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二十八章

作者 ︰ 獠羽

第一百二十八章

無數的歷史證明,錯誤的情報最終會導致錯誤的判斷出現,荀彧他們三個人是三國時代都位于謀士團體巔峰的智者,在沒有足夠情報的情況下,他們做出了一個在邏輯上來說,最符合當前形勢的判斷。應該說,他們的判斷也並沒有錯,劉宇的確是存了遙控徐州,在關東諸侯的月復心地帶安插下一枚釘子的念想,但這個想法並不是那麼的確定,說一千道一萬,徐州地區還是離著長安太遠,**在那里就算能夠立住腳跟,也無法得到更多來自于益州方面的支持。徐州這個地方是四戰之地,周邊的情況早已不同于原來混亂的情況,弱小的軍閥已經被強大的諸侯吞並,北方的韓馥,西面的曹操,南面的江東孫氏集團,這些勢力都已經在戰火中成長了起來,實力也都在不斷的增強。在這種四面強敵環繞的情況下,元氣大傷的徐州到底能夠堅持到什麼程度,誰也不清楚,可以說,**如果選擇在徐州建立根據地的話,除了前期的這一萬三千人馬,還有益州情報部門在徐州的分支機構外,就再也不可能從劉宇那里獲得別的援助了。

正因如此,劉宇在**走之前才跟他說事又可為則為之,若不可為,就馬上將自家的老婆搬回益州,其他的還是讓關東諸侯自己去鬧騰吧。可劉宇的這番心思,曹操他們不知道。而他們還不知道的是,劉宇那邊現在正因為要防備鮮卑部落入侵而進行準備,壓根就沒有多余的力量到東邊來瞎攪和。三國時代既沒有電話也沒有電報,所有的消息都是通過一傳十十傳百這種原始信息傳遞模式傳出來的,如果有專門的情報組織還好,可問題是劉宇的地盤上,各路諸侯的間諜實在是難以生存啊,畢竟益州情報部還有暗部在整個大漢情報界都是執牛耳的存在,那些諸侯手下的二把刀跟專業的比起來,那實在是差的太多,平日里探听不到什麼情報也就算了,可那些萬惡的益州情報人員不知道出于什麼心態,竟然還不時地弄些假情報來消遣他們戰爭中,一個情報可以救下上萬條性命,可一個假情報同樣能夠輕松斷送一萬條人命

就這樣,各方間諜在沒情報和假情報之間糾結了一陣之後,無奈的選擇了寧可弄不到情報,也不弄些假情報回去害人這種情況也就直接導致劉宇這邊發生的很多事,哪怕是大事,也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傳出來。而征討鮮卑的決定才作出不久,曹操又遠在徐州,所以這個消息壓根就沒傳到他這邊來雙重情報缺失,導致曹軍決策層的判斷發生了偏差。盡管對劉宇態度估算和實際情況僅是略有不符,但作為決策者,任何一個細小的判斷失誤,都可能導致重大錯誤。

曹操還有他的三個謀士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想到,**之所以來的這麼迅速,並不是基于劉宇奪佔徐州的決心,而僅僅是為了要保證自己未婚妻的安全而已。如果曹操他們知道了這真正的原因,估計會氣得吐血三升吧沒辦法,還是情報上的信息不足,誰也不知道早年便投靠到益州麾下的**竟然會有一個徐州的未婚妻,而這個未婚妻竟然還是糜家的人,最要命的是,這個糜家的未婚妻此時還恰恰就在徐州城中直到後來,曹操通過各種渠道才知道劉宇之所以會插手插手徐州方面的事,完全是因為**擔心自己未婚妻會被他曹孟德近水樓台了。據說當天曹操雙目無神,無語凝噎仰望蒼天,嘴里不住地喃喃自語︰**啊,張雲封你個混蛋擔心未婚妻,你派個人來跟我知會一聲不就得了有必要勞師動眾跑到徐州來嗎?我曹操就那麼像是看到美女就不要命的人嗎?你老婆就是貌若天仙,跟我的整個徐州大計能比嗎,你要言語一聲,我將她八抬大轎,一路吹吹打打的送到益州去不就得了大家都是熟人,你說這點事我還能做不到嗎?

當然,那個時候曹操就是懊惱的要拿頭去撞牆,也什麼都晚了。這個時候的曹操在听了三個謀士的話之後,也確信劉宇在拿下關中之地以後,已經不甘于蜀王的地位,開始向一統天下的目標開始邁進了。要說曹操為什麼會如此的確定劉宇會進軍關東地區,那就不得不說當年在洛陽時與劉宇的一番交往,給曹操留下了太深的印象。當時天下雖然亂象已現,可漢靈帝還在,中央政府的牌子總算沒倒,日後叱 風雲的各路諸侯或者在蟄伏,或者仍在最高權力中心任職。那個時候的曹操還是個一腔熱血,立志為大漢掃平外患的忠直將領,他和劉宇相交的時候,很是欽佩劉宇蕩平烏桓,安定東北邊疆的功績,而數次往來,也被劉宇充滿漏*點的話所感染,一時之間甚至有效命于劉宇麾下,建不朽之功業的想法。在那時的曹操眼中,劉宇的談吐舉動頗有大氣,且言語間慨然有滌清天下之大志這也是他最佩服的地方。

