可以從開城門正門進入。

由開城門進入洛陽,就踏上了直通皇宮朱雀門的宮前大道。平日里禁止平民通行的御道兩旁此時擠滿了洛陽城的百姓。盡管都城禁衛軍已經派出了大量的御林軍維持秩序,但場面依然十分混亂。對于成功擊潰賊兵,拯救了京師的傳奇人物劉宇,所有的人都充滿了好奇,人們推擠著想要向前一些,好看到這傳奇英雄的真容。

劉宇活了這三十年,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場面。在兩側萬眾矚目之下,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手應該往哪里放了。要不要沖人群揮手致意呢?劉宇想到了後世共和國的高層領導人外出巡視的時候,總是微笑著向人群揮手的。可光是想象一下自己面帶微笑,向人群揮手的樣子,劉宇自己都覺得很搞笑。自己在這帝都人生地不熟的,凡事還是謹言慎行一些的好。

雖然不能揮手,但也不能板著臉啊,劉宇在自己因為尷尬而有些表情僵硬的臉上擠出幾絲笑容,向著道路兩旁的民眾微微點頭示意。站的比較靠前的人此時已經在交頭接耳了。「這中間馬上坐得就是這次大破黃巾軍的劉宇?怎麼像個文弱書生啊?」「你知道什麼!人家是智將,打仗靠的是智謀!也就是腦子!腦子你知道嗎?」「去去,你們還不知道?別看這個刺史大人長的文弱,其實是天神下凡呢!听說他就憑一條鐵棍,單人匹馬就斬殺了上萬賊寇呢!」「真的假的啊?王老兒,你該不會又喝多了吧?」「老王頭說的沒錯!這個劉使君當真是神勇無敵呢。不過我听說他用的是一支丈八點鋼槍啊!」「不對!是重達百斤的山君大刀」

眾人的議論隨著微風傳入劉宇耳中,听得這廝冷汗直冒。這傳言太可怕了,自己殺死的黃巾軍撐死也不會超過兩千,而且還害的自己受了嚴重的內傷。怎麼到他們嘴里成了輕松斬殺萬人了?還丈八點鋼槍、山君大刀,太能扯了吧?

可這畢竟算是褒揚的傳言,就讓他們去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吧劉宇無奈的在心里嘀咕著。

開城門大街大約有2000米左右,當走過將近1500米之後,再往前就是戒備森嚴的御道了,就算是今天,平民也不能進入這條御道範圍之內。直到這時,劉宇才總算是松了口氣。看來這名人的滋味可真是不好受啊,區區1500米走下來,總共不到20分鐘的時間里,自己的臉上的每一塊肌肉都痛的要命。後世的明星都不會這麼辛苦吧。劉宇心中抱怨著。

御道的盡頭,就是皇宮朱雀門的門前廣場了。兩座高高的闕樓矗立在宮門廣場的兩側,朱雀門那高聳的門樓以及厚實的內城宮牆出現在劉宇的視線內。

把守朱雀門的城門都尉早就接到了諭旨,知道來得是拯救京師的功臣,以及百官的迎接隊伍,所以馬上將朱雀門的正門大開,自己則率領守城兵士列隊在城門處警戒。

東漢在劉秀當政的時候,皇帝的辦公地點是在南宮北部的卻非殿。漢明帝永平年間,于農閑之時,發司隸民夫建成了崇德殿。自此就將崇德殿做為日常辦公場所,一直到現在。劉宇在三公的引領下,繞過平朔殿、中德殿和千秋萬歲殿,來到崇德殿外。

雖然劉宇在後世時曾經看到過漢代宮室的電腦復原圖,但當他真正站到崇德殿外時,還是被崇德殿充溢著的那種恢宏森嚴的氣勢所震撼。不得不承認,中國古典建築的確有著非同平常的魅力。比起後世的那些建築要多出很多說不出的味道。

崇德殿可不是隨便就可以進入的。劉宇現在還只是一個豫州刺史,從品階上說,還沒有直接進入崇德殿這種全國最高行政場地的資格。所以他只有先行在殿等候。鄧盛等三公引領百官先行進入崇德殿,向漢靈帝稟報功臣劉宇已經在殿外候旨。漢靈帝傳旨令劉宇入殿覲見。掌宮內侍將旨意層層傳到殿外,劉宇這才能謝恩進殿。

靠!這時要賞我還是要整我?劉宇心里不住的憤憤不平,他厭煩透了這些繁瑣的禮節。不就是見皇帝嗎?至于折騰近兩個時辰嗎?月復誹歸月復誹,臉上卻仍然要保持一種虔誠恭敬的表情,累死人了!

