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五十五章 壕溝戰術

作者 ︰ 獠羽

第一百五十五章壕溝戰術

韓殿遠年輕的時候,曾經在雍州北部到處游歷,一來是為了學本事,二來是為了長見識。他老家洛川縣離著鮮卑的地盤最近,盡管經常和鮮卑人接觸,經常見到這些黃黃須的人,但鮮卑那一邊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韓殿遠不知道,年輕人,好奇心強,而且也有股子膽量,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道害怕兩個字怎麼寫,所以韓殿遠就琢磨著怎麼到鮮卑人的地盤上去轉悠一圈,也好張張見識。

別看洛川縣就在漢朝與鮮卑的邊境上,可想這條邊境線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越過去的,畢竟到鮮卑就等于是出國了,你去鮮卑轉悠那就等于是出國旅游,後世出國得有護照,這個年代出國那也得有官府放的路引,不然到了鮮卑地界,那些鮮卑人看你沒有憑證,把你綁回部族當奴隸那是很平常的事情。

不過這個時代的官府可不會給老百姓辦什麼旅游簽證,所以韓殿遠只能是找了個洛川縣經常往鮮卑人那里做生意的商隊叫徐氏商隊,以保鏢的身份加入了他們的商隊。任何一個時代,商人其實都沒有被官方排斥,士農工商,這是社會分工不同所必須的組成因子,並不會由于社會制度的不同而出現缺位,只不過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下這四者的力量對比有所不同罷了,封建社會生產力低下,老百姓最大的問題是吃飽穿暖,所以自然要重視農業,這和社會制度並沒有太大的關系,相反,恰恰是社會需求的影響,導致了重農抑商情況的出現。但商業從來不可能從朝廷的目光中消除,沒有商業,如何互通有無,如何交通天下,封建社會中的歷朝歷代都不是不重視商業,一個社會要繁榮需要商業,一個階層要富足的生活同樣需要商業,只不過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的眼光何其毒辣,他們一眼能看出商業對社會展帶來的巨大推動力,但同樣能清楚的認識到商人一旦失去限制將會對整個王朝統治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也只能是采取抑商的政治手段,但這里要抑制的,並不是商業,而是商人階層。

漢朝也一直都重視商業的展,對于洛川縣這種靠近鮮卑的地方,就指望著與鮮卑人的貿易來賺取大量的利潤,所以商隊可以很輕松的獲得通行漢朝與鮮卑的路引。韓殿遠加入的徐氏商隊,是洛川縣內數得著的大商號,主要靠著經營皮毛馬匹生意家。

因為是在商隊中,所以一般是遇不到什麼危險,所以韓殿遠這一趟鮮卑之行倒也輕松自在,不過在游歷過程中,他也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徐氏商隊每逢入夜宿營之前,都會在宿營地的四周深挖溝壕,而後將載運貨物的車輛環繞于溝壕之外,再派上守夜人,剩下的人才可以放心的去休息。身處異鄉,加強警戒是理所應當的,但韓殿遠對于商隊的這些措施並不是很明白,所以便去向商隊總管請教,那個總管也是個爽快人,便給韓殿遠解釋,鮮卑人大多是騎兵,商隊雖然有草原上的通行證,但並不是所有的鮮卑人都是良民,也有不少的鮮卑人願意充當馬匪的角色,車隊這樣的布置,就是為了能夠遏制鮮卑強盜的夜襲,外圈的車馬,是抵擋騎兵沖鋒的壁壘,而後面的壕溝則是為那些僥幸縱馬越過車牆的人準備的陷阱,只要鮮卑強盜連人帶馬到了這些壕溝里面,那生死存留就是自己這些人說了算了。

這是韓殿遠年輕時的許多經歷之一,後來從鮮卑回來之後,這些個事情,他就逐漸的淡忘了,不過這一次鮮卑人前來劫掠,倒是讓他想起了這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既然縣令大人不同意兵馬出城,也不願意讓老百姓進城避禍,那就只能靠著城下的老百姓自己自力更生自救了。