而時隔不久,劉宇便受封西川,入蜀中為王去了,曹操也就沒有了給劉宇效力的機會。再接下來,漢靈帝駕崩,董卓入京,漢朝天下終于正式分崩離析,各地群雄四起,劃地擁兵自治者無數。曹操的野心終于也在天下大勢的變動之下破土發芽,茁壯成長起來。而當他正式佔領兗州,成為強大諸侯當中的一個地時候,對于劉宇當年的那些話,那些作為,曹操可就有了不同的認識,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同吧,當年曹操算是忠臣,看劉宇也像是忠臣,而後來的曹操成為了漢末群雄之一,他所看到的一切都變化了,事情還是原來的那些事情,可回想起來,曹操卻認為劉宇當時是看出了大漢終歸難逃衰敗的命運,而諸侯也必會先後崛起,他當時言語中的那種大氣,根本就是想要在這亂世中蕩平天下,重立乾坤社稷的意思如此深沉的心計,如此龐大的野心,讓曹操一想到日後可能會刀兵相見便頭痛之極。

正是對劉宇有了這樣的認知,曹操才對荀彧三人的猜測深信不疑。「文若,我與劉宇當年也是相識一場,深知其人野心甚大,前些時听他奪了長安,做了執政,以天子之名發號施令,有人說他可能會就此志得意滿,可我知劉元瞻必不會止步于此,他是個志在天下的人,肯定會尋機出兵中原,掃蕩群雄。只不過我真沒想到,他竟然來的如此迅速,而且還是借著徐州的事情發難那**自當年追隨劉宇,聞近年來頗受劉宇器重,在益州軍中號稱智將,劉宇派他前來,我軍怕是難免一場苦戰了這下一步該如何走,還請三位為我謀劃一二」

出謀劃策是謀士的本分,荀攸在一旁說道︰「主公,如今我軍所知道的情報太少,連益州軍到底來了多少人都還不清楚。具體的戰略暫時還不好說,但所謂五十騎之說,定是那**所弄得玄虛。劉宇此人,當年在穎川書院之時,攸也曾見過,也曾與之談論,從談吐間,可知此人也是個小心謹慎的性格,凡事均謀定而後動,主公且看他這些年的經歷,可說是處處搶佔先機,且謀劃深遠,步步為營,他在豫州任職之時,便將手下的重臣劉燁舉薦為蜀郡太守,更是借著黃巾動亂的時機,向蜀郡輸送了大量流民,終于促成了蜀郡大興的局面。當時誰也不明白他要干什麼,可短短幾年之後,他竟然被朝廷封為蜀王可見早在多年之前,他便開始謀劃兩川之地,此等心計,想來令人膽寒啊」

曹操眉頭緊鎖道︰「這個我也知道,所以我才對益州插手這邊的事感到十分頭痛」荀彧在一邊說道︰「主公,雖然還不知道益州到底派了多少人馬來,但他們的進軍路線卻能夠判斷出來。以彧所見,那**身邊只有五十騎兵倒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曹操眼楮一亮,連忙問道︰「文若可將話講明白些」荀彧微微一笑道︰「主公,益州離徐州千里之遙,且中間隔著荊州、兗州、豫州三州,兗州是我軍根本所在,益州軍若是走陸路,勢必難逃我軍的探馬。而到現在,我們才剛剛得到消息,那就說明他們肯定是走水路來的。要說水路,無非兩條,一是由長安登船,沿黃河而下,至青州換走陸路,而是從巴郡登船,沿長江水路東來,至廣陵郡登陸。黃河河道較窄,蜿蜒處甚多,且多有暗流潛伏,不適合大型兵船過境。而益州自自劉宇主政後,便在巴郡建立水軍,以水戰驍將甘寧為都督,壯大的很快,討董一戰,他們渾水模魚,借著增援荊州的機會,侵吞了荊州最西部三郡,自此益州水師在長江中游便有了大型的水寨,實力激增。如今荊州劉表因與劉宇同為宗室,雖被多了三郡,也只能無奈的承認,同時還要繼續維持和益州的同盟關系,以便專注精力發展內政,同時抵抗江東孫氏的侵襲。因此,我認為,益州的大隊人馬必是經長江向東,由甘寧的水軍戰船護送,至廣陵登陸。」

曹操稍有疑惑的問道︰「即便荊州劉表會給益州船隊放行,江東孫氏難道也會乖乖讓開道路不成?」荀攸苦笑接話道︰「主公,當年益州雖然出兵相助劉表逼退了東吳水師,但那不過是場面上的說法,事實上,東吳在那一戰中並沒有損失什麼。再加上劉宇如今氣焰滔天,東吳孫家和益州又沒有什麼死仇,他們當然不會貿然的去刺激益州水師的畢竟一旦惹惱了劉宇,不顧山高路遠,出動大軍與劉表聯合一同東下,東吳怕是連一戰之力都沒有這里面的利害得失,孫家的人不可能看不到,所以我料東吳就算是看到益州的戰船過境,也只會緊守自家在長江沿岸的重要隘口碼頭,靜觀其變而已。更何況,那**既然敢放心的讓人來傳話,就說明益州方面不擔心別人知道他們要染指徐州,想來,那益州的船隊必然也會先行告知東吳此行的目的,如此一來,此事與東吳利益無關,他們更是樂得坐山觀虎斗了」

