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作者 ︰ 獠羽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夜晚是萬物生靈休息的時候,補充了精力,恢復了體力,第二天才能繼續開始。不過徐州城內外,在夜色的籠罩下,卻又太多的人無法安睡。城內,底層的士兵們無法入睡,他們不但要利用有限的夜晚時間來修繕在白天攻城作戰中受損的城牆,還要補充白天消耗的滾木擂石油料等物資,同時還得組織百姓挎著小籃子偷偷從城門出去,盡可能多的回收早上消耗得箭矢,當然,也不能放松夜晚城牆上的警戒工作,否則曹兵一個心血來潮,跑來夜襲,那可真就連哭得地方都沒有了。不只是這些普通的兵士,徐州的高層們也都難以入睡,文官們為了城中飛速消耗的物資憂心,就算郯城之前存放了不少的軍需物資,可大戰一起,闔城被圍,各類物資只進不出,而且隨著戰事激烈程度的不斷增加,物資的消耗速度也在激增。不說各類軍械,就是糧草儲備此時計算下來,恐怕最多也就再支撐一個多月,如果到時還沒有轉機,那徐州城將不戰自破,自己這些人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將毫無意義。文官們要精打細算,大力節流,武官們也同樣為了這接下來的戰爭勞心傷神。雖然是守城一方,在地利人和上佔據優勢,可曹軍每日連續不斷的攻擊仍然給徐州的各級軍官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相較于後方的文官,武將們能夠直接的面對戰爭,能夠對雙方的實力進行最直觀的比較。連日來的激戰,曹兵的實力已經全部展現了出來,通過對比,徐州的武將們悲哀的發現,不管是在將領領導能力的層面,還是士兵個人戰斗能力的層面,自己這邊和曹軍比起來,都是居于劣勢,這個差距現在來看可能不明顯,但如果再繼續戰斗下去的話,這個差距就將不斷的被放大,最終達到足以影響整個戰局的程度。那麼,武將們所擔心的事也就和文官們統一了起來,那就是城破之後,自己該怎麼辦?當然,整個徐州城中,最睡不著的,就是徐州牧陶謙了。

如果要形容現在的陶謙的話,那就是悔不當初和行將就木兩個詞兒了。悔的是自己當怎麼就鬼迷心竅,想靠著護送曹嵩的機會與曹操拉上關系,而且還派了個匪性不改的敗類去護送,這哪是護送啊,這不是自己給自己催命嗎?陶謙這個時候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若是在太平的世道下,大概還能有個五六年的壽數,可自打曹嵩被害,他自知大禍不遠,吃不下睡不著,提心吊膽,日夜憂思,想了很多辦法想替自己開月兌,無奈一心想要一箭雙雕的曹操根本就不搭理這個碴兒,反而擺出一副誰插手這件事,就連勸架的一起揍的架勢,結果所有的人都不敢再來趟徐州這灘渾水,別說派援兵,連使者都沒有派的。等到曹操起兵進犯,陶謙奮起自己最後的一點勇氣帶領兵馬去彭城迎敵,卻被曹軍給打了個落花流水,不但沒能擊退外敵,還連累了一州的百姓。前些日子,有很多難民跑到郯城,說是曹軍在各縣大肆屠殺,很多村落被殺的雞犬不留。听到這個消息,陶謙心中就隱隱作痛,他畢竟算是諸侯當中比較有人情味的人,從他所實行的政策中便可以看出他這個人還是比較愛護百姓的,而如今,徐州成千上萬無辜的百姓竟然因為他陶謙慘死在曹軍的刀下,這讓陶謙怎麼可能無動于衷。精神上的巨大壓力使得陶謙已經接近心力交瘁,刨除徐州牧的身份,他也不過是個普通的老人,這次的戰爭,根本就是壓迫他生命的催命符。民眾的惶恐無助,官員的忐忑不安,這些陶謙都看在眼里,他知道,如果不是這幾年他的政策讓百姓們認可了他這個州牧,如今的徐州早就在內憂外患之下全境淪喪了。可眾人對他的認可,也就是陶謙所承受的壓力,而這個壓力對于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來說實在是太過沉重了

從上次彭城戰敗之後,陶謙便認識到,自己的實力全面落後于曹操,尤其是在軍事上的實力,姑且不說自己的指揮能力比起曹操可說是天差地遠,就是自己手下的這些個將領們,又有哪一個能和夏侯兄弟,曹氏弟兄相比?還有智囊團,自己這些年也算是招攬了不少的人才,可這些人才大多都是長于政略而短于智謀,讓他們管理內政都不錯,可一旦讓他們為自己在軍事問題上出謀劃策,那可就徹底的抓瞎了。陶謙深知一個錯誤的建議所造成的後果,比起沒有一個建議要嚴重的多,所以他也不敢隨隨便便的采納手下這些人在軍事上的意見。仔細盤算了幾遍都覺得自己毫無勝算的陶謙一度選擇了死亡,他想用自己的死,來換取整個徐州百姓和官僚集團的生存,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保住自己家族其他人的性命。可他萬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向曹操表示願意自裁以告慰曹嵩在天之靈之後,曹操竟然直接拒絕了他

