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四十二章 劉宇請神光 張魯獻上庸

作者 ︰ 獠羽

主公,何謂以神制神?難道主公準備另尋一個會道法個教派與五斗米教抗衡不成?」對于劉宇的計策,就連郭嘉都有點模不到頭腦,只能做出這樣的猜測。

要說三國時代會道術的名人可是不少,那個張角就不用說了,除了是個造反派頭子之外,人家也是正宗的太平道教的教主。而現在還活著的道教高人,還有于吉,左慈之流的人物,所以郭嘉所想的另尋一個有道法的人另立新教來抗衡五斗米教也可說是個可行的方法,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劉宇可沒有那個時間去弄那麼多東西,所謂求人不如求己,對付一個張魯,有他劉宇一個人就足夠了。

這幾日,張魯在上庸城內可說是坐立不安,讓他坐立不安的原因不是益州軍攻打城池,而是益州軍停止了攻打城池,轉而干起了建築行業,幾天來,只見到益州軍的士兵們在距離上庸城三里之外的地方忙忙碌碌的擔土挑石,頭兩天張魯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不過又過了兩天,張魯總算是看明白了,原來益州軍是在建一座高台。

不過,兩軍對壘,建這麼高的台子干什麼?難道是想在台子上放箭?可距離太遠,這台子也太小了吧。又或者是想把台子堆高,高過上庸城池,籍此觀察上庸城內的動靜?可現在的上庸城里實在是沒啥可看的啊!讓人看不透的對手才是最恐怖的對手,張魯現在有一種讓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他發現自己其實就像是籠中的鳥兒,什麼時候會被掐死,不過是劉宇的一句話而已。

其實張魯現在心中也很是悲哀,因為不論他再怎麼努力,上庸城終究還是要丟的,這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盡管在自己的多年經營之下,上庸城中的百姓被成功洗腦,成為了自己五斗米教的忠誠信徒。但他們畢竟只是一群沒有什麼戰斗力地平民,張魯相信,益州軍就算是一時對平民百姓心慈手軟,但決不可能手軟一輩子。至于蒯越留給他的那個反間計,他雖然很用心的去布置了,但很可惜,看看下面「工地」上那熱火朝天的場面,就知道這反間計的成果如何。

但是。盡管知道上庸城遲早會守不住,張魯卻絕對不甘心就這樣束手就擒,畢竟現在的張魯不是二十多年以後那個封存府庫以遺曹公的那個張魯,他現在還有青春的漏*點和野心。所以,他決定,就算是上庸失守,也不能讓劉宇好過!從他張魯手中奪去地。只能是一個血流遍地的死城!

且不說張魯被劉宇的舉動弄得莫名其妙,其實就連益州軍中的郭嘉等人如今也是兩眼一抹黑,渾然不知主公地葫蘆里到底是賣的什麼藥。明明說是有計策對付那些瘋狂的上庸百姓,可到現在。除了命人從益州各地運來了大量鼓鼓的麻袋送到軍前之外,就是每天去築台工地上去轉一圈,給那些「工程兵」們打打氣。再以後就是跑回自己地大帳舒舒服服的混日子了。這番舉動弄得益州文武都很有吐血的沖動。不過他們也知道自己的這個主公平日里經常會做出常人難以想象地事情。所以雖然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疑問,但最後都還是沒有說出來。

就這樣。十天之後,一座方圓二十四丈,高九尺,共三層的高台出現在上庸城外,高台最下一層插二十八宿旗︰東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蒼龍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虛、危、室、壁,作玄武之勢;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婁、胃、、畢、、參,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紅旗,按井、鬼、柳、星、張、翼、軫,成朱雀之狀。第二層周圍黃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

上一層用四人,各人頂盔貫甲,按劍持戈肅立,四人中間設一座一案,皆華美大氣。案座之後左右各立一人,左邊一個,捧寶劍;右邊一個,捧香爐。壇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寶蓋、大戟、長戈、黃鋮、白旄等,環繞四面。

張魯看得心中疑雲重重,他出身道教世家,自然認得這高台地規制,暗合道家祭台地形格,難不成這劉元瞻要和我斗法比勝不成?張魯心中升起一個好笑地想法。他是知道宗教根底的人,知道世人平日所見地種種靈異不過是道教中人的障眼法而已。至于治病用的符水,更是與一個道士的醫學素養有關,和道術卻是沒有什麼關礙,不過,要說起這種種道家的障眼法,難道劉元瞻還能比自己這個道家傳人還要清楚不成?張魯嘴角泛起冷笑,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若是劉宇真的要在這上庸城外裝神弄鬼,自己就在眾人面前揭發他,讓他顏面無存!