當下,韓殿遠又去找王山魁,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說了一遍,最後又特意的提醒王山魁,如果只是這樣一味的躲在城中毫無作為,听憑百姓死傷無數,那即便是能在鮮卑人的手中躲過這次大劫,以後在朝廷那邊也交代不過去,誰都知道,如今長安城,大漢朝廷的當家人是蜀王殿下,而蜀王殿下又是什麼人,那是大漢朝第一個眼里不容沙子的人,鮮卑人這次如此猖狂的進犯大漢朝的領土,就等于是在果的打整個朝廷的臉面,試問蜀王殿下如何能饒得了他們,等到天威震怒,對鮮卑人進行報復,鮮卑人自然是難逃公道,而他們這些守土不利,坐視百姓死傷的人,也不會有好下場。

王山魁不是傻瓜,能夠做到縣令這個位置上的,多多少少的都是有見識的,只不過是膽子太小,沒有擔當,對戰爭的懼怕,對鮮卑人的懼怕讓他喪失了最基本的判斷能力,此時听韓殿遠把這些明白話一說,王山魁頓時就是一頭的冷汗,他心里明白,韓殿遠說的可不是大言欺人的無稽之談,以蜀王劉宇的那個性子,絕對會好好的收拾鮮卑人,同時,對怯刀避劍的自己這些人,肯定也會一起捎帶著收拾了想明白這點,王山魁自然對韓殿遠的建議表示贊同,畢竟按照韓殿遠的主意,百姓不用進城,官兵不用出動,只需要想城下的百姓喊喊話,然後提供一些物資,就能夠很好的控制住當前的局面,這樣一舉三得的事情,為什麼不做于是王山魁便全權委托韓殿遠來動百姓們自救。

有了縣令的同意,韓殿遠就有了主心骨,接下來,他便在城頭上向城下的百姓喊話,先把洛川縣兵馬有限,無法出城保護他們,而且縣城規模有限,沒法容納這麼多人的情況都講述一遍,而後告訴老百姓,你們若是想活命,那就得自己動手自救,不然的話,等到鮮卑的騎兵到來,你們這些人如此密集的聚在城下那只能是死的更快

听韓殿遠把話都講明白了,城底下的老百姓還能說什麼,只好按照韓殿遠的吩咐,開始在縣城周圍挖掘壕溝,韓殿遠派人從城里面搜集了大量的挖掘工具,同時又送出了部分刀槍武器,指導老百姓建築防御工事。若是單從他們的這種防御思想來看,倒是平地壕溝防御戰術的創始者,畢竟,古代征戰,冷兵器為主,大軍征戰,有效的防御手段是布置陣型,像壕溝這種東西壓根用不上,因為守軍手中武器的殺傷範圍與敵軍是相同的,弄條壕溝也擋不住敵人的進攻步伐。所以建築以壕溝為主的防御工事,是到了熱兵器時代才出現,只有那種子彈、炮彈滿天飛,到處是爆炸,彈片四射的環境中,壕溝才能最好的揮出保障守軍性命的作用。現在韓殿遠要用壕溝來防御鮮卑人,也算得上是陣地戰的鼻祖了。

在韓殿遠的指揮下,城下的幾萬百姓一起動手,這度自然不慢,幾萬人,除去老弱病殘孕,剩下的壯勞力也能有兩三萬人,這些人讓他們拿起刀槍和鮮卑人拼殺,他們或許沒有這個本事,但讓他們挖土挑擔,這種體力活他們是輕車熟路,再加上還有極大的危機意識在督促他們,所以這繞著洛川城整整一圈的壕溝挖的格外的快,也格外的寬,格外的深。韓殿遠一看,不住的點頭,心說這老百姓的力量要是動起來還真是了不得,看著壕溝挖的足有一丈二尺多深,兩丈寬,在里面住人都沒問題。