曹操當然要拒絕,他來徐州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擴充自己的地盤和實力,同時,他所想要的,不止是徐州的土地,他還要整個徐州的上上下下都徹底的服從他所以才會有大屠殺出現。如今整個徐州可說是聞曹操之名能止小兒夜啼,曹操讓徐州百姓都懼怕他的目的已經快要成功了,而陶謙這個時候跳出來說要自裁,以他自己的性命來換徐州上下的性命,這樣的提議,曹操怎麼可能接受開玩笑,真要是答應了陶謙,那陶謙可就成了為救一州百姓,不惜犧牲自己的大善人,大君子,大仁者而曹操本就因為屠殺了太多徐州人而和整個徐州結下了梁子,陶謙要是自殺,那可就成了曹**死了大聖人陶謙,他曹操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魔頭,大惡棍,大混蛋,誰會甘心服從于這樣一個喪心病狂的人,所以,如果陶謙自殺,那曹操就算得了徐州,也會遭到所有徐州人的抵制,接踵而來的就是無休止的動蕩和內亂,那時候,不要說依靠徐州增強自己的實力,恐怕曹操的整個精力都會被徐州給牽扯進去,別說發展,連自保都將變得困難所以曹操必須要在正面戰場上擊殺陶謙,只有在戰場上擊殺這個徐州人心中的支柱,他曹操才能成為這場戰爭真正的贏家,所謂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喪失了精神支撐的徐州人將會在他曹操的手腕下,逐漸忘記陶謙,轉而效忠于他曹操,徐州也才能夠成為兗州的大後方,才能源源不斷的為他的爭霸戰爭提供各種人力物力支援。

正因為曹操存了這樣不可告人的心思,徐州問題的最後一條和平解決之路也就被最終堵死,而陶謙死也死不得,活也活不安,整日里只能唉聲嘆氣,听天由命了。眼見戰事越來越吃緊,軍心民心官心的浮動也越來越劇烈,陶謙自己都不知道還能將這個爛攤子支撐到什麼時候。如果是在太平之世該多好啊陶謙在已經有些絕望的時候禁不住的想到。如果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那下面的諸侯又怎麼會鬧成這個樣子,那麼多無辜的百姓有怎麼會橫遭慘死如果朝廷的威嚴還在,他曹操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犯下如此滔天的罪孽可這一切都已經是空想,現在大漢朝廷,名存實亡不過,听說前陣子蜀王劉宇攻入了長安,驅逐了董卓的逆黨,從新確立了朝廷的制度,並開始以執政的身份開始替皇帝打理朝政。如果,劉宇知道了徐州的情況,他會不會來相救一把呢?這個念頭剛剛生出,就被陶謙自己給打消了,長安離著徐州千里之遙,姑且不說方不方便派兵,就是能派,徐州遠在東海,救徐州對劉宇根本就沒有任何好處啊

就在陶謙愁白了頭,愁的睡不著覺的時候,曹操也在犯愁,也是愁得睡不著覺,他的這個愁,正是陶謙認為肯定不會來蹚渾水的劉宇給惹出來的。曹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現在在帳中轉了多少圈了,他只知道自己停下來的時候,頭有點發暈。掃視了一眼帳中文武,曹操最終還是將目光放在了自己的三大謀士陳宮,荀彧,荀攸三個人身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最拿手的絕活,同樣也都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就像曹操,如果論起戰陣交鋒,戰術指揮,戰略布置,那曹操比戲志才他們三個人加起來都強。可如果論起大勢判斷,揣摩人心,陰謀奇計,那曹操比起手下的這三個謀士來就有段差距了。當然這三個謀士也是各有所長,荀彧長于戰略,有遠謀,曹操的一系列戰略規劃都是荀彧一手勾畫出來的,曹操也稱他為「吾之子房」,將他依為心月復,荀彧可說是曹操首席謀士荀攸則可說是曹軍第一策士,通軍略,好奇謀,精擅戰術謀劃,被曹操稱為謀主。此次征徐州,荀攸也貢獻了很多不錯的計謀。

陳宮本人足智多謀,長于計算,擅于陰謀,且有辯才,也為曹操所器重,不過陳宮當年與陶謙有些舊交,他又是個很重義氣的血性之人,對曹操以報父仇為名討伐徐州一事本就不甚贊同,而曹操下令屠殺無辜百姓後,陳宮更是和曹操翻了一次臉,不過因為他也同樣重視和曹操之間的君臣情誼,所以干脆便來了個兩不相幫,置身事外。曹操知道陳宮的脾氣,平日里也不去撩撥他,免得自討沒趣,且徐州戰事順利,曹軍已經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也用不著再使陰謀了。

不過現在的情況可不同了,曹軍的對手一下子從徐州陶謙變成了益州劉宇,這個轉變實在是太突然了,真是讓人接受不了啊,就好像拿著刀準備去宰豬,結果一刀捅下去,忽然發現眼前的是一只披了豬皮的老虎世上最讓人驚訝和痛苦的事估計也莫過于此了曹操自認為是個很能夠接受突發**件的人,不過這次這件事真的讓他也頭痛的緊。

「文若,你說說,劉宇到底想要干什麼?」曹操第一個問到的就是首席謀士荀彧,沒辦法,誰叫人家是首席呢。謀士這個工作類似于後世的參謀,在這個行當中想要做得好,除了天資好以外,還要有情報支持。三國時期的有名謀士都是精于心計的人,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揣摩他人的思想。就比如諸葛亮,與其說他是智慧的化身,不如說他將心理學研究到了一個令人仰望的地步。從諸葛亮出山到病死五丈原這幾十年他的各種戰績就能看出這一點。

第一戰火燒博望坡,就是模準了夏侯惇這個曹氏宗族將領與于禁、李典等外姓將領之間的矛盾,首先利用夏侯惇輕敵冒進的心理,以敗誘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韓浩等人覺得劉備的部隊敗得蹊蹺,恐前路有埋伏,便向夏侯惇進諫。本來,主將和各偏左將領之間應該相互溝通,共同完成戰術計劃,可當時曹操陣營內部,宗族將領和外姓將領之間的矛盾已經產生,像夏侯惇這樣的宗族將領的代表人物,面對一個外姓將領的進諫,不但沒能沉住氣,反倒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執意追擊,結果到了博望坡,等回過味兒來,也已經晚了,最後大敗虧輸,令諸葛亮一戰成名。

後來火燒新野,利用了曹軍得勝後軍心松懈的機會;出使東吳,促成聯盟,則是把握住了孫權周瑜想要自立為王,獨佔江東的野心;草船借箭是模透了曹操多疑謹慎的性格;華容道設伏完美的把握住曹操通宵明法,深明虛實之道的心理狀態;促成兩家聯姻更是把握住了東吳君臣所有人的心理變化,處處料敵機先;空城計的使用是料中了司馬懿攝于自己不敢弄險的心理;而上方谷一戰卻是步步設計,利用一個又一個心理陷阱將司馬懿引入絕境;直到他死後,還猜中了司馬懿的心思,做了個假人便嚇退了司馬懿的大隊追兵。這一切的不可思議,其實就是心理學運用到極致的勝利。

當然,要想完美的運用心理學來為敵人布設陷阱,那就要有詳實的情報,要想打敗敵人,就要先了解敵人,了解敵人的一切,這里面就包括領軍將領的性格。諸葛亮學了本事之後,並沒有急著出山找個人輔佐,而是在隆中又帶了好幾年,這里面固然有自抬身價的成分,可諸葛亮也借著這幾年的時間,為自己儲存了大量的情報。別忘了,他的老師水鏡先生司馬徽還有鹿門山長龐德公那都是當時知名的大學者,親朋故交,門生弟子遍于天下,他們手中握有大量大漢山川河流,風土人情,以及當世知名人士性格特點,行事風格等大批情報。諸葛亮便是用了這幾年的時間,完全消化了這些情報,而這也成了他日後出謀劃策,無往不中的最重要的倚仗,可以說,沒有這些情報,便沒有以後的諸葛孔明。

荀彧同樣是心理學的高手,他的佷子荀攸更是心理學的大師,至于說以陰人為己任的陳宮那就更不用說了。但現在擺在三個人面前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情報不足。**當年在洛陽的時候,還聲名不顯,曹操與他相交,一是看劉宇的面子,二是看這個孩子真的很有天分,動了愛才之念。他真正出名,是征討烏桓之後。真正的戰爭讓他迅速成熟起來,他的才能逐漸發揮出來,他的名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不過後來劉宇入川,很快平定川中大小勢力,從此,其他諸侯所得到的關于益州的情報,絕大多數都是益州那邊願意讓別人知道的內容。像**這種高級將領的性格愛好,那都是被列為*級保密的內容,也就是說,按照保密規定,就算是**自己,也不能把愛好說給旁人。

對**不了解,也就不好確定益州此次派人來徐州的真正意圖,但曹操既然已經問起了,三個人也不能不說,沒辦法,他們只能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來猜測了。猜來猜去,三個人形成了幾個共識,由荀彧回話道︰「主公,**此次前來,怕真的是為了調停我軍與陶謙的戰事而來。而且,他這次來絕不可能只帶了五十騎兵,我等以為,劉宇如果真的鐵了心要插手徐州的事,兵馬至少要一萬以上,才能掌握徐州戰場的主動權。另外,我軍攻打徐州時日不長,消息傳到長安劉宇那里,恐怕也要十多天,而劉宇做出反應,而後派人前來,在路上耽誤的時間應該也不得少于半月。但事實是**應該只用了不到六天的時間便趕到了徐州北部,是什麼原因讓**如此著急的急行軍呢?我等以為,應該是劉宇給**下了死命令,讓他一定要在徐州完全落敗前趕到那麼劉宇如此急切的原因,我等以為,他是借著徐州在關東諸侯之間插上一把劍,一把讓所有人都不敢小覷的利劍。也就是說,劉宇在佔領長安後,恐怕是要對關東諸侯動手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