高台既然已經造好,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劉宇便率領著自己的一干手下來到上庸城下。益州文武眾人到現在還是不清楚劉宇到底是要怎麼做,而劉宇也只是讓他們好好看著就行。這次出兵,益州亮了全隊,五萬益州兵按隊列陣,氣象森嚴,殺氣彌漫。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反復攻城,這些沒有怎樣經歷過攻城實戰的士兵們都已經真正成熟了,相信當他們再次攻城的時候,心中存在的,只會有軍令,而不會再去顧忌那些百姓是否在城頭之上。

不過,這次益州軍的軍陣中有了小小的不同,那就是在軍陣中多了很多巨大的火盆,在火盆旁邊則各有一個手提鼓鼓麻袋的軍士至于麻袋里面裝的是什麼就沒人知道。

且說劉宇帶著眾將來到上庸城下,張魯也帶著手下眾人,在上庸百姓的簇擁下來到城頭和劉宇對峙。看著城頭上明明已經窮途末路,但還是一臉趾高氣揚的張魯,劉宇的心里就是一陣有氣,要不是道教的繼承和發揚光大還要仰仗這個道教創始人的孫子的話,劉宇早就命人將上庸城踏平了,哪里還輪得到他在自己面前逞威風!

「張魯,如今你只有這上庸一座孤城,難道你還要繼續負隅頑抗不成?當年我放了你一馬,今日,我依然可以告訴你。只要你能夠棄甲歸降,我還是不會殺你,同時還會給你榮華富貴,讓你繼承你祖父的道統!」張魯在城頭上打了個哈哈,冷笑道︰「劉元瞻,你當張某是三歲孩童不成?棄甲投降?榮華富貴?哼,若是落到你的手上,只怕張某難逃千刀萬剮!劉.

不怕天怒人怨,就只管放馬過來吧!」

「天怒人怨?」劉宇面色一沉喝道︰「張魯,你也配說這樣的話!你妄托天命,蠱惑城中百姓。為你的私心,搞得上庸城中尸骨遍地,血流成河,你地罪孽已經比山還要高!若非你祖父張道陵天師為你積下的功德。你早就遭天譴了!如今你還有臉在這里談什麼天意!好,既然你說天意,今日我就請下九天神光,讓你看看。到底天意如何!」

九天神光?張魯心里面將自己所知的那些道教法術濾了一遍,發現從來沒听說過這種東西,不過他也不怕。因為他自信。只要是道教的障眼法。都不可能瞞過自己眼楮的!于是張魯中氣十足的向劉宇喊道︰「劉元瞻,你不要在那里口出大言!好。如果今日你能夠請得天意顯現,張某馬上自縛雙臂,開門獻城!」

劉宇臉上喜色一閃,高聲喝道︰「好,痛快!張魯,如此看來你還算是個漢子,不過我也希望你能夠做到君子一言,快馬一鞭這句話!不要自食其言!」說完,便帶著手下文武打馬向已經建好的高台而去。

雖然劉宇是一臉的信心十足,但他手下地這些人心里卻是七上八下的,郭嘉悄悄的向田豐道︰「元皓,你听說過那個什麼九天神光嗎?」田豐搖搖頭小聲道︰「奉孝,我當年在朝廷之時,也曾經遍覽書冊,先秦所遺諸子百家的著作,也都讀過一些,但卻也從來沒見過什麼九天神光。」說著話看了前面地劉宇一眼,又輕聲說道︰「不過,主公學究天人,尤其是知道許多稀奇之事,所以,也許真的知道如何恭請天意也說不定!」

郭嘉听了,也就不再說什麼,不過鬼神之事,終屬虛無縹緲之說,所以眾人的心中還是忐忑不安。

既然是恭請天意,那麼自然要有相應的儀式,劉宇當時讓兵士建築高台地時候,特意建的很是高大,好讓所有的上庸城的軍民百姓都能夠看清楚,事實上,張魯等人還有城中地百姓們的確能夠將劉宇在高台上的舉動看得挺清楚!就見劉宇帶著一群手下緩緩登上高台,接著向著太陽地方向大禮參拜,而後就大搖大擺地坐在了高台上地桌案之後。

看到這一幕,張魯差點笑出聲來,這算是什麼儀式?就這樣也能請到什麼九天神光?我五斗米教隨便拿出一個儀式都比他劉元瞻的儀式恭敬正式百倍,也從來沒見過有什麼九天神光!