當然,壕溝挖完了還不算完,不是挖出來不少的土石嗎,韓殿遠又指揮著壯丁,將這些土石壘起來,堆成一堵堵的土牆,因為壕溝是挖成個圓形,所以土方的量也很平均,忙乎了整整半天,又在壕溝的外面弄起了一圈的土圍牆,這下子防御工事就差不多了,韓殿遠把整個的牆體看了一遍,點點頭,吩咐眾人將樹干木棍給削尖了頭,一部分插到土牆之上,一部分安插在壕溝的底部,如此一來,只要鮮卑人掉下去,頓時就是一個透心涼。

把這一切都擺弄完了,韓殿遠的心頭總算是一輕,有了這個準備,料想那些鮮卑狗來到洛川,也休想討到好處去。他心中的石頭落地,老百姓也都是長舒了一口氣,漢族的老百姓那是最容易滿足的一個民族,剛開始對于洛川縣的大老爺不肯容納他們,只是讓他們挖溝壘牆,他們心中還氣苦不已,可等到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看著這壕溝和土牆,一股安全感頓時涌上心頭,剛才的那些辛苦與怨氣也在不知不覺中消散,在他們的眼中,這條溝,這堵牆就是條生命防線。

在回縣城之前,韓殿遠又把老百姓中的各村長者給集中起來,告訴他們,如果鮮卑人真的能夠越過這兩道防線,那你們也不要亂跑,集中向城牆靠攏,到時候我們的官兵會在城頭上射箭矢,殺傷鮮卑狗,另外,還讓他們趁著鮮卑人沒有打到這里來的時候,讓那些已經拿到武器的壯丁好好的操練操練,到時候也能有幾分自衛的能力。

牽著到自己的這些人的身家性命,這些長者自然是俯听命,牢記于心,所以,在鮮卑人打過來的這幾天,已經拿到武器的一百多壯丁便在城下操練武藝,或許是覺得挖壕溝,壘土牆確實是個保命的好方法,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除了操練的一百人以外,剩下的能夠干活的老百姓憑著這一股強烈的求生,又拿壕溝挖的更寬了一些,更深了一些,而後,把所有挖出來的泥土,又都放到了土牆上,同時,將土牆給重新夯實了一遍,這一通下來,土牆頓時又張高三尺,看著,都差不多有洛川縣城的一半多高了。

對此,韓殿遠十分的滿意,把這個事情告訴了王山魁,王山魁也到了城頭上看了一圈,心中頓時十分的高興,畢竟他也不想自己治下的老百姓白白的喪命于鮮卑黃須奴之手,按照這個情形看的話,恐怕那些只知道騎馬野戰,不通攻城之法的鮮卑蠻人在自己這洛川縣怕是要弄個灰頭土臉回去。

就這樣,本來不論是洛川縣的官府,還是城下的老百姓都是人心惶惶,可現如今卻都平心靜氣下來,膽子也大了,底氣也足了,甚至還想著,等到鮮卑人來了,一定要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教訓。

就這麼著又過了十天,鮮卑人終于來了,不過等到了洛川縣,這些鮮卑人就有點犯迷糊,他們中間有人來過洛川縣,當時的縣城不是這麼個樣子啊自己一看,明白了,這是又在城外築起了一道土牆,用來抵擋我們的兵馬鮮卑人有點傷自尊了,心里說,就憑這一堵低矮的土牆,就能夠擋住我們的去路,未免太天真了一些于是,這些人的頭領馬上下令,縱馬越過土牆,這土牆後面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了