就在劉宇不耐煩的時候,崇德殿內總算是傳來了宣召他覲見的旨意。劉宇深吸了一口氣,整整自己的文官袍服(刺史本就是文官職位),踏上三層白玉台階,走進崇德殿內。

崇德殿內氣象森嚴,文武百官分立兩側,雖然官員數目多達百人,但殿內卻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听到,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這種氣氛使得本就因為第一次朝拜皇帝而有點緊張的劉宇更加的覺得呼吸不暢。

怪不得人家都說帝王都有王者之氣呢。別看漢靈帝是個昏君,但人家組織出的這種嚇死人的氣氛,還真不是蓋得!怪不得後世南梁大將侯景起兵作亂,在明明已經掌握了京師兵權的情況下,面對已經是孤家寡人的梁武帝,仍然只敢低聲下氣,不敢抬頭正視呢。這多年的積威,效果還真是不同凡響。劉宇心里暗暗想道。

要說這漢代禮節比起宋代之後的各朝各代已經算是比較松了,但第一次朝見怎樣都要行拜見之禮的。劉宇一個現代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向人下跪,在他的印象里,他這一輩子(雖然只有30年)總共就跪過那麼一次,就是在自己的女乃女乃去世的時候。現在讓他向一個自己打心眼里看不起的昏君下跪,劉宇打從心底不能接受。他不禁有些羨慕孫琳了,那家伙沒有被召見,所以也不用受這個罪了。

切,大丈夫能屈能伸,暫且忍上一時吧!劉宇一咬牙,撩袍跪倒在階下,口稱萬歲。

這時,高坐在御案之後的漢靈帝開言道︰「下面的可是豫州刺史劉愛卿?」

劉宇俯首道︰「正是微臣。」

漢靈帝語氣溫和道︰「愛卿平身,你乃是拯救京師的大功臣,不必如此拘禮。來人,為劉愛卿于階前設座。」漢代時,椅子還沒有被發明,整個大漢也就是劉宇的府中有自己制作的椅子。因為沒有刻意的去推廣,所以天下人還都不知道有椅子這種東西。漢靈帝所說的座,其實就是和後世的坐墊一樣的東西。階前賜座,這也是相當的恩寵了。

劉宇躬身拜謝後,端正的跪坐在御賜的坐榻上。這種坐法比站著還累這是劉宇當時唯一的想法。

等劉宇坐定之後,漢靈帝道︰「當初黃巾賊寇十數萬寇犯虎牢,朝廷上下盡皆驚惶失措,朕派遣援軍也為其所敗。值此國難之際,愛卿竟然能憑以不足萬人之眾一舉將其擊潰,愛卿之功,真是可比日月啊。」

劉宇連忙躬身道︰「此皆陛下天威所至,臣屬下將士用命之故,臣所為者不過順天應人爾,怎敢貪天之功。」

他說這番話是強忍著不讓自己吐出來,可漢靈帝听著卻頗為受用,笑呵呵的說︰「這都是列祖列宗保佑之故。」

旁邊司徒袁槐出班奏道︰「黃巾賊寇欺心逆天,竟敢進犯我社稷根本所在,當然是自取滅亡。」

劉宇心中暗罵︰「你現在倒是會說風涼話,當時賊寇進犯的時候你干什麼去了!」

漢靈帝大笑道︰「愛卿所言極是。不過劉愛卿卻仍是功蓋寰宇。對了劉愛卿,朕听說你也是宗室子弟?」

劉宇忙回稟道︰「臣乃是孝武皇帝之孫,廣陽頃王之後。」

漢靈帝當下傳旨宗正卿劉焉當殿檢看宗譜,找到西漢廣陽頃王一支,在上面鄭重的續上了劉宇的名字。這就等于正式承認了劉宇漢室宗親的身份。當時漢朝宗室分支流落于民間的子弟很多,這些人雖然自稱是宗室子弟,但空口白話,不具備法律效力。只有由當今天子下旨宗正將其名姓載入族譜之後,才能真正成為合法的漢室宗親。劉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只有當漢獻帝下旨將他列入宗譜之後,他劉皇叔的大名才逐漸傳遍天下。

劉宇的情況也差不多,原來只是口頭上說,現在的他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漢室宗親了。雖然有這麼個名號得不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但就像後世的黨員一樣,有這個名分,今後在政壇就要有很多方便。

叩謝聖恩之後,漢靈帝又下旨晉封劉宇為宜陽(縣)侯、右將軍,賞賜黃金2000兩,明珠百顆以及玉帶十條。同時傳旨光祿寺于雲台殿擺宴,自己親自款待劉宇與百官。

朝堂上的眾臣都下拜叩謝皇帝恩典。劉宇也不得不再次屈膝一次,心中卻暗暗納悶。照理說,漢靈帝的這個賞賜規格也配得上劉宇這次的功勛了。右將軍,這可是能夠開衙建賬的顯官了。可問題是,這個官職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可是一個虛職啊,至于那個侯爵封號,更是中看不中用。

漢靈帝在打什麼主意?劉宇心中升起片片疑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