不過,接下來地事情,就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了,就見高台之上,火光一閃,緊接著就有一道金光沖天而起,直接霄漢之上。張魯在上庸城頭固然是目瞪口呆,而此時高台之上的益州文武因為看得更加直觀,所以就更加的錯愕萬分,他們到現在都不明白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他們看到侍立在高台四面以及在帥案旁邊的幾個兵士,將一袋不知是什麼東西的粉末倒入火盆之中,而後就看到火光大盛,自劉宇的身上釋放出一道道泊泊然綿綿然的金光,將整個祭台第三層映的如同仙境一般。

古代人在從來沒有見過的不明現象的面前是很容易被嚇住的,就算是像郭嘉、田豐這樣的智者也不例外,所有在高台上的人都情不自禁的跪倒在地,低頭不敢仰視。當然,在高台之上的人所看到的,和上庸城頭上的人看到的又不一樣,上庸的軍民百姓看到的,是層層金光自上而下,將整個祭台包容在內,而且以祭台為中心,慢慢的向整個益州軍陣蔓延開去。益州全軍早就已經跪倒在地,任憑金光籠罩,在城頭上的人們看來,這支兵馬似乎都穿上了金燦燦的盔甲,變成了威武不可抵擋的天兵天將。

張魯既然能夠在上庸得到那麼多的信徒,就說明這上庸城的軍民迷信思想比起其他地方更要強上一些,平時張魯只是動動嘴,施施符水就能夠將這些百姓忽悠的服服帖帖,如今親眼看到這神光天威,而且又聞到逐漸傳來的陣陣異香,他們哪里還能站得住,呼啦啦一片,都跪倒在城頭之上,虔誠的向上天禱告。

漫說是普通的軍民,就連張魯的親衛,張魯的弟弟張衛都誠惶誠恐的跪倒在地,連張魯都驚駭的雙腿發軟,這種神奇的景象還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而且根本就沒有看出任何障眼法的出現,難道上天真的顯靈,庇佑益州軍嗎?張魯是絕對的有神論者,所以這種視覺上的沖擊,對于他的精神打擊太大了,滿腔雄心頃刻間化為烏有,仰天長嘆一聲,張魯也噗通一下跪倒在地。

此時益州軍已經起身上馬,在金光罩體之下,列著整齊的陣型,慢慢的來到了上庸城的城樓之下,根本就不用他們去攻城,上庸城的城門就被把守城門的上庸士兵恭恭敬敬的打開,將受到上天庇佑的神兵神將們迎入上庸城中。

通天徹地的金光足足持續了半個時辰,才逐漸消逝,但這幕神奇的景象卻是被所有人牢牢的記在心中,甚至在後世史書上留下了「世祖恭請天意顯現,上天感其誠,遂降九天神光庇佑之,張魯遂降」的記載。

不過,當這件事被夸大渲染了百倍之後傳回成都城之後,留守成都的州牧代理孫琳則是失笑道︰「怪不得他派人買了那麼多的松香末,原來是去裝神弄鬼!」讓侍立左右的從人皆莫名其妙。

劉宇在這邊安撫上庸軍民,而對峙在司隸地區的董卓與關東諸侯聯軍的情況也慢慢出現了變化。因為已經確定了放棄東都,撤反關中的路線,所以現在洛陽城內是一片雞飛狗跳的局面,董卓軍在呂布、李儒的帶領之下已經接連抄沒了幾十個洛陽富戶的家,而死在董卓軍刀下的人的數目也是越來越多。所有有見識的人都感覺到,一場絕大的風暴已經降臨到東都洛陽的上空了。

而就在這危急的時候,在洛陽的暗部、丐幫勢力,都接到了一個很是艱巨的任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