不得不說,作為在馬背上成長起來的民族,鮮卑人駕馭馬匹的本領確實是高強,這駕馭馬匹作戰,馬匹本身的戰力是一個方面,騎手騎術的高低又是一個方面,相比較而言,還是騎手的騎術更為關鍵,一個好的騎手,能夠將一匹戰馬的戰力百分之百的揮出來,而一個不合格的騎手,恐怕連戰馬一般的戰力都揮不出來。鮮卑族人對于戰馬能力的揮就很高,要說洛川百姓弄起來的這堵土牆也不算矮了,中原地區諸侯的騎兵恐怕得有三分之二的人無法縱馬一躍而過,但這個比例在鮮卑人這里就變成了一半,打馬往前的,都是對自己騎術有信心,覺得肯定能越過去的人,有這個自信,大多也就有這個實力,不然要是撞到牆上,把自己給撞死,那不是太冤枉了一些

所以,就見幾百鮮卑人騎著扎馬到了離土牆四五十步的距離突然加,在距離土牆六七步的地方,雙腿一夾馬肚子,韁繩向上一提,戰馬縱身而起,忽的一躍,便越過土牆。這個時候,洛川縣的縣令王山魁,縣尉韓殿遠還有守城的兵士都已經得到消息來到了城頭之上,看到鮮卑人越過土牆,王山魁心里就是一哆嗦,額頭上有點冒冷汗,被鮮卑人的凶悍嚇了一跳。韓殿遠則是在心中桉樹大拇指,心說難怪說人家鮮卑人拿出一個來都是騎術上的尖子,果然不愧是從馬背上長大的民族,就憑今天這一手,那就比我們漢族大多數的騎兵要強這一大塊不過韓殿遠倒是沒有著急,因為他知道,這防御工事的殺招本就不是這堵土牆,真正的殺招在土牆後面呢。

果然,這幾百個鮮卑人縱馬越過土牆,還在琢磨著怎麼利用先跳過來的優勢,多搶奪一些財物呢,就覺得自己身下的戰馬往下一沉,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沒等弄明白怎麼回事,就連人帶馬摔入壕溝,被壕溝下面林立的尖刺一頂,噗嗤一聲,扎透了氣,到地下去見閻王了大多數的鮮卑人就這麼不明不白的墜落壕溝,不是被炸死,就是摔死,但也有些反應敏捷的,感覺坐騎下沉,知道不好,在馬背上直起身,踩著戰馬身體往上縱,要知道,城下的這幫老百姓把這壕溝挖的足有將近兩丈款五米的距離,倉促起跳,就算帶著那麼一股沖力,想越過去也費點勁兒,所以,有的人運氣好,落在地上,有的人則是落在壕溝之中,登時了賬。

那些運氣好跳過壕溝的,本想喘口氣,哪知道韓殿遠可不給他們這個機會,一聲令下,城頭上早已準備多時的弓箭手頓時萬箭齊,沒一會兒的功夫,就把這些僥幸逃過一劫的鮮卑人給射成了篩子。第一批過來的幾百個鮮卑人,登時了賬。

這些事情都是在土牆里面生的,外面的鮮卑人光看見前面有人帶頭越過了土牆,而後便听見慘叫聲不絕于耳,後面這些人就被嚇住了,知道這堵牆的後面肯定還有文章,所以也不敢在往里跳,可光在牆外面打轉也不是那麼回事,若是真正的準備齊全的鮮卑軍隊,這個時候自然能夠用撞木撞倒土牆,再用雲梯越過壕溝,自然可以到達城下,可現在這幫鮮卑人沒準備這些攻城用的器械啊,所以面對土牆是一籌莫展,後來頭領下令,疊羅漢,到土牆上巴巴頭,看看到底里面出了什麼事兒,這一看,嚇壞了,里面是一條兩丈多寬的大壕溝,底下都是尖刺,城頭上還有官兵張弓搭箭嚴陣以待,前面進去的人都已經斃命。

听了手下人的匯報,鮮卑人的頭領大驚失色,卻也無可奈何,這種布置對于他們這些以劫掠為目的的人來說,算是點到了死穴上了,在土牆外面轉了兩個圈,鮮卑人仍舊無計可施,最後只能咬牙切齒,含恨離去,洛川的百姓這才算是保全了性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