曹操沉吟半晌,最後無奈的點頭說道︰「公達之言有理。不過,益州軍在廣陵登陸的話,**怎麼會跑到彭城那邊去?難道他們的大軍已經來到這附近了嗎?」荀彧這個時候露出一個不是很自信的表情道︰「主公,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原因,但彧猜錯的不錯的話,那**好像不是和益州水軍一路來的他應該是直接在長安附近的渡口登船,沿著黃河至青州後,又沿泗水南下的。至于說為什麼到了彭城附近,恐怕是因為他當時還不知道彭城已經落入我軍之手,直到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才轉向往郯城方向來,在路上看到我軍征糧,才弄出了後面的這一堆事兒來的」

「**和益州軍主力分開前來?」曹操皺起了眉頭,「這個實在是不合常理啊,當主帥的,哪能隨便和自己的部隊分開呢?再說,沒有主力部隊,他**帶著這五十個人就是到了徐州,又能成得了什麼事呢?」荀彧也是很有些無奈的說道︰「主公,這個臣也想不明白,剛才的推斷,也不過是根據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情況進行的猜測而已。」陳宮也在一旁道︰「主公,我也覺得文若的猜測有理,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帶著這麼點人走另一條路來徐州,但他肯定是有備而來」

曹操冥思苦想半天也不得要領,只好先將此事放在一旁,轉而問道︰「既然益州已決心插手徐州的事,那我們下一步又該怎麼辦呢?難道要直接撤軍回兗州?」陳宮道︰「主公,我以為當務之急,應該立即停止各軍在徐州民間的征糧行為此舉本就不得民心,此時又成了**攻訐主公的借口,為了長遠打算,主公不如借勢听了征糧之事,一來緩和一下民怨,二來也向**表示一下我們的誠意,到時相見,才好說話,我們也能比較容易的模清益州軍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一听陳宮這話,曹操的臉上頓時是一陣青一陣白,嘴角都有點抽搐。荀彧在一旁看的清楚,心中不由的嘆氣,他知道,陳宮說的有道理,可這個話在這個場合實在不應該從他的嘴里說出來啊,畢竟你陳宮為了與陶謙之前的那些交情,從一開始便對曹操的屠殺政策持反對意見,現在益州人拿這個做文章,你又在這個時候把這個話給提出來,這讓曹操這個當主公的怎麼下台?感嘆了一下陳宮這麼聰明的人都有犯糊涂的時候,荀彧也不得不采取些挽救措施,畢竟陳宮的才智對于曹軍來說,實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若是為了這件事,搞得他們兩個君臣不合,那可就得不償失了,身為首席謀士,荀彧這個時候就得站出來,于是荀彧清咳了一聲道︰「主公,臣以為,公台的話有些道理。凡出兵征戰者,必先有名目,等有了借口,戰才能在大義的旗號下進行。益州這次就是想要拿平民的是來做文章,我們如果繼續像現在這樣征糧的話,不就等于告訴天下人益州來插手徐州的事是大義所在嗎?這對于我軍日後的作戰很不利,請主公明斷。」

陳宮在荀彧張口之後,也知道自己剛才急躁了,有些話自己來說確實是不合適,于是他感激的看了荀彧一眼,荀彧感受到他的目光,也比較隱蔽的沖他點了點頭。有了荀彧在下邊搭台階,曹操的臉色終于和緩了下來,很是疲憊的揉了揉額頭,曹操沖眾人說道︰「今天白天忙活了一天,晚上又在這兒站了半宿,諸公估計都已經累了,今日就到這里,大家都先各回營帳安歇,如何應對益州的是,咱們明天再議吧。」

等眾人三三兩兩的散去,陳宮和荀彧荀攸三人卻慢了一步,一起走出營帳之後,陳宮便先向荀彧道謝,荀彧擺手道︰「公台,我們都知道你所說的是正理,主公不過是顧忌面子,沒法下台階而已。相信等到明天,主公會有個正確的決定。」陳宮嘆口氣道︰「希望如此吧。對了,文若,其實從剛才听到這個消息時起,我就有一個疑問卡在心里,你說,用兵本就講究出其不意,**原來,我們本不知道消息,他完全可以秘密行動,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豈不是更好,可他卻偏偏要自暴行蹤,好像是要通知我們一般,我實在是想不通,這對他會有什麼好處。」荀彧叔佷听了,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而就在他們冥思苦想之時,曹軍營寨外的一個小山坡上,**正向手下人說道︰「今天我有意暴露行蹤,就是為了擾亂曹操的心神各位弟兄,今天晚上,就是我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走,隨我去踏曹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