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二十章 會盟

作者 ︰ 獠羽

備居右北平,為政與民為善治政一月而右北平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軍事上,劉備對烏桓之民甚是優待,傳令免去右北平郡內烏桓民眾一年的賦稅。

當年遼西一戰,烏桓損失慘重,蹋頓率部遠走遼東,所剩烏桓部落一時再無戰力,劉備手中雖有青州一部五千人馬,但鎮守邊疆,終覺不足,遂刻意結好烏桓各部,烏桓部民感其摯誠,乃率部來降,劉備皆許以田地牧場,減免賦稅徭役,烏桓部民及漢民莫不感恩,于是歸降者愈眾,至董卓亂政,劉備已招安烏桓部族數十,招撫民眾達十余萬。

烏桓部族多勇士,劉備以重利鼓勵其部民參軍,凡三月,募精悍之士七千有余,乃從中挑選弓馬嫻熟之精兵三千,配以白馬,重建白馬突騎,以示感懷公孫瓚。右北平之民多年來受公孫瓚庇護,素來愛戴,今見劉備如此重情重義,越加欽服,民心由此更為凝聚。

公元190春二月,漁陽大雪,有烏桓部因無糧為生,縱馬南下搶掠,漁陽百姓深為其苦。州牧劉虞忙于安撫幽州西部各民族,無暇東顧,遂命劉備領漁陽郡務,平定來寇。

劉備領突騎三千,押糧數十車,往右北平,尋到入寇烏桓部落,見其族長,以糧草許之,再以情理責之。其族長大愧,拜服之,因見劉備仁德,遂請命往漁陽郡北招納各部。一月後,漁陽全郡烏桓十萬余皆降劉備。劉備治漁陽,一切制度皆與右北平同,漁陽遂治。

坐擁兩郡,謀士李林勸劉備招納賢才,劉備從之,下求才令,河北豪杰素聞劉備抵御烏桓之名,皆往右北平投效,其中佼佼者。有太原關靖,字士起,為人剛膽,律己甚嚴,劉備賞其膽略,命為軍中主簿。

另有漁陽田豫,字國讓,為人清儉約素。規略明練,明軍略,通權謀,月復有錦繡。劉備與談,甚奇其才,乃大禮延請,拜為長史。

後有無終人田疇。字子泰,本游學冀州,聞劉備招賢,遂前來與見。田疇幼好讀書。善擊劍,其家中乃是遼西大戶,田疇十六歲時。就帶同隨從二十余人。出游北塞。于關山之間往返,凡見山勢地形。皆令人繪制成圖,默記于心。後無終戰事起,疇引家族人口往山中暫避,因熟悉路途,始終未落入異族之手。

田疇見劉備,兩人共論天下大勢,軍略政事,田疇固然感嘆劉備仁德有大志,劉備亦驚其才略,又計較武技,方知田疇乃文武全才,劉備大喜,整肅衣冠,尋吉日帶同關羽、張飛同往田疇住處相請。田疇感于劉備言語恭謹,能折節下士,遂拜劉備為主,乃為軍中司馬。

田疇擇劉備為主,乃獻策曰︰「烏桓新敗,蹋頓遠走遼東。雖一時元氣不足,但日後終是隱患。主公若向西圖,後方豈可不穩!如今鮮卑檀石槐帥兵虎視遼東,鮮卑貪婪暴虐,尤甚于烏桓,與其讓鮮卑吞並遼東,主公不如遣使往遼東與蹋頓結好,暗中輸送糧草軍械,助其抵擋鮮卑。蹋頓乃是守信之人,若和議能成,則遼東可保十余年平安。且鮮卑與烏桓皆為虎狼,此次若是能夠拼個兩敗俱傷,主公就可從中取事了!」

劉備欣然采納田疇之策,遣簡雍往遼東議和。當是時,蹋頓苦于鮮卑壓境,本就擔心劉備會趁火打劫,如今听到劉備遣使前來議和,並許諾助以糧草軍械,心中頓時大喜,遂與劉備盟誓,自此,劉備手握漁陽、遼西兩郡,結好遼東,擴軍至精兵兩萬,威震東部幽州,隱然間有與坐鎮西部幽州的幽州牧劉虞分庭抗禮之象。

除了上述三人之外,另有兩人前來投軍,這兩人,一名顏良,一名文丑,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劉備甚愛之,將兩人皆拜為軍中都尉。

後董卓為虐朝堂,惡名傳至右北平,劉備聞知朝廷遭此大厄,每日愁眉不展,憂心不已。一日,與軍師李林坐于內廳,劉備向李林道︰「子遠,近來朝堂之上,奸相當道,大漢社稷,比先帝在位之時還要糟糕,局勢如此危急,備身為宗室,日夜憂心不已,無奈官卑言輕,雖有勤王之心,卻是有心無力,不知先生可有什麼計較,能為漢室結此危厄嗎?」

李林手中輕搖著一把青竹扇骨,月白扇面的折扇,思量片刻,李林抬頭道︰「主公既然能有此忠義之心,那就是朝廷的幸事。董卓雖然殘暴,但手下的西涼兵馬卻是人多勢眾,其力量絕對不容小看,主公現在雖然在幽州小有基業,但憑主公一人之力,卻是不足以對付董卓。不過,如今董卓作惡多端,惹得天怒人怨,天下想要誅除此獠者,非止一人,主公何不傳檄各處州郡,號召我大漢有志之士共同起兵,討伐董卓呢?」

劉備聞言欣喜道︰「軍師所言極是,我一人之力雖然有限,但天下之力卻是無窮。這薰賊雖然勢大,但在天下諸侯面前,他也算不得什麼!好,我馬上…」

劉備站起身,正準備吩咐人去草擬檄文,忽有家人來報,說是陳留曹操有使者前來。劉備心中疑惑,向李林說道︰「我與曹孟德在討伐黃巾之時,曾有

誼,後在京城也頗有幾次相處,彼此可算是朋友,前說他行刺董卓未果,被迫逃離京城,藏匿于家鄉,今日派遣使者到幽州來,不知是為了何事!」

于是傳令將使者召進,問起事由,使者便將一紙檄文奉與劉備。劉備展開觀瞧,臉色不禁為之一變。閱完之後,默然將檄文遞給李林。李林一看,心中也是暗叫一聲可惜,原來這正是曹操命人書寫的討董檄文。

劉備揮手命人賞賜曹操使者,待來人去後,很有些黯然的嘆了口氣,而後強作笑容道︰「沒想到孟德竟然也是這般忠義,既然是為了漢室江山,我決定相應孟德檄文,出兵往司隸,與諸侯會盟討伐董賊!」

李林自從看到曹操的檄文之後,就一直沉默著沒有說話。對于失去了首發檄文這樣一個絕佳的政治資本這件事,李林心中也是很感到惋惜,但如今後悔也晚了。

听了劉備的話,李林眼楮一轉,心中有了計較,淡笑著拱手對劉備說道︰「曹將軍既然稟懷忠義,號召諸侯,那也是他地一腔熱血。主公雖然未能首發檄文。但此事本就是天下諸侯的共事,誰來號召,都是一樣。不過,號召歸號召。諸侯若要聯盟,就必然要挑選一位盟主居中調度,稱為聯軍主帥,這個位置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坐這個位子的,並不只限于號召者,以曹操地身份經歷。恐怕還做不了諸侯盟主!」

李林的話,讓劉備听著有些模不到頭腦。盟主之位至關重要,這不必李林說。劉備自己也很明白。不過。正如李林所說,這個盟主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當的了的。李林說曹操當這個盟主不夠格,難道他劉備就有能力當上盟主?

也許是從劉備地眼中看出了他心中的疑問,李林哈哈一笑說道︰「還請主公勿怪,要論起官職聲望,主公還在曹操之下,自然也不適合成為聯軍的盟主!」看了一眼臉上疑惑神情越來越明顯的劉備,李林終于將話說到了重點上︰「主公雖然當不上盟主,但只要主公能將一個人說服,讓他也參加會盟,那麼這盟主地位子,也就相當于主公來坐了!」

劉備心一動,連忙問道︰「子遠說的是誰?」李林笑著說出一個人的名字。劉備听後默然,思索半晌,有些猶豫的說道︰「子遠,就算能將他請動,但是以我看來,這盟主之位,其實大家心里都有數不是嗎?」

李林看著劉備地眼楮道︰「主公說的可是益州牧劉宇?」劉備毫不遮掩的點點頭道︰「沒錯!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劉元瞻都是盟主的不二人選!論地位,他是先帝親自加入玉牒宗譜地廣陽列侯,是宗室中權勢最大的人;論職位,他是先帝欽命的驃騎大將軍,按照我朝軍規,大將軍逝地話,以驃騎大將軍為尊,總督天下兵馬;論才能,他文武雙全,尤其是智勇兼備,有天下第一武將地榮耀;論大義,他手握先皇御賜地黃旌白,手握天子劍,奉詔上斬昏君,下斬佞臣。無論從那一點上來看,劉宇都是盟主的不二人選啊!」

李林先是笑著點點頭,而後卻又搖了搖頭,向劉備道︰「主公適才所言不差,如果能去司隸會盟地話,劉宇自然是盟主地不二人選,只是,李某有八成地把握,劉元瞻不會出現在諸侯會盟的儀式上!」

劉備一驚,問李林道︰「子遠難道懷疑劉宇會合董卓同流?」李林啞然失笑地搖搖頭道︰「主公誤會了,我並不是這個意思。劉宇有三個理由不能來,其一,三輔已經被董卓佔領,蜀中道路難行,要是另外取道往司隸的話,行軍速度必然緩慢,到時等川軍來到戰場,沒準戰爭就已經結束了;其二,劉宇的岳父蔡如今正在董卓的手中,劉宇和蔡>夫妻感情甚篤,對付董卓難免就要投鼠忌器;其三,董卓曾經是劉宇的舊部,在道義上來說,劉宇非但沒有多少優勢,反而會有不小的劣勢!有了這三點,劉元瞻就是心里再想來,只怕也只好打消念頭了!」

听了李林的話,劉備頓時茅塞頓開,向李林謝過教授之德後,便前去勸說那個人參加會盟了。

公元1907月中,曹操發檄文號召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北平太守劉備。第四鎮,州刺史劉。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典軍校尉曹操。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大司馬,幽州牧劉